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100000026

第26章 德奥指挥学派的巨人们(3)

女中音安黛伊来自匈牙利,也是在战前就结识了瓦尔特;她1921年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首次登台演出《卡门》,之后四十年一直活跃在舞台上。乐队的发挥很精彩,有条不紊;瓦尔特在处理上还是那么浪漫,尤其是末乐章在激烈的片段任由乐团淋漓发挥,而在合唱团进入的极度宁静的段落又让人屏气凝神,具有十足的戏剧效果;虽然有铜管“冒泡”,但总的来说这是瓦尔特与维也纳爱乐乐团最重要的录音。《大地之歌》是瓦尔特用一生来演释的作品。这是1952年5月17日现场音乐会的录音,那个著名的Decca版本正好完成于这场演出的前一天。独唱者和录音室版本相同,女低音费里尔是瓦尔特最心仪的演唱马勒音乐的歌唱家。在这位伟大的英国歌唱家过早去世后,瓦尔特回忆与她合作的马勒《大地之歌》的演出是“音乐生涯中最深刻和最喜悦的经历,没有什么能比她可爱的嗓音更让我感动,而且她有着和嗓音一样美的灵魂,这是能懂得和回应马勒音乐的灵魂。我常常想,在她的演唱中有多少对作品深刻的理解。”这个现场录音效果非常出色,与Decca录音相比更为平衡自然。瓦尔特一共留下过九个第四交响曲的录音,Andante发行的唱片录制于1955年11月6日,那场音乐会还包括莫扎特《布拉格交响曲》和马勒的三首歌曲。担任独唱的女高音居登正值艺术生涯的巅峰,她不仅在欧洲主要歌剧院演唱,而且还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登台,作为莫扎特和施特劳斯作品的演释家受到广泛欢迎。她明亮而富有魅力的音色为第四交响曲增添了特别的情趣。

瓦尔特作为马勒的最佳诠释者,没有录制一套马勒全集实在是一件憾事。除了第二、第四、第九和《大地之歌》以外,他还录制了数次第一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

1961年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录制的第一交响曲是瓦尔特录音质量最好的唱片,也是他最后的录音之一。如果想听他较早的录音可以选择Tahra发行的1947年10月16日指挥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的现场。瓦尔特第一次指挥该团是在1923年,而这个乐团也有着演奏马勒作品的传统,在门格尔贝格时期他们至少演出了三十三次第一交响曲,而瓦尔特指挥乐团演奏这部作品也多达二十次。这是一场令人满意的演出,瓦尔特保持着他旺盛的活力和音乐的准确性,录音质量也很好,细节非常清楚。另一首第五交响曲同年二月录制于纽约。瓦尔特有着清晰的分句和卓越的音色平衡感,构造出一个精炼的结构整体。马勒的交响曲有着天然冗长的缺点,第五交响曲每个乐章都很长,尤其是第五乐章;瓦尔特的速度非常紧凑,但又不让人感到急迫,富有人情味的诠释非常吸引人。

莫扎特的作品也是瓦尔特最擅长的领域。他多次出现在萨尔茨堡音乐节,1928年在伦敦科汶特花园歌剧院、1929年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都指挥了莫扎特音乐节;他也是最早自弹自指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人之一。EMI发行的references系列是他在战前维也纳时期的录音,包括第三十八、第三十九和第四十一交响曲,第二十钢琴协奏曲,《G大调小夜曲》(K.525),三首歌剧序曲和《安魂曲》。早期录音中体现出来的风格,与后来五六十年代的哥伦比亚时期相比明显更富有活力,在古典均衡中带着几分浪漫。瓦尔特的钢琴技巧似乎并不太能胜任钢琴独奏,在协奏曲录音中虽然音色圆润,但跑动并不均匀,导致节奏上的不稳定。几首交响曲都表现得非常热烈。《安魂曲》是他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和国家歌剧院合唱团于1937年6月29日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的现场演出,担任独唱的伊丽莎白·舒曼、索尔伯格、德莫塔和基普尼斯都是名噪一时的巨星,合唱团的表现厚重却不失灵活;录音虽有瑕疵,但却是瓦尔特最重要的现场记录。

对于其他德奥交响乐作品的演释,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都是瓦尔特的保留作曲家。他在晚年与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录制了全套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和几部布鲁克纳交响曲,都被乐迷们奉为经典。那个时期的录音效果极好,速度都拉得很宽;而早期的录音都带有紧张感。贝多芬的“田园”录制于他巅峰时期的1936年,这居然是瓦尔特战前唯一的贝多芬交响曲录音。这个版本的演奏充满活力,并不像后来的立体声录音那样含情脉脉,而是更具有交响乐宏伟而坚固的结构。哥伦比亚公司一直想让瓦尔特为他们录制一套贝多芬交响曲,于是在1941年录制了“英雄”,然后是“命运”和第八交响曲,后来由于唱片业的罢工而使计划中断。1947年又重新开始第二次录音,到1953年完成,乐团是纽约爱乐乐团。1958年至1959年,瓦尔特和哥伦比亚交响乐团又录制了一套立体声。两套全集的发行量都很大,而第一次录制的三首属于稀有录音,当时美国先进的录音技术充分得到了体现,保真度很高。瓦尔特的诠释堪称完美,“英雄”和“命运”都带有很强的悲剧色彩。纽约爱乐乐团的能力也明显高于后来的哥伦比亚交响乐团。

在勃拉姆斯四首交响曲中,最能展现瓦尔特完美控制力的是第三交响曲。和贝多芬“田园”一样,由他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录制于1936年。这是一个异常迅速的版本,一气呵成,丝毫没有悲观情绪;他的勃拉姆斯没有强烈的戏剧性,而是充满古典风格,构建出非常均衡的音响。第二交响曲录制于1950年9月25日,是瓦尔特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在著名的巨人宫的现场音乐会。遗憾的是录音并不理想,尤其是弦乐的音色过于单薄,这也和演出地点缺乏良好的混响有关。

瓦尔特对于布鲁克纳交响曲的诠释比较晚,尽管他在1914年就在慕尼黑指挥过第四交响曲。他第一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第五交响曲是1931年,而在战前八十五场与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出中竟然没有任何布鲁克纳的交响曲。规模最大的第八交响曲录制于1941年1月26日,这是他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出季的首个曲目。

这个录音在瓦尔特的手中并不像其他作品那样流畅,他似乎对每个细节的表现都特别在意。尽管如此,柔板乐章还是比现代的演释要快一些。1953年的第九交响曲是瓦尔特四个录音中的第三个,与他早期的风格一样,他把这部作品演释得简单而流畅,比其他指挥家的速度都要快。

奥托·克伦佩勒(OttoKlemperer,1885—1973)无论从音乐上还是身高上都是一个真正的巨人——他高达1.93米。克伦佩勒毅力惊人,1939年不幸被误诊为脑瘤,手术导致部分身体瘫痪;1946年,健康的那条腿又遭骨折;但他居然继续出现在指挥台上。这还没完,1959年他躺在床上吸烟引起火灾,严重烧伤;1966年又摔坏了屁股。

这位多灾多难的巨人最早就学于法兰克福的高等音乐学院,然后在柏林施特恩音乐学院师从普费茨纳。1905年,克伦佩勒在马勒第二交响曲的演出中负责指挥后台的铜管声部。在马勒的推荐下,1907年他成为布拉格德国歌剧院的指挥,接下来就不停地获得新的职位,逐渐达到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高潮:汉堡(1910—1912)、不莱梅(1912—1913)、斯特拉斯堡歌剧院(1914—1917)、科隆歌剧院(1917—1924)、威斯巴登歌剧院(1924—1927),最后是柏林的克罗尔歌剧院(1927—1931)。他十分热衷于上演新的剧目,包括勋伯格、欣德米特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剧。

1931年歌剧院关门和1933年**上台迫使克伦佩勒流亡国外,他在美国洛杉矶爱乐乐团担任音乐总监,并于1937年加入美国国籍。在洛杉矶任职期间他逐渐确立了诠释德国传统交响曲的个人风格。战后初期,克伦佩勒轮流指挥布达佩斯歌剧院、科隆广播交响乐团、阿姆斯特丹大会堂管弦乐团。这时他迎来了艺术生涯的一次重大转机,EMI著名的制作人瓦尔特·莱格邀请他录制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交响曲系列,并为此组建了爱乐乐团。在伦敦,贝多芬交响曲系列音乐会大获成功,成为当时音乐生活最重要的大事,克伦佩勒很快就在英国和整个欧洲确立了诠释古典交响曲权威的形象。除此之外,他还在科汶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指挥了莫扎特的经典歌剧《唐璜》和《后宫诱逃》,极受欢迎;他的歌剧唱片也受到追捧。作为犹太人,克伦佩勒在1970年到以色列举行了最后的音乐会系列,曲目包括巴赫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

和最后三首莫扎特交响曲。他于1971年退休,1973年在瑞士苏黎世去世。

克伦佩勒的录音室录音大致分两个时期,早期是柏林克罗尔歌剧院时期,晚期则是与英国的爱乐乐团合作。早期的唱片不多,但曲目的风格相对于晚期要丰富一些。克罗尔歌剧院时期的录音不仅包括贝多芬《科里奥兰》序曲和瓦格纳的“齐格弗里德牧歌”,还有拉威尔的《小丑的晨歌》、德彪西的《节日》《云》和魏尔的《三便士组曲》。当然,克伦佩勒早期最重要的录音,是录制于1927年至1928年的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这个版本极富紧张度和悲剧色彩,速度变化幅度很大,尤其是第四乐章有明显的突然加速,尾声之前的流动处理也是克伦佩勒标志性的特点,在后来的版本中也没有丝毫改变。1927年录制的贝多芬第八交响曲速度很快,乐团的表现很灵活,已能明显感受到克伦佩勒质朴的特点。Symposium公司还发行了罕见的克伦佩勒与洛杉矶爱乐乐团的广播录音,除了莫扎特一首交响曲之外,更能听到为了纪念格什温而演出的作曲家的第二号《前奏曲》,甚至还有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第一幕中著名的两首咏叹调和结尾的二重唱,这都是后来绝对不会出现的曲目。

1946年在巴黎录制的巴赫第五《勃兰登堡协奏曲》和莫扎特《G大调小夜曲》是同时期演释中风格最纯正的版本,速度适中,表情准确,干净利落。

战后五六十年代,随着富特文格勒的去世,瓦尔特和托斯卡尼尼也鲜有演出活动,而新兴的德奥指挥卡拉扬还没有完全确立主导地位,克伦佩勒自然成为诠释德奥音乐的偶像,莱格将他定为EMI公司录制德奥作品的头号人物。当时也正是立体声录音诞生初期,克伦佩勒为EMI录制了大量立体声录音,然而他最受追捧的却是一张单声道唱片——录制于1955年的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克伦佩勒可以称为“指挥家中的阿劳”,尤其在后期形成了极度严肃而朴实的风格,没有任何夸张和炫目的处理,每个音符都显得那么耿直,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听众面前;这一点在贝多芬交响曲的演释中体现得特别明显。相对于后期的立体声版本,这个演奏更为紧凑而有力度,这也是克伦佩勒的另一个特点,越到晚年他的速度越慢。令人惊讶的是这张单声道录音的效果出奇得好,除了乐器定位以外,丝毫不输给立体声录音。

其他贝多芬交响曲的精彩录音都来自现场。其中第二、第四、第五、第七和第九都是指挥爱乐乐团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举行的贝多芬音乐节上的演出实况,由BBC公司录音,质量非常高。和上面提到的“英雄”一样,乐曲风格纯正,整体感特别好,所有细节一目了然。令人印象最深的是第七交响曲,比例均衡,速度适中,表情质朴,各方面都堪称完美。“合唱”交响曲是1961年的演出录音,头两个乐章与另一个1957年BBC的版本相比,戏剧性没有那么强,但更具有古典风格;第三乐章是能听到的克伦佩勒最轻巧的处理;第四乐章非常具有张力。这个版本能让人彻底忘掉克伦佩勒冗长的录音室录音。同样精彩的现场贝多芬录音还有1954年至1955年间,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演出的第三、第四、第八交响曲和与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演出的第六“田园”交响曲,分别由Andante和Tahra公司发行。第四交响曲是其中最精彩的演出,他为这部1806年创作的优美作品注入了清新的活力。克伦佩勒在1952年开始执掌科隆广播交响乐团,这是一支成立于1947年的年轻团体,但已经有像埃里希·克莱伯这样的大指挥家指挥过。1954年与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演出的“田园”交响曲流畅动人,层次细腻丰富。

除了贝多芬交响曲外,克伦佩勒指挥的勃拉姆斯、布鲁克纳和马勒的交响曲都有很多经典历史录音留下来。1955年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的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同早期录音相比,节奏变化更少,非常稳健;和所有现场录音一样,这个版本也比录音室的更加紧凑和活跃。布鲁克纳的第四、第七、第八三部交响曲的现场录音充分展示了克伦佩勒掌控大型交响曲结构的惊人技术。其中“第四”和“第八”都是与科隆广播交响乐团合作,分别录制于1954年和1957年;而第七交响曲则是1958年与柏林爱乐乐团在卢塞恩的现场演出。克伦佩勒的演释充满了绵长的线条、细腻的音色变化和完美的节奏控制,所有布鲁克纳的录音都体现了他过人的理性和无穷的精力。马勒的“复活”交响曲是克伦佩勒最早指挥的作品,他似乎对这部交响曲情有独钟,为它做了数次录音:1965年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现场录音是顶峰之作,而Testament公司新发行的1951年5月18日与维也纳交响乐团的现场也十分精彩。与指挥布鲁克纳的交响曲不同,克伦佩勒的演释有些神经质,他令乐团发出带有爆发力的音响,始终扣人心弦。Testament公司别出心裁地对同一个录音作了两个数码转录(两张CD),这是非常谨慎的做法:第一张是“直译”,没有加任何效果;而第二张加入“环境处理”,在不改变原有音质的前提下,为单声道录音加入适当的空间感,在听感上确实很有美化的作用。

克伦佩勒是德国老一辈大指挥家中去世最晚的。他严谨纯朴的风格是交响乐演奏史上最宝贵的财富,在他之后几乎没有哪一位指挥在德奥作品的诠释上能够完全超越他。

同类推荐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本书收集了50部在国际知名电影节上最新获奖的欧洲短片,以出品时间为序,对各部分影片进行介绍、评赏,像万花筒一样,能让我们了解到欧洲丰富的短片创作。
热门推荐
  • 与劈腿男一起穿越:王爷争妃宠

    与劈腿男一起穿越:王爷争妃宠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劈腿的男人满街跑。丫的,跟这个没有节操的男人一起穿越到更没有节操可言的古代……虾米?我是王妃。咱家王爷呢?大婚十来天,青楼去点名。虽然她一人坐拥豪华王府逍遥自在,但老妈前来亲授驯夫大法,OK,我去请他回家…啥?还要捎带一相好!行啊行啊,都来吧……
  • 封鬼恶人

    封鬼恶人

    我叫阿鬼,小时候我受到表哥的影响,初中后就开始迷恋上了鬼片,不光爱看鬼片,还喜欢听鬼故事。渐渐的我成为了一个鬼怪名人,很多人爱听我讲鬼故事。因为这个原因,我认识了殡仪馆的看门大爷,从此我的生活就被改变了。这个老大爷竟然是封鬼恶人最后一代传人!签阴约,下地府,养死肉犬……看阿鬼封鬼恶人的神秘经历,掌控阴阳的恶人手段!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妃常野蛮:爱妃请息怒

    妃常野蛮:爱妃请息怒

    【QQ群:325200257】敲砖块:妤玲珑或者蔚言轩。“王爷,王妃下令三日之内,大摆筵席,要把她的两位师傅嫁出去。”某王爷无奈的摆了摆手,表示同意。“王爷,王妃的玲轩阁已经抢了我们一半的生意,我们的新悦楼生意一落千丈。”某王爷也没意见,毕竟她的就是我的。“王爷,王妃说,你敢去妓院,那就做好被她报复的准备。”这一次,某王爷不淡定了,跪在某王妃面前,大喊道:“爱妃,请息怒。”
  • 第一懒妃

    第一懒妃

    紫儿新文求收藏:《傻子肥后》杀手重生!她,七号,某组织种子杀手,不过有些懒有些松懈,仗着姐姐,作威作福。却因为被人抢功失去了依赖的姐姐,和敌人同归于尽——原以为就此结束怎知再睁开眼,却发现自己重生在了一个胆小懦弱的公主身上,原以为可以混吃混喝顺便打探姐姐的消息,只是这些宫里的女人以为胆小的公主就可以任人鱼肉?挑衅?陷害?丫的,不给你们颜色瞧瞧,真的以为我这个现代杀手是白混的,真的就变成了废材了吗!为了寻找姐姐,她只有不断的变强,只是为什么后面跟着一堆男人,她的魅力有那么大吗?◆送寿礼:某皇帝寿辰,柒柒唱贺寿歌送蛋糕,忽然身子往前一倾,像只乌龟一样趴到在地,顿时笑声四起。某女从地上跳了起来,可是手上的蛋糕力道似乎没控制好,哪里去了呢?“柒柒果然别出心裁!”某皇帝赞到,下一刻,笑得的更加大声。柒柒随着墨天傲的视线看去,不由得吐了吐舌头,那个她自制的蛋糕,正非常的完整的挂在某男千年冰块一样的脸上,她真想说,她真的不是故意的,可是真巧,哈哈...几个宫女立刻上前为某男整理。某女手捂着嘴,暗暗看向某男,却发现他依然面无表情,只是目光中隐隐透出一丝不悦...◆爬围墙:“哎呀!”某女回头一看,出现了一张温润如水的俊脸,嘴角带着柔和的浅笑,她不悦的吼道:“你想谋杀本公主呀?”“柒柒,这么晚了,你不在宫里休息,到这宫墙边做什么?!”某男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说道。“看风景啊!不行吗?”某女讪笑道“哦,那我陪你”…“不必了,我困了,回去了!”“那我送你。”某温柔男很清楚这丫头想做什么,自然不会让她胡来。柒柒心不甘情不愿的跟在后面,逮到机会抡起手刀往某男劈去,下一刻双手却被紧紧的束缚住,一双带着戏谑笑意的眼睛映入她的眼中…◆夺泻药:“八皇子,你千万不要!”宁静的夜晚,宴会的角落,一个女声猛然响起。“柒柒,你就饶了我,快让我把药吃了!”某男苦着一张脸。“人生那么美好,你为何要做这种选择呢!”玉柒柒一副义正言辞的劝说道。“大姐,吃泻药,关人生什么事?我只是有点便秘”某男尴尬的说道“呃…”紫儿出品,结局一对一柒柒姐姐零的穿越:[绝宠——冷毒皇妃]零,21世纪顶尖女杀手,一次任务后,她和自己的搭档被同组织的姐妹跟踪,为了保护搭档,她不慎中了涂有剧毒的银色子弹,就此魂归天国。
  •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这就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本书从崔永元在节目中、记者采访中的精彩对话,以及在其他公众场合的警句妙语着眼,最是那一撇嘴的“坏笑”,全面解析他的说话之道、幽默法宝,让读者从他的高超口才中得到启发,引起观众抑制不住的大笑。这位“邻居大妈的儿子”,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总是“用老百姓的话说出并不简单的道理”,他甚至把自己的“结巴”和“尴尬”保留在播出带中
  • 寒界

    寒界

    被父母抛弃的冰清迷失在迷雾树林里,彷徨无措的时候遇到了神秘的少年上官皓。上官皓似乎无所不知,对迷雾树林了如指掌,却挡不住一波波的袭击。神秘的少年究竟是什么身份?她们有要如何突出重围,安全离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蛇宝宝:仙女老妈太腹黑

    蛇宝宝:仙女老妈太腹黑

    不知道哪年哪月哪日,她一醒来后,她在一天之内非常快速的就解决了女人一生中最伟大的事件。生孩子!咳咳……现在,家里莫名多了两个宝宝,很头疼。她还不能带了他们出去,让了左邻右舍知道自己家里这两个孩子是自己生的。真要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们关在家里。绝对严防让他们与外界接触!这样就没人知道她生过孩子。而且,嘿嘿,她还可以奴隶他们帮自己做掉所有家务!太完美了,她决定永远就这样实行下去。可是,几年后,这两孩子的爹找来了。“死女人,你居然让我堂堂蛇王的孩子,给你做奴隶干家务活!”“呃……这不能怪我……他们愿意,再说你算哪根葱,你为毛不干脆永远死在外面,不要再出现,哼!”她还不怕死的把脖子一仰。“啊,救我啊儿子,救救你们老妈我……”“不救,不救,嘿嘿,从今往后,我们决定推翻你的压迫,翻身做主人,哈哈……”
  • 宫心计:毓婉传

    宫心计:毓婉传

    嫉妒,她发誓要以她们的血祭奠她死去的孩儿。深宫二十载,她得到了一代帝王的倾心,慕容毓婉,却也抵不过命运的摆布。韶华尽逝,陪伴她的只有无尽的思念。自父亲战死沙场的那一刻起,痛不欲生,她选择踏入后宫。最终,算计,她坚守对他的承诺。失子之痛,抚远大将军之嫡长女。以一介女流之辈挑起一国重担,阴谋,再平战乱,辅佐新君,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振兴家族门楣,成为一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军事家。接踵而来…她步步为营,却依旧没能躲过昔日挚友的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