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300000053

第53章 (五十二) 藩 镇 割 据

(五十二)藩 镇 割 据

藩镇割据是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称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

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

央的割据势力,这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

唐玄宗在位(公元712年~756年)时期,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力扩充防戍军镇,

设立节度

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一共设立了9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

。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著,经常以一人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

借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的。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

军镇制度扩展到内地,最重要的州就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就设立防

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等

地出现了不少的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又扩充到全国。这些本是军事官

职,但节度使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由前期的采访使改名)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都

防御使或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是州以上的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

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的藩镇,亦称方镇。方镇并非都是割据者,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

南的方镇绝大多数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官职任免出于朝命。但是在今河北地区一

直存在着名义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实际割据一方,不受朝命,不输贡赋的“河北三镇”;

在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类似河北三镇的藩镇;还有一些

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举行叛乱的短期割据者。后代史学家把这种局面统名为

“藩镇割据”。

唐代藩镇割据的形势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唐代宗初年到德宗末年(公元762年~805年),是割据形势发展时期。公元76

3年,安史之

乱以史朝义自缢,其党羽纷纷投降唐朝而告结束。但朝廷无力彻底消灭这些势力,便以赏功

为名,授以节度使称号,由其分统原安史所占之地。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统治今河北

东北部;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统治今河北中部;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统治今河北南部、

山东北部;薛蒿为相卫节度使,共四镇。其后相卫为田承嗣所并,则成为三镇,即河北三镇

。这三镇名虽服从朝廷,实则独立。军中主帅,或父子相承,或由大将代立,朝廷无法过问

与此同时,淄青镇大将李正已逐节度使侯希逸,唐亦授予节度使称号,统治今山东地区,

袭相承达三代4人。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也实行割据,统治达19年。公元781年,梁崇义被

消灭

,公元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据镇反叛,自称建兴王,并联合已称王的淄青、魏博、成

德、

卢龙四镇节度使抗拒中央。唐德宗调集淮西邻道兵攻讨李希烈,诸道兵都观望不前。公元78

3年,又调泾原兵东援,十月,该军发生叛乱,拥立留居长安的前卢龙节度

为秦帝。德宗

出奉天。公元784年正月,李希烈称楚帝,改元武成。二月,入援朝廷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

也叛乱,德宗又奔梁州,唐朝政权处于极危险的境地。同年六月,平定了朱

,公元785年八月平定

李怀光,公元786年四月李希烈为部将所杀,河北、山东四镇表示重新服从中央,表面上又

归统一。但德宗经过这些恐慌之后,转为推行姑息政策,求得暂时安定。

第二阶段从唐宪宗永贞元年至元和末年(公元805年~820年),是讨伐叛镇的时期。永贞

元年(公元8

05年)八月,唐宪宗即位,他开始执行削藩政策。公元806年,宪宗即派高崇文统率神策军

平定剑南西川节度使刘辟。同年,还平定夏绥节度使杨惠琳的叛乱。次年,镇海节度使李

叛变

,宪宗调邻道兵征讨,李

被部将所杀。这几次平叛的胜利,使宪宗及主战派大臣增强了信

心。公元809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死,其子承宗自为留后,宪宗以宦官吐突承璀领兵讨伐

,没有取得胜利,只得暂时妥协,承认承宗继位。

公元812年,魏博节度使田李安死,子从谏年幼继位,军中推立大将田兴,田兴表示服从

中央。

长期割据的河北三镇中出现了一个突破口。淮西李希烈被部将陈仙奇所杀后,吴少诚又杀陈

仙奇,仍割据称雄,吴少阳继位。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吴少阳死,子吴元济自领军务。

宪宗

征集邻道军队围攻淮西。淄青、成德两镇暗中支持淮西,派人焚烧河阴转运仓,刺杀宰相武

元衡,刺伤御史中丞裴度,企图阻止朝廷进攻,但宪宗没有动摇,以裴度为相,坚持平叛。

这是藩镇势力和唐朝中央的一次大决战。由于平叛军队中有不少将领迁延观望,作战无力,

战争拖了4年。宰相裴度亲临前线督师,公元817年十月,唐邓节度使

雪夜袭克蔡州,擒吴元

济,取得最后胜利。次年宪宗又发兵攻淄青,公元819年二月,淄青将刘悟杀节度使李师道

降唐

。于是成德王承宗、卢龙刘总相继自请离镇入朝,朝廷另委节度使,长期割据的局面似乎

都解决了。

第三阶段从唐穆宗初年至唐懿宗末年(公元821~872年),是藩镇复活并延续的时期。宪

宗伐叛

所创下的新局面没有维持多久。由于长期战争,中央府库的积蓄已经枯竭,宪宗晚年任用聚

敛之臣,遭到百姓怨恨;新的统一局面,也使大臣们思想麻痹。宪宗死,穆宗即位后,“销

兵”(即裁减兵员)的主张盛行一时。销兵虽可节省财政开支,但被裁的士卒无可靠生计,

却是一个乱源。河北三镇的将士几十年不识中央委派的官吏,如今看到的却是一些趾高气扬

把河北士兵视为降虏的昏庸骄奢的人物。公元821年卢龙首先发生兵乱,将士囚禁朝廷派去

的新

节度使张弘靖,尽杀其幕僚。接着,成德军将又杀自魏博移镇成德的节度使田弘正(即田兴

),朝廷命裴度统兵讨伐,又命魏博节度使田布(田弘正之子)出兵助讨成德,但将士不肯

出力,要求田布行河朔故事(即恢复独立状态),后田布自杀。于是“河北三镇”又脱离了

中央控制,被裁的士卒,纷纷投奔其下。新割据者朱克融、王廷凑、史宪诚实行原先的旧传

统。裴度的讨伐军无功而还。朝廷因军费浩大,无法支撑长期作战,只好承认现实。经此,

唐朝中央再也没有恢复河北的打算。在唐朝尚能控制的区域,也出现割据者,如徐州(今属

江苏)大将王智兴逐节度使崔群,自领军务,朝廷即授以节镇。泽潞节度使刘悟擅囚监军使

刘承偕,朝廷无可奈何,宣布流放刘承偕,刘悟才将其释放。

后来刘悟子孙三代据有泽潞。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44年),李德裕主持平定了泽潞。

这次被

称为“会昌伐叛”的胜利,对稳定中央直接控制地区起了积极作用。总之,第三阶段中,藩

镇有所复活并发展,不过程度不如第一阶段之甚。在这段时间内,不论是在唐朝控制的地区

,还是藩镇割据的地区,都经常发生牙将逐帅的事件,这是藩镇割据的另一种表现形态,是

权力下移的象征。

第四阶段从唐僖宗乾符二年至唐亡(公元875~907年),是藩镇相互兼并的时期。乾符

二年(公元875

年),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唐朝虽然征集各镇士兵围剿,并委任都统、

副都统为统帅,实际上指挥并不统一。许多节镇利用时机扩充自己的实力。广明元年(公元

880

年)十二月,黄巢攻入长安后,唐朝中央政权实际已经瓦解,这时在全国逐渐出现了许多割

据势力,有的原是唐朝的节度使(如高骈);有的则是自己形成一个武装集团之后,被唐朝

授予节度使(如杨行密、董昌)。这样,割据的藩镇就空前增多。农民起义军失败后,这些

藩镇立即转入相互兼并的战争中,数十年战争不断,几乎遍及全国。907年,名义上的中央

朝廷也被藩镇之一朱温夺去了,历史终于演变为五代十国,成为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直到

北宋统一,才结束了这一局面。

同类推荐
  • 埃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埃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为了抵抗黑暗兵团,莱恩和卡奇、米娜兄妹又火速来到了埃及,神奇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的神奇、法老墓室、木乃伊的诡异、埃及艳后的瑰丽、坏博士的阴谋、黑衣人的凶狠都让这次埃及的大冒险带着神奇诡秘的光环……
  • 白色驯鹿传奇

    白色驯鹿传奇

    一群驯鹿的领头是一头漂亮而健硕的雌驯鹿,它把所有的爱和智慧都给了最宝贝的白色驯鹿,白色驯鹿跟着聪慧的妈妈学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强大,后来有一次,人们打算在这群驯鹿里挑一头最壮实的来拉雪橇,他们选中了白色驯鹿,各种比赛也获得了荣誉。不久之后即将开展内战的消息传遍了挪威城,在白色驯鹿的帮助下,阻止了这场战争的爆发,而那个企图出卖祖国的叛徒,跟着白色驯鹿一起消失了……
  • 大象巴巴故事全集

    大象巴巴故事全集

    巴巴是一头聪明的小象,生活在美丽大森林里。有一天,他的妈妈被可恶的猎人打死了,巴巴只好只身逃走。他来到了大城市,在那里,他碰到了好心的老妇人,老妇人给巴巴买了新衣服,还送给他一辆汽车。后来巴巴娶了自己的表妹,还被加冕为大象国王,进行了一系列的冒险。为了使大象国的孩子们得到礼物,巴巴独自去找圣诞老人,在这个过程中,巴巴又经历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翻开此书,你将与巴巴一起步入天马行空的王国。
  • 借助游戏测智力(超级智商训练营)

    借助游戏测智力(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精选了这些全球著名学校的经典智力测试游戏,里面既有暗含机关的巧思妙解,又有别出心裁的逻辑挑战。锻炼你的分析力、计算力、观察力、想象力,象形力、判断力、创新力、思辨力以及逻辑思维九种能力,发散思维。迎接挑战,你准备好了吗?赶快来接受挑战吧。
  • 科技新潮(走进科学)

    科技新潮(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热门推荐
  • 凤睨天下

    凤睨天下

    十年前,听家一百三十七口惨遭灭门,只剩年幼的她跪在坟前,指天发誓,生只为报仇雪恨。十年后她携恨归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女人有关。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不例外,北狄国帝王也不列外,她要让北帝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当马蹄声踏过北狄国的每一寸土地,广陵散响起,兵临城下,朝堂颠覆,望着跪在脚下的满朝百官,冷冷一笑,早知如何,何必当初。随着北帝灭亡,各国暗潮汹涌,阴谋才刚刚开始,天下注定要变了! 当她拿下那铜面具,倾倒世人,他们是四国的君王,却视她为心尖上的人,为了她血染江山又如何?!为了她弃负江山又如何?!
  • 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

    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

    华夏历史悠久,文物世代传承,鸿殖丰厚,仓促之笔不能尽显中华数千年瑰宝之美。所选文物挂一漏万,每篇文章寥寥千字难以绘出她们的容姿丽质。传世之国宝重器,包含了众多轶闻野史,甄别缕析,稽古钩沉,实非易事。在《文物·图像·历史系列: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的撰写过程中,首先由衷地感激我的同事杜卫民兄长的无私帮助,杜兄博学多识、殚见洽闻,有深厚的文物知识,他为《文物·图像·历史系列:文物背后的中国历史》的文物进行了遴选,并奉献出数篇自己的佳作。
  • 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

    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

    本书内容包括干得好的永远是有头脑的、看得有多远,走得就有多远、细节之中藏着大生意、守候机遇,乘势而发、蛮干不如巧做等。列举了如“章光101”、“江西果喜集团”以及美国“可口可乐”等众多知名企业成功经营的事例,围绕在别人“盲点”中获利的立意,阐述致富的生意经。《在别人的盲点中谋利》的面世给正在创业和征战商场的人们提供借鉴和帮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笨笨恶魔:人间恋爱实习

    笨笨恶魔:人间恋爱实习

    天地之间大略被分为神,人,鬼三界,这是一般人较为清楚的分类,但是同存在这个世界上仍有其他的界地,如精灵一族,异次元空间等等,各界互不干涉,任何一方自成一个局面,各得其所,各司其职。直到有一天,这种安详稳定的局面被人间界的一位强大的魔法师——狄也娜给施了一种奇特的魔法。狄也娜是一位充满神秘色彩且灵力极其强大的高级魔法师,可以自由来回神,人,鬼等各界,随心所欲的穿梭时空,预知未来。这次她对浩瀚宇宙中的十二星座施了魔法,导致各界流传着各种流言蜚语。封印一到施展的时刻,天下必将大乱,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解除封印。
  • 你在为自己的未来读书

    你在为自己的未来读书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也是这样,起初必然是从蹒跚学步开始,从有老师的指导开始。而最后能否化蛹成蝶,则全在于自己的努力!社会喧嚣只是表象,静心读书才是根本,为未来读书,为梦想读书,让我们快乐读书。
  • 红马

    红马

    民国年间,一位民间风水先生搜寻到一些灵异的动物,借着动物的修炼一起成仙,历经坎坷艰辛。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作

    哥伦比亚现代文学精品,巴西现代文学精品,墨西哥现代文学精品,拿大现代文学精品,美国现代文学精品等美洲地区国家现代文化大作。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开心心理学600问

    开心心理学600问

    本书摒弃了以往心理学书籍中那些长篇大论,而是将心理学知识精妙地融汇在一道道题目中,通过答题的形式让你在开心问答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心理学知识。读完本书,你就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心理学知识,就可以了解人们每个行为的背后,究竟表达了什么意义。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坐不改姓”,却不多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国人历来重视姓氏。“行不更名,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和人初次相见,是做人的尊严。这个“某”,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就是对方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