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000000014

第14章 “调人”的隔膜与历史的迷雾

历史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式地转,据说是螺旋式上升,但给人的感觉还是一会儿这边,一会儿那边。许多风云人物似乎是转眼之间就被旋了出来,变得不那么风云了,搁在历史的沙滩上,然后我们就得到了若干有趣的回忆录,知道了若干从前我们特想知道却无论如何也不能知道的事情,其中有些令你读着读着就忍俊不禁,虽然笑过之后不免有几分苦涩。

我的手边就有这样的一本回忆录,名叫《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作者是章含之。章女士系章士钊的养女,虽说不是章氏己出,但却是章门子女中最为有名的一个。当然,章含之的有名,并不仅仅因为她的父亲,或者说主要不是因为她的父亲,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几乎所有近代史上的大事都会有其身影的父亲,而且这个父亲又跟毛泽东有着非常特殊的交情。

“文革”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特殊的岁月,对于后人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这段历史的神秘性,越是高层和核心的历史,就越是神秘。章含之恰是在这样一个特殊而谜团重重的年月,由于特殊的机缘,出现在中国的权力中心,因而成为为数不多的频繁地露脸于广播、电视和电影《新闻简报》上的“名人”。

名人的回忆自有名人的魅力,虽然章女士的文章写得很细腻,也很有文采,显然不像她在书中多次自谦的那样,没有得到其父的真传。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弄历史的人来说,更感兴趣的则是书中披露的“消息’。章女士书中所披露的消息最刺激的,令我读后不得不写点什么的,是“文革”中章士钊给刘少奇写的一封信。

据章含之回忆,那是在1967年的3月初(10日之前),“打倒刘少奇”已经成定局的情况下,章士钊给毛泽东和刘少奇各写了一封信,意在调和他们的关系。章士钊给毛泽东的信此前已经披露过,而给刘少奇的信,据我所知是首次面世,信中最关键的部分是这样一段“窃以共产党起家不易,由草创以至统一全国,前后四十余年之久。两公皆始终其事,相与戮力拼命以底于成,此何等珍贵友谊,岂可等闲视之。以钊揣知公于润公微论学术即以里闰与年事;论风义原是师友相兼。加以亲随有年,不断耳提面命,即自安部曲而有所尊奉,亦属谊所当然。今外间之所齮龁公者,姑不论是非虚实如何,而公应执持百鸟不噪空窝之确信,取法廉颇向蔺相如肉袒负荆之诚意,亲诣润公之门,长跽谢罪,举一切谰言毁语自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向后在润公统一指挥之下,共同施行无产阶级路线,期于一流而无间,倾怀自誓毫无保留。须知人非圣贤,孰不有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钊敢信,润公乐于公有此一举。立以公之诚恳转达群众,于是约期开一恳亲大会,两公同时出席,相与化豺狼于玉帛,易戟指为交心;由是自公而层累蔓延之各项纠纷均相次而得到解决,岂不大快,岂不大快!”(见《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第351页)原信看来是用老式的八行书格式写的,还是按旧时代的习惯,凡提及“润公”(毛)、“公”(刘)时,前面均要空格,以示尊敬。

章行老一辈子做调人,到了垂暮之年,还受中共委托,坐着轮椅不辞劳苦地到香港为国共牵线搭桥,结果客死在那里,但是这次给毛刘做调人却做得实在不太高明。其实,据《刘少奇年谱》记载,在章士钊的信发出之前,该年的1月13日,毛泽东与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见了最后的一面,在会面中,刘少奇虽然没有长跪不起,但已经像章士钊说的那样,将一切过错揽在了自己身上,要求辞去一切职务,带妻儿去延安或老家科地,以便尽早结束“文化大革命”,据说毛当时还劝慰了他几句,要他“好好学习,保重身体”。然而,就在章士钊给毛刘二人写信后不久,针对刘少奇夫人的“王光美专案组”已经升格为“刘少奇、王光美专案组”,刘少奇的悲剧已经依照稿本演出了。顺便说一句,专案组大概要算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现象,国外学界已经有专门的研究。

诚然,当时章行老虽然在新中国已经过了18个春秋,但在旧中国过得更长,之于满清固然还算个斗士,之于民国却至少是半个遗老,虽说跟毛泽东过从甚密,但谈的都是诗书文章之类的旧事,自然民国积习难改,因此,在“文化大革命”的关键时刻出一点老天真,不仅情有可原,而且其情可悯。不过,话又说回来,章士钊不明白“文化大革命”,搞不懂党内斗争,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当时那些“天天讲,月月讲’阶级斗争、大搞防修反修的人们,包括刘少奇和哭着喊着要揪他出来的红卫兵们,其实也未必明白“文革。是怎么回事(刘少奇当时就说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坦白地承认他不明白,红卫兵小将们当时以为自己什么都明白,可是后来打“5.16”分子,上山下乡之后,却又糊涂了)。不仅当时不明白,大多数过来的人到今天可能还是不明白。也许有个别人明白,装不明白。

关于中国为什么会有“文革”,真是个人言言殊的问题。国外似乎更多地纠缠于毛刘之间的权力斗争,而国内则长期以来,一直将之归咎为毛泽东对某种理论蓝图的特殊爱好以及对形势的错误判断。好在,现在学术界已经开始注意到毛刘之间在“建设社会主义”方面设想和操作方式的分歧,其实,由此出发,我们完全可以通向关于“文革“起源的另一种解说。

显然,“文革”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思考“文革”必须从中共的整个历史特别是建国以来的历史去想问题。建国以来,学习苏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的基本路径。随着学习进程,中国逐渐从“一五计划”时不知计划为何物的状况,进步到了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计划经济体系,也就是说学得有模有样了,建设事业也连带着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好景不长,以苏共二十大为契机,中国人开始反思前阶段对苏联的学习,这种毛泽东带头进行的反思,在反右运动和中苏磨擦的刺激下,结果是形成了另一种建设模式,即秦晖所谓的“命令经济”模式。众所周知,这种模式的大规模试验,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由于大跃进的失败过于惨重,此前已经定下的中共领导层中的一线二线领导结构,开始落到了实处,党和国家真的开始形成两个中心。“文革’,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生的。

实际上,所谓的计划经济和命令经济,并不只是一个经济模式,其内涵也不仅限于经济领域。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不仅有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严密计划和平衡对称的经济结构,以及按部就班的生产过程,还有与之对应的政治制度与管理机制,即所谓的官僚制、科层制,以及讲究程序的操作机制,照章办事甚至文牍主义的工作作风。而命令经济虽然并没有像它的“兄弟’那样定型,但依然有着某些截然相反的属性,那就是群众运动,不讲常规,不断突破制度的限制等等特质。显然,以刘少奇和陈云为核心的中共一线领导人,对计划经济有着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亲和力,而毛泽东恰恰相反,对命令经济有着压抑不住的偏爱。在很多人眼里,毛泽东是个对经济建设既不懂行,又不热衷的人。其实,毛泽东比谁都在意有无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从《资本论》到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他一直都在读。

毫无疑问,毛泽东是一位大手笔、富有诗意的领袖,在战争年代,他的这种特性,对中国革命取得巨大而迅速的胜利,无疑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群众运动政治操作和不讲常规的工作作风,在毛泽东大手笔的涂抹下,常常有出奇制胜的神效。进入建设时期,面对具有成型经验的苏联和更为强势的共产主义运动领袖斯大林,学习苏联,引进计划经济体系显然是不可抗拒的选择(否则就会被社会主义阵营扫地出门)。然而,随着这种过于规范的体制在中国逐渐扎根,而且成就斐然,毛泽东和这种体制之间的隔阂就越来越凸显。当然,毛泽东其实也并不是没有考虑过学这个体系的理论,从而掌握其中的规律,但是他固有的知识体系和他以往的成功,阻碍了他的这种尝试,一位公认的伟大领袖,实际上置身国家建设的事外,这种地位是他难以忍受的,所以,只要有机会,他就不可避免地要另起炉灶。当中国正在大规模地享用计划经济的好处的时候(1956年),却要大张旗鼓地反思这个体系的弊病,走自己的路,这种行为,如果不是因为毛泽东个人对计划经济的反感,按常理是讲不通的。其时,即使在苏联,也只是反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而已,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没有开始。

如果说,在1956年之前,毛泽东还有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可供建功立业,那么到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建设势必、也必须成为党的核心事业和中心工作,所以,尽管反右运动之后,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改变了八大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提法,但经济建设的中心却没有变。只是苏联模式的“马钢宪法”变成了中国的“鞍钢宪法”,制度和常规受到大规模的冲击,当然,这时期以大规模群众运动方式开展的建设,也是空前绝后的,只是,这种空前绝后的建设最后变成了空前绝后的破坏,毛泽东在建设上的大手笔遭遇了空前绝后的尴尬。

跟某些学者的看法不同,我不认为大跃进的失败,威胁到了毛泽东的威信乃至地位。相对于毛泽东那又多又巨大、近乎神迹的功业,在一个惯于迷信伟人的国度里,尽管这个伟人遭遇了空前的失败,即使有损伤,也只伤及皮毛而已,更何况,其时失败的责任在老百姓那里并不完全明朗。然而,对于毛泽东来说,更严峻的问题是,他所热衷的命令经济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怀疑,而原来的计划经济体系,不仅随着困难时期的调整整顿而卷土重来,而且大得人心。一线领导不仅在事实上形成了另一个中心,而且正在确立自己的合法性。这个中心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不足以威胁到毛泽东的地位,但如果任其在这条计划经济的道路上走下去,那么中国早晚会变成第二个苏联,而在苏联体制下,毛泽东即使能够保住地位,也不可避免地要失去施展拳脚的机会,历史将带这个有过太多风光的伟人步入落寞。

所以,无论苏联是否改革,都会被判定为“修正主义”(如果不信,可以再看看当时以批判修正主义而著名的“九评”,那里有多少批计划经济的内容,后来在“文革”中对修正主义的批判,是怎样将计划体制打得粉碎的),而中国的一线领导,无论为首者是否为刘少奇,都迟早会与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挂上钩,最终被打倒。只是刚刚经历了失败,而且一线领导又过于得人心,尤其是得中层和基层官员之心,以至于打倒“资产阶级司令部”的过程,很是费了一番周折。

1962年,在经济形势刚刚有所缓解,在中共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大谈阶级斗争,其实并不意味着他从此不在意建设,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告诉全党,他并没有认输,他的模式并没有错,错是出在执行的过程,错在党内出现了别有用心的人有意捣乱,而革命是可以促生产的。然而,由于整个经济形势依然很不乐观,所以,毛泽东只好做出妥协,接受刘少奇的建议,不将全会的决议向下传达,所以反击在此时只打出了口号。

不过,只要毛泽东意识到事情的危险性,那么中国的“修正主义”被打倒是早晚的事。

由于毛泽东政治操作的惯用方式是运动,所以,他的反击也自然以运动的方式进行。实际上,“文革”在1963年底的“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中就开始了。一贯相信农民、习惯于从农民身上汲取力量的毛泽东,此次还是习惯性地想借助农民实现他的目的,至少,他希望农民可以再做一次“革命先锋”。这就是为什么在而后的“四清”运动中,居然又发生了从前在解放区土改时才出现的现象,中共自己的基层组织和政权被绕开,由上面派下来的工作队,在农村成立了类似当年贫农团式的“贫下中农协会”,作为运动的权力中心。然而,农民毕竟是被饿怕了,锐气已无。运动进行了一年多,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形成“农村包围城市”之势,把火烧到那个司令部头上,只是殃及了大批倒霉的农村干部。于是,一向对运动非常热心的毛,突然之间再也不理会“四清”了,既不听汇报,也不下指示。他将目光投到了城市,发现这次学生才是做“革命先锋”的合适人选,结果,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变成了“文化革命”,而且指定在文教领域展开。

果然,受到鼓励和暗示的学生,如愿地成了革命先锋,而建国以来从来没有提倡过的“学生运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还幻想着要控制局面的刘少奇等人,果然因“镇压学生运动”而引火烧身。最终,就出现了章士钊写信时的那种情景,“资产阶级司令部”被摧毁了。其实,章士钊不懂,这里不是毛刘个人之间的矛盾,换一个别的什么人,只要他处在刘的位置,命运其实是一样的,不管是谁,那个“司令部”必须倒台,毛泽东其实说得很明白。

至于说毛泽东为什么要如此大动干戈,冲击几乎所有的干部,以至于导致国家几乎瘫痪,那是因为在打倒另一个中心的同时,往往需要进行政治的重新整合,确立干部们对本中心的绝对依附,显然,不经过冲击,重新整合是不可能的。由此造成的天下大乱,虽然有点始料未及,但也是不得不付出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文革”的基本理论依据,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其实是在“文革”的过程中才逐步形成的,它更多是着眼于事后的解释,而非事先的指导,当这个理论发展成“党内有个资产阶级”的时候,连稍有马列主义常识的人都意识到,这个理论对马列主义包括毛泽东此前的思想已经过于“修正”了。

所以,尽管毛泽东似乎特别喜欢强调理论,但理论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我们看到,在“文革”大局已定的情况下,终毛之世,社会生产始终是在“抓革命”的旗帜下进行的,“农业学大寨”和“工业学大庆”的两学运动,成为国家经济生活的主基调(以前者为最),而两学运动,本质上就是以清教禁欲式的群众运动搞经济。1975年邓小平复出,刚刚对命令经济有所调整,结果触犯了大忌,再一次被打倒。毛的晚年,他的经济模式已经化为他和他事业的象征,无论如何都动不得。

可以说,“文革”是一场毛泽东以极其理性思考,设计出的政治运动,目的主要是为了捍卫他那极富浪漫色彩的建设模式,而首当其冲的刘少奇,可能至死也没有明白个中的道理,所以,在他而言,不存在有意识的抵抗,而“文革”中所出现的抵抗,大多是运动冲击到制度与体制时发生的自然反弹,所以,在毛泽东有计划的反击下,不堪一击。然而,经济建设跟打仗不一样,在毛泽东的模式被拉到中国建设的主轨道上以后,并没有像他期待的那样,在革命的刺激下生产飞速前进,在经济领域许多的“毛泽东思想胜利凯歌”,其实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泡沫,按他的思路,只好一次次加大革命的刺激强度,“文革”的大运动中,套上一个接一个的小运动,当然,越刺激效果越差。正像在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他对一个外国记者讲的,不管理论上有多么正确,没有胜利群众是不会跟你走的。摧毁另一个司令部的反击虽然很快就大获全胜,但他心爱的模式却始终没有成功,正因为如此,临终前的毛泽东才会有那样的悲哀,也许,在内心深处,他已经意识到了他的失败。

“文革”的发生,距今已经将近四十年了,当年章士钊弄不清的事情,今天的我们应该能看清了,也应该看清了。

同类推荐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天下三国

    天下三国

    本书由著名作家李国文话说三国157题,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内容丰富,文字精炼。
  • 大海商

    大海商

    千帆云集,万商影随,从这里出发,征服世界。15世纪至19世纪末“闽南商人”以大海为舞台,以世界为市场,勇于开拓的历史。《大海商》用散文手法,发现历史,辩证地看沧海桑田变幻,激情澎湃地抒写了东南沿海的商人,填补了中国一段真实的海洋文化,情真意切地再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惊悚恐怖极限:囚困岛

    惊悚恐怖极限:囚困岛

    在梦中,我梦见自己走在一片黑暗广袤的荒野上,头上雷电轰隆,雨水哗啦冰冷。我踉跄回头,光影忽明忽暗,雨声中我清晰听到后方传来的脚步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阳光照进现实

    阳光照进现实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以力成圣

    以力成圣

    修士,以力证道……而修身者,则把身体力量的极限,发挥到顶点……看华夏武修者,如何在异世大陆的傲视天下,尽在《以力成圣》……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原在四重天

    原在四重天

    四个不同的女子,家恨情仇,武林阴谋,身世迷奇。创造怎样的四重天?
  • 夏日温存

    夏日温存

    这是有关几位青年人的故事,所谓他们的青春,所谓他们的怀念,都在上演,故事不够唯美。想要的悲伤不够悲,美好的结局不够美,但这是我最好的故事。
  • 伪装残心公主

    伪装残心公主

    原本是快乐的生日,却成了妈咪的忌日。是她夺去了妈咪的生命。是她夺去了妈咪的爱情。如果不是她。我就不会被爸爸赶出家门。如果不是她。我就不会变成孤儿。我要变得更强。我要报仇。一个人独自踏上异国他乡。一个人独自来到死亡之谷。一个人……从始到终都是一个人。她坚强,其实她脆弱。她微笑,其实她哭泣。她一直在伪装着。一直在欺骗着。十年后,她回国,去到了月光梦学院。遇到了王子们,遇到了她的女儿。一切的爱恨纠葛,一切的恩怨情仇。就在这个月光梦里面解决吧。
  • 毒妃戏邪王:驭兽大小姐

    毒妃戏邪王:驭兽大小姐

    玩个网游还能穿越成草包,高端?霸气?上档次?统统木有!还狗血的被未婚夫退婚,辱没门楣被赶出家门!倒霉也不是这么倒的啊?姐可不是穿来当受气包的。于是,草包女逆袭!修神诀,驯灵兽,闻名天下。掌乾坤,佐命运,笑傲云间。然后——红衣舞动,恣意轻狂!“凤释天,你居然敢调戏我!”男子微眯着一双醉眼,盯着面前的红衣女子。女子当风而立,挑眉轻笑:“俊男,就是给女人调戏的!”说着,她挑起男人的下巴:“来,笑一个,笑好了,有赏!”……文内各种类型美男,只有你想不到的,只要是你想得到的美男类型,在这里你都能找到!
  • 魅力女人的8堂幸福课

    魅力女人的8堂幸福课

    生动的语言收集了诸多女性对幸福的理解,阐释什么才是女人需要的幸福,它告诉现实生活中的女人,如何生活才幸福,怎么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