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100000024

第24章 当代时期:受到重创的社会格局(1)

时间和历史的发展成为抚平战争伤口的良药,同时世界格局被打破之后有了新的变化,更以一种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欧洲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角,东方阵营的确立,也使得欧洲成为西方世界一个关注点。哪怕兴起的美洲,那也只不过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成分。

第一节二战的前奏

鲁尔危机

1923年1月11日,大批法国和比利时军队突然潮水般涌入德国鲁尔区,只见他们刚刚驻扎下俩,就三下五除二,强硬而迅速地接管了这里的矿山、企业和铁路,并开始将这里的煤、铁、钢材源源不断地运往法国和比利时。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鲁尔区的居民们一直在法、比联军的监视和奴役下生活……这就是上世纪20年代初期围绕德国赔款问题而发生的国际军事政治事件——“鲁尔危机”。

一战后的德国赔款问题是悬而未决的复杂的国际问题。根据巴黎合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以法国代表为主席,由英、法、意、比代表组成的赔款委员会,具体解决德国赔款总额和分配比例问题。期间,法国处于领导和支配地位。在法国的提议下,协约国还达成协议:如果德国不支付赔款,协约国可酌情采取制裁措施。

1921年4月,在赔款委员会伦敦会议上,确定了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包括德国于1921年5月1日前尚未支付的120亿)。5月,委员会向德国递交了支付赔款的时间表和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及其出口商品值的26%,并且在当年的5月底前必须交付1921年的10亿金马克,如果逾期得不到满意答复,协约国将采取军事行动。

德国在赔款问题上一直采取“履行它,就是要证明它无法履行”的策略,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消极抵抗。到1921年8月,德国在支付了前期的几项赔款之后,便试图采取拖延政策。1922年,德国以财政危机为理由,要求延期支付其余款项。英国基于其战后欧洲政策的考虑,同意德国的要求,提议削减德国赔款总数并延长付款期限,但遭到法国的坚决反对。这样,在赔款问题上,不仅英、法之间的分歧加剧,而且德、法矛盾也迅速激化。于是,没有赔款主动权的法国决定对德国采取强硬行动。

1923年1月11日,法国不顾英、美等国的反对,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联合比利时,出动10万军队开进德国,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

针对法国的军事占领,德国强化了它的“消极抵抗”政策,宣布停付一切赔款计划,下令企业一律停工,企业主的损失由国家补偿,失业工人由国家救济。作为对德国“消极抵抗”政策的反应,法国则进一步加大了占领的力度,一方面扩大了占领区域,加强了军事管制;另一方面强行接管了鲁尔区的所有矿山、企业和铁路,并设置关卡,征收关税等。

“鲁尔危机”和德国的“消极抵抗”政策,给德国和法国带来严重影响。首先,鲁尔及德国的经济遭到严重打击。鲁尔是德国的冶金重工业中心,这里生产的煤、生铁和钢产量占德国年生产的80%以上。危机发生后,鲁尔及德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惊人。首都柏林等城市的工人开始举行总罢工,造成德国政局的动荡不安。同时,法国不仅没有通过占领鲁尔达到索取赔款的目的,反而给自己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麻烦。占领鲁尔期间,法国支付了超过10亿法郎的占领费,而从鲁尔运出的煤、铁的价值却远远不能抵偿这笔开支。由于德国对危机的“抵制”,法国的煤炭等燃料供应产生严重困难,使其工业生产和社会经济遭到严重损害。更为严重的是,法国的冒险行为遭到国际舆论的一致谴责,招致来自英、美的巨大压力。

英、美两国意识到,法国的强硬行为,不仅无法使德国偿付赔款,反而会造成德国经济的崩溃,甚至引发国内的革命。于是,他们纷纷发出照会,以强硬的措辞向法、德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做出让步,以尽快结束危机。英国要求法国必须回复鲁尔占领前的状况,否则将不会在赔款问题上继续支持法国。英、美还联手采取经济手段,在金融市场抛售法郎,造成法郎贬值和法国财政形势的恶化。同时英国要求德国立即取消“消极抵抗”,接受美国在1922年就提出的建议,即通过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来讨论解决赔款问题。

鲁尔危机带来的严重政治、经济影响,以及英、美施加的巨大压力,使德、法两国都难以继续坚持原有的政策。德国政府于当年9月被迫宣布停止“消极抵抗”。法国在骑虎难下之际,不得不统一接受英、美关于重审赔款问题的建议,由此丧失了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主动权。

意大利法西斯党

提到意大利法西斯党,不能不提到墨索里尼。他于1883年7月29日出生在意大利普雷达皮奥省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是铁匠,也是早期意大利社会党的一名成员;母亲是农村的一位小学教员。

墨索里尼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得非常骄横,打架是他的家常便饭。他不仅和同学、邻居打架,还与教员打架,甚至有的时候还动手。由于他的这种表现,曾被学校开除过。十四岁的时候,通过关系,墨索里尼被送到福林波波利的师范学校学习,六年后毕业。他不甘于只做一名普通的教员,在家乡教了一年书之后便离开了,他先后到瑞士、奥地利等国游荡。

受父亲的影响下,墨索里尼也加入了社会党。不久,他就崭露头角。1912年,他担任了社会党的机关报——《前进报》的总编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墨索里尼非常高兴,积极鼓动意大利参加意大利参加英、法阵营对德作战。这一行为,惹恼了社会党,这一初衷也是有悖社会党的立场的,所以他被社会党开除。

1915年,意大利参加到一战之中,墨索里尼积极参加,应征入伍,但在1917年的一次地雷爆炸中,他身负重伤,先后做了27次手术,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退伍。墨索里尼的从军梦想破灭。

1919年3月,墨索里尼在米兰组织了一个150人的“战斗的法西斯党”,在当时引起轰动。他们的宗旨是“用军队的组织,组成一个革命团体,恢复意大利固有的国性,铲除赤化势力”。一战之后,意大利经济形势恶化,各种矛盾丛生,在这种混乱的时期,法西斯势力趁虚而入。为了夺取政权,墨索里尼大费周折,他把法西斯党渲染成是一个代表全民族利益的全民党,笼络人心。除此之外,他还处处夸下海口,给各派的人许诺。向工人保证,将给他们工厂;向农民许诺,将平均分配土地;向军队许诺,将增加军费,扩充陆海空军;向资本家许诺,将对外扩张,取占广大殖民地,武力开拓海外市场。他骗过了所有的人。他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这一点,可以从大选中的票数可以看出来。在1919年的大选中,法西斯党只得到了4000张票,结果两年后一下子增到17.8万张。这真的让人难以置信。截止到1922年底,法西斯武装党徒已经发展成50万人。他们到处为非作歹,谋杀、绑架、纵火。他们没有不做的。但墨索里尼狡辩,说这是政治对手嫁祸自己的。为了恢复自己的清白,他强烈要求政府恢复秩序。

1922年8月,意大利发生了全国性政治罢工,全国处于混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墨索里尼浑水摸鱼,趁机夺取了米兰、波伦亚和北意大利许多大城市,随着自己实力的壮大,墨索里尼还把全国各地的法西斯党徒统编为四个建制完整的军团,伺机准备夺取政权。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发出命令,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准备不浪费一枪一炮,“和平”占领罗马。意大利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这时也没有办法制止法西斯党徒,只好下令解散意大利政府,任命墨索里尼为政府首相。在30日,墨索里尼登上了意大利首相的宝座。从此意大利开始了法西斯统治。

国会纵火案

1933年2月27日的晚上,喧闹繁忙了一天的德国首都柏林的街道逐渐安静下来。没想到,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这是怎么回事?只听见人们高呼“国会起火了!”这时人声鼎沸,一片混乱。

怎么会有人放火?谁敢放国会的火?

就在国会大厦着火没有多长的时间,德国国会议长戈林认为这肯定是共产党所为,目的就是反对新政府。他让新任的秘密警察头子逮捕那些共产党人,对待他们决不能心慈手软。

当晚,德国政府就发表了紧急通告,宣布是共产党人放火烧了国会大厦,并生成纳粹冲锋队在现场抓到一个名叫卢勃的荷兰“共产党员”,他就是“纵火犯”。

第二天,纳粹党按照早已经拟定好的名单开始了大搜捕。同时,希特勒还颁布了紧急法令,勒令解散除法西斯党以外的一切政党,取缔工会及一切结社、集会自由。

顿时,盖世太保在德国各地肆意横行,到处抓人,杀人。全国上下处于一片恐怖状态。德国共产党人恩斯台尔曼和1.8万明共产党员先后被捕入狱。连正在德国的共产国际领导人,保加利亚共产党主席席格·季米特洛夫和另外两名保共活动家也受到了逮捕。

1933年9月,纳粹分子宣布在莱比锡法庭公开审理此案。季米特洛夫决定自己为自己进行政治辩护,与法西斯分子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戳穿他们的阴谋。开庭第三天,轮到季米特洛夫出庭。她说:“不错,我是一个布尔什维克,无产阶级革命家……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不是一个恐怖主义冒险家,不是阴谋家,不是政变的组织者,也不是纵火者……”实际上着火那天,季米特洛夫根本不在柏林。法庭庭长听着这位政治宣传家的长篇演讲,觉得他似乎接替了自己的职务,便慌忙打断季米特洛夫,拉出了所谓的“纵火犯”卢勃,问道:“你跟纵火犯是什么关系?你们是怎样密谋的?”

季米特洛夫转身,两眼炯炯有神地盯着卢勃说:“你当着大家的面说明,你什么时候见过我?又是什么时候认识我的?”

“我不认识你,也没见过你。”卢勃答道。

季米特洛夫朗声说道:“问题无疑是很清楚的。在这场审判中,卢勃只不过是个木偶,可怜的木偶被送交法庭,而操纵者早就逃之夭夭。作为一个无辜的被告,尤其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和共产国际成员,我对立即彻底查清国会纵火案,捉拿真正的元凶,是很感兴趣的。”

庭长眼看季米特洛夫又把审判引向追查幕后策划者,便立即打断他并进行威胁。季米特洛夫一点也没有畏惧,而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一个对法西斯分子来说最致命的问题:“纵火者不是通往国会的暖气通道进去的吗?”庭长失去了控制,吼叫起来:“这个问题不准讨论。”随即宣布休庭。

接着就是戈林出庭。季米特洛夫在一连串锋利的反诘中,很轻易得就使戈林凶相毕露。戈林理屈词穷,大声得向他咆哮:“滚出去,你这个混蛋!”法官叫人把季米特洛夫带先去。

法庭随后的几次审判,也都以失败而告终。无奈之下,莱比锡法庭终于被迫无罪释放季米特洛夫等四人,以判处卢勃死刑草草了事。

后来通过调查,纵火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原来这完全是德国纳粹党精心策划的阴谋。按照事先的计划,纳粹党柏林冲锋队队长带领部下,从戈林的议长府通过波轮国会大厦的一条地下暖气管通道,钻进国会大厦,用汽油和易燃化学品引燃大厦后,又从原路回到戈林的议长府。同时,纳粹冲锋队找到了对放火有癖好的荷兰人卢勃,让他再放了几把火。

希特勒利用“国会纵火案”控制全国的目的是暂时达到了。此后,德国开始了公开的战争准备。整个欧洲都笼罩在紧张不安的气氛中。

慕尼黑阴谋

1938年9月13日午夜时分,英国伦敦唐宁街十号官邸灯火通明,首相张伯伦焦躁难眠。他正在迫不及待得给德国元首希特勒发一封佳绩电报:“由于局势越来越严重,我有意前来看你,以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我想乘飞机前来,并准备明天动身……”15日,张伯伦兼程赶路,生平第一次乘坐7小时飞机,匆匆来到慕尼黑,又转乘数小时火车、汽车来到贝斯加登拜见希特勒。

是什么“局势”严重到使堂堂英国首相如此局促不安?又是什么让张伯伦冒险乘坐飞机赶往慕尼黑?原来,这里正在酝酿和制造着一个大的阴谋。

1938年是法西斯德国明火执仗加紧对外扩张的一年。3月,德国一弹未发,兵不血刃就吞并了奥地利;紧接着又盯住了下一个侵略目标——捷克斯洛伐克。

德、捷边境的捷克苏台德区是个多名族聚居区,其中有300多万日耳曼人。为实现侵略目的,希特勒一方面在这里煽动“脱离捷克”的“民族自治”,并声言要为捷克境内的日耳曼人“伸张正义”;一方面大规模向德、捷边境调集军队,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准备“扫荡捷克”。而捷克政府也不愿意轻易被人宰割,开始进行战争动员,加强边界兵力部署。德、捷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骤然紧张的时局,急坏了英、法领导人,特别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捷克斯洛伐克在英、法保护下恢复了主权,同英、法签订了互助同盟条约,所以如果德、捷开战,按照条约规定,英、法必然被卷入毡帐,使战火向西欧蔓延,危及他们的利益。于是,张伯伦非常急迫想调和。

本来,希特勒对侵占捷克问题是心中没底的。因为当时德国受军力限制,对进攻捷克的准备不足,而冒险对捷佣兵的计划也遭到德国总参谋部的反对。特别是,希特勒担心如果英、法执意支持捷克,德国的如意算盘就要落空。现在眼看张伯伦登门说和,希望“和平解决”,希特勒不禁大喜过望,尽情敲诈他们的机会来了!

谈判在一间密室中秘密进行。希特勒先是摆了一通德国对国家和平、对德英亲善所作的贡献,然后就采取威胁的办法,说德国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彻底解决捷克,并且问英国是否愿意将苏台德区割让。张伯伦认为只要成交的价钱可以,是可以商量的。希特勒知道自己的胜算又多了几分。

张伯伦与希特勒达成割让苏台德区之后,又连夜飞回伦敦。他与法国一起对捷克施加压力,希望捷克以大局为重,以割让苏台德去换取“和平”和英、法两国的安全。对德国强行割占领土的要求,捷克政府开始表示拒绝,他们深知,如果割让了苏台德区,整个捷克国家将无法保全。然而,英法不但不听捷克的一件,反而威胁捷克:如果拒绝割让苏台德区,将来德、捷再有事端,英、法将不再履行协防义务。在英、法的压力之下,捷克政府不得不屈从让步,同意割让领土。

1938年9月29日,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了有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参加的德、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正式签署协议,在没有当事国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决定把捷克的苏台德区“转让”给德国。这就是二战前臭名远扬的“慕尼黑会议”和《慕尼黑协定》。

同类推荐
  •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翻开二十四史,诬告陷害的嘴脸与血淋淋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小人自不必说,他们往往以无中生有为生存之能事。就是有些在正史上留下美名的人也有诬陷别人的记录。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诬陷,诬陷者之所以要犯下这为人不齿的行为.就是因为其中藏着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富贵荣华,有时候还是性命攸关。本书分析历史上著名诬告陷害案件的案情和审判情况,挖掘案件背后的思想和人心。每一个案子的来龙去脉都可以挖掘成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或者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大案绝大多数是诬陷案,此书将这些诬告案件进行梳理,作为透视中国世道人心的窗口.萤新审读它们有现实意义。
  • 抗日之无敌强兵

    抗日之无敌强兵

    现代特种兵孙卫国魂穿抗日战场,打鬼子灭汉奸,成就无敌强兵。“我们手中有枪,腰中有剑,何以让区区三岛倭奴亡我中华。宁碎头颅,还我山河!”——孙卫国。
  •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历代帝王的育子心法,现代家庭教育的皇室培养秘笈。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开了皇室教育的神秘面纱,也为世人揭示了皇帝的另一面:他们不仅仅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也是谆谆善诱的慈父。同时,也将古人的教育经验现代化,使其更具有指导性,使原来只在深宫大院的教育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
  • 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

    世界惊天谋杀秘密档案

    他们是领袖,是轰动一时的大人物,然而却以不为人知的方式被人谋杀,究竟是什么原因?里面又存在什么惊天阴谋?这就是本书欲向读者揭露的秘密之所在。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中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中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热门推荐
  •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是一个父亲平凡一生的写照。他生活在大山之中,经历了人生的几大苦痛。战乱时,痛失妻女;坎坷再婚后,次女又因贻误病情离他而去..承受了一连串打击的父亲,始终以开朗坚忍来面对命运的挑战,精心培养几个儿女,撑起了一个遭受了太多不幸和坎坷的家,并让这个家火热着每个孩子的心。小说地域色彩鲜明,父亲的形象令人感佩。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的后裔

    明的后裔

    书中我仅仅是写一部分人的生活,还阐述了一种不成形的生死观。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得没有意义。如果一个人活得没有意义还不如尽快地死去。这意义因人而异,或者为了一个信念,或者为了一个目标,或者只是为了证明生存与死亡的区别。身为一个人,该死的时候就得死去,想不死都不行。本书作者在书中抒发了个人的人生观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良宠妻

    无良宠妻

    穿越到一个莫名的时代,她遇到了一个宠她如命的男人,可原以为能够就这样平静生活下去的她被一个惊天的秘密打破,她眼里的背叛,她不愿面对的事实却始终无法改变,身边也总是出现优秀的男子,而他,冷若冰霜,却只为她一个温柔,他霸道地把他留在身边,说“你不能离开这里”,她动摇了....-----------------------------------------------------------------------------------------------林梓欣话一出,洛肖笙立马放手。“既然这样,我有几个要求。”林梓欣很不客气的说。洛肖笙现在心情很好,别说几个了,就是要天上的星星他也会立刻去摘下来。“第一,我一定会是皇后,因为我不要被欺负,我要做最大。”林梓欣说着。洛肖笙点了一下头,她本来就会是皇后。“第二,你不可以去和别的女人睡,我会伤心。”洛肖笙再点了一下头,这不难,没人敢强迫他。“第三,我要经常可以出宫的权利,我会闷。”洛肖笙点头,他会陪她出去,如果不行就派很多人跟着。“第四,嗯...第四嘛...想到再说。”林梓欣想了想说。--------------------------------------------------------------------------------------------------------“我有没有说过我爱你?”少女的眼睛清澈透亮。“没有”“我爱你”呆愣中.---------------------------------------------------------------------------------------------“相公~”女子一脚踹门而进,直接冲向书房中的男子。淡然的男子依旧继续着手中的忙碌,没有抬头,不着痕迹地空出怀里的位子。果然,女子毫不犹豫的坐在俊美男子的腿上:“相公~,你好努力哦,一这在为我和孩子工作,辛苦了。”虽然知道女子在故意讨好他,想必是有什么事求他。“相公,我想看你穿女装。”女子笑嘻嘻的说道。石化中.
  • 倔强的姑娘(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倔强的姑娘(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前世今生爱相随

    前世今生爱相随

    【本故事纯属虚构】林青青同学意外坠马,竟然穿成了一朝废后,不就是一个皇后吗,她不稀罕!她要做一个混吃混喝的小米虫!她要活色生香地调戏美男!哦!NO!她不要和顺治玩亲亲!什么?他胆敢接乌云珠入宫!这还没完,他竟然和乌云珠夜夜狂欢!好你个顺治!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我穿回现代当明星去!呃!怎么顺治的影子总在她眼前晃呀晃,晃得她忧心忡忡......好吧!她当他已改过自新,在穿越之门开启的时刻重新穿越回去......
  • 男人魅力

    男人魅力

    美丽和梦想不只属于女人。男人的美丽和梦想,时常比女人的美丽与梦想更丰富、更精彩。男人的美丽多半在他的精神,在他的骨质,在他内心的力量和畅想之中。
  • 刘乘风修仙传

    刘乘风修仙传

    修真界刘乘风被老祖无情夺舍后意外附体重生,发现熟悉的世界已经变样,这里不是修真界,而是地球。仙路无情,他从地球开始,重新踏上无情修仙大道。
  • 淡紫色童话书

    淡紫色童话书

    《淡紫色童话书》是一本30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