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900000019

第19章 远征陕甘破回军(3)

但是大清的腐败已经深入骨髓,百姓缺衣少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冲击着这个腐朽不堪的大清王朝;外国列强的虎视眈眈,更是让这个王朝如惊弓之鸟。

左宗棠第一次感到有心无力,自己就是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改变大清的现状。他真有些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死心塌地地为这个王朝卖命。既然自己的大半辈子都在走这条路,现在回头,否定追击,又有什么意义,只能是一条道走下去了。

小皇上还不到14岁,这少年天子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模样。虎父无犬子,想想道光帝,那么洞察秋毫、明辨事理,他的孙子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两宫太后都还年轻,据说西太后有当年武则天的女皇风范。左宗棠恨不得马上见见大清的灵魂人物。

八月十五日(9月30日),当左宗棠在养心殿真正见到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后,彻底失望至极。因为慈安、慈禧两太后只是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将陕甘问题解决,对百姓的生活及国家的前途毫不关心。左宗棠只好谨慎地回答: “非五年不可。”结果,慈禧太后嫌时间太长了,要速战速决。

左宗棠心想,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去打打看呀。当然这是左宗棠心里想的,对自己的领导说话要客气。所以,他罗列了一大堆困难,慈禧挥挥手道:“哀家不想听你诉苦,你就本着‘越快越好’这个原则带兵打仗吧。”接下来开始东一句西一句唠起了家常。左宗棠算是明白了,这次让他进京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快镇压西北的回民起义,还大清一个安定的局面。

唠家常式的召见让左宗棠感到非常寒心,最让他想不通的是端坐在宝座上的小皇帝,望着远远的门帘子,并不看他。皇帝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做了8年的皇上,接见大臣竟然一句话也不说,和摆设没有什么区别。不要说与12岁亲政的康熙相比,恐怕与前代多难之主的咸丰也不能相提并论。

太后、皇帝“同治”天下,原来就是这样“同治”啊。如今,在太后和小皇帝手中的大清朝是兴还是衰呢?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有这样的摆设君王和只顾京城安危的太后,想要再现康乾盛世,简直就是一厢情愿、痴心妄想。

在来京城之前,左宗棠就耳闻:作为一国之都的京城,乞丐成群,大白天公开抢劫屡有发生,市民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如今一见,果然不是传闻那么简单。京城如此,整个天下可想而知,好不到哪里去,恐怕迟早都要发生大变乱。

虽然国家安定久了,势必要走向纷乱,谁也阻止不了朝代的更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任何一代王朝都逃脱不了这个客观规律。但左宗棠着实不想看到这一天的到来。因为保卫大清江山是他的职责所在,如果大清不在了,他的信仰也就破灭了,没有了精神支柱,那他就和一个死人没什么区别了。

连年的征战,已经使大清满目疮痍,再加上洋人的侵略和欺侮,已经使全国上下都怨声载道。如果皇上不能拿出好的治国方略,体恤民情,那大清真的是无可救药了。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左宗棠虽然为大清的社稷担忧,但他也没有回天之力,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大清尽力罢了。

平定陕西回乱

同治七年十月十三日(1868年11月26日),左宗棠刚刚抵达西安,便着手与署陕西巡抚刘典等人商讨军情,把目标对准了陕西回军和董福祥等部“土匪”。

其实,在西捻军退出陕西后,回民起义军便大部转入到了甘肃。在陕西,除了董福祥领导的武装仍然在陕北一带活动,对清军造成很大的威胁,还有就是占据董志原的回民起义军了。

为了能够握紧拳头给敌人以重击,左宗棠决定先把“土匪”式董福祥的武装清理掉,然后再集中兵力对付占据董志原的回民起义军。

于是,左宗棠调派高连升、周绍濂、魏光焘、刘端冕、吴士迈等军“剿回”;令刘松山军从河南经山西赴陕北与陕北清军刘厚基、成定康、刘厚填等部进攻“土匪”。此时,署宁夏将军金顺也已经驻扎在陕北榆林。

部署完毕后,清军开始派重兵对陕北进行围剿,董福祥连战失利,十二月十八日(1869 年1月30日),刘松山等军在延安府定边县的镇靖堡击败董福祥军。董福祥的父亲董世猷、弟弟董福禄向清军投降,董福祥虽然突围成功,但他不想当一个光杆司令。于是,他又发挥了他一贯擅长的“墙头草”风格,在同治七年十二月投降清军刘松山部。

董福祥投降清军后,刘松山很赏识他的军事才能,委以前敌总指挥。董福祥所部经过精减,被编为“董字三营”。董福祥率领“董字三营”,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接下来该对付盘踞在董志原的回民起义军了。

董志原在甘肃宁州境内的马莲河西岸,纵约一百五十里,横约二百八十里。这里不仅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旷,土地富饶,可以耕种,也可以放牧,而且北通灵州,南达陕疆,是扼陕甘两省的咽喉宝地。

此时,虽然清军步步为营,取得了不少胜利,但左宗棠发现清军非常庞杂,编制不统一。他认为,自古在边塞用兵,不在多而在精。因为兵精的话,粮饷和运输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把清军的最大威力发挥出来,左宗棠开始整顿部队,决定采取精兵政策。他下令淘汰疲弱军士,一律按楚军的编制加以整顿。同时,还在陕甘地区就地招募新兵。

到1869年时,左宗棠和刘典直接统辖的楚军就有步队五十五营、马队十五营,共三万人左右。再加上招降的“董字三营”,左宗棠变得异常自信,所以他完全没有把起义的回民放在眼里。

我们知道,自从1864年以后,陕西回民起义军主要以董志原为根据地。他们按原来的村寨或教坊关系择地而居,一个大的居住区叫做一营。营既是生产单位,又是作战组织。每营人数不等,多至数万,少则几千。陕西回民军在董志原共有十八大营,这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队。

同治八年(1869年3月),左宗棠派兵向活动在正宁(今正宁西南)、邠州的回民起义军进击。回民军没有料到左宗棠的楚军如此强悍,在作战中严重失利,只好退回到董志原。

据守董志原的十八营回军在同治八年(1869年)二月多次分股反击,都被击败,后来又全力主动迎击,也没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只好又败退董志原。志在必得的左宗棠没有给回民军任何喘息的机会,派重兵压境。

伤亡重大的回民起义军决定改编,将原来的十八大营合并为四大营。面对气势正旺的楚军,回民起义军放弃了董志原根据地,准备撤往金积堡。4月3日,回民起义军一部护送家属辎重,分两路北撤,一部分埋伏在董志原断后,阻击清军,掩护撤退。但清军在起义军刚刚开始撤退时,便分路猛扑。结果,回民军又损失三四万人,仓皇撤退到金积堡地区。而清军则顺势占据了董志原一带并打通了进军金积堡的通道。自此,陕西回民起义以失败告终。

剿抚兼施的策略

在入甘前,左宗棠就了解到汉回仇杀的残酷情形,他认为甘肃官员负有很大的责任,他曾感慨地说:“甘肃之军,不能保卫百姓,反而扰民;甘肃之官,不能治理百姓,反而激起百姓的怨恨。”换句话说就是“官逼民反”,所以,左宗棠处理回事的政策是:剿抚兼施。

平心而论,左宗棠的政策是没什么大错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岁月中,各民族自然融合,团结友爱、互相合作是历史的主流。在清代,回民和其他民族一样,也参加科举考试,也做官。虽然回汉在局部地区有过短暂的纷争和矛盾,但不曾扩大。同治元年至十二年间,陕甘一带的回汉矛盾激化,回民和汉民互相仇杀,回民大起义就是在这个当口发生的。

可恶的是,满人官员没有摆正天平,而是挑拨汉回关系,以至于使回族和汉、满关系降到了冰点。

左宗棠顺应时事,以“不论汉回,只辨良匪,以期解纷释怨,共乐升平”为原则,希望能够给西北百姓带来和平的生活。

在“剿抚兼施”中,左宗棠更看重“抚”,他认为回民之所以乱,是因为清廷歧视回民。如果朝廷能宣布政策:汉回一视同仁,那么,回民起义就会渐渐平息下来。

但左宗棠“剿抚兼施”的政策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挠。

一方面是地方士绅和部分地方“剿”派官员,他们希望左宗棠的大军能够对付回军,最好是把对方杀得片甲不留。但左宗棠非常厌恶这种变态的民族“仇恨”心理,坚决反对。所以这些人对左宗棠极为不满,常常给左宗棠设置一些障碍。

另一方面是满族高官中的“抚”派,这些公子哥儿们既胆小又不懂用兵,但却喜欢指手画脚。因为甘肃是个穷省,无兵可用,无饷可筹,再加上他们又接受了回军首领的贿赂,希望能够苟且偷安地过太平日子,所以极力主张“抚”。

还有,朝廷虽然同意了“剿抚兼施”的政策,但也给左宗棠很大的压力,命令他尽快平乱,稳定局势。而且在暗地里还怀疑他, 生怕他拥兵自重。

对左宗棠来说,主剿派和主抚派都不在话下,最让他寒心的是清廷对他的怀疑。为主子在外卖命,却得不到主子的充分信任,这的确是左宗棠的悲哀,更是清廷的悲哀。

在这里,你也许会问,左宗棠不是提倡“剿抚兼施”的政策吗?为什么对陕西回民毫不留情地剿杀呢?其实,左宗棠本来对陕甘回民起义是表示要“剿抚兼施”的,但是因为陕西回军曾经阻挠他镇压捻军,以致捻军进入山西、直隶,左宗棠也因此被清廷大加指责,所以他才下定决心全力剿杀陕西回军,让对手付出血的代价。

人无完人,左宗棠也不例外,他虽然深知冤冤相报没有尽头,但在陕西回民起义军面前,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用武力解决问题。

给力的“马大善人”

俗话说,粮草未动兵马先行。

左宗棠一直认为,陕甘的事情,筹粮和筹饷是最主要的。也就是说经济是基础,如果没钱,就打不了胜仗、硬仗。而胜保、多隆阿、杨岳斌等人没有认识到在西北用兵的特点,一味增兵猛进,结果后方不稳,兵多饷少,粮运不继,遭遇失败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左宗棠决定实行稳扎稳打的方针。为了巩固占领的地区,他就地兴办屯田,解决了军粮困难的问题,稳定了大后方。

在军事策略上,左宗棠决定分三路向甘肃进军:北路军刘松山率部由绥德西进,佯攻花马池,实际上直指金积堡;中路军左宗棠和刘典率军自干州经邠州、长武赴泾州;南路军李耀南、吴士迈率部由陇州、宝鸡奔赴秦州。

在这三路大军中,北路军是重点进攻方向;中路军以协助北路为主:南路军切断其他义军与金积堡之间的联系,并摆出进攻河州的架势。

同治八年六月(1869年7月),左宗棠抵达甘肃泾州。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左宗棠开始向甘肃回民起义军大举进攻,金积堡成了他第一个要攻克的目标。

金积堡在灵州西南50多里处,东通花马池,南通固原,西枕黄河。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马化龙部回民起义军的中心。

如今,左宗棠面对的强硬对手就是以马化龙为代表的回民起义军。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化龙,看看他到底是何许人也。

马化龙是回族人,祖籍宁夏灵州(今灵武),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学派第五代教主,世居宁夏金积堡(今属宁夏吴忠市),富甲一方。他有智有谋,在回民中有较高的威望。

马化龙一家都是虔诚的“办道”者,他的祖父和父亲分别是“哲赫忍耶”学派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教主。马化龙幼年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成为阿訇(波斯语,意为老师或学者,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后,和弟弟务农经商,生活开始富裕起来,便捐了一个千总武职。

1849年马化龙继任第五代教主时,内忧外患的清廷已经无暇顾及哲赫忍耶派的宗教活动了。马化龙借此机会,开始振兴哲赫忍耶。他一方面以经商为名来往于宁夏、甘肃、陕西等地,走访教众,宣传教义,扩大影响,同时倡导兴办经堂教育,培养本派阿訇、满拉。另一方面,组成商队,四处经商,增加经济实力,作为传教经费,并对贫穷教众给予经济援助。

他的儿子马耀邦善于理财,从东北、西南以至东南各大都市都有他们经商的足迹。所以,仅仅数十年间,就富甲一方。又由于他在灾荒之年,能以宗教徒的善念,对贫苦的回汉百姓给予施舍,所以赢得了“大善人”的称号。

由于受到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影响,不堪忍受清王朝残酷压迫的马化龙在同治元年发动了着名的宁、灵反清起义。他坐镇金积堡,指挥陕回各路反清大军攻陷城堡,并且多次把进攻的清军打得大败,战火大有燎原之势。

不仅打仗顶呱呱,在治理方面也是无可挑剔的。马化龙在金积堡地区执行团结汉民和重农事的政策,领导回汉人民兴修水利,增加粮食生产,促进了经济发展,受到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清廷见硬的不行,便改变了策略。

1865年,原多隆阿部将穆图善接任宁夏将军,督办甘肃军务。他采取招降政策,宁夏起义回民举城投降。马化龙虽然也接受了“招抚”,但地方公事及征收钱粮等都由他主持,还拥有委任参领、协领以至知州等大小官吏和管理军政事务的职权,所以仍然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

虽然是天高皇帝远,但马化龙知道清廷是不会允许这种“独霸一方”的状况长期存在下去的。因此,他在向清朝地方政府输粮输款,表示恭顺的同时,暗自在金积地区修仓储粮,筑寨建堡,购马造械,时刻准备防御清军发起的进攻。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马化龙深知只有联合更多的反清力量,才能更加强有力地对抗清军。所以,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他还与河州、西宁、肃州等地的甘肃回民起义军保持联系。另外,陕西回民起义军退入甘肃后,马化龙不断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所以,马化龙实质上成为了陕甘回民起义的领袖人物。就连左宗棠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

惨烈的金积堡战役

虽然马化龙的民众基础很深厚,是一块不好啃的硬骨头,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是崩掉三颗牙,左宗棠也要啃他一啃。他认为,从大局来看,想要平定陕甘的局势,非先攻下金积堡不可,所以,左宗棠对马化龙部采取“主剿”的政策。

其实,更深的原因是,左宗棠率领的大军在攻打董志原时,马化龙曾经用粮食和军火接济陕西回军,而且还给予逃到了金积堡的陕西回军以物质帮助。这让左宗棠非常恼火,对马化龙部无比痛恨,于是决定对金积堡的马化龙部全力围剿。

古代军事家孙武说过:“兵者,诡道也。”没有不用计谋的战争,战争就是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较量,只有善用谋略,伪装自己,才能给对方造成虚幻的错觉,从而在乱中取胜。所以,北路清军刘松山进行了“官军只剿陕回,已抚之甘回安居无忧”的宣传,但这种宣传会起作用吗?还得画上一个问号。

1869年秋,北路清军刘松山部打着只剿陕回的旗号进抵灵州。中路清军则从固原、平凉北进,左宗棠本人也由泾州进驻平凉。这样,清军对金积堡形成了大包围的态势。

同类推荐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鬼谷子纵横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千古枭雄朱元璋

    千古枭雄朱元璋

    少年贫寒,徘徊在死亡边缘;中年称王,终创建千秋霸业;千古枭雄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做过和尚,做过乞丐,终君临天下,成为九王至尊;后人评说,他是明君,惩治贪官毫不留情;后人评说,他是暴君,兔死狗烹杀人如麻,他,被人称为千古枭雄——朱元璋。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新股民炒股指南Ⅱ:短线操作与长线操作

    新股民炒股指南Ⅱ:短线操作与长线操作

    相信通过阅读本书,股民朋友将会对短线和长线操作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理解,熟悉短线操作所需要的基本技术分析、看盘、选股、跟庄、止损、买卖等技巧,掌握长线操作所涉及的公司分析、选股、股票估值以及持有原则等关键技巧。
  • 红楼之黛妃难宠

    红楼之黛妃难宠

    ★★父亲病重,黛玉回南奉亲,亲聆父亲的教诲,迅速成长蜕变。父丧回京,太后赐婚,黛玉奉旨而嫁。她的夫君:人前亲昵地唤着娘子,人后却一把长剑抵着她的脖颈,是她看走了眼,还是他伪装得太深?原来,他娶她,只为报复,父债子还,天经地义!面对他层出不穷的算计,戏弄和羞辱,清傲的她终是无法再淡定。他狡诈阴险,步步为营;她沉着冷静,巧妙还击。权术与“仇恨”之间,且看聪慧机灵的林妹妹,如何智斗阴险狡诈的北静王!真相大白时,情何以堪,在彼此的目光中,还剩几分美好?恨,消失,爱,能否再开始…(此文非虐,主旨:有些缘因爱而起,有些缘由恨而生!风格轻松诙谐,请放心跳坑!)★★共分两卷:上卷溶心玉意;下卷江山美人★★本文男主:聪明、阴险、腹黑、无赖、霸道女主:冷静、理智、聪颖、机灵、俏皮★★推荐好友红楼佳作:栖霞公子:《红楼之情满潇湘》长天一啸:《水沁玉润红楼情》雨彤喜欢的文:《三段锦之醉红楼》(潇湘奇文,错过遗憾!)
  • 草样年华:谁的青春不忧伤

    草样年华:谁的青春不忧伤

    一场邂逅,打开了一个孤寂的心扉,是你让我逃离了围城般的寂寞。那场不快的恋爱之后,上天赐你予我,就这样我们邂逅青春的花季,情不知从何起,一往而深。一场苦恋,让我们许下了一场生死不离;无数的劫难,注定了你会让我为你穿上那件女人为之痴迷的嫁衣;想想一晃而逝的日子,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前世恩怨烽火再起,今生的儿女情长,熟知仇恨何止?爱情在你我左右徘徊,生活在激发着我们的志,每一天都在不停的探求,探求那些不属于我们的下一秒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宫娥:逃离藏娇屋

    宫娥:逃离藏娇屋

    此文为小白+后宫+阴谋,当然少不了狠狠地虐一把了。悄悄说一句:后面滴故事越来越精彩哦,好戏快开头喽。大家有票投票,没票收藏,至少也要留个脚印。闲话少说,金灵闪人也,请大家继续欣赏。
  • 星空的旅程

    星空的旅程

    跨跃了几个世纪,地球的文明已与现在有着太多的不同,灿烂的星空,人类新兴的家园已如星火般闪耀在其中;经历了数百春秋,地球的人们却与现在有着太多的相似,战争和毁灭,是缘于外星人的邪恶还是地球人的贪婪?
  • 斗战神

    斗战神

    一个起于世俗的卑微少年,以一块惊世魔碑,走上通神之路,要以我道衍天道,要以我心证天心!
  • 冷宫公主种田记

    冷宫公主种田记

    推荐新文《快穿之女配的悠闲生活》,快穿+种田,求支持~投胎成冷宫公主,一出生就被丢到了宫外,沈思思欲哭无泪,好在有了随身空间,空间在手,吃喝不愁,她努力奋斗,凭着智慧和空间带着家人发家致富,当终于让吉祥三兄弟出人头地,养成成功能挑一个顺利嫁了时……宫里却找到了她,要逼着她去和番邦的小王爷和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门败类

    魔门败类

    欺师灭祖,残害同门视为道门败类!不修佛法,屡犯五戒视为佛门败类!身为魔门血炼宗弟子林皓明,得到了一串神奇的功德珠,做“善事”、赚功德、解封印、得好处,于是魔门败类诞生了!这是老惊回归仙侠的作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本书老惊先打包票,肯定会完完整整的写好,所以大家尽管放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