登陆注册
199500000078

第78章 歌德

第3章第44节歌德

歌德的生平及创作

歌德(l749~1832),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他生于法兰克福镇

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

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歌德受到了卢梭、斯宾诺莎的影响,更

为重要的是,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良师——“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赫尔德尔,是他把歌

德引导到荷马与莎士比亚的艺术世界之中,引导到对民间歌谣的收集和学习之中,使这位正

在觉醒的天才摆脱了宫廷文学和古典主义的束缚,写下了诸如《欢会与离别》、《五月之

歌》、《野玫瑰》等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名篇。

1771年,歌德以法学博士的学位结束了大学生涯,回到法兰克福实习法律业务。但他的主要

精力仍然投入到了 难Т醋髦校群笸瓿闪死肪纭短制锸扛鹱取し獠栏罚·773

)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持之烦恼》(1774)。

《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葛兹原是16世纪德国的一个

没落骑士,他曾一度参加农民起义,后来又背叛了农民。葛兹作为一个骑士、作为一个垂死

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的行动,是骑士阶级对皇帝和封建领主的悲剧性的对抗。但

是,在歌德的笔下,葛兹被写成一个反对封建暴政、争取自由和统一的英雄,他深切地同情

人民的苦难,斥责争权夺利、祸国殃民的诸侯,因而受到人民的爱戴。不过,他参加人民起

义的目的不是推翻封建制度,而是想把起义限制在合法的范围之内,拥戴皇帝来实现统一,

最后只能以悲剧告终。这部作品是“向一个叛逆者表示哀悼和尊敬”。剧中对于当时黑暗社

会的谴责,对于自由和统一的热烈向往,对于个人反抗的英雄的歌颂,都表现了狂飙突进运

动的精神。在艺术上,剧本采用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方法。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

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是,围绕着他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的偏见和鄙陋

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地发生

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维特与社会的冲突,具

有反封建的意义。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象,表

达了觉醒的德意志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它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阵

维特热,而且很快就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小说

中维特的形象也有它消极的一面。他并不想进行社会改革,只要求个性的自由抒发;他与封

建社会格格不入,然而只停留于孤独的感伤和愤慨中,乃至最后悲观自杀。这些都反映了“

狂飙突进”运动本身的弱点,在当时,莱辛就曾指出维特的性格过于软弱。

这两部作品为歌德赢得了德国和全欧的声誉,使他成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

1775~1786年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他不但没战胜德国市

的鄙俗气,“相反,倒是鄙俗气战胜了他”(马克思)。于是,1786年6月他化名前往意大

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意大利的漫游使诗人饱览了宏伟壮丽的自然

风光和美不胜收的古代艺术,并促成了他艺术理想的一个重要的转变。他批判地回顾了自己

的过去,放弃了“狂飙”式的幻想而转入了对宁静、和谐的“古典主义”的追求。他的创作

激情重新勃发起来,北纬为《埃格蒙特》(1789)、《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1786)、《

托夸多·塔索》(1790)以及《浮士德》的部分场景。

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

年,歌德与席勒订交,开始了两位伟大作家携手合作的光辉的十年。歌德曾不无自豪地说:

德国拥有这样两个人,应该感到满足了。他们共同主办了魏玛的剧院,主编文艺杂志,合写

了一批诗歌和谣曲。在此期间,歌德还完成了他的几部重要作品,如《威廉·迈斯特的学习

时代》(1795~1796)、《赫尔窦绿苔》(1797)、《浮士德》第一部(1808)等。

在隐居独处中,歌德度过了他漫长的晚年。以一种超人的毅力,他完成了《威廉·迈斯特

的漫游年代》(1820~1829)、《新和力》(1809)、《诗与真》(1811~1830)、《意

大利游记》(1816~1829)以及不朽巨著《浮士德》。1832年3月22日,歌德于魏玛病逝,

终年83岁。

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有广泛研究,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

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

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

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和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

1775~1828)。《少年维持之烦恼》写一个反对封建习俗,憎恶官僚贵族,跟鄙俗的社会现

实格格不入,在爱情上更遭封建势力摧残打击的少年维特愤而自杀的浪漫故事。因反映了一

代青年反封建的心声,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使歌德从此享有世界声誉。

《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欧洲和德国的现实进行探索的思想

总结和艺术总结,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看作是启蒙运动的艺术总结。

《浮士德》的创作延续了将近60年之久。《浮士德》第一部于1806年完成。而席勒已于

一年前逝世。此后,歌德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来酝酿和构思第二部,并从1825年起集中精力写

作,到1831年,即歌德逝世的前一年,第二部终告完成。《浮士德》的创作历时六十年之

久,其间,世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歌德自己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这一切,都反映在这

部跨时代的巨著之中。对于时代和歌德本人来说,这都是一部具有总结意义的作品。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浮士德是16世纪的人物,后来成为民

间传说中的形象。传说他通晓天文地理,懂得魔术;他死后人们把当时传说中人和魔鬼订约

的故事,都集中在他身上。在传说和后人写的文学作品中,浮士德的形象不断丰富、发展,

越来越明显地体现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愿望和精神。歌德在这个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

,更加深化和丰富了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

《浮士德》以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初期德国和欧洲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努

力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满现实、极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理

想社会的全部过程。

《浮士德》的结构庞大而复杂。第一部包括25场,前面另有《献诗》、《舞台上的序剧》、

《天上序幕》三个小部分。第二部也包括25场,分成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故事情节,

而是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贯穿始终,可以称为哲理性的诗剧。

诗剧描写中世纪的博士浮士德外出交游时遇到了魔鬼靡非斯特,两人订下了契约,魔鬼甘愿

做他的仆人,帮助他享尽人间乐趣,如果浮士德一旦感到满足,便是魔鬼的胜利。在魔鬼的

帮助下,浮士德返老还童,开始了奇特的经历。他与少女甘泪卿恋爱,为皇帝解决财政危机

,跟美女海伦结婚,向海水索取陆地。但浮士德始终不为个人的幸福而满足,即使双目失明

,成了百岁老人之后,仍然认为人应当不断地去开拓生活和自由。作品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

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精神。

不朽的浮士德形象

《浮士德》把浮士德写成一个不断追求、进取的理想人物,把他的知识、爱情、政治、艺术

、副业等五大发展阶段,都写成以封建政体腐败、感悟古典美追求的幻灭和“理性王国”蓝

图之虚妄为主体内容的悲剧阶段,成为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

追求的艺术概括。

浮士德是一个理想的探求者,他一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道路,这个过程实际上包括了宗

教改革、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19世纪初期300年间欧洲和德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

的道路。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了低级的官能享乐和迷离的情欲,批

判了为封建王朝服务的妥协道路,也否定了向古代艺术美去寻求出路的幻想,然后追求更高

的理想——以自由劳动开拓人人幸福的乐园。歌德在60年的创作过程中,不断接受时代先进

思想的影响,从新的思想高度对于这300年的思想发展史,主要是对启蒙运动的历史经验进

行了回顾和总结,又把这一切都体现在浮士德的形象之中。因此,浮士德的形象成了资产阶

级上升时期进步知识分子的艺术概括,特别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艺术概括。

浮士德思想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他不满封建社会的现实,以毕生之力探求人生的意

义和理想的社会,这种探索的起点和归宿是所谓“永恒的爱”和“崇高的灵的境界”。浮士

德最后认定的“为几百万人开拓出疆土”、“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的结论,就

是这种“爱”和“灵的境界”的具体体现,也就是人道主义理想的概括。这种思想和18世纪

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王国”一样,当它针对现实中的不合理社会的时候,起着批判封建制度

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某些愿望与要求,能够引导人们向前看

,鼓励人们去改变封建制度的现实,因而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歌德在创作《浮士德》第二

部的时候,已经是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英法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使

他看到:启蒙学者所幻想的乐园一旦付诸实践,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无产阶级反对

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也不能不影响歌德的思想,因此歌德在作品

中对资本主义的掠夺行为,对资产阶级金钱的魔影都有所揭露,浮士德在失明以后所道出的

理想,已经接近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在浮士德的探求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断追求、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他在书斋中

领悟到“泰初有为”,到他终生探求的最后结论“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都体现

了这种精神。《天上序幕》中,天帝曾指出,“一个善人只要他努力向上就不会迷失正途”

,到全诗的结尾部分,一位天使把浮士德接上天堂时又说,“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

能救”,前后呼应,有意突出浮士德积极行动的精神。这些都应该看作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积

极进取精神的表现。

歌德把一向地位不高的德国文学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并获得了不朽的世界性声誉。

他的《浮士德》同《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被誉为

“名著中的名著”,既是启蒙主义文学的压卷之作,也是欧洲与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价值和最

富影响的作品之一。

同类推荐
  • 精卫鸟与女娃

    精卫鸟与女娃

    怪事不断出现,一个名叫女娃的远古时代的女孩,还有一个被称作“烟鬼”的邪恶力量。一个古董乐器“埙”,一场惊险的海难,梦到一条流光溢彩的胡同。当谜题慢慢解开,六年级男生小瓦和小当有一天做了一个完全相同的梦,危险也在迫近,一旦踏入,小瓦和小当如何去帮助女娃和保护这个城市。梦醒后他们竟真的找到了这样的胡同,一处疯狂长高的草丛,他们就注定与远古的神话世界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了
  • 恐龙公园(走进科学)

    恐龙公园(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满天飞沙:沙尘暴灾害的防范自救

    满天飞沙:沙尘暴灾害的防范自救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在成长过程中应受到各方面的特殊保护;同时,青少年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一些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对于防范自然灾害来说,居安思危才能处变不惊,防患未然才能游刃有余。青少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树立防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本书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常见的自然灾害的防范常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同学们如何面对突然的灾难,保持冷静、勇敢,及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 讲给孩子最好听的故事

    讲给孩子最好听的故事

    “本书里的故事有些是很古老的,没有经过改编的,有些是新的,有些是由旧的故事改编的,它们在经过无数次的讲述后,演变成现在的形式。这些故事有的被缩减,有的被加长,有的保持原来的结构,有的结构已被改变,都是讲故事的人根据听众的特点有意或无意为之。有一些故事还保留着很久以前的形式,之所以被收录在这里,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喜欢听这些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培养孩子机敏、诚信、善良、勇敢、知足、谦虚的品格,让孩子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心灵。此外,本书将作品中最精彩的故事情节绘制成画,让孩子如身临其境般,进入童话世界,感受故事的精彩,获得身心的愉悦,开阔眼界,增长智慧。
  • 了不起的红颈环

    了不起的红颈环

    当红颈环还 是一只小松鸡的时候,它跟着聪明的松鸡妈妈学到了 很多东西,比如如何觅食、躲避天敌等,逐渐成长为 一只机智聪慧的红颈环松鸡。它离开松鸡妈妈独自生 活后遇到了心爱的妻子,和妻子一起悉心照顾自己的 孩子。不幸的是,妻子死在猎人的枪弹下,剩下红颈 环一人抚养幸存的孩子。在残酷的大自然和猎人的双 重考验下,红颈环一次次失去自己的孩子,就算如此 ,红颈环仍未放弃希望,一直努力的生活着……
热门推荐
  • 小婉

    小婉

    “小婉,对不起……”女人看了女儿一眼,拉着林小婉的那只手有点抖,楼上传来继父的声音:“孩子哭了,你还不上来?”这一次女人没有在留恋。站在父亲的家门前。继母挺着肚子,看着她,掠起唇:“来了?”来了,不是回来了,这里曾经是她的家。**“林小婉,你给我滚,这里不是你家……”继母赤红着双眼,一个耳光,行李洋洋洒洒的被扔了出来。爸爸有了新的儿子,妈妈有了新的女儿,那她呢?她是谁的孩子?***林小婉看着桥下面的江水,生活真是跟她开了一个玩笑啊,可笑啊,如果知道第二次还是被那个人……她还需要去做修复手术吗?谁都知道周一围玩林小婉的时候,那是真狠,周一围宠她的时候,那是真宠,搁手心儿护着宠。周一围“:林小婉你知道老天爷是做什么的嘛?很久很久之后,林小婉才知道,老天爷是在淘宝卖悲剧的,不然怎么会把周一围送到她眼前?**高干文,强取豪夺。本文配乐:缘分-张国荣梅艳芳******鹦鹉大神神文:笑看妃乱:***孽婚:(灰姑娘和白马)囄婚:(囄婚女人的钻石王子)毒婚:(一场淬了毒的婚姻)痒婚:(全家人都可以看着你的脸色,只要你爱我,就行,无法无天的宠)***焱儿:重生之嫡妾:七儿:蜜宠哑媽咪:蝴蝶吻花香:相公太粘人:金鱼:继室谋略:倾城殇:重生之风华:心若芷萱:梦红楼之痴心宠玉:、俺家大月月:酷王爷遇上穿越妃:云述:恶魔圈养的公主:小染:妾乃浮云:**还是那个我:公主绝世:**
  • 禛情曼舞

    禛情曼舞

    我和胤禛之间,漫长而又迂回的缘分。一生一世,几经轮回。相爱却互相折磨,相逢却又偏偏错过。纠缠的彼此,痴恋的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钻石小新娘:轻轻说爱你

    钻石小新娘:轻轻说爱你

    夜晚,神偷光临,偷来一个女婴遗弃在他家门口,这人的目的不明,女婴的身份更是一个谜。他,冷傲无良的美男少主,因为一时兴起,收留了她……
  • 篮坛霸主

    篮坛霸主

    英俊的外表,球场近乎于冷酷的性格,热情的内心,他是为改变中国篮球未来而生的,本书讲述一个中国篮球少年的篮球之路,他是上帝的宠儿,篮球少年龙雪夜,儿时遭遇家变,父子成仇。篮球陪伴着龙雪夜的成长,龙雪夜天赋惊人,是集运动天赋与敏锐洞察力于一身的少年天才。在全市的高中联赛上,龙雪夜和一群同样拥有篮球梦想的热血少年共同比赛,战斗,成长。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给于他超人的天赋,有激情,有汗水,有泪水,有欢乐,有战斗,有友情……最后以完成亿万中国人民篮球梦想的篮球之神,成为了所有人提起都会热血沸腾的篮坛霸主!
  • 红楼钟声燕园柳

    红楼钟声燕园柳

    本书是谢冕先生关于北大的一本散文集。谢冕先生用诗意的语言来描述他工作和生活了将近50年的北大。那湖,那塔,那园,那月,只要是北大的一草一木都让他笔尖充满情感。北大在他的叙述中充满迷人而纯粹的美……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沃伦·巴菲特于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从小就对数字非常敏感,而且极具投资天赋,十几岁的时候,对股票的敏感程度就超过了他的父亲——一位非常富有经验的股票经济人。19岁时,沃伦·巴菲特遵从父命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老师——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1956年。巴菲特回到家乡创办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1962年,巴菲特与人合伙的公司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美元日疋巴菲特的私人资产。1964年,巴菲特的私有资产已经是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