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4200000017

第17章 子女应该养成正确的心态(4)

中国经书里,包含着十分宝贵的道理,由于种种限制,未能在自己国家广为传播,却于十三世纪时,借由中西交通的开辟而传入欧洲。1275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MarcoPolo)来华,元世祖授以官职,在华居留二十年才返回罗马。他的着作《东方见闻录》,对西方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中华文化输入欧洲的开始。明神宗时,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于1587年来到南京,1601年在北京建立教堂。明熹宗时,德国人汤若望(Joanne Adam Schall Von Bell)入仕为翰林,后来担任清朝的钦天监,并向欧洲介绍中国的儒家哲学,引起非常热烈的讨论。欧洲人把它称为“思想上的中国事件”,对中国哲学开创之早,伦理道德体系之完美,表示十分惊讶。1707年英法两国的教会开始流传中华思想,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德国哲学界对宇宙论、人生论的观点也深受儒家的启示。十七世纪末叶,鉴于中国伦理道德哲学的特殊表现,西方人誉其为“其他民族所不及”,一度掀起崇拜中国思想的狂潮,孔子思想成为十八世纪欧洲思想的启蒙。法国哲学家笛卡尔(Descartes)曾说:“法国有聪明人,中国有许多聪明人。”哲学家福尔德(Fuld)更明白指出“欧洲对中国应该赞美、惭愧,尤其应该模仿”,他供奉孔子,天天敬拜,感叹“我们不像中国人一样,这真是大不幸”。近代欧洲哲学的实证论、实验论以及道德哲学,无不直接、间接受到儒家实践哲学、伦理精神的重大影响。

反观我们自己,长久以来,由于考试领导教学,致使教的人“食古不化”,不敢有所变动,而学的人又“不求甚解”,只求考得高分。各种用意良善的道理,不是被扭曲,便是遭误解。以讹传讹的结果,就是弄得这些道理十分僵化,并丧失了原有的弹性。这么好的三代同堂构想,却被搞得藏污纳垢,不堪入目。譬如有《孝经》而没有《慈经》,被解释为重孝轻慈;祖先崇拜被指认为多属迷信;而夫妻有别,也被曲解为夫权至上,重男轻女。

二十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由于国力强盛,导致许多国家盲目跟着美国走。学术界人士,经常以美国标准来评鉴各地的文化。最不可思议的便是认定美国为个人主义社会,中国则为集体主义社会,并且推定中国社会的必然趋势是由集体主义走向个人主义。其实,中国社会既不是个人主义社会,也不是集体主义社会,却是十分独特的交互主义社会。何况中国社会,到目前为止,凡是个人主义浓厚的,大多人际关系不好,时常存在沟通不良的遗憾。二十一世纪应该是中国人的世纪,有待于我们的反省和努力。当然,我们不可能复古,因为中国人善变,不可能恢复从前的模样。而食古不化与不求甚解,也不是什么好心态,必须加以扬弃,才能够辞旧迎新。

请问:您喜欢您的子女没大没小,直接喊叫您的名字吗?您喜欢您的子女,到了十八岁,就要独立自主,不是到远地求学,便是自己搬出去过自己的生活吗?您喜欢将来儿子结婚时,不发请帖给您,将您气得要到法院控告他吗?您喜欢子女一直等到结婚前夕才告知这个讯息给您吗?您喜欢孤零零地出生又孤零零地离开人世吗?您喜欢亲子之间讲求权利义务,像朋友一样各自独立吗?您喜欢子女长大成人以后,各自东西,不回头奉养年老的父母吗?

相信有些人看到这里,会十分无奈地回答:喜欢又怎样?不喜欢又如何?一副潮流如此谁能抵抗的无助感,令人伤心。社会上只要有一位好人,通常就会出现九十九个坏人。这位好人,只要坚定信心,力道够大,一定可以胜过那九十九个坏人,产生中流砥柱的宏大力量。少数服从多数,在这里可以获得相反的证明。可惜大多数人不明此理,还没有尽力,就宣布放弃了。

最根本的原因,是“二分法”思维在作祟。很多人一听到上面的问题,便掉入二分法的陷阱。他们会理直气壮地反问: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一定要分大小?当今网络时代,网络上人人平等,怎么分大小?子女不独立,难道要一辈子依赖父母,永远长不大?儿子结婚,为什么一定要由父母主持?现在结婚典礼中,儿子说的话,有的比父亲还要多,让儿子当主角,有什么不好?哪一位仁兄大姐,不是孤零零地出生,又孤单寂寞地走掉?为什么要讲排场,虚华浪费?父子像朋友,有什么不好?权利义务讲清楚,总比大家和稀泥,在那里乱混,要少生气。

二分法思想果真害人,非A即B,是非分明,却又走向极端,非常不切实际。没大没小,并不一定时时刻刻都要分大小。有时候分大小,有时候不分大小,不是很好吗?只要不分大小的时候,心里明白:这是权宜之计。表面上不分大小,心里头还是有大有小。换句话说,站在分大小的立场来不分大小,不是十分艺术吗?何况网络伦理,一直是大家重视的问题,不会因为现在还没有办法,便放手不管。子女不独立,根本不可能。这是迟早的问题,并不是能不能、要不要所能够避免的。中国人擅长三分法思维,不独立包含独立。站在不独立的立场来独立,才不致独立到伤害父母的感情,不是很好吗?儿子结婚,当然是儿子的事情。这种道理,古圣先贤岂能不知?只是儿子的事情,父母不管,那就是儿子的个人参与,父母出面,就变成家庭参与。儿子在这种场合,最聪明的表现,其实是只笑不说话,给大家留下良好的印象,日后可以获得很多好处。一开口,有人欢喜,也就有人不高兴,为什么要找自己的麻烦?

人当然是孤零零地出生,就算双胞胎、多胞胎,也是各人顾自己,各奔前程,谁也顾不了谁。人当然免不了孤单寂寞地走,当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对天发重誓,要同年同月同日死,结果还不是有先有后?但是,即使如此,中国人的花样很多,照样可以弄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诞生时就和父母睡在一起,死亡时也有很多仪式。只要不打肿脸充胖子,借债铺张,也不过分奢华,有什么不好?三分法的思维,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合理就好。亲子关系也不例外,真的是合理就好。

大致说来,西方家庭偏重朋友关系,重诚信,讲义气,彼此相处也很客气。如果志同道合一条心,当然其乐融融。万一各怀异心,意见不一样,也很容易各自离散,并没有深厚的亲情。这种主张,属于感情主义。西方人家庭,充满了I Love You的呼喊。一旦听不到这种声音,那就各自东西,不再是一家人了。父母子女呈现朋友关系,子女多了一对年纪大的朋友,却失去了父母;父母多了一对年纪轻的忘年之交,却不必对子女负起责任。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之外,其余的都不关父母的事。

过去,我们重视血缘关系,认为子女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胳臂就应该向内弯。大家都以家庭为重,不应该自私自利。讲求家庭参与,任何人在外,都代表整个家庭的体面,不允许有所败坏。有人受到伤害,全家人团结一致,非讨回公道不可。重伦理、讲和气,一家人和睦又融洽,愉快地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成为世家,那就更加神气,把势力延伸到政治领域,夸口“帝力于我何有哉”!一般民众,就算不是世家,完粮纳税之后,仍然关起门来,跷起二郎腿,一副“帝力于我何有哉”的自在得意模样,成为中国人十分向往的景象。一生辛苦努力,到了老年还不能含饴弄孙,关起门来当皇帝,又有什么价值可言?

亲子关系不可能十全十美

读古人书,有一点必须谨慎。我们追求圆满,但人人心中应该有数,不可能十全十美。过去的历史,时间、地点和人物即使都对,所描述的内容也未必真实。未来的一切,就算预测得十分精确,也可能起变化。现在的情况,尽管摆在眼前,却由于当局者迷,或者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看错了或者听不清楚,照样有抓不住的可能。女娲补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上天也不是完美的。月亮有圆也有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都在告诉我们,人再神气,再伟大,也逃不出自己的局限性,充其量只能够尽人事以听天命,求得心安理得,死而无憾。

亲子关系当然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家人互依互赖,胳臂向内弯,父为子隐,子也为父隐,很可能是非不分,逐渐倾向利害主义,产生很多弊端。首先是把教养子女看成投资行为。男儿身高、体重和力气都比女儿强些,把男儿留在身边,多一些投资在他身上,将来回收的利益也较大,因此造成重男轻女的人为不平等。同样是儿子,也有资质、性格、体态、能力、态度、习惯等差异,以致产生偏爱,导致兄弟之间又增添一些人为的不平等。人类并非生而平等,事实证明一生下来就不平等。我们应该尽量求其平等,做到合理的不平等,怎么能够再加上人为的不平等,使其更不平等呢?

就是看到这种扭曲的情形,儒家才提出以德性为主的亲子关系。希望大家抛开利害,讲求伦理。生而不养,养而不教,都是父母的严重错误,十分可耻。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立下决心,生为这家人,死为这家鬼,不论贫穷富贵,永远同心协力,共同创造优良的家风。由于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所以要培养“成全”的习惯。一家人当中,会读书的专心去读书,会耕田的专心去耕种。这种耕读之家,表示一家人分工合作,彼此成全。每一个人的成绩,都是大家成全的结果,所以所获得的报酬,都应该拿出来和家人分享。一家人讲骨气,大家都争气。列祖列宗看到子孙有这样美好的表现,自然不会寒心丧气地离去,只要子孙需要,随时出现在子孙心中。伦理精神的功利色彩极低,可以挽回利害主义的扭曲,导入理性主义的正轨。

如果圣人所提出的道路,众人一走就错,当然不是正道。然而正道摆在那里,也有人走错了,那就不能怪圣人。对亲子关系,中西方社会都以善为目标。不过西方的善,以真为基础;中国社会的善,却以美为基础。对我们来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固然稍有失真,却显得很美。一家人就是一家人,闹到要检验DNA,就已经不美了。美国孩子出生时,医生只肯在婴儿出生证明书上面注明母亲的姓名,并不写上父亲的姓名。理由是医师接生时,亲眼看到母亲是谁,至于谁是父亲,并没有亲眼看到,怎么能够写上姓名呢?真是很真,但一点也不美。我们的出生证明书上父母的姓名都有,未必全真,但是很美满。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针对不美不善的人家说的。如果像曾国藩那样,我们就称赞为“一人当官,满门忠烈”了。“父母在不远游”,若解释错误,就成为对子女的束缚。一旦明白“男儿志在四方”的道理,便知道父母年纪大了,随时可能发生意外,儿子不守在附近,到处去休闲度假,当然不孝。若是为了国家、社会的利益,即使远离家门也是理所当然。若此时因为父母年迈而不去,父母反而十分生气。万一为了成全子女,而子女不解其意,父母不幸弄成自尽身亡,岂不是更加不孝?

亲子关系具有非常大的弹性,讲求合理对待。但是人本主义,正名十分重要。父母就是父母,不是子女的朋友。父母可以站在父母的立场来做子女的朋友,子女却不应该因此而把父母当做朋友,以致心目中没有父母。

承欢膝下,永远是中国人的向往。子女做不到,也要让孙儿孙女来代表。依钱穆教授的高见,中国人的亲子关系,是合的成分大过分的成分。不像西方那样,分的成分大过合的成分。家人合成家庭,家庭合成家族,家族合成民族。合中有分,以合为主轨,才是中国精神。

夫妻成了父母,最好商量决定要建立哪一种亲子关系,是合大于分,还是分大于合?要做子女的父母,还是打算做子女的朋友?要大家客客气气,还是和气当中有骨气,大家都争气?要把“列祖列宗”变成“劣祖劣宗”,还是加以金装粉饰,让子女发扬家风?想养儿防老,还是做好心理准备,将来老夫老妻住进老人院?

持经达权是唯一的教养方法

理想夫妇的三大要件

父母教养子女的方法,看起来五花八门,各有巧妙之处,事实上归纳起来,可以总括成孟子所说的那一句话:“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意思是说,男女成家是做人的大道。夫妇能和睦相处,教养出来的子女才会身心健康;家庭生活温暖幸福,亲子关系才会良好。

夫妇和睦相处是教养子女最有效的方法。这说起来十分简单,实践起来则是非常困难。理想的夫妇,至少具备三大要件。兹分别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同心同德互相扶持

同心的意思,是爱情要专一。丈夫除了深爱自己的妻子以外,不向其他女子奉献男性的爱;妻子除了深爱自己的丈夫以外,不向其他男子奉献女性的爱。双方爱情专一,爱力自然坚厚。永结同心,必须在这里获得印证。

同类推荐
  • 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

    《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共分16章,分别从品德、学习、财商、智商、领导能力、交际能力、自立自强等十多个方面,为父母设置了一套立体式的教育方案,帮助父母培养出最优秀的男孩。男孩好动,男孩好玩,男孩喜欢冒险,男孩不喜欢顺从……教养男孩是令很多父母头疼的事情。相对而言,男孩将来承担的压力和责任无疑要比女孩大得多。作为男孩子的父母更应该细心地引导,真诚地理解,把男孩身上的男子汉因素激发出来,把未来交到他们的手里。让男孩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才能把男孩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
  • 你不可不知的精华胎教100天

    你不可不知的精华胎教100天

    孕中晚期是最适合实施胎教的时段,《你不可不知的精华胎教100天》特别为你们一家三口准备了一份100天的胎教计划书,只要STEP BY STEP,不但会让宝宝在和爸爸妈妈的爱心互动中长得更好,聪明的宝宝还能帮助妈妈顺利分娩呢!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古语说:“子不教,父之过。”从古到今,父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责任重大。父亲如果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那将是非常严重的过失,父亲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父亲对他的科学培养。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父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父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国家庭教育的历史上、在今天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他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本书可读性强,指导意义深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力求对中国的父母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子指导作用,是当代父母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
  • 哈佛教子全书

    哈佛教子全书

    《哈佛教子全书》内容简介: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不要小看了这些细节,在这样一个细节决定命运的年代,那些看起来十分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在无形中影响着你的一生,改变着你的命运。所以,对于小孩子来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就要从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事开始。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重视和掌握孩子的性格培养。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影响深远。父母如果用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去启发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他们也就会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但是,如果缺少正确的指导,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会误入歧途。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观念,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开始的时候,应该让他们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炼优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习惯。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
热门推荐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
  • 都市之王者降世

    都市之王者降世

    谁说他四肢僵硬,惧怕阳光,林天成刀枪不入,照样可以行动自如,可以晒太阳。低调做王者,高调做保镖。
  •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
  •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这是作家们在以真诚、朴实而又温馨的文字,讲述关于阅读的故事;这是作家们伸出有力的大手,牵着小手快乐地走在成长之路的证明。这些文章,有的是作家们在讲述自己阅读的经验,告诉读者,要想在成长之路上走得从容些,阅读是很重要的;有的是作家们在谈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他们或直接告诉小读者怎样选择图书,或间接地表达阅读的一些诀窍;有的是作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或幽默有趣,或富有启发,让你感受到最初的生命脚步的韵律……凡此种种,这些作品很亲切很友好,它们会给你展示一个美好的文字世界,让你感受到阅读的重要与快乐。书的最后收录了一些作家给小读者推荐的书单,让小读者学会选书,学会阅读。
  • 重生之庶女当道

    重生之庶女当道

    三天三夜的狠虐折磨后,她被休下堂,身无分文,凭着仅存的力气爬回家族,却看见满身是伤死不瞑目的娘亲,三姑六婆鄙夷的眼神,嘲讽的口吻,大笑的表情,顷刻间,仇恨成骨。“我若不死,必定卷土归来!”抱着娘亲冰冷的尸体,她双膝跪地,仰天长誓!狂风肆虐暴雨淋漓中,她踉跄的倒下,疾驰而来的马车将她席卷一捞.当她带着现代女少将的身份浴火重生.一年后,三国盛宴中,她却一袭火红天蚕丝,头戴凤钗金步摇,步步走来,一颦一笑绝艳无双,她的新身份--轩辕王朝摄政王妃。擦肩而过那一刻,她笑的风华绝代,无声的对他宣布:“姬长空,这仅仅只是开始.”名动三国:“听说摄政王妃红颜祸水,一人搅翻千层浪!”“听说她诬陷忠良,结党营私,毒杀皇子,绞杀嫔妃,手段之毒无一不令人发指。”“听说她足智多谋,手腕强悍,曾身骑白马带军杀敌!”★★★★★★★★★★★★★★★★★★★★★★★★★★片段赏析:【1】“姐姐,长空他是爱你的,这一切事情都与我们无关,求你放过我肚子里的孩子吧。”洛雪跪地不断磕头。洛锦瑟扬起一抹讥笑,“哦?你们和我有关系吗?”“不管你要我做什么我都愿意,但是请放过我的孩子!”残破不堪的身躯倦伏在地。洛锦瑟的双眼中顿时闪过一道精光,“好吧我答应了放过孩子,你可以去死了!”看着目瞪口呆的洛雪,锦瑟唇角勾起了邪恶的笑容扬起了手中带铁刺的皮鞭.【2】火光凄厉的照亮寂静无边的黑夜,城楼上女子一袭白纱,素手翩跹。“情况怎么样?”女子的声音清冷。一穿着士兵装男子俯首说道:“报告王妃,二皇子正带军前来。”女子淡淡一瞥,唇边绽放一抹冷笑:“来得正好,全灭了!”“是,遵命!”士兵顿时铿锵有力!【3】“锦瑟.”轩辕夜撕咬着她。洛锦瑟泰然自若的斜睨着他。“锦瑟,我爱你,我想要.”轩辕夜圈住她,下巴抵着她颈窝。眼中清华潋滟不经意的流转。“恩,我知道!”锦瑟依旧淡定。“你不信我?”轩辕夜一副求包养的表情。洛锦瑟敛下眉眼的笑容,闪过一丝狡黠:“微信。”轩辕夜顿时将她压至身下,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信就信,不信就不信,还微信.”一室缠绵悱恻,风光无限.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凤仪九天:武乾孽凰

    凤仪九天:武乾孽凰

    未婚夫君将她弃如蔽履,悦她之人将她换了权位,最卑劣的阴谋诡计明枪暗剑,一纸圣命将她代嫁至遥远的西域古阗。她医术非凡,美若谪仙,却做事狠绝,心如刀剑。她琴棋书画,还有最惨烈的战场硝烟,却凉薄冷漠,性如冰川都道她忘恩负义,不念故国,谁又知晓,最彻骨的生死离别……且看她如何走过这坎坷艰难,碎了心肠的孤凄女子,背负着污名,经了多少生死艰难?天玄最神秘的第十九国太子,最阴森的鬼国鬼王,与他携手天下!(群号:384289972),京城之内再无她容身之处,机谋万千,当初那奢华嫁衣红盖纱下,最古老的乾元古国阴阳五行术。最忠诚的五凰尊,京城第一贵女大婚前夕失了守宫砂,惨遭退婚,盛世良缘顿成茶余笑料。
  • 永堕轮回只为杀敌一世:恨天歌

    永堕轮回只为杀敌一世:恨天歌

    他被万魔所膜拜,被世人所憎恶。传说中他是太古第一魔<br/>她被世人所赞美,被万神所供奉。传说中她足可睥睨天<br/>他是恶魔,弑血成性。然而寄生在体内的天之欲却让他颠倒众生<br/>她是天使,天真烂漫。然而超越神的存在后早已超脱虚无,看破红尘,一切皆为泡影<br/>两颗本不可能在起一的心因为一次懈垢而变的难分难舍—但世事皆难料,万物俱贪婪<br/>魔劫始降临,神罚将重现—天长地久终到头,此情绵绵无绝期。<br/>曾经以为世界很美,曾经以为我们近在彼此,可是当我们真的去面对时,才发现,这爱终究不属于你我<br/>海之涯,冷雪在融化,生命在重生,一曲无尽的绝世恋歌在呤唱&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超人特异(走进科学)

    超人特异(走进科学)

    《超人特异》内容主要讲述着一群在各个世界生活的人,他们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刺激着科学家们去解开它的神秘面纱。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