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900000018

第18章 远征陕甘破回军(2)

好在两个月后,周夫人乘船从上海到达汉口码头,全家再一次相聚,左宗棠非常兴奋。但船是直航到长沙的,在汉口只做短暂的停留。

短暂的团聚让左宗棠内心无比欢愉,但想到马上又要分别,西北的战局又极其危险,战事在几年之内是很难平息的,自己这一去,不知道何年何月才可以再次回来。左宗棠心里便无比惆怅起来。

当看到年过半百、孱弱多病的夫人后,左宗棠真怕这一别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他的脸上虽然强挤出了笑容,但内心却无比酸楚。

最了解左宗棠的莫过于周夫人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夫君担心,她强打起精神,安慰自己的丈夫不要挂念家里。等打了大胜仗后,自己还要亲自下厨,犒劳夫君。

一家人带着这种即将分别的凄凉心境,共进了晚餐。接着,左宗棠目送周夫人坐的船消失在水边天际。

虽然家事让人很揪心,但国事更加紧迫,左宗棠收拾起自己惆怅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剿捻和西征的军事策划上。

回家后的周夫人和儿女们继续过着节俭的生活,她本来身体就不好,所以在分别后的第二年,左宗棠便接到了周夫人生病的家信。看病的郎中说周夫人患的是脚气病,需要用人参滋补。想想当年祖母患病,需要上好人参治病,却因为家里贫穷,没钱买人参,这件事让左宗棠一度十分懊悔。现在他的养廉金已经很丰厚了,买人参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他给家中写信说看病不要吝啬钱财,一定买上好人参给夫人服用。

周夫人虽然服用了参茸补剂后,病情大有好转,但病情又出现了反复,她本来就有肝病,所以身体越来越虚弱。

同治九年(1870年)正月底,四女孝瑸去世了,疼爱儿女的周夫人受不了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肝病大发。在同年的二月初二去世了,享年59岁。

这位为左家操劳一生的老夫人就这样闭上了眼睛,但她放不下的除了儿女,还有在远方征战的丈夫。她本来要迎接丈夫凯旋,并为丈夫做一桌好菜的,如今却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了。

而左宗棠在一个月后才得知了夫人去世的消息,内心无比沉痛。当时他正在甘肃平凉军次,忍着悲痛给儿子们写信安排周夫人的后事,还写了一篇《亡妻周夫人墓志铭》。

一般来说,总督夫人的后事要大办一番,毕竟身份在那里摆着呢。但左宗棠却让儿子们从简办理,不要铺张浪费。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左宗棠在装穷,但左宗棠却不理会这些,因为他一直认为铺张浪费是很可耻的事情。

在这里还有一个人要提一下,他就是左宗棠的二哥左宗植。

左宗棠在汉口停留时,二哥宗植特意从长沙赶来探望。兄弟二人已经分别7年了,想想年轻时的相依为命,再看看现在二人头上的白发,兄弟俩握着手唏嘘不已。

左宗棠在大营设酒款待二哥,宗植却兴致不高,因为他深知从此一别,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聚。

宗植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又患有咳嗽症,精神比以前差多了。经过短暂的聚首后,这兄弟俩一个回到了长沙,一个率军踏上西征的路途。

相对于左宗棠来说,宗植虽然年轻时就很有才华,但运气欠佳,中了解元后,一直没有能考上进士,虽然在各地做过几任小官,但仕途不畅,一直郁郁不得志。这还不算什么,更沉重的打击还在后面。

同治十年,宗植的第三个儿子丁叟去京城会试,不幸落榜了。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后还可以再考。但年轻气盛的丁叟接受不了这种失败,回到家后就患病了,并在同治十一年二月病故。宗植受不了这种丧子之痛,三个月后也离开了人世。

先是夫人病故,接着又是二哥离开人世,接连不断的家庭变故,让左宗棠的精神和身体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真想回家乡为亲人送行,但是西北形势紧张,容不得左宗棠有半点的停留和耽搁。所以左宗棠只好忍着丧妻和丧兄的疼痛,义无反顾地在西北疆场拼杀。

忠孝不能两全,自古都是如此。为了“大家”,只能舍弃“小家”,左宗棠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

破碎的如意算盘

同治六年二月二十日和二十四日,左宗棠部楚军分前、中、后三路从汉口起行向陕西进发。六月十八日,左宗棠率军抵达陕西潼关,驻营西关外。此时,陕西境内活跃着捻军和陕西回军以及被视为“土匪”的董福祥等武装势力。

捻军和回军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另外,这些在乱中起事的类似于“土匪”的地方武装势力也不容小觑。我们先了解一下其中的代表人物董福祥。

晚清名将董福祥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出生,是甘肃环县毛井王朝山人(清属甘肃固原县)。他的父亲董世猷是当地“哥老会”的首领,为人直爽,好打抱不平。董福祥从小就受到家风的影响,嗜好练武而不喜读书,青年时代喜欢结交绿林中人,经常在帮会间往来,是一黑道中人,所以地方绅民对他都存有一定的畏惧之心。

同治初年(1862年),陕甘回民起事占据陇东,董福祥利用父亲与“哥老会”的关系组织地方团练,保卫地方安宁,势力不断壮大。人怕出名猪怕壮,当时安化县把总王蔼臣看到董福祥影响力不断扩大,怕尾大不掉,便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他,押在囚笼中施以沸水烫顶的酷刑。狱卒们同情董福祥,便偷偷地释放了他。大难不死的董福祥又重整旗鼓,在安化县发动起义。他的部队既要对抗回军的掠杀破坏,又要抵抗官兵的进剿,有些力不从心。

同治三年(1864年),董福祥接受环县县令翁健邀请,防守环县城。不久,他看到清军的势力不足以抵挡回军和捻军的进攻,便又倒戈反清,联络回军与捻军在金积堡大败清军,缴获无数战利品。到了同治六年(1867年),董福祥势力已经控制陕甘10多个州县。

可见,董福祥就是一个出尔反尔的“土匪”人物,“有奶便是娘”让他拥有规模不小的地方武装。但像董福祥这样在乱中崛起的地方武装暂时还不在左宗棠剿灭的范围之内,所以他们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左宗棠主张把西捻军消灭在陕西境内,不能让他们流窜到其他地方。剿灭捻军后,再全力对付回军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所以,尽管左宗棠在陕西受到捻军、陕西回军、董福祥等武装的夹击,但他始终以“剿捻”为首要任务,亲自驻扎邻近河南的潼关,目的是防止捻军攻入河南以威胁中原。

在潼关,左宗棠策划了一个应对西捻军流动战术的作战方案: 派兵紧守渡口,将渭河封锁起来,接着派兵分别渡过渭河,联合当地清军在渭水以北,泾、洛两河以东,北口以南,黄河以西的狭长区域内将西捻军围困起来,然后歼灭。在潼关左宗棠还与担任河防的山西按察使陈堤共同商议了河防部署,为了防止西捻军东渡黄河,决定在秦、晋、豫交界的一段黄河设立三个防区。

可以说,左宗棠的策略和计谋符合实际是可行的,但战场的形势千变万化,也许眨眼的工夫,局势就大变样了。这不,西捻军在受到左宗棠和刘典分别由陕东和陕南的夹击后,被迫在九月初向陕北进军,转入北山,试图打开进入山西的通道。左宗棠急忙重新部署兵力,力图阻止捻军进入山西。

十月初八日(11月3日),西捻军一部向东南进军,走宜州;另一部向西联合陇东回军,猛扑同官、耀州。左宗棠急忙派高连升率5000人西进醴泉、干州;派刘典率5000人分驻同官、耀州、三水,加上黄鼎一军,专职防守西线;另外派郭宝昌、刘松山、刘厚基三军共16000多人深入陕北,进行追击。

左宗棠虽然费尽心机部署军力,但效果并不明显,十月下旬,捻军接连攻占陕北的延川、绥德二城。

把捻军剿杀在秦境是左宗棠期望看到的结果,但西捻军和回军互相配合,协同作战,让左宗棠疲于奔命,难以招架。再加上董福祥这样的“土匪”势力不断捣乱,让左宗棠只能穷于应付,不能做出有效的攻势。

这还不算坏,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着实让左宗棠惊出了一身冷汗。

我们知道,西捻军和东捻军本来就是一家,他们曾经立下“誓同生死,万苦不辞”的誓言。所以,当西捻军首领张宗禹收到东捻军首领赖文光的求援信,获悉东捻军被清军重重围困在山东运河东岸后,便使出一招“围魏救赵”,毅然领兵东进,深入北京畿辅地区,妄图把山东战场的所有清军引向自己,以救东捻军的燃眉之急。

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867年12月18日),西捻军由宜川强渡黄河,从陕西进入山西。左宗棠非常惊慌,急派刘松山、郭宝昌入晋追剿,自己也随后率领队伍入晋。但援军还未赶到,山西巡抚赵长龄和山西按察使、河防守将陈堤的守军便被西捻军击败了。

这样一来,西捻军很顺利地从山西经河南入直隶,在同治七年正月十二日(1868年2月6日)逼近卢沟桥。

清廷大为震惊,左宗棠不是带着大队人马镇压西捻军吗?怎么西捻军会出现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呢?难道这左宗棠只是个吃干饭的吗?

接着,清廷便“降旨”先后将剿办捻军的钦差大臣李鸿章、直隶总督官文和左宗棠“交部严加议处”,以让他们戴罪立功。

左宗棠的如意算盘被西捻军的神速进攻击得粉碎,尤其是西捻军闯进京畿地区,直接对清廷构成重大的威胁,左宗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沉重的打击和眼前的强敌,左宗棠没有沉沦,他也没有时间沉沦。戴罪立功是他唯一的机会,他要证明自己不是软柿子,更要让西捻军付出血的代价。

发狠的尾随追击

左宗棠率领楚军、皖军、老湘军在捻军后面穷追不舍,在二月初抵达保定近郊。就这样一路追来,他觉得和捻军作战有很大的困难。而李鸿章、官文和山东巡抚丁宝桢等也督军加紧对进入直隶的西捻军加以堵防。

再看,西捻军首领张宗禹,他冒着很大的风险率西捻军从陕冲入晋、豫、直三省,本想解东捻军在运河被围的困境。但当西捻军只到达晋、豫时,东捻军已经在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一日(1868年1月5日)的扬州之战中被李鸿章部淮军全歼,赖文光被俘后在扬州英勇就义。可悲的是,张宗禹对此毫不知情,一意率西捻军北进,虽然逼近京畿,取得了预期的目的,但也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

其实,西捻军也是有机会的,他们的闪电战着实把京城的满清贵族吓得不轻。当西捻军抵达卢沟桥时,被大雾所阻,决定改日围攻北京。正是这个错误的决定让西捻军错失了大好良机。如果张宗禹能够马不停蹄地进攻,也许能攻下紫禁城。当然这是假设,历史是没有假设的。

两三天后,京师内外已经云集了各路清军,虽然捻军勇猛作战,终因寡不敌众,无法长期抗敌,只得南返,在冀中地区辗转活动。但失去了根据地的捻军如浮萍一样,在各路清军的围攻下节节败退。

为了能尽快剿灭西捻军,左宗棠发出悬赏令,只要能生擒、阵斩张宗禹等人,便加官晋爵。清军在金钱的刺激下,像嗜血鬼一样勇猛。而西捻军不能抵挡清军的围攻,在冀中连番苦战,才将清军防线冲破,在同治七年二月三十日(1868年3月23日)夜渡过漳河进入河南。接着,又从山东东昌府南李海务渡口抢渡运河而向东,进入直隶和山东交界地区。

三月初,当左宗棠督军追到河南彰德(今安阳市)时,西捻军已经从河南进入山东西部并转入直隶静海。四月初四日(4月26日),左宗棠赶到山东德州。五月初,捻军在直隶作战失利,转入山东海丰(今无棣县)宁津、陵县、临邑、济阳后,又从陵县转向西南进入德州。

当时,大约有十多万清军集中在直隶、山东、河南,却对西捻军无计可施,清廷异常恼怒,严令左宗棠、李鸿章在一个月之内将捻军全部消灭。但是一个月之后,剿捻行动仍成效不大,于是清廷下旨将左宗棠“交部严加议处”,并命满员都兴阿为钦差大臣,指挥豫军张曜、宋庆部和陈国瑞等军。

不仅朝廷怪罪,就连被朝廷严斥的李鸿章也迁怒于左宗棠,因为他认为如果左宗棠能把西捻军圈在西北,就不会有现在十万清军疲于奔命,却无计可施的局面了。

其实,出现这种局面左宗棠也很无奈,虽然他一直兢兢业业地率领军队作战,但对西捻军的运动战实在是没有办法应对。再说,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他不能理解朝廷的严斥和同事的指责,处于极度郁闷中。

最后,朝廷采用了李鸿章镇压东捻军的伎俩,即“设长围以困之”的“围剿”政策。李鸿章的长围之策是: 西面以运河为防线,在运河西岸修建长墙工事,派清军和民团把守,并将黄河之水引入运河,派水师炮船巡逻,防止西捻军渡运河向西而行;北面以天津以南的减河为防线,同样在北岸构筑长墙工事,并将运河之水引入减河,由崇厚率天津洋枪队及民团把守,以阻止西捻军北上;南面以黄河为屏障,封锁所有渡口,把黄河所有船只调到南岸, 令山东地方官吏带兵把守,以防止西捻军向西南进发;东面为大海,禁止渔船下海,以防西捻军渡海而去。还派出部队在直东地区与西捻军周旋。

这个围剿政策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六月中下旬,张宗禹率西捻军试图从德州高家渡抢渡运河,结果被清军击退,被迫退到德平、平原、茌平一带。等清军河防工事完成后,西捻军就被困在运河、黄河和徒骇河之间,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再加上大雨不断,这一地区地势低洼,变成泽国一片。西捻军的马队寸步难行,失去了机动性的优势。

结果,在六月二十八日(8月16日)的平南镇之役中,西捻军被淮军全部击溃,只有张宗禹率十多名骑兵突围到徒骇河边,下落不明。

至此,捻军起义以失败告终,清廷论功行赏,左宗棠被授予太子太保衔。虽然左宗棠觉得自己在追剿过程中没什么功劳,请求朝廷收回成命,但清廷没有答应。可见,朝廷还是比较看重左宗棠的,因为西北还有战事等着他去处理呢。

让人心寒的统治中枢

捻军终于被剿灭了,左宗棠可以喘口气了,接下来,他就可以全力对付起义的回民军了。

同治七年七月十三日(1868年8月30日),清廷下诏,命左宗棠带军队从山西渡河进入陕西镇压回民起义。

上次入陕甘时,就准备进京觐见皇帝的,结果由于军情紧急,没有去觐见。如今,军情缓和了不少,所以左宗棠有机会进京觐见皇帝了。

同治七年八月初五日(1868年9月20日),左宗棠乘船到达天津。初十日(9月25日)到达北京觐见大清皇帝。

左宗棠以前到京城只是获得落榜的屈辱和郁闷。如今,他已经成为威震一方的封疆大吏。人生戏剧化的变化让他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些年来,他风风火火地和太平军、捻军等反清的势力作战,究竟是为了拯救民众于水火,还是为了眼前这座京城?左宗棠自己都乱了,他好像被架在了空中,一下子觉得没了依靠。

当他再次踏上京城的土地时,不觉心头一热。北京还在,紫禁城还在,自己苦心保护的大清政权还在。

同类推荐
  •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 尼克松传

    尼克松传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位总统,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每股总统,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因水门事件被迫画上句号,而在此之前,他带领的这代美国,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本书为您一一呈现。 本书是美国最佳历史类图书奖获得者里克·伯尔斯坦所著,他以惊人的研究和非凡的叙述才能,为我们分析美国分裂的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里克·伯尔斯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凭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美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披露了尼克松是如何从政治困境中突围,获得总统要职的。
  •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热门推荐
  • 默默的在你身后

    默默的在你身后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却没有像童话里的那样一起,慢慢长大,慢慢相爱……在他们还不知道爱的时候,离开故土,一个去了费城,一个去了伯明翰。从此,隔了一个大西洋。兜兜转转,纠纠缠缠,两人居然在遥远的伯明翰重逢。而一次酒醉,让两人再度陌路她不敢接受他,甚至将他推向别人,可到底受伤的还是自己。******【容颜】曾经想,自己再也逃脱不了背叛,再也遇不到一个真正对的人了,直到,重遇【言朔】,心终于再度沦陷。【言朔】一直觉得,【容颜】并不一定是世上最好的女人,但却一定是他最爱的那个,曾经是,现在是,经年不变。******这是一个错爱与等待的故事。或许曾经也有一个人默默的在你身后等着。记得,偶尔回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幸福品味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幸福品味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修好心,成好事

    修好心,成好事

    心若迷,性难见,所以明心才能见性。品读明心智慧,手持心灯一盏,在疲惫中找到安心之所,在忙碌中找到定心之处,在喧嚣里找到静心之地。
  •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

    海明威之所以被称为“文学巨匠”,在于他把读者带进一个虚构的艺术世界,让人类能够尽情地认识自己,并在生活中汲取改善人生、陶冶情操的美好愿望和力量。没有文学的世界必定是个野蛮、荒凉的世界,而海明威就以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语言表现手法赢得不朽的声誉。
  • 洪荒天子轩辕绝第四卷

    洪荒天子轩辕绝第四卷

    盘古涅槃,圣主未现,诸神扰乱世界,导致洪荒分裂,从而引出神魔五帝重现,咒封苍穹一切,史称——“万神劫”。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生存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则在这片生机与死亡并存的土地上谱写出不老的神话。
  • 摄政王的金牌宠妃

    摄政王的金牌宠妃

    那年春天,中毒,扑倒了个王爷,到了秋天,儿女成双!儿女天生带毒,碎了心,断了肠!进王府偷解药,被抓,欠债要偿还!摄政王说,一而再,再而三,这债要细算!撒娇卖萌齐上阵,哄得摄政王心花怒放,横着走,无人敢拦!传说相府嫡女凤倾城彪悍凶猛,上的朝堂,下的厨房,杀得过强敌,斗的过渣爹与白眼狼!身后萌娃一对,闪亮登场!【阴谋】有人说凤倾城和长工有染,败坏世俗,该浸猪笼!第二日,那些说这话的人,不是聋了,就是哑了,要么就是断手断腿!谁干的?【陷害】说她凶悍似虎,苛待庶妹。凤倾城笑,扬手打的庶妹满脸桃花开,让她知道花儿为什么开得这样红!谁鼓掌!【谈判】摄政王问,如果,我们之间,只能活一个,你怎么选?凤倾城答,逍遥快活,我来!送死,你去!【看病】“王爷,你这病……”“王爷,你这病…”“很严重?”“嗯!”“多严重?”“不举!”“可有医?”“无…”“本王到不这么认为!”“王爷此言…”“本王对你很有感觉!”“可我是个男人!”“你不是男人,最多算得上不男不女,而本王,最喜不男不女【萌娃语录】“我娘是世界上最好的娘!”“我娘是世界上最威武霸气的娘!”“我娘是世界上最涩的娘!”一巴掌拍下,某女怒,“说错了!”萌娃歪着头,眨巴着大眼睛,“娘,可是爹是这么说的啊!”“你爹还说他政务繁忙,整日抽不开身,结果呢,还不是陪你娘窝在花架下,给你娘梳理头发!”【这是一个女汉子推到闷骚男的故事,亦是一个冷汉子反扑腹黑女的故事,这年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