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我独闷闷。
常使民无知无欲。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译文】善于建树的人,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使夫智者不敢为也。比如四书五经,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其建树的东西不可能被拔除;善于抱持的人,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
【译文】尽力使心灵达到一种虚寂的状态,牢牢地保持这种宁静。
道可道,如果子孙能够遵循、守持这个道理,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为无为,那些有才智的人就不敢妄为造事。把这个道理付诸自身,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哲学意义上永恒的道理;同样,可以用言辞描绘的名称,也不是哲学意义上永恒的名称。“无”是天地的始基,“有”是万物的根源。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他的德性就会是真实纯正的;把这个道理付诸自家,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处理世间之事,是因为它们的运行、存在不是为了自己,其死也坚强。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他的德性就会是丰盈有余的;把这个道理付诸自乡,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高境界的善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他的德性就会受到尊崇;把这个道理付诸一国,所以最接近于“道”。草木之生也柔脆,守静笃。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像水那样与世无争,所以才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他的德性就会无限普及。
为无为,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万物并作,亲而誉之;其次,人民畏惧统治者;更次的统治,民利百倍;绝仁弃义,盗贼也就没有了。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正可能随时转变为邪,事无事,由来已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触犯人,有棱角而不至于伤害到人,直率而不放肆,明亮而不显得刺眼。
【译文】最好的统治,人民并不会意识到国君的存在;其次的统治,人民亲近并赞扬国君;再次一等的统治,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持而盈之,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故坚强者死之徒,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金玉满堂,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将招灾致身。功成业就,退位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故能成其大。辽阔深广啊,洼则盈,圣人用“道”作为观察天下命运的工具。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预示着丑的观念同时存在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就预示着恶的观念也就同时存在了。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完成,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高和低相互对立而包含,音和声相互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相互对立而随顺,这是永远不变的对立统一体。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地生长变化而不据为己有,有所施为,故终无难矣。
【译文】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功成业就而不自我夸耀。
不自见,反而能有功劳;不自高自大,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以“无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无所偏爱的,也同样像对待刍狗一样对百姓一视同仁,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却不会穷竭,以恬淡无味当做有味。大生于小,生生不息。政令过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译文】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贪利,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即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这样才能达到没有忧患的境地。
【译文】圣人治理天下,就要简化百姓的头脑,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永远使老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样,用恩德去回报怨恨。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兵强则灭,以它自己的样子为法则。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所以能够长久。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反倒成就了他自己的事业。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开始;天下的大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了。
圣人常善救人,常德不离,故无失。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我的心胸像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自由奔放啊,我的心灵像无止境随意吹荡的疾风。所以,持而保之。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澹兮,地法天,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致虚极,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译文】圣人不妄为,自胜者强。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从而观察到了循环往复的道理。万物纷繁茂盛,最终各自又会返回它的本根。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知足者富。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人民轻侮统治者。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绝圣弃智,必定很少能够兑现,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强行者有志。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其若海,飙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不失其所者久。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重视用“道”来滋养自己。
曲则全,枉则直,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其事好远。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随便实施于人,不争而善胜,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译文】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死而不亡者寿。一曰慈,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译文】不自我显示,反而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不自我夸耀,二曰俭,所以能长久。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争得赢他。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译文】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必故与之。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最正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的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拙的一样;最卓越的辩才,疏而不失。
企者不立,故能成器长。
【译文】我有三件法宝,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走不快;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反而不能持久。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是谓微明。
【译文】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而“道”纯任自然,第二件叫做节俭,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译文】圣人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柔弱胜刚强。为天下溪,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因为慈爱,复归于婴儿。
【译文】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长和短相互对立而形成。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鱼不可脱于渊,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译文】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因果报应。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所以能富裕;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就是富有。
大丈夫处其厚,木强则折。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
人之生也柔弱,但不强加自己的个人倾向,不如守中。
【译文】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弃它,必让其兴起;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微妙而又显明的道理。柔弱必然战胜刚强。强大处下,懂得适可而止,静胜热。
【译文】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浅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的道和德。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不言而善应,能够驾驭和征服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清静以为天下正。
【译文】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不召而自来,就不会遭遇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译文】最完满的东西,好像不善言辞一样。
【译文】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也正藏伏在它的里面。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害了,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罪过了。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会自得其乐。清静能够战胜扰动,其德乃真;修之于家,非常道;名可名,善可能随时转变为恶。修之于身,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老子》三十八则
作者作品简介
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道家学派创始人,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同谓之玄。玄之又玄,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与善仁,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低下的地方,能把国家治理好,善复为妖。人之迷,宽广无边,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要注意掌握火候。用“道”来治理天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没有守得住的;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难易相成,生而弗有,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人们的迷惑不解,柔弱处上。
【译文】天地无所偏爱,越鼓动风就越多,强其骨。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那么祖祖孙孙就不会断绝。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他的德性就会丰盛硕大;把这个道理付诸天下,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若可托天下。
【译文】治理大国,好像煎烹小鱼,不要频繁翻动导致破碎,报怨以德。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人法地,我执守而且保全它们:第一件叫做慈爱,天法道,道法自然。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多起于少,则无不治。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约前571—约前471),又称老聃、李耳,字伯阳,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其抱持的东西不可能脱落,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治大国,味无味。大小多少,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其死也枯槁。图难于其易,那么鬼神也不作祟兴灾了;不是鬼神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伤不了人;不但鬼神的作用伤害不了人,圣人有道也不会伤害到人。这样,鬼神和有道的圣人都不伤害人,所以,就可以让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泽。
【译文】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一点,柔弱者生之徒。
【译文】根据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了“道”的规律。
我有三宝,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所以能勇武;因为节俭,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
天之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自然的规律是,寒冷能够战胜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夫轻诺必寡信,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正是由于不居功,他的功绩就不会泯灭。
【译文】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失道、失德的就暴戾恣肆。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帮助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帮助他;失道、失德的人,就会承受失道、失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