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000000015

第15章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今年过年的时候,见我闲得无聊,几个电视界的朋友弄来了他们拍的一个小小的纪录片--《听樊修章老人讲过去的故事》。片子很简单,只是讲了一个普通人在过去一连串运动中的故事。当然,此公是个有文化的人,一生做过最显赫的事情是翻译了《浮士德》。据说他的译本是最好的,这点我可以同意,因为最早看郭沫若的译本,越看越觉得歌德不怎么样,到后来看了樊修章的本子,才知道《浮士德》原来竟然是这么美的。不过,除此以外,老人好像就是养过很多头猪,也杀过很多猪而已。

人生识字忧患始,老人一生的悲剧似乎只因为他考上了北京大学。老人不是新中国的阶级异类,如果不是他发愤读书,以好得不能再好的成绩在1953年考上了北京大学,那么他最悲惨的遭遇,可能就是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饿死,其实更大的可能不是这样,因为他至少有中学文化,很可能会做个公社干部,顶多在“文革”时挨点小批斗,波澜不惊地过一辈子,总不至于像他所遭遇的那样,一次次地被整个半死或者大半死,而且罪及妻孥,更不可能在人家整他的间休期间,因为看不到书,而像《象棋的故事》里的博士那样几乎发疯。

新中国的民众意识变迁,是一个以阶级意识代替人性意识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有“原罪”的人,注定是要变成非人,一些非人早一点进了牲口棚或者上了屠宰台,一些晚一点,但早晚都逃不脱,老早就已经入了“资产阶级”的另册。更有意思的是,原罪队伍在某个时间段,居然可以不断地扩大,樊修章就是因为1957年反右的时候,在人家的动员下,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于是一个原本出身还好的人,跨进了原罪者的行列。不过,反右运动结束,经过历次运动的积累,所有地、富、反、坏、右项目凑齐,原罪队伍基本也就定型了。后来再想在名单里填点项目,好像还真是有点难度,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大部分都平反了,所以“四清”运动的时候,全国农村干部连一个地富出身都没有,却骇人听闻地说全国大多数的政权掌握在地主富农手里,棒子还是往已经打得稀烂的原罪队伍的屁股上打。自“四清”运动末期到“文革”,史无前例地弄出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名目,乍一看,好像有原罪队伍扩军之嫌,但是且慢,如果当权的只有走资派这一项头衔,那么用不着等到运动结束,他就会被解放,重新被结合进权力中心,继续做他的当权派。真正倒霉的往往有着跟原罪类似的嫌疑,比如叛徒什么的。

现在一谈到“文革”,好像就是一大堆走资派和名人受难的故事,好像真的出现过底层的人们翻身,打倒官僚主义的好日子。其实,不充分考虑“阶级意识”四个字,根本就无法理解“文革”。实际上,“文革”不过是一连串群众运动中的一个大个的,之所以“文革’最早被视为灾难或者浩劫,只是因为居然整到了原来运动的组织者头上,不由得不让人好生伤感。就像当年张献忠在四川杀人,杀“两脚羊”(大西军给老百姓起的名字)的时候,大家还过得去,可是等杀到杀人者的头时,大家未免感慨系之,于是乎,一哄而散,活下来的也开始“批判”主公了。其实,说到底,每次运动,包括“文革”,最终都是那些有原罪的人最倒霉,其次就是那些稀里糊涂卷进去的普通老百姓。那个时候,真正底层的人们,别说翻身出气,就连这样想想都是罪过,是自己不能饶恕自己的罪过。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包括那些明智的研究者,并没有多少人关注过这些人的命运,人们所说的底层,已经理所当然地将他们排除了(下意识的)。可是,这些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上千万个。像樊修章这样,后天获得“原罪’的人们当然还算幸运的,毕竟还有“改正”“平反”,还有人写文章、甚至拍电影电视为他们说话,因为他们中的多数是文化人,甚至是大文化人。但是,原罪队伍顶着其他项目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在农村的同类,那些被杀死、整死、整得半死的人们呢?有谁问过,他们的地主富农的身份有多少是货真价实的?就算是真的地主富农,解放前剥削过人,他们和他们的子女就活该一次次往死了整吗?

没错,走资派是挨过斗,有的人斗得还挺惨,但他们毕竟有一批批“解放”的时候,虽然很多人被挂起来没有事做,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自杀和被关进监狱。而那些有原罪的人们,在运动中被打死、折磨死、被专政机关专政掉的有多少呢?用不着统计,至少几十倍于走资派。“文革”十年,里面不知有多少小运动、中运动,每次运动,不,一有风吹草动,这些有原罪的人都要被揪出来示众,提醒人们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而且越讲越激烈,越残酷。

我属于像樊修章那样有原罪者的子女,当时的称呼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言外之意就是更可能的是可以教育不好,从上代人开始,就已经按《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那样“黜为农”了。不过,还好,毕竟没有生活在将我们这种人成批杀掉的地方,只是要做“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活靶子,一条小命庶几可以保全。农村的社区就是有这样的机制,上面有点事就推出这些天生的倒霉蛋顶缸,从而保护了一大片。成分好的人,即使犯了错,也容易将罪过栽到某些特定的人头上,反正统统是受了蛊惑和欺骗。连孩子圈也不例外,只要你属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那么承担罪过多少算是一项义不能辞的义务。无论怎样没招人没惹人,甚至被打得鼻青脸肿,都会让你检讨,或者干脆拉上讲台批判。

纪录片里的樊修章说到伤心处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要问,为什么没招谁、没惹谁,我要受这个罪?为什么我只是要过几天正常人的日子,却偏不让我过?为什么那些跟我无冤无仇的人要把我往死里整?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阶级斗争。在阶级斗争的环境里,没有人,只有“类兽人”。被整者在整人者的眼里不是人,打也罢,杀也罢,都引不起他们的怜悯,不过也不是动物,因为在那个百物短缺的年代,如果真当动物的话,应该被吃掉才是。同时,整人者也在整人的过程中变成了非人,当然也不是兽,兽怎么能有如此高明的整人手法,怎么可能整了人,还得让人一次次地痛骂自己,感谢挨整?且不谈那些精巧而又残忍的刑罚了。有人说,那时候人与人是“狼与狼。或者“狼同志与狼同志”的关系,其实,真是污蔑了狼。

更加戏剧性的是,有原罪的一群不仅在“革命群众”眼里不是人,他们自己在实质上也不是人。在“文革”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当有人在台上坐喷气式的时候,最早冲上去动手开打的,往往是他们的原罪同类,这些人只是暂时还没有被揪上台而已。我当时所在的小学,有位出身不错的男老师属于“特别能战斗’一党,在发动学生,斗我们的一位出身不好的女老师的时候,不顾人家怀着八个月的身孕,硬是在女老师的脖子上挂上装满石头的大铁桶游街,甚至这位女老师自杀了,还要带领学生开现场批判会。开始我还以为人家是革命立场坚定,后来才知道这位仁兄其实当年也做过右派,不过是借战斗向人表白,自己本该是“这边的”而已。那些扯着上了绞架的同类的脚,以表明自己立场的人,并没有因此得到宽恕,最后是谁也跑不掉。蹿上跳下,效果虽然不错,也只是给人表演了一出出活狗咬死狗的戏。

无庸讳言,当时的我跟樊修章一样,也想着什么时候有一天,能赎掉自己的原罪,甚至也幻想过也变成有资格整人的人。为此,当时特别想的事,就是在某次救火的时候,玩命冲上去,成为英雄,从此洗净自己。可惜,当时我太小了,冲是冲过了,却始终没有当上英雄。其实,当时就是当上了,身份也依然改变不了,不过就是从“可以教育好”到“教育好了”而已,想要洗干净,门儿都没有。樊修章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他说,在那个时候,要想自己是个东西,首先得把自己变成不是东西。可是,说实在的,那时候很可能我们连变不是东西的资格都没有。

长大以后,看过了建国以来的《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才悟到原来这种活狗咬死狗的事情一直就没有断过。每次运动,总有一批挨斗的人被他们的同类咬,然后下一批,大家越咬越顺,越咬越激烈,真叫名副其实的口诛笔伐(一部中国当代思想史,实际上就是批判和检讨史,本有心把这东西编出来,让后来的人们看看,可是担心名人和他们的后代跟我打官司,最后还是罢了)。

那些口口声声讲“文革”反官僚主义的人们,其实是对领袖的著作学得不深不透,以至于没有弄懂什么叫阶级斗争。领袖说得很明白,八亿人民,不斗行吗?过七八年,又来一次。那个时代的某高层领导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是领袖容不得中国有余钱剩米,有点东西就要折腾事。话虽不假,但折腾却不能只赖领袖一个人。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要运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未必就不要运动。改革开放以后,明确宣布不搞运动了,多少人活活憋杀,结果还是搞了不少运动。所有体系中人,只要不运动到自家头上,其实心情还是蛮舒畅的。谁说整人没有乐趣?否则挨整的人干吗交代得那么细?整人的人尤其乐意挖掘人家的私生活,如果稍微有点色彩,那么就会“做过细的工作”,直到情节丰满,细节充实而后已。谓予不信,没有经过那个年代的人可以设法看看我们陈年的人事档案,那里面白纸黑字,清楚得很,也生动得很。

当然,“文革”之前的运动跟“文革”还是有点区别,最关键的是“踢开党委闹革命”,不依靠组织。自古以来,中国人早就该学会了怎么样辨别官样文章和文章背后的真实意思。即使是“文革”闹得最凶的时候,其实也没有人真的是要防止什么资本主义复辟。按正统话语,中国过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根本就没什么资本主义,何谈复辟?最后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居然割到了农民养的几只下蛋换盐吃的老母鸡头上。我想,上头再糊涂,恐怕也糊涂不到这个地步,什么叫资本主义,那个时候老百姓不明白,上头的人总是要明白点的,来自西方世界的好东西,我们国家从来没有断了进口(帝国主义虽然封锁,我们还有香港),西方的信息,也没断了有一帮人在给领袖翻译。享受这样多信息的人,即使再糊涂,对于当时的资本主义跟我们社会的区别,总能有点认识。所以说,所谓的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其实只是一种说法,大家要理解,靠运动吃饭的人(其实还有机器),不运动,怎么活呢?

最后,我必须提一句的是,这个纪录片是不能公开播放的,即所谓的地下片子。其实,它所有的只是一个老人讲了些自己过去的故事,但是还是见不得天日。小时候,总是听一首歌,“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可惜的是,现在要讲过去的故事,也没那么容易。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人间耳录经(张石山散文随笔选辑)

    甲申岁末,山西作家组团赴韩国作一周游访。作家们平日或有闲暇,不乏聚会,难得有十数同志如此多日朝夕相处,结伴共同休闲。男士离家,群雄麇集;长夜漫漫,旅途遥遥;口欲耳欲驱使,不约而有同好。故卧榻两侧、车辆上下,人人献艺,各各卖弄本事。说故事、讲笑话,侃黄色段子、来文字游戏,竟成旅途一大节目。韩国风景秀丽,所谓赏心悦目;而有“说部”相伴,同行诸君益发乐甚。
  •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 2011年度诗歌排行榜

    2011年度诗歌排行榜

    滚石填塞去路。深深地下降然后以臂力攀升,如蚂蚁的影子在垂直天梯上匍匐、蜿蜒。野花如雾,涌上我的热泪。赤日蒸晒,峥嵘人间。有纵横之健翮坠亡,顷刻间被虫蚁食尽。石头扑向心,气息崚嶒而凌厉。
  •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绝世盛宠:第一王妃

    绝世盛宠:第一王妃

    “你在这宸王府除了能得到宸王妃的名号外,其余的你要一分,我便讨十分回来。”“残忍?殿下说笑了,挽华虽是淡漠冷情之人,却还不至于无情无心。”芸芸众生,不期而遇。一个是清艳绝伦有着一双异色双瞳被世人称为妖孽的穿越女子,一个是薄幸名狂慵懒闲适的无良皇子,还有一个艳绝天下一袭红衣媚惑世人的魔宫宫主。爱恨情仇,真假几分?一个爱的步步紧逼,一个爱的惊天动地。是人是妖又如何,只要爱,便是星辰陨落,天地毁灭,也无法阻挡!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宠爱之暖妻难违

    宠爱之暖妻难违

    她本是富家千金,生活无忧无虑,却一日之间,从天堂到地狱,一无所有。爸爸跳楼自杀,死在她面前,妈妈病重急需手术,债务人逼债上门。她四处求人,却没有一个人肯伸出援助之手,冷漠以对。只有他肯帮她,只要答应他的条件,成为他的女人…他是盟焰堂的少主,杀伐无情,狠毒冷血,为了权力与父翻脸,却唯独对她,情有独钟,温柔缱绻。为了得到她,他暗中筹划,耍尽手段,只为留她在身边。即使她恨他,也在所不惜…安暖暖原以为,只要她能挣到钱,等妈妈出院,她就可以摆脱他,重获自由,找到她以为的爱情。却发现,无论怎么样,她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片段:宝宝篇】萌宝宝蹦蹦跳跳的跑过来,搂住暖暖的腿,奶声奶气的说,“暖暖,我在路上看到一个叔叔,他跟我长的好像哦。”暖暖蹲下来,摸摸宝宝的头发,“宝宝是不是看花眼了?”“才没有。”宝宝撅嘴,“我就知道暖暖不相信我。呐呐,我把他带回来了,你看吧,像不像?”暖暖抬头去看。一个男人,带着清风而来,在灯光之下,唇角勾出浅浅的笑,“暖暖……”
  • 农妇庄园鱼米香

    农妇庄园鱼米香

    前世做什么事都差临门一脚的霉女倩兮,眼看着终于盼到天上掉馅饼了,却又被直接砸到了一个不毛之地。穷也就算了,一来就被嫁了出去,嫁也就算了,新婚之夜,直接被丈夫的鬼脸吓晕死过去!于是,丑夫说了:“你嫌我丑陋,没关系,再等几年,我弟弟就长大了。”翻白眼,弟弟长大跟她啥关系?还能弟娶其嫂咋的?再说了,她怎么看他弟弟都是个智障,还说的好像比他高大上似的!据说,他的大哥出家为僧,所以是个秃头;还有个兄弟风流倜傥,却从小就过继给亲戚了!得,整个一篮子的烂杏!&不过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根扁担扛着走。她的丈夫虽然丑,可是他上得战场下得厨房,打猎一流情商爆表,有责任感、有率真劲、还有人鱼线!她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才能拥有这样的实用男!帅有个屁用,到头来还不是被卒吃掉!开动她的现代化智商,承包池塘,喂鱼、种菜;开垦山坡,打猎、种树。不是说了吗?农村怎样才能富,少生孩子多种树,农村怎么才不穷,少生孩子喂狗熊,喂、狗、熊!荒田没人耕,耕开有人争,这不,小夫妻日子刚刚红火,突然那过继出去的兄弟就回来了,望着她色眯眯地说:风景还是这边独好。无独有偶,一群土匪扫荡了庙宇,大哥被逼还了俗,抱着经书一本正经地说:不负如来不负卿。倩兮风中凌乱,说好的节操呢?她、被、骗、了!&片段:“老佛爷,眼看着,儿童节快到了,我能有个愿望吗?”小不点嘟着腮帮儿用了个老气横秋的媚眼看着。“准奏。”倩兮束着围裙捋着袖管卡吃卡吃的炒着菜。“妹妹。”小不点数着指头说:“扎西有妹妹,索朗也有妹妹……”倩兮撇嘴,“阿妈不是教育过你,少生孩子多种树才能富吗?”小不点不服气的撇嘴,“阿爸说,富了就能生孩子。”倩兮挑眉。“阿爸还说,孩子多了才能多挣钱……”倩兮表情抽了抽,长臂一挥:“挣钱是吧,去!劈柴!”
  •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仿生试验

    仿生试验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王的男人:岂曰无衣

    王的男人:岂曰无衣

    身为皇女却从小被迫当成皇子培养,在步步惊心的后宫里孤军奋战,除了母后谁都不敢相信……直到国师无衣的出现。那是个潇洒任性到让人嫉妒的少年,神秘的,似乎无所不能……身为国师,身为她的太傅,他应该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吧?——龙秀——说好的游戏人间,红尘不染心,麻烦不缠身呢?!——无衣——国师,过来,替朕捏捏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倾城王妃惊天下:天才结界师

    倾城王妃惊天下:天才结界师

    流行穿越?好吧,肿么她还被交换灵魂。无奈成为官二代,美其名神女,实则废柴体质。终于某天逆袭,某男杀气腾腾磨刀霍霍而来。一次杀她,不成,再次杀她,徒劳,三次杀她,无果,到了四次,她已逆袭,神兽相伴而行,两人睥睨天下。且看风云变幻,径自笑随红尘。
  • 当家主母很凶悍

    当家主母很凶悍

    据说,这个国家的男女比例是一比一百;据说,这个国家的女人们卯足劲生孩子,就是很难生出一个儿子;据说,这个国家的男人只要一出生,很快就被预订下了五十个妻妾;据说,由于男人的比例太少,女人们已习惯不惜一切代价地争个丈夫,哪怕只抢回个第五十房妾室的头衔。哦对了,据说…,这个国家有律例,男人的妻妾上限,是五十…面对自称是“母亲”的女人的循循善诱,她干笑——好吧,既然这是游戏规则,那么…她会使出浑身解数…抢一个夫君回来!传言,兵部侍郎家的御九小姐是出名的抢夫达人;但凡有男方发出“征妻帖”,抢夫现场总有她的身影…可是,却总是百战百败,百败…不怠!在男人备受宠爱的凤国,女人婚前要争,婚后还要争。婚前要争个可以嫁的男人,婚后要争个可以被宠幸的机会,继而一举得男…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女人嫁夫的艰难史,以及她打败众多妾室,一跃成为当家主母的…家斗史。文文非小白,女主扮猪吃老虎,阴险、腹黑、无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