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100000026

第26章 德奥指挥学派的巨人们(3)

女中音安黛伊来自匈牙利,也是在战前就结识了瓦尔特;她1921年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首次登台演出《卡门》,之后四十年一直活跃在舞台上。乐队的发挥很精彩,有条不紊;瓦尔特在处理上还是那么浪漫,尤其是末乐章在激烈的片段任由乐团淋漓发挥,而在合唱团进入的极度宁静的段落又让人屏气凝神,具有十足的戏剧效果;虽然有铜管“冒泡”,但总的来说这是瓦尔特与维也纳爱乐乐团最重要的录音。《大地之歌》是瓦尔特用一生来演释的作品。这是1952年5月17日现场音乐会的录音,那个著名的Decca版本正好完成于这场演出的前一天。独唱者和录音室版本相同,女低音费里尔是瓦尔特最心仪的演唱马勒音乐的歌唱家。在这位伟大的英国歌唱家过早去世后,瓦尔特回忆与她合作的马勒《大地之歌》的演出是“音乐生涯中最深刻和最喜悦的经历,没有什么能比她可爱的嗓音更让我感动,而且她有着和嗓音一样美的灵魂,这是能懂得和回应马勒音乐的灵魂。我常常想,在她的演唱中有多少对作品深刻的理解。”这个现场录音效果非常出色,与Decca录音相比更为平衡自然。瓦尔特一共留下过九个第四交响曲的录音,Andante发行的唱片录制于1955年11月6日,那场音乐会还包括莫扎特《布拉格交响曲》和马勒的三首歌曲。担任独唱的女高音居登正值艺术生涯的巅峰,她不仅在欧洲主要歌剧院演唱,而且还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登台,作为莫扎特和施特劳斯作品的演释家受到广泛欢迎。她明亮而富有魅力的音色为第四交响曲增添了特别的情趣。

瓦尔特作为马勒的最佳诠释者,没有录制一套马勒全集实在是一件憾事。除了第二、第四、第九和《大地之歌》以外,他还录制了数次第一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

1961年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录制的第一交响曲是瓦尔特录音质量最好的唱片,也是他最后的录音之一。如果想听他较早的录音可以选择Tahra发行的1947年10月16日指挥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的现场。瓦尔特第一次指挥该团是在1923年,而这个乐团也有着演奏马勒作品的传统,在门格尔贝格时期他们至少演出了三十三次第一交响曲,而瓦尔特指挥乐团演奏这部作品也多达二十次。这是一场令人满意的演出,瓦尔特保持着他旺盛的活力和音乐的准确性,录音质量也很好,细节非常清楚。另一首第五交响曲同年二月录制于纽约。瓦尔特有着清晰的分句和卓越的音色平衡感,构造出一个精炼的结构整体。马勒的交响曲有着天然冗长的缺点,第五交响曲每个乐章都很长,尤其是第五乐章;瓦尔特的速度非常紧凑,但又不让人感到急迫,富有人情味的诠释非常吸引人。

莫扎特的作品也是瓦尔特最擅长的领域。他多次出现在萨尔茨堡音乐节,1928年在伦敦科汶特花园歌剧院、1929年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都指挥了莫扎特音乐节;他也是最早自弹自指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人之一。EMI发行的references系列是他在战前维也纳时期的录音,包括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和第四十一交响曲,第二十钢琴协奏曲,《G大调小夜曲》(K.525),三首歌剧序曲和《安魂曲》。早期录音中体现出来的风格,与后来五六十年代的哥伦比亚时期相比明显更富有活力,在古典均衡中带着几分浪漫。瓦尔特的钢琴技巧似乎并不太能胜任钢琴独奏,在协奏曲录音中虽然音色圆润,但跑动并不均匀,导致节奏上的不稳定。几首交响曲都表现得非常热烈。《安魂曲》是他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和国家歌剧院合唱团于1937年6月29日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的现场演出,担任独唱的伊丽莎白·舒曼、索尔伯格、德莫塔和基普尼斯都是名噪一时的巨星,合唱团的表现厚重却不失灵活;录音虽有瑕疵,但却是瓦尔特最重要的现场记录。

对于其他德奥交响乐作品的演释,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都是瓦尔特的保留作曲家。他在晚年与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录制了全套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和几部布鲁克纳交响曲,都被乐迷们奉为经典。那个时期的录音效果极好,速度都拉得很宽;而早期的录音都带有紧张感。贝多芬的“田园”录制于他巅峰时期的1936年,这居然是瓦尔特战前唯一的贝多芬交响曲录音。这个版本的演奏充满活力,并不像后来的立体声录音那样含情脉脉,而是更具有交响乐宏伟而坚固的结构。哥伦比亚公司一直想让瓦尔特为他们录制一套贝多芬交响曲,于是在1941年录制了“英雄”,然后是“命运”和第八交响曲,后来由于唱片业的罢工而使计划中断。1947年又重新开始第二次录音,到1953年完成,乐团是纽约爱乐乐团。1958年至1959年,瓦尔特和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又录制了一套立体声。两套全集的发行量都很大,而第一次录制的三首属于稀有录音,当时美国先进的录音技术充分得到了体现,保真度很高。瓦尔特的诠释堪称完美,“英雄”和“命运”都带有很强的悲剧色彩。纽约爱乐乐团的能力也明显高于后来的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在勃拉姆斯四首交响曲中,最能展现瓦尔特完美控制力的是第三交响曲。和贝多芬“田园”一样,由他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于1936年。这是一个异常迅速的版本,一气呵成,丝毫没有悲观情绪;他的勃拉姆斯没有强烈的戏剧性,而是充满古典风格,构建出非常均衡的音响。第二交响曲录制于1950年9月25日,是瓦尔特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在著名的巨人宫的现场音乐会。遗憾的是录音并不理想,尤其是弦乐的音色过于单薄,这也和演出地点缺乏良好的混响有关。

瓦尔特对于布鲁克纳交响曲的诠释比较晚,尽管他在1914年就在慕尼黑指挥过第四交响曲。他第一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第五交响曲是1931年,而在战前八十五场与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出中竟然没有任何布鲁克纳的交响曲。规模最大的第八交响曲录制于1941年1月26日,这是他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出季的首个曲目。

这个录音在瓦尔特的手中并不像其他作品那样流畅,他似乎对每个细节的表现都特别在意。尽管如此,柔板乐章还是比现代的演释要快一些。1953年的第九交响曲是瓦尔特四个录音中的第三个,与他早期的风格一样,他把这部作品演释得简单而流畅,比其他指挥家的速度都要快。

奥托·克伦佩勒(OttoKlemperer,1885—1973)无论从音乐上还是身高上都是一个真正的巨人——他高达1.93米。克伦佩勒毅力惊人,1939年不幸被误诊为脑瘤,手术导致部分身体瘫痪;1946年,健康的那条腿又遭骨折;但他居然继续出现在指挥台上。这还没完,1959年他躺在床上吸烟引起火灾,严重烧伤;1966年又摔坏了屁股。

这位多灾多难的巨人最早就学于法兰克福的高等音乐学院,然后在柏林施特恩音乐学院师从普费茨纳。1905年,克伦佩勒在马勒第二交响曲的演出中负责指挥后台的铜管声部。在马勒的推荐下,1907年他成为布拉格德国歌剧院的指挥,接下来就不停地获得新的职位,逐渐达到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高潮:汉堡(1910—1912)、不莱梅(1912—1913)、斯特拉斯堡歌剧院(1914—1917)、科隆歌剧院(1917—1924)、威斯巴登歌剧院(1924—1927),最后是柏林的克罗尔歌剧院(1927—1931)。他十分热衷于上演新的剧目,包括勋伯格、欣德米特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剧。

1931年歌剧院关门和1933年**上台迫使克伦佩勒流亡国外,他在美国洛杉矶爱乐乐团担任音乐总监,并于1937年加入美国国籍。在洛杉矶任职期间他逐渐确立了诠释德国传统交响曲的个人风格。战后初期,克伦佩勒轮流指挥布达佩斯歌剧院、科隆广播交响乐团、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这时他迎来了艺术生涯的一次重大转机,EMI著名的制作人瓦尔特·莱格邀请他录制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交响曲系列,并为此组建了爱乐乐团。在伦敦,贝多芬交响曲系列音乐会大获成功,成为当时音乐生活最重要的大事,克伦佩勒很快就在英国和整个欧洲确立了诠释古典交响曲权威的形象。除此之外,他还在科汶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指挥了莫扎特的经典歌剧《唐璜》和《后宫诱逃》,极受欢迎;他的歌剧唱片也受到追捧。作为犹太人,克伦佩勒在1970年到以色列举行了最后的音乐会系列,曲目包括巴赫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

和最后三首莫扎特交响曲。他于1971年退休,1973年在瑞士苏黎世去世。

克伦佩勒的录音室录音大致分两个时期,早期是柏林克罗尔歌剧院时期,晚期则是与英国的爱乐乐团合作。早期的唱片不多,但曲目的风格相对于晚期要丰富一些。克罗尔歌剧院时期的录音不仅包括贝多芬《科里奥兰》序曲和瓦格纳的“齐格弗里德牧歌”,还有拉威尔的《小丑的晨歌》、德彪西的《节日》《云》和魏尔的《三便士组曲》。当然,克伦佩勒早期最重要的录音,是录制于1927年至1928年的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这个版本极富紧张度和悲剧色彩,速度变化幅度很大,尤其是第四乐章有明显的突然加速,尾声之前的流动处理也是克伦佩勒标志性的特点,在后来的版本中也没有丝毫改变。1927年录制的贝多芬第八交响曲速度很快,乐团的表现很灵活,已能明显感受到克伦佩勒质朴的特点。Symposium公司还发行了罕见的克伦佩勒与洛杉矶爱乐乐团的广播录音,除了莫扎特一首交响曲之外,更能听到为了纪念格什温而演出的作曲家的第二号《前奏曲》,甚至还有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第一幕中著名的两首咏叹调和结尾的二重唱,这都是后来绝对不会出现的曲目。

1946年在巴黎录制的巴赫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和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是同时期演释中风格最纯正的版本,速度适中,表情准确,干净利落。

战后五六十年代,随着富特文格勒的去世,瓦尔特和托斯卡尼尼也鲜有演出活动,而新兴的德奥指挥卡拉扬还没有完全确立主导地位,克伦佩勒自然成为诠释德奥音乐的偶像,莱格将他定为EMI公司录制德奥作品的头号人物。当时也正是立体声录音诞生初期,克伦佩勒为EMI录制了大量立体声录音,然而他最受追捧的却是一张单声道唱片——录制于1955年的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克伦佩勒可以称为“指挥家中的阿劳”,尤其在后期形成了极度严肃而朴实的风格,没有任何夸张和炫目的处理,每个音符都显得那么耿直,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听众面前;这一点在贝多芬交响曲的演释中体现得特别明显。相对于后期的立体声版本,这个演奏更为紧凑而有力度,这也是克伦佩勒的另一个特点,越到晚年他的速度越慢。令人惊讶的是这张单声道录音的效果出奇得好,除了乐器定位以外,丝毫不输给立体声录音。

其他贝多芬交响曲的精彩录音都来自现场。其中第二、第四、第五、第七和第九都是指挥爱乐乐团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举行的贝多芬音乐节上的演出实况,由BBC公司录音,质量非常高。和上面提到的“英雄”一样,乐曲风格纯正,整体感特别好,所有细节一目了然。令人印象最深的是第七交响曲,比例均衡,速度适中,表情质朴,各方面都堪称完美。“合唱”交响曲是1961年的演出录音,头两个乐章与另一个1957年BBC的版本相比,戏剧性没有那么强,但更具有古典风格;第三乐章是能听到的克伦佩勒最轻巧的处理;第四乐章非常具有张力。这个版本能让人彻底忘掉克伦佩勒冗长的录音室录音。同样精彩的现场贝多芬录音还有1954年至1955年间,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演出的第三、第四、第八交响曲和与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演出的第六“田园”交响曲,分别由Andante和Tahra公司发行。第四交响曲是其中最精彩的演出,他为这部1806年创作的优美作品注入了清新的活力。克伦佩勒在1952年开始执掌科隆广播交响乐团,这是一支成立于1947年的年轻团体,但已经有像埃里希·克莱伯这样的大指挥家指挥过。1954年与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演出的“田园”交响曲流畅动人,层次细腻丰富。

除了贝多芬交响曲外,克伦佩勒指挥的勃拉姆斯、布鲁克纳和马勒的交响曲都有很多经典历史录音留下来。1955年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的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同早期录音相比,节奏变化更少,非常稳健;和所有现场录音一样,这个版本也比录音室的更加紧凑和活跃。布鲁克纳的第四、第七、第八三部交响曲的现场录音充分展示了克伦佩勒掌控大型交响曲结构的惊人技术。其中“第四”和“第八”都是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合作,分别录制于1954年和1957年;而第七交响曲则是1958年与柏林爱乐乐团在卢塞恩的现场演出。克伦佩勒的演释充满了绵长的线条、细腻的音色变化和完美的节奏控制,所有布鲁克纳的录音都体现了他过人的理性和无穷的精力。马勒的“复活”交响曲是克伦佩勒最早指挥的作品,他似乎对这部交响曲情有独钟,为它做了数次录音:1965年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现场录音是顶峰之作,而Testament公司新发行的1951年5月18日与维也纳交响乐团的现场也十分精彩。与指挥布鲁克纳的交响曲不同,克伦佩勒的演释有些神经质,他令乐团发出带有爆发力的音响,始终扣人心弦。Testament公司别出心裁地对同一个录音作了两个数码转录(两张CD),这是非常谨慎的做法:第一张是“直译”,没有加任何效果;而第二张加入“环境处理”,在不改变原有音质的前提下,为单声道录音加入适当的空间感,在听感上确实很有美化的作用。

克伦佩勒是德国老一辈大指挥家中去世最晚的。他严谨纯朴的风格是交响乐演奏史上最宝贵的财富,在他之后几乎没有哪一位指挥在德奥作品的诠释上能够完全超越他。

同类推荐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世界美术史

    世界美术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世界文化史》。本书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办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结构上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有机地把世界文化史中特别耀眼的闪光点组织成绚丽多彩的画卷,每篇文字约千字左右,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内容上举凡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科学、宗教诸方面,皆有涉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热门推荐
  • 黑新娘

    黑新娘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臭小鬼,敢威胁我当宠物……我千年蜘蛛精可不是浪得虚名的。看我不拐走你老爹,不让你乖乖叫我娘,我就不是千年蜘蛛精……被打回原形已经很惨了,竟然还没有了法力,最惨的是竟被作者穿到架空的年代……没办法,只好发挥妖精的强项,苟延残喘的活下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隋唐洛阳

    隋唐洛阳

    本书以通俗流畅的白话文,化解诸多艰涩的古籍,叙述和分析隋唐时期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唐人韦应物咏洛阳云:“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洛阳作为隋朝、唐朝的东都和武周武则天的首都,帝王们或多次巡幸,或长期驻跸,利用洛阳来临制东夏、统驭全国。洛阳和世界连成一片,周边民族的首领、使者、商贾、僧侣、留学人员,梯山航海,来这里活动、定居、安葬。这里人文荟萃,群星灿烂;经济繁荣,技艺精湛。
  • 妖孽乞丐

    妖孽乞丐

    前世,她是苏氏企业的执行总裁,亦是黑道上所有人闻之色变的风月阁主事---苏少,手下有着世界排名前七的杀手,横扫整个黑道为人阴狠残暴,冷血无情就在21岁生日时,被自己的亲叔叔暗算,死于一场爆炸当她的灵魂得以穿越,依附在一个不满十三岁的乞丐身上,她的人生又将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世,她是明月王朝一名枉死的乞丐地牢重生,右手被废,被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医圣--无涯子收为关门弟子,一身医术尽数传与她重生后的她,波澜不惊,淡漠冷血,风华绝代,眼神凌厉如浩瀚深渊扑朔迷离的身世,冷漠淡然的处事态度,体内那股足以毁天灭地的能量让她成为两国皇室的头号公敌却在不经意间揭晓她的真实身份——皓月国的七公主!体内拥有半尺神功的天下主宰者!这世的她,又将带给这片大陆怎样的腥风血雨?!人物简介:女主苏格:男装时清冷卓然,一身白衣飘渺如谪仙,三千发丝仅用一根银白的发带束于脑后,俊美邪佞,浑身上下散发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手执一把银白长剑,煮酒天下女装时妖娆媚惑,额头一簇盛开的殷红紫薇更显她神圣不可侵犯,恍如九天玄女,眉目清冷,疏离淡漠柳君陌:面容邪肆俊美,一双眸子若千年不化的寒冰,冰寒刺骨。身怀绝世武功,创立天下第一杀手阁只为找寻心目中的无忧,与苏格相遇在武林大会前一晚的树林里,两人见面总是打斗居多,以为两人是死对头,后知道苏格的身份,才知道她就是自己苦苦找寻的那个人。。。墨枫:神秘莫测的明月国二皇子,总是一身黑衣加身,遮住容貌身形,武功深不可测,是天下第一情报组织飞鸟阁的阁主,也是青龙山庄的效力对象,为了维持两国的友好,与其说是居住,不如说是从小就被监禁在皓月,是个真正的武学天才,与苏格相遇在武林大会,被擂台上的那抹白色身影吸引墨离:皓月国温雅清润的五皇子,面容也是生得俊美无双,文武全才,从小便体弱多病,被送去凌霄阁救治,后来成为凌霄阁阁主,旧疾也被医圣治好,与苏格相识在他十五岁的时候,是苏格的亲生哥哥,后被苏格逼迫着坐上龙位,一统天下!云清:天山掌门无极最小的关门弟子,亦是明月的四皇子,真名墨阳,一袭红袍加身,长相妖娆绝色,是只倾城的狐狸,与苏格相遇在武林大会,前晚,被苏格一招击败,后在武林大会又被苏格所救无涯子:消失江湖三十年的医圣,一身轻功出神入化,医术亦是,是苏格的师父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鬼妃谋天下

    鬼妃谋天下

    前世,她是叱咤道界的腹黑神算,秉承着人人为我,我为人财的中心思想,将算命进行到底,人生的一大愿望就是花别人的,吃别人的,住别人的,拿别人的…………,有事没事抛抛灵符,装装鬼神。一朝穿越,到了懦弱无能的简家三小姐身上,天生脸颊胎印,更被迫和亲,嫁给比自己小三岁的司马世子。当她成为她,一纸道符惊艳重生。废材?没错,扮猪吃老虎是看家本领。浸猪笼?笑话,在现代号称“小鬼王”会怕你这点小伎俩,一个纸符把你这猪笼先烧个尸骨无存。泼我冷水?好,姐我肚子能撑船,我忍。让我伺候?好,一定让你知道什么叫落地开花。让我献舞?好勒,让你们见识下什么叫天外飞仙。他,对她百般宠溺,万事听从,简直就是一个绝色萌宠。“娘子,你说我好看么?”某男撩撩衣袖。简木然看着眼前这个妖魅的男子,放下手中竹简,“娘子我突然想到一个对敌良策。”某男纯色双眸泛起丝丝朦胧之色,依偎着简木然,“是何良策?”“美男计。”简木然脱口而出。某男轻笑,将简木然搂入怀中,“确实是良策。”简木然感觉出他话里浓重的火药味,看着某男眼里冒出的火星,心里猛的一个咯噔,“那个,说归说,你干嘛脱我衣服?”他,对她万般逼迫,邪魅异常,恍如地狱修罗。“知道这曼陀噬蛊的效用么?”某男嘴角挂起一抹邪笑,将一瓷瓶从袖中拿出。简木然忍着胸口的剧痛,丫丫的,都让你偷袭成功了,鬼才有空研究那是什么。。“神策门主果然临危不惧,曼陀噬蛊可是极品春药,会让您在享受的同时伴着锥心的疼痛,要试试么?”简木然白了一眼给他,“难道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他,皇族太子,世间痴情第一人。“你真不跟我走?”某男哀怨的看着一旁玩得正乐呵的某女。简木然将某猫甩到一边,皱起眉,看着某男,“可惜了,姐已经是有夫之妇了。”“我不介意。”“可是姐要朝你看齐啊,怎么可以有了芝麻丢了西瓜。”“原来我在你眼里只是一个芝麻,我是东西么?”简木然托起腮帮,想了想,“我没有说你是东西啊,其实你不是东西。”琴歌苍白的脸颊泛着丝丝红晕:就算天涯海角,我也不会忘了那日我们琴瑟相合的场景。百里安阳面如寒霜,冷眸仿佛能把人冻住:就算你不愿意,我就是要保护你,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正剧版简介:天下局势,合久分,分久合,乱世中,谁与争锋?自有欢乐趣,离别苦,更有痴情儿女;只应君语,道千山万水,如影相随。破符招天妒,引人怨,化山鬼啼风雨;
  • 嫡女非名门

    嫡女非名门

    她只是卑微奴婢,怎料可得侯门嫡子垂青?灵魂交换,她与主子身份逆转,小丫鬟竟成了侯门千金。以为从此可与他门当户对,他竟与成为了奴婢的主子联成了一线。她一心想要放开他,阴差阳错,她还是为他堕入了不见刀枪的战火之中。这一场篡改了容颜身份的爱情,究竟是皮囊的蛊惑,还是波云诡谲的尔虞我诈?
  • 溺宠,战王的失忆狂妃

    溺宠,战王的失忆狂妃

    苏梦黎,相府嫡女的她,身份尊贵,却因为五年前的一场意外失了所有的记忆,还落了个未婚先孕的荡妇骂名。失忆怎么了,这不妨碍人家发财,赌场照开、花酒照喝,日子过的好不逍遥。未婚先孕,大龄剩女一枚?看看身边的萌宝儿子,某女骄傲道"有子如此,胜过美男一箩筐。“每天抱着自家团子,看着账本,算计着大把银子入账,外带偶尔调戏美男,某女这小日子过的好不滋润。直到有一天,一道赐婚圣旨将她的美梦惊醒,常言道婚姻是坟墓,于是某女决定…片段一(拒婚篇)某管家道:“王爷,我家主子说这聘礼若是没个万两黄金,还是请回吧”“原来王妃这般爱财,来人将聘礼都抬回去。”某王爷似是恍然大悟道,“回去将这一百万两黄金换成碎银,让王妃好好数数,看看本王那个的诚意够不够。”某管家稳住趔趄的步伐,又为难道:“王爷,小姐亦是倾慕王爷许久,但是小少爷的存在怕是有辱皇家名声,所以…”某王爷笑靥如花道:“无妨,父皇前些日子刚说要抱皇孙,这真可谓是一举两得,本王的决定果然英明。”某管家只觉头顶一阵乌鸦飞过,好吧战王不愧是战王,这心理素质、这思维方式果然是非常人所能及的。片段二(貌似逼婚篇)某女将一把匕首抵在眼前绝美男子的颈间,道:“王爷,我们那事,您看?”某王爷轻笑:“那事?好办,你看是你嫁我娶还是我娶你嫁?”靠,这有差吗?某女一时心中郁结,某王爷啪的打掉某女手中的匕首,温香软玉在怀,邪魅道:“还是王妃现在就从了本王?”片段三(溺宠篇)“王爷,王妃今日将侧妃打了。”“严重吗?”“看着挺严重的,侧妃嘴角都渗出血来了。”“那还不赶紧宣太医,打这么重,王妃的手肯定疼。”搞了半天王爷关心的原来是王妃的手疼,某侍卫险些晕厥过去。“王爷,王妃正和一男子喝茶。”“嗯。”某王爷很是淡定,不就喝个茶吗,反正他家王妃又那色心,没那色胆。“可是,那男子说是世子殿下的爹,王妃的夫。”那侍卫话还没说完,已经看不到某王爷的身影,不禁暗叹,战王的速度果然不是吹的。萌宝篇亲们自己yy吧,此文一对一,女强男强,强强对决,女子气得了小三玩得起阴谋,男主身心干净,溺宠无限,萌宝团子耍得了酷卖得了萌,犯得了二,偶尔为了亲爹算计亲娘,亲们放心跳坑吖。
  • 思考帽与行动鞋

    思考帽与行动鞋

    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终生无所成就,他们都过平庸乏味的生活。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公司都盈利微薄甚至亏损,他们的平均寿命不超过7年。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有钱人都不曾充分享受过财富带来的幸福,他们有的根本不及享受就在疲于奔命中与世长辞,有的在年老时已将财富挥霍殆尽重新做了穷光蛋。这个苠界上的大部分夫妇,他们相爱了3个月,吵架了3年彼此忍耐了30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原因不在于他们不够聪明,不够努力,而在于他们没有做好两件事,思考和行动。思考谁不会呀?行动谁没有呀?哦,对不起,我在本书里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什么是真正的思考和真正的行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