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200000016

第16章 子女应该养成正确的心态(3)

第四,有事禀告,也应该察言观色,尽量不要在父母亲忙碌或忧伤、烦恼的时刻提出,等待适当的时机,在合适的场合,还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做出合理的说明。有些事必须分段禀告,以免造成过分严重的刺激。

第五,重要或机密事宜,要单独向父母禀告,最好先让父母做好心理准备才简单扼要地报告。父母有疑问时,再作补充说明。自己能解决的部分要说清楚,需要父母指点或协助的地方,也应该仔细说明白。

第六,晚上就寝前,要先看看父母是否就寝,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事情。如果父母遇到烦恼,也要和父母谈一些有趣的事情,使父母忘掉烦恼而安然就寝。

第七,离开家,要按时打电话回家。一方面向父母请安,一方面也报个平安。如遇重要事宜,更应该在电话中简要报告。什么时候可以回家,也应该事先禀告。

第八,生活要有规律,三餐最好定时定量。正餐之外,最好不要随便吃零食,尤其不要吃夜宵。小时候可以考虑上午十点、下午四点,各增加一次点心。大了以后,尽量纳入正轨。生病时当然不在此限,要听医生嘱咐。

第九,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有需要家人帮忙的地方,要征求对方的同意,不应该随便甩给别人,随时要大家帮忙。有时候紧急得很,还要全家总动员。

第十,培养勤劳、节约、耐苦、不浪费的好习惯。就算家中再富裕,也不应该好吃懒做、奢侈浪费、不能吃苦,因为任何真正成功的人,都是吃尽苦头才熬出来的。

除此之外,作为现代子女,还应该尽力做到下述十点:

第一,不要年纪轻轻就持有信用卡,养成寅吃卯粮的坏习惯。将来长大以后,自己能够赚钱,为了方便才持有信用卡,这才是负责任的行为。有了信用才持卡,但不能利用父母的信用做出危害父母的事情。

第二,不要看见别的小孩都有,自己也一定要拥有同样的东西。别人都有,自己不一定要有;自己所有的,别人不一定会有。这才是与众不同的表现,为什么一定要处处和别人相同,样样和别人一样呢?有些不同,更有趣。

第三,不要猛打电动玩具,因为人是活的,而电动玩具却是死的。活的人同死的玩具斗,死的一定是活人。记住,人会累,而电动玩具不会累。会累的人同不会累的电动玩具拼,人一定先死。

第四,不要迷于上网,因为计算机是工具,并不是玩具。把计算机当做工具来使用,是聪明人。一天到晚上网,分明是把计算机看做玩具,那就十分不聪明了。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说,还可能惹祸上身,因为网络上的坏人很多。

第五,正常结交朋友。和邻居交朋友,通过亲友的介绍,面对面逐渐认识,应该比较安全。不必舍近就远,交什么网友。就算偶尔过一把隐形人的干瘾,也应该保持安全距离,不要一下子现身,以致把自己害惨了。

第六,最好不要太早使用手机。因为电磁波对脑部的伤害实在很大。必要时才使用,而且要长话短说,尽量缩短通话的时间,以减轻伤害。电话的主要目的是让人家可以打得进来,不致耽误重要的事情。若是自己占用的时间很长,别人根本打不进来,岂不误了自己?

第七,不要在物质上要求太多。因为物质欲望会不断增加,结果自己的烦恼也跟着增加,实在很不幸。不如在精神方面力求精进,因为精神的修养不怕多,越多越快乐,越精进越有福气。多在精神上用心,才是幸福。

第八,一定要谦虚,千万不要自大。狂傲的人目中无人,到处和人家格格不入,以致什么事都办不了,还不是害了自己?只要有一点骄傲的心态,对学习就产生了阻碍。而且骄者必败,自古已然,不得不警惕避免才好。

第九,不要喜欢怎样就要怎样,而应该克制自己,多问应不应该,少问喜欢不喜欢。应该做的,即使自己不喜欢,也要勉强自己去做;喜欢做的,若是不应该做,就要发挥自律的力量不要去做,才是心目中有父母。

第十,注意饮食和健康,使自己活得长寿。放眼世界各地,凡是有卓越表现的人,大多是长寿人士。因为只有经过长久的历练和学习,才能够有出色的表现。何况生命有限,务必好好保健,以期有足够时间,多谢佐禹教授终生弘扬孝道,指出中国人的孝道是全世界文化中最为独特的道德。他在夏威夷的东西方哲人会议(1959)上,以英文发表长达万言的“孝与中国社会”的论文,引起东西方学者的热烈讨论。吴森教授也指出:孝的伦理观,是中华文化独特的产儿。他认为别的文化不是对“孝”排斥,其他的民族不是不懂得孝顺父母,但是没有像中华文化这样,把“孝”列为一个重要的道德思想,好让每一个人去企求。西方伦理学着作,从柏拉图到杜威,从来没有把“孝”列为德目。许烺光教授由中美社会的差异性,指出美国社会注重个人的独立,而中国社会则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存。他认为个人独立固然值得追求,但是很容易造成个人“孤立”的现象。对西方文化的“疏离”问题,宗教难以解决。物质生活的提升,反而增加其严重性。看起来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即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当年孔子所说的:孝和悌,应该是仁的根本!意思便是孝悌的培养,应该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是化解疏离的妙方。吴森教授给“孝”下了一个定义,说它是人出生以后,通过和父母的交感作用,慢慢培养成对父母的敬意和爱心。孝实在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十分自然的现象。现代子女更应该加以珍惜,并且用心发扬光大。

孝道和科学、民主不但没有矛盾,而且可以互补不足,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的普世文化。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故事,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几乎都和神话无异。譬如天寒地冻,王祥孝亲心切,竟然脱光了衣服投身到冰冻的河里面去,这时河里面的冰块裂开,跳出一尾大鲤鱼。最终王祥没有冻死,而且圆了母亲想吃鲤鱼的梦。这个故事若以西方文化的科学标准来评量,简直荒诞离奇,怎么能够发挥教育的功能?但是中华文化的艺术标准,不能因此而断然割舍掉。艺术的题材不必完全真实,艺术的内容也可以虚构。父母只要告诉孩子,王祥所表现的孝心,令人十分感动。至于他所用的方法,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都十分危险,现代科学发达,当然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子女像看卡通片一样,自然从中吸取一些价值观和艺术感,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灵教育。今天的中国人很奇怪,看到西方的神迹,譬如处女生孩子、人具有原罪等便不敢置评,而对自己祖先遗留下来的故事却经常大肆攻击。

子女自我检讨,如果发现自己已经被宠坏了,那该怎么办?不聪明的孩子,几乎不可能被溺爱。因为反应不灵敏,不容易被宠爱。聪明孩子,只要看看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这六位尊亲以外的人,那种眼光、那种笑容、那种态度,实在很容易明白自己的状况。要不然,怎么算是聪明的孩子呢?被宠坏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救自己。眼前只有这么一条路走,那就是:觉悟,快觉悟,赶快回头。

父母把子女宠坏了,只有父母自己忍耐,再忍耐,永不放弃;而子女被宠坏了,也只有子女自己觉悟,再觉悟,赶快回头。世间事原本是自作自受,自己的事情,最好由自己处理,因为求神不如求人,而求人不如求己!

父母采取一致的合适教养方法,仍然需要因时因事做合理调整。先把一些价值观整理列出要目,按照优先级分阶段实施教养。父母时时刻刻不忘教养的责任,应该管的才管否则就不应该管。

前已述及,夫妻各自拥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也各有不一样的教养观念。但是,出于避免子女利用父母之间的差异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起见,父母双方在子女面前,最好采取共同的教养方法,尽量表现出一致性。

首先,父母必须商量决定,要建立哪一种关系?是个人参与式的,还是家庭参与式的,或是个人参与和家庭参与并重式的亲子关系?因为不同的亲子关系,有赖于不一样的教养方法。组建单纯的核心家庭,抱持有限公司的信念,从小培养子女自由独立的品质,鼓励子女自由发展,而且准备在子女十八岁时就放手不管的父母,不可能教养出重视孝道的子女。企求个人参与和家庭参与兼顾并重,父母必须研拟一套适当有效的教养方法。当然,方法正确,未必就能教养出预期的子女。但是,方法不正确,一定不能教养出优秀的子女,这一点毋庸置疑。

说起方法,一般人认为可以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又是什么道理?古代圣哲,早已归纳出一条道理,那就是:持经达权,或者称为持经达变。“经”为不变的法则,“权”或“变”即为权宜应变。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历史,却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便是这一套持经达权的方法。中华民族屡次与外来民族互动,不断地接受、包容外来文化,但不会动摇自己的根本,始终保持特有的本色,便是有不变的原则而又不断地权宜应变,发扬持续中有变化、变化中有持续的精神导致的结果。所以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不断地继旧开新,且生生不息。也正因如此,西方人感慨他们的文化是不连续的,我们的文化却能够连续不断。

五千年来,我们虽然历经各种演变,却始终能够一以贯之,保持中华文化于战乱之中,主要的原因便是这一套持经达变的方法使我们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在有所变(权)和有所不变(经)之中,做到一方面持续中有变化,一方面则变化中有持续。但是,现代中国人对“经”的认识和实践已经大不如昔。面对西风洋雨的侵袭,能不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仍然保持持经达变的原则来延续往日的道统,值得我们警惕。因为不变的守则,一旦不能坚持,很容易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原貌,接受外来文明的同化。对于知西不知中的人士,固然如此;对于不知西也不知中的人士,更是难以摆脱迷失自己的命运了。

“经”是不能够轻易加以改变的,父母的“经”,最好由双方商议决定,并且坚定不移。子女就算受到其他亲属或友人的影响,也改变不了父母所订立的“经”。

人有差异,却也具有共同的人性。这个共性的部分,需要共同的生活法则,这属于不可变的“经”。各人特有的差异应该顺其自然,使其自由发展,形成各不相同的生活方式,这属于可变的“权”。“经”就是限,而权宜应变,要以爱来包容。如此有限也有爱,便是教养子女的最佳方式,即以共同的、不可变的生活法则,经由外来的他律变成内发的自律,各人顺着不一样的个别差异,自由地在家人的爱心中发展。虽然是一家人,也可以保持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大同小异,并不一定要求百分之百的一致性,才是最符合人性的持经达权。把变与不变合起来想而不分开来看,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可惜近百年来,中华民族自信心低落,不敢说什么经常不变的原则,一句求新求变,竟然就把如此可贵的方法彻底破坏了。一个不能“持经”的民族,遇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很不容易产生同化的功能,反而有被同化的危险。

有些父母喜欢道听途说,于是就改变了原有的教养方法。请问这种没有原则的变动,子女怎么能够适应?而家风又如何延续?俗语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本经,便是这一家的基本生活法则,属于不可变的根本大法,即使难念,也必须照念。否则难念就不念,遇到困难便放弃,岂不是随波逐流,把基础都毁掉了,当然难以延续下去。变到失去根本,那就是忘本。那样中华民族的特质,也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丧失殆尽。好比一家的某一代把那本难念的经放弃了,家风就在这一代人的疏忽或不能坚持中断送掉了。

决定要建立哪一种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的三大种类

法国哲学家孔德(Comte)提出“三世说”(Law of Three Stages),把人类的精神进化分为三个阶段。上古时代人民智识幼稚,用神的意旨来解释宇宙万象,形成神本位思想,所以称为神学世。由于神本位思想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哲学家才应运而生,用哲学的概念来解释宇宙万象,即为哲学世。科学发达以后,大家更容易接受科学的实践证明,于是通过科学来解释宇宙人生的问题,便进入科学世。哲学家和科学家,尽量摆脱神本位的观点,逐渐以人本和物本为主,形成人本位和物本位思想。

希腊神话是西方神本位思想的源头。从古代希腊延续到公元十五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时期。神本位思想主宰一切文化,认为人间的所有事物都是上帝的恩赐。西方人承认上帝造人的故事,便是神本位思想的证明。上帝创造人类,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只需要对上帝负责,对其他的人只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西方的亲子关系受到神本位思想的影响。父母子女都是人,都是上帝的儿女,彼此具有平等的地位。子女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不需要有什么忌讳。仿效神对人实施戒律,人与人之间重视契约。亲子关系只是权利义务,法律明文规定,彼此依法而行,否则就会被起诉。

中国自古以来,便重视人与人的关系。所有的神明,都是人封的。《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所封的神最多。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正名主义,使我们很早就由神本位我们的亲子关系,同样以人为本,重视“父父、子子”的正名。夫妻的感情加上亲子的血缘,逐渐由亲情走向伦理,并以孝道为核心思想,一方面巩固了家庭的延续,一方面也广泛地影响到社会、政治和经济。

我们的伦理道德很早就记载在经书之中,然而经书的文字因为时代久远,加上文体艰深,不容易了解。白话文运动之后,除非受过多年的训练,否则大家对经书实在难以看懂。唐宋以后,对四书五经通过考试来加以宣扬,但是教育并不普及,大部分人是文盲,根本无法阅读圣贤书。对于古圣先贤的道理,不能系统地深入学习,实在非常可惜。

同类推荐
  •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父母不可能也不必要成为教育家或心理学家,甚至不必要成为教师,但是,创造卓越的成就。父母必须承担起最基本也是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而良好习惯的核心是学会如何做人。,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入手
  • 怎样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怎样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本书根据孩子成长发育的心理特点,结合当代家庭教育的具体情况,以专家的视角和观点,就广大父母最关心的指导孩子阅读时和孩子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
  • 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本书科学地、有针对性地、从细节的层面对孩子从一岁到十八岁的人生历程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50件事。指出了当前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教育误区,指导家长教会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学会自己判断、自己选择,拥有独立的能力、快乐的心境和健康的身体,形成健全的人格。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 一周教会宝宝上厕所

    一周教会宝宝上厕所

    吉娜·福特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育儿专家,30多年来亲手照看过300多名新生宝宝,有丰富的育儿经验,是英国上流社会及许多知名人士抢着预约的育儿顾问。多年以来,吉娜被认为是最受全球欢迎的“超级保姆”,她的工作地点遍及世界各地。她曾被英国时尚杂志《Hapers&Queen》评为全英十大著名产科护理员之一。
热门推荐
  • 炼器销魂

    炼器销魂

    在炼魂的世界,魂师是超越了众人的强者存在。魂师中的皇者,尊者,更是强者之巅。而这个世界里的炼器师,拥有的不仅仅是普通魂师的战斗力,更掌握着大量的珍稀材料和常人难以企及的巨额财富。作为一名优秀的炼器师,萧魂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世界里,踏平阻碍,问鼎至强,跨越巅峰!
  • 狂妃:至尊三小姐

    狂妃:至尊三小姐

    天下万物,唯舞独尊!缥舞,特工组排行第一的职业杀手,却被最亲的人杀害,一把大火毁了她付出的所有。重生的那天她成了缥家任人欺负的三小姐,可她不服输的性子就注定要翻云覆雨,只手遮天。谁也不能阻止她锋芒毕露。她要让所有人臣服在她的脚下!【日五更!】【玄幻+女强】
  • 雪花那个飘

    雪花那个飘

    1977年的冬天,北国下了一场多年不遇的大雪,知青赵长天在高考途中胃病发作无法行进,暗恋他的乡村女教师刘翠翠费尽心力,在最后一刻跌跌撞撞将赵长天背进考场,结果耽误了自己的高考。赵长天如愿以偿走进大学校门,而刘翠翠黯然神伤地返回山村……
  • 娇袭

    娇袭

    叶家庶出三小姐绝色容颜,却被人嫡母和两位姐姐利用了个彻底最后死在了发卖的路上转世重活,原主却拒绝重生,便宜了一缕来自现代的魂魄不奏是捧杀嘛,不奏是利用嘛谁利用谁啊?培养出一代绝世好爹拥有一手精湛制药绝活叶曼青眼睛弯弯地咪咪笑这出戏,演得不赖
  • 心情的颜色决定人生的颜色

    心情的颜色决定人生的颜色

    有时,仅仅是心态有所不同,往往演绎成截然不同的命运。因此,一个人的心情往往会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世界是五颜六色的,拥有什么样的心情,世界就会向你呈现什么样的颜色。一位心理专家说:“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常常直接影响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他的某个具体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看待世界,世界向我们呈现什么样的颜色,决定权就在我们手中!
  • 武冠三绝

    武冠三绝

    武者为尊,身兼亿万苍生命运,从此一道武道巅峰的攀登之路由此展开,大道峥嵘,无极神威,妖孽般的少年穆浩承天运而生,武道巅峰,新书【天下剑宗】,笑傲诸雄,天地独然,历险境、渡三劫、有情苍刀无情剑,唯我独尊。兄弟红颜伴两边,掌控天地之间本源之力,欢迎大家移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意外

    意外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