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100000034

第34章 欧美头牌指挥明星(5)

Music&Arts公司发行的两个大套装分别收录了蒙都两个时期的现场录音——1941年至1952年在美国旧金山“星期日之夜”的广播录音和1952年至1958年在法国的音乐会,总计十八张CD。“星期日之夜”是蒙都在旧金山的“这是你的一小时”系列广播录音,在这一小时中包括一首完整的交响曲,再加上几个小品或者交响曲的某个乐章。CD的顺序是按照作曲家编辑的。总的来说这是蒙都比较“年轻”

时的录音,比晚年的录音更富有活力。第一张贝多芬作品中,“命运”交响曲速度飞快,第一乐章加上反复才六分半钟,比听起来已经很快了的伦敦交响乐团版还要快四十秒!莫扎特专辑里,威廉·卡佩尔演奏了《A大调钢琴协奏曲》(K.414)。第三至第五张分别是理查·施特劳斯、瓦格纳和李斯特的音乐。在《玫瑰骑士》组曲中,蒙都展现了无比自然的维也纳式的自由节奏。法国音乐和俄罗斯音乐始终是他的保留曲目,柏辽兹、梅西安、弗兰克、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格拉祖诺夫、拉赫玛尼诺夫纷纷登场。其他诸如门德尔松、罗西尼和韦伯等早期浪漫主义的音乐也是他的拿手好戏,轻盈的律动和飞速的节奏都特别符合这些作品的气质。

1952年至1958年法国系列音乐会的质量之高是难以想象的——精确、完美、细腻、均衡,这些形容词都用得上。在录音的音质上对于单声道来说也已经没什么可挑剔的了;曲目也更重要一些,除了完整的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春之祭》,普罗科菲耶夫第一交响曲,德彪西《意象》《游戏》,拉威尔《舍赫拉查德》,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埃尔加《谜语变奏曲》,弗兰克《D小调交响曲》等蒙都被公认的权威演释之外,令人震惊的是贝多芬第二、第七、第八和第九交响曲也是完美无缺。

尤其是1958年11月演出的第九交响曲,充满现代气息,除了严谨的处理之外,还不失大气;鲜有法国指挥家能够把贝多芬交响曲诠释到如此地步。

EMI出版的“二十世纪伟大指挥家”系列收录了蒙都晚年的精彩录音,有一部分已经是立体声录音了。在孟许的邀请下,蒙都经常客席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德彪西的《夜曲》就录制于1955年坦戈伍德音乐节之后。这个版本中蒙都作了个人修订,有趣的是在“节日”乐章中,通常遥远断奏的小号被处理成朦胧的连奏。1957年与伦敦交响乐团密切接触后录制的柴科夫斯基《睡美人》片段的精彩版本是首次以国际版发行,别忘了蒙都是一位指挥芭蕾舞的大师。唱片还收录了富有戏剧性的贝多芬第二交响曲。他的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和“爱之死”都毫不拖沓。此外,他还录制了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欣德米特的《画家马蒂斯》,1962年丹麦国家交响乐团的现场录音展现了蒙都掌控高潮的能力,是个近乎完美的版本。

法国稍晚一些出现的两位指挥家——孟许和克吕依坦也都是完全的现代派,延续着中庸风格,同时带有法国人特有的洒脱气质。他们的录音已经进入到立体声时代——别忘了克吕依坦是第一个用立体声录制全套贝多芬交响曲的指挥家,乐团是柏林爱乐!好像很少有人会谈起这个出色的版本。同时他还是瓦格纳专家,是首个在拜罗伊特登台的法国指挥家。孟许并不指挥歌剧,他长期执掌波士顿交响乐团,录制了大量高质量的立体声唱片。说起歌剧录音,蒙都录制的马斯奈《玛侬》倒是一代经典。

英国历史上名气最大的指挥家是托马斯·比彻姆(ThomasBeecham,1879—1961)爵士。在那个年代,他是耀眼的明星式的人物,不光在音乐圈里,他备受争议的性格使他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这个经常语出惊人的人物对于同行的评论总是报以不屑一顾的姿态,出言不逊。他对英国的音乐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位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公子哥几乎没有什么专业的音乐学习经历。十几岁的时候他想去德国上音乐学院,但父亲却把他送到牛津大学学习古典文学;他用业余时间跟随几位老师私下学习作曲,包括利物浦的弗雷德里克·奥斯丁、伦敦的查尔斯·伍德和巴黎的莫什科夫斯基;至于指挥,全靠自学。他的第一次登台是在1899年,但第一次职业演出是1902年在莎士比亚大剧院演出巴尔菲的《波西米亚女孩》。比彻姆很喜欢当时非主流的作品,他的音乐会曲目里有丹第的《魔力森林》、斯美塔那的《萨尔塔》和鲜为人知的拉罗《G小调交响曲》。1906年他组建的“新交响乐团”是他自己的第一个乐团,在一长串不为人熟知的名字中,戴留斯成为他一生中最钟爱的作曲家。1909年比彻姆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交响乐团——“比彻姆交响乐团”,成员非常年轻,包括萨蒙斯、特蒂斯等一批顶尖演奏家。他在父亲的支持下,开始投身歌剧事业,1910年在科汶特花园上演了三十四部歌剧。但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剧目过于冷僻,只有四部歌剧赚了钱——理查·施特劳斯的《埃莱克特拉》和《莎乐美》(英国首演),奥芬巴赫的《霍夫曼的故事》以及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

一战后,比彻姆先后指挥了哈雷管弦乐团、皇家阿尔伯特大厅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但没有属于自己的乐团。1932年他终于成立了伦敦爱乐乐团,这个乐团包括一百零六名音乐家,来自各省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还有来自音乐学院的学生。这个乐团随即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不仅演奏交响乐,而且在科汶特花园歌剧院演奏歌剧;乐团还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并与世界一流的独奏家和指挥家合作。1937年至1938年,比彻姆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了历史上首个《魔笛》录音(不包括对白)。1942年他来到美国,首次指挥了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并客席指挥十八个美国的交响乐团。

1946年比彻姆建立了他的第三个乐团——皇家爱乐乐团,该团成为格林德伯恩夏季音乐节的常驻乐团。1951年他重返科汶特花园歌剧院。他晚年奔波于英美两地,一直指挥到1960年在朴次茅斯举行的最后的音乐会。

比彻姆是个与现代音乐绝缘的指挥家,他的曲目绝大部分是浪漫派作品,涵盖了所有浪漫派作曲家,基本上到理查·施特劳斯为止——当然,他认为戴留斯是最后的浪漫派伟大作曲家。他热衷于改编亨德尔,莫扎特也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的风格是被广泛认可的中庸派,遵照乐谱行事,几乎没有主观诠释。

比彻姆是历史上最早为乐团录制唱片的指挥家之一,Symposium公司发行的1910年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序曲是他最早在HMV的录音。为了把时间压缩在四分半内,乐曲不得不进行大量的删节;音响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但依然可以感受到欢乐的情绪和奔放的处理。另外6面唱片大约由Odeon公司录制于1912年,几乎全部来自歌剧音乐;《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才用了三分半钟,快得让人透不过气来。1916年至1918年又在哥伦比亚公司录制了10面唱片,曲目五花八门——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柴科夫斯基“悲怆”第二、第三乐章,吕利和马斯奈的《小步舞曲》,理查·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圆舞曲,德彪西的《小组曲》,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片段等等,基本上都是他后来没有再录制过的作品。

从这些依稀可辨的录音中已经可以感受到比彻姆精致、干练的风格。

真正正式而优秀的录音是与伦敦爱乐乐团的三十年代录音,其中莫扎特交响曲是精髓。比彻姆早期的莫扎特交响曲录音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他是第一位成批录制这些作品的现代指挥家。二战前的录音只有1929年托斯卡尼尼的《哈夫纳交响曲》

能与之抗衡;而比彻姆从1934年至1940年录制了九首,无论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在当时都无人可比。这些顶级录音具有超强的活力、细腻的处理、纯正的风格,处处体现出这位英国大师过人的控制力;同时期瓦尔特录制的相同曲目与之相比要逊色不少。属于同一级别的还有一张Biddulph发行的唱片,收录了1944年至1945年录制的莫扎特《后宫诱逃》序曲、贝多芬第四交响曲和舒伯特第六交响曲。其中贝多芬第四交响曲是他唯一的一次录音,不仅处处严谨,而且带有优雅的风度和气质。

相比之下,另一张海顿第九十七交响曲只能划为第二等级。

比彻姆是戴留斯作品的代言人,他在三十年代就孜孜不倦地录制了大量这位被他称为“最后的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他的演奏使《在夏日花园》《河上夏夜》《春日闻杜鹃初啼》等缓慢的音乐显得那么平静、安详,同时又充分挖掘了类似于印象派的配器特点。

在比彻姆广袤的曲目中,西贝柳斯的作品也是他特别关注的。在音乐会和录音棚里,他对于西贝柳斯的演奏持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为后人留下了第一、第二、第四、第六、第七交响曲(有的多次录制)和小提琴协奏曲(与海菲茨和斯特恩合作),还有《塔皮奥拉》《芬兰颂》《传奇》《列敏凯能返乡》《节日》《暴风雨》等管弦乐作品。比彻姆的手法十分凝练,西贝柳斯作品带有史诗性而又细腻的情感表达很合他的胃口。

比彻姆指挥理查·施特劳斯的《英雄的生涯》录制于1947年,乐团是他最后的“亲兵”——皇家爱乐乐团。他赋予这首英雄的交响诗以亲和力,并且总是在重要场合演奏它:1932年1月与纽约爱乐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同年晚些时候和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乐团在慕尼黑;1932年10月7日伦敦爱乐乐团在女王大厅的首演节目单中也有这首《英雄的生涯》,真是他的标志性曲目。1947年10月,理查·施特劳斯被邀请到伦敦举行音乐会;10月12日,比彻姆在作曲家亲临下指挥了这部作品,两个月后便诞生了这个录音室版本。尽管1958年他又和皇家爱乐录制了一次,但1947年的版本无疑是两个之中更好的,那是比彻姆的全盛时期。1961年他去世后发行的追忆专辑中,包括1958年版的《英雄的生涯》,这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同类推荐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听傅雷讲艺术

    听傅雷讲艺术

    傅雷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文艺批评家,他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中精深独到的见解,给后学者众多启示。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热门推荐
  • 浪迹妖界

    浪迹妖界

    将世事看做游艺,把生死当做儿戏,这会是怎样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冒险呢?嬉笑打闹游妖界,龙魂奇术就侠名。不喜武功,不爱争斗,只是贪恋游玩享乐的洛溪恒偏偏卷入了万妖横行的新世界。抱着游玩的心态,遇事能避则避,该躲则躲;偏偏拥有强大的龙魂奇术,成就侠名。东碰西撞破奸谋,南征北讨立奇功。只想游历一番,却误打误撞发现了惊天阴谋;带领大军只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安全一些,南征北讨只是为了躲避强敌,误打误撞却立下大功。
  • 别回头

    别回头

    一栋封闭的旧图书馆里究竟有什么能让人莫名其妙的失踪?墙壁上的“死亡预言”又预言了什么,为何能让人自杀?古朴的青铜镜上的铭文究竟记载了什么,能引出匪痍所思的梦镜?
  •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有研究价值、具探索意义和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宇宙疑云、文明探秘、自然异象、历史迷雾、科学谜团、艺术迷踪、军事秘闻、离奇悬案、考古传奇、名人奇事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世界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编者精心挑选了许多精美图片,它们与人物、故事、谜题一一对应,为读者展示出更为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带给读者更多的审美感受和愉快体验。古往今来,世界给人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谜团、离奇事件,我们已熟知的种种谜团还没有得到破解,而新的更加惊魂的谜团又接踵而至。这些匪夷所思的世界未解之谜激发着我们不断地增长探求神秘的好奇心……通过本书,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谜底层层揭开,真相娓娓道来的那种畅快;更能体会零距离接触世界文化和历史,全方位透视人性和历史智慧的感觉。
  • 欧巴请看这:特工萌妻

    欧巴请看这:特工萌妻

    她爱他入骨。他爱她同样。却因命运的齿轮被迫分开。划破荆棘,他紧拥她。“白飞羽,这辈子,除了你,不会有第二个人走进我的心里”
  •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

    是否青涩的青春,遇见你只在路途,却不知你即将远走,又或者太多年少的我们都走在成长的途中,盲目地找不到方向,跌跌撞撞地奔向远方。一场相遇已是缘尽一如阳光落下的斑驳,一场绚丽的开放已是开至尽头的荼靡。
  • 奸细

    奸细

    高考前夕,各校会动用资源和手段将其他学校尖子生弄到自己学校。徐瑞星是班主任,另一个学校的黄川就希望通过经济贿赂的办法,让他透露出自己学校里“好学生”的信息。徐瑞星不愿意这么干,但是出于种种原因,他还是当了“奸细”。
  • 王妃别傲娇

    王妃别傲娇

    上一世的商界女王冷璃,清冷孤傲,手段雷厉风行,用十年时间夺回了被旁系霸占的家族,为了救弟弟捐出了心脏离世。这一世的镇国侯嫡女冷璃,倾国倾城,可惜性子软弱,被庶姐欺压致死,早早离世。当商界女王穿越时空来到这一世的冷璃身上,会产生什么样的蝴蝶效应呢。原来下人口中她来历不明的娘亲身份是如此尊贵,原来自己的身份是如此显赫。【片段一】女子坐在桌边喝着茶,突然从门外窜进来一个白色的东西,闪电般地落在桌子上。这时才能看清,是一只白色的小貂。说小其实不小,胖乎乎的快看不清脸蛋了。貂儿对着女子撒着娇,女子觉得好笑,伸手抚了抚它的毛。把茶水放在了桌子上。貂儿满意的低下头开始喝茶。这时,从门外又闪进了一片红色。红色站在女子身后,随手把貂儿扔了出去,委屈地说:“阿璃,你都不摸我,只摸那只胖貂。”【片段二】“留下吧,你看这儿环境多好,还没人限制你的自由。”俊美的男子对着白衣女子说道。白衣女子还没来得及说话,突然身后冒出一个妖孽男子。“哼,我家阿璃不喜欢这儿,干嘛要留下,谁限制她自由了。称你一声兄长就是给你面子,你还得寸进尺了。”白衣女子好笑地拍了拍妖孽男子的手,对着俊美男子说。“这一切都是我自愿的,他在哪儿,哪儿就是我的自由。”“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多挽留了。如果哪天他对你不好,记住这儿永远都欢迎你!”“哼,你不会有机会的!”妖孽男子咬牙切齿道。【片段三】门外男子转来转去,晃得身边的人眼睛都要花了。而紧闭的房内一点动静也没有。男子等不及了,刚想要撞开门闯进去。门外守着的人连忙拦住:“王爷,王妃有令,您不能进去。”男子瞪着两个守门的。守门的人浑身冒着冷汗却不能退下。就这样僵持着。突然房间内传来了婴儿的啼哭,男子再也克制不住自己了,推开两个守门就冲了进去。“阿璃,你怎么样了?”女子满脸汗水,脸色有些苍白,嘴里却说,“我没……啊!”还没说完,叫了一声。“好像……好像还有一个。”第一次写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群蜂飞舞

    群蜂飞舞

    本书系汇集了众多当代一流名家自选的代表作品,专为文学爱好者量身打造,引领读者进入当代文学的中心地带。《群蜂飞舞》为著名作家阿来的作品精选集。 《群蜂飞舞》分中篇小说和散文二部分,内容包括《行刑人尔依》、《阿古顿巴》、《槐花》、《老房子》、《群蜂飞舞》、《声音》、《血脉》、《野人》、《鱼》、《月光下的银匠》等。
  • 快穿之推倒神

    快穿之推倒神

    屌丝女快穿翻身旅。因贫寒而被恋人冷漠抛弃的医女;因爱上渣渣总裁而彷徨的白领;因无法改变命运而茫然寻求救助的孤魂;因丈夫出卖而被四处追杀无路可逃的小狐……各种穿越归来,林听雨真相了——穿越是个技术活啊!额,神马?你说推倒神?那个,推倒个神,只是顺便,顺便啦!嘿嘿……新书《直播快穿之打脸成神》,书号1011054784,求新老书友们支持!
  • 霸道总裁的契约女友

    霸道总裁的契约女友

    他是一个从来不相信爱的人,但是这个契约女友的出现却是让他彻底改变了原来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