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300000052

第52章 (五十一) 安 史 之 乱

(五十一)安 史 之 乱

大唐自李渊开朝建国一度繁荣昌盛,到玄宗开元年间,更是盛极一时,称雄世界。

然而在这升平的表象之下,一场空前的危机已酝酿成熟。

公元755年,蓄谋已久的安禄山范阳起兵反叛,有如一股龙卷风,吹得这座华丽的封建大

厦摇摇欲坠,惊破了皇家的轻歌曼舞。

忘战必危,多年不习战事的唐军一触即溃,曾经不可一世的唐明皇仓皇西逃,大唐江山岌岌

可危。反叛毕竟不得民心,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代,持续22年之久,的确打得唐王

朝一蹶不振,并从此走向衰落,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开元末年,唐玄宗“在位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不愿纳谏,不听忠言。”他重用奸臣李

林甫、杨国忠,弄得民不聊生,百姓对杨国忠深恶痛绝。

当时,唐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奚和契丹,与唐时战时和,很不稳定。唐政府在此设立平卢范

阳等藩镇,加强防御。范阳节度使张守圭,在同契丹的争战中,屡建战功,很得赏识。安禄

山,也正是在此开始发迹的。

安禄山,是营州(今辽宁锦州西)杂种胡人,在讨击契丹的战斗中,安禄山屡立战功,被提拔

为张守圭的偏将,并收为义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安禄山升为平卢军兵马史。安

禄山用金帛贿赂以河北探访史身份到平卢的御史中丞张利贞左右。张回朝后,自然替安禄山

讲好话,玄宗大喜,升禄山为平卢军节度使。自此,安禄山逐渐取得玄宗信任,开始青云直

上。天宝三年(744),安禄山又兼任范阳节度使。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又委任其为河东节

度使。自此,安禄山一身兼三镇节度使,把持重兵,又深受玄宗宠爱,其权势之大,可想而

知。他不满足于现有地位,开始窥探玄宗的宝座了,并为此而积极准备。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为收买人心,提拔五百奚、契丹等族人为将军。第二年,又奏请

以三十二蕃将代汉将,得到玄宗同意。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安禄山已拥兵10余万,雄踞北方

,伺机起事。

天宝十二年(公元725年)李林甫死,杨国忠为宰相。而此时,安禄山的势力,已足以与杨国

忠抗

衡,威胁着杨国忠的地位。杨国忠及太子李亨又多次警告玄宗安禄山有谋反之心,可玄宗怎

么也听不进去,安禄山为此对杨国忠恨之入骨。

随着事态发展,安杨矛盾已是昭然若揭,加之此时杨国忠为百姓所痛恨,于是,天宝十四载

(公元755年),11月9日,安禄山矫旨讨伐杨国忠,从范阳起事,举兵10余万,长驱南下。叛

军一路挺进,如入无人之境,沿途郡县,或开城迎降,或弃城逃路。

唐玄宗得到安禄山叛乱消息,最初不相信。等叛军攻至河北,玄宗才仓促布防,然而,唐

政府草成之师,不是安禄山训练有素的蕃将的对手。叛军攻击陈留,太守开城投降。攻荥阳

,守城士兵听到角鼓之声,竟纷坠城下。叛军攻下荥阳后,转而西进,进攻东都洛阳。封常

清率军在武牢迎击,大败,东都失守。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平原(今山东德县)太守颜真卿、

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首先起兵,地方百姓也组织小股武装,抗击叛军,同时也牵制

了叛军西进。

在颜杲卿的影响下,河北17郡重归朝廷。安禄山命其得力干将史思明攻打常山。由于寡不敌

,常山失陷,颜杲卿被俘就义。但不久,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打败史思明,收复常山。接着,

李光弼与郭子仪汇合,大破史思明于恒阳城,史思明坠马落荒而逃,率残部退守博陵(今河

北定县)。

正当唐军由被动变主动之时,玄宗强令哥舒翰出潼关攻陕郡,结果大败,叛军乘势攻下潼

关,直取长安。玄宗狼狈出逃,行至马嵬驿,随行将士杀了奸相杨国忠,又胁迫玄宗赐死杨

贵妃,众怒已平,这才逃至成都。

玄宗自马嵬驿西行,太子李亨被留下宣慰百姓,不久,即皇位,改元至德,这就是唐肃宗

。肃宗即位不久,郭子仪和李光弼领兵5万到达灵武,二人都拜为相。卓越政治家李泌也来

到灵武,协助肃宗。在李泌的建议下,以长子广平王李泌为天下兵马元帅,率唐军讨叛。

自叛乱以来,黄河南北一片混乱,为切断关中与江淮地区的经济联系。公元757年正月,安

禄山派尹子奇为河南节度使,统兵13万奔袭睢阳。张巡从宁陵引兵三千与许远合兵保卫睢阳

。张巡激励将士昼夜苦战,叛军溃败。后叛军围城,睢阳陷落,张巡、许远慷慨就义。

肃宗即位不久,派敦煌王承采和仆固怀恩向回纥求兵。回纥派兵与郭子仪汇合。至德二年(

公元757年)九月,郭子仪等率军在扶风集结,各路大军云集长安西,进行反攻。叛军大败,

当天撤离长安。翌日,长安光复。十月,郭子仪引兵出潼关东进,一路披靡。至张店(今河

南陕县西),郭子仪与回纥兵配合,大败严庄和张通儒,一气攻下陕郡,收复洛阳。安禄山

之子安庆绪惊恐万分,星夜逃奔邺郡(今河南安阳市)。12月,唐肃宗起驾回归旧都。

此时叛军内部发生内讧,先是安庆绪杀父安禄山称帝,安庆绪杀父称帝,史思明不服其制,

与之明争暗斗。安庆绪败退邺郡后,兵马折损众多,其大将李归仁率部数万到范阳归史思

明。史思明曾意欲降,但发觉肃宗设法削其兵权,遂再度反叛。

史思明重兵在握,安庆绪虽不构成威胁,但也是他称帝的绊脚石。于是,设计杀了安庆绪,

在范

阳称大燕国皇帝,建元顺天,改范阳为燕京。立其子史朝义为怀王,镇守相州(邺郡改为相

州)。

九月,史思明引兵南下,这时,唐名相李泌已被排斥,没有抓紧平叛。结果,洛阳再度失守

。

而李光弼镇守河阳,多次击退叛军。这时叛军内部再起内讧,史朝义杀了其父史思明,自立

为帝,为除后患,又派人杀了其兄史朝清。

而唐室则因肃宗病重,拥太子李豫即位,这就是唐代宗。而朝政大权,尽在李辅国之手。

这年九月,唐代宗再派人到回纥求兵讨伐史朝义。十月,以雍王李适为兵马大元帅,仆固怀

恩为副元帅,会同回纥兵进行总反攻。各路大军云集东部以北,欲与叛军决一死战。仆固怀

恩派精兵10万与李光弼配合,在昭觉寺、石榴园一带大破叛军6万,俘2万。最后,史朝义只

带数百骑兵奔郑州而逃。唐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连败叛军,叛将纷纷投降,史朝义走投无路

,自缢于树林之中。

至此,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首先,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唐朝经济,尤其是经济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几年内变得凋敝不

堪,满目疮痍。《旧唐书》中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井邑榛棘,豺狼所嗥……

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全国人口由乱前5 000多万锐减至乱后的不足700万。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安史之乱以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中央的权力越来越小,史

朝义兵败自杀后,唐军本应乘胜彻底消灭叛军残部,而仆固怀恩害怕平叛后失宠,奏请以叛

将留守河北,这样,北方又大部为降将所占据。在平叛过程中,一切将领独占一方,不服中

央管制。从此,唐中央与藩镇不断争斗,持续百余年。

安史之乱后,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无法实行,赋役频繁,人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这些,都无疑加速了唐的灭亡。因此,不能不说,安史之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文学探谜

    文学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陪伴孩子香甜入睡的108个好故事

    陪伴孩子香甜入睡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中有《塑造孩子良好性格的108个好故事》,有《培养孩子文明行为的108个好故事》。这些好故事仿佛一滴滴甘露,滋润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又好似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引导孩子变得聪明好学,让孩子更加求知若渴。
  • 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地理

    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地理

    这本书是为下面这些孩子写的:他们认为天堂就在天上;地狱就在地下;从来没有听说过伦敦或巴黎,认为“丹”这个单词仅仅是指一种狗。这本书以一个旅行者的视角来讲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过这位旅行者并不想把这本书写成旅行手册。这本书希望向孩子们展示他们目力未所及的世界,“从卡拉马祖到廷巴克图”。这本书希望孩子们不仅仅能知道世界七大奇迹,还能知道更多更多的世界奇迹和世界之最。我小的时候,生活在新英格兰地区。有一年过感恩节,我们烤了五种不同的派和一种馅饼,有苹果派、桃子派、红莓派、蛋奶……
  • 青少年天文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天文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蚂蚁王国大冒险(牛吹吹科学童话)

    蚂蚁王国大冒险(牛吹吹科学童话)

    但竟然被称为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动物!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跟随《动物时报》的记者牛吹吹一起去探究蚂蚁王国的秘密吧!,蚂蚁的个头很小
热门推荐
  • 名剑无双

    名剑无双

    莫名,一个本是先天经脉闭塞的废物,可是却成为了手持无双剑,身负九字剑诀的绝顶高手。一路打败无数敌人,抱得美人归。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微辣嫡妇

    微辣嫡妇

    (一)你若狠厉,我自无情!嫡母,欲毁之名声,送入寒门。她,紧要关头,以金簪刺喉,虎口脱险!嫡母如此狠心,她便下定决心,为自己寻一个未来!(二)你若无情,我便微辣又如何?被抬进平国公府冲喜,相公被预测寿夭?大婚当日,相公竟要求约法三章?原来只是个摆设!罢了,那就看她如何打理这平国公府后院一亩三分地吧!你既无情,莫怪我无义!(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什么时候开始,他开始要黏着她了…什么时候开始,她也离不开他了…原来,一切都在静悄悄地改变…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识人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识人术

    本书内容有:现代人更需要识人;容貌识人;衣着打扮识人;行为动作识人;情态识人;谈笑识人;笔记识人;习惯、癖好识人等。
  • 必知的中国战争(青少年军事爱好培养)

    必知的中国战争(青少年军事爱好培养)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推窗看云

    推窗看云

    收入本书中的上百篇短小精粹之什,带着诗人特有的观察生活的敏锐视角与状物言情的优美笔触,说古道今,佳作迭出,遣兴抒怀、率性为之,心随意到;融知识性于文史杂谭,寓幽默感于世事评说。引人注目。随作者“推窗看云”——看云舒云卷,近几年驰骋于散文、随笔领域,云走云停,由方寸之地可见大千世界,诗人徐康,于尺幅之内可窥人间万象。它带给您的将是文化的蕴藉与知识的濡染,生活的色彩与深长的思索……
  • 拽丫头:校草校霸都爱我

    拽丫头:校草校霸都爱我

    “拽丫头”系列姊妹篇,续写拽丫头与校霸的爱情故事。拽丫头第一天到学校,先和一个大帅哥吵架,后来脸盆砸到他的头……这个帅哥竟然是学校第一大风云人物:慕容雪。他竟然当众说喜欢拽丫头,还要带着拽丫头去开房……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首!
  • 前夫又来了

    前夫又来了

    问及程暖对于失败婚姻的看法,她总结出一句大俗话:只怪当年太年轻,是人是狗分不清!前夫你好,前夫再贱!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