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1700000005

第5章 类型学视野下的汉日语语序对比研究——基于大规模语种库的考察 (1)

格林伯格(Greenberg 1963)以30种语言为对象,总结归纳出45条共性 。但这30种语言中并未包括汉语。因此,有必要对汉语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考察和分析。此外,由于格林伯格仅选取了30种语言,语种库的语言数量非常少,其共性究竟是否适合其他语言,需要通过包含更多语言数量的大规模语种库加以进一步验证。

二、汉日语语序参项对比

下面我们分别从21个语序参项出发,对汉日语语序进行对比分析和考察,并对格林伯格提出的45条共性中的部分共性进行验证和补充。

(一)小句基本成分语序(主语S、宾语O和谓语动词V)

这是语言类型学中最重要的参项之一。这里仅探讨肯定陈述句中的情况。疑问句将在[14]~[17]中探讨,否定句将在[18]中探讨。先看他动词句的情况。

他动词句中,日语主要使用SOV语序。汉语中,基本语序究竟是SVO还是SOV曾有许多争议,但现在一般认为是使用SVO语序 。我们采用以下观点,即在承认SVO语序是汉语基本语序的同时,也承认汉语中存在SOV语序。

本文在上述资料的基础上,对何午(2002)进行修正和补充,设定21个参项,对汉日语语序进行对比。通过这些参项上的汉日对比,可以更清楚地揭示日语的特点,同时也可以使汉语的特点更加清晰。

(1)太郎はリンゴを食べた。(SOV)

(2)太郎吃了苹果。考察发现,并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分别对两者的基本语序和非基本语序进行分析考察。(SVO)

(3)太郎把苹果吃了。(SOV)

例(1)的日语肯定陈述句使用SOV语序,例(2)的汉语肯定陈述句使用SVO语序,而例(3)的汉语“把”字句则使用SOV语序。不过,此时汉语“把”字句缺乏能产性,且与肯定陈述句相比属于有标的。例如在以下否定句中,“把”字句的使用受到限制。

(4)*太郎把苹果不吃了。

(5)?太郎不把苹果吃了。

(5’)太郎不把苹果吃干净。

(6)你怎么不把苹果吃了呢?

(7)太郎不吃苹果了。

表示否定时,发现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错误,“把”字句一般不能像其他句子(如例(7))一样简单地加上否定词“不”,如例(5);而需要在谓语动词后面补充补语成分,句子才能成立,如例(5’);而在疑问句和复句中则可以成立,如例(6)。由此可知,“把”字句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此外,Sun & Givon(1985)对现代汉语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使用VO语序的句子占40%以上,而使用OV语序的句子则不足10%。由上可知,汉语中确实存在SOV语序,但该语序并非基本语序。

此外,日语中有时也可以使用OSV语序,例如:

(8)22日午後3時ごろ、広島市安芸区矢野西4の空き地に、女児が入った段ボール箱があるのを通行人が発見し、110番した。(毎日新聞2005年11月22日)

(9)26日午前7時半ごろ、岐阜県揖斐川町谷汲長瀬の無職、横山ちよさん(26)の住宅で、台所付近の屋根が落ちて横山さんが下敷きになっているのを、横山さんを病院に送るために訪ねてきた近くに住む長女が見つけました。(NHKニュース2005年12月26日)

(10)そんなIT社会がはらむ危うさを名古屋地裁はどう考えているのだろうか。(朝日新聞?社説2005年6月1日)

(11)いまにして僕は思うのだが、あの白く長い道をまさしく僕は歩きつづけて来た。(日本戦後名詩百家集 )

日语中语序只是语用手段之一,而不具有语法上的区别意义。上述例句均是出于语用上的特殊要求才使用OSV语序的,即将未知的内容提到前面先说(如例(10)、(11)),以凸显该信息的重要性。而例(8)、(9)中,虽然「を」格成分和「が」格成分均为未知信息,但新闻中故意将原本应为「~が~を+V」语序的结构变成「~を~が+V」语序的结构,以强调被提前的「を」格成分信息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日语中OSV语序并非基本语序。

日语中重要的语序规则是动词位于句末。只要动词位于句末,主语和宾语即使发生位置变化也同样可以成立。日语口语中,虽然经常出现主语和宾语位于动词之后的情况,但此时带有一种在句子说完后又附加新内容的感觉,属于倒装句,本书对此不作探讨。例如:

(12)花子を見た、太郎が。(看见花子了,太郎。)

同样,汉语中也存在OSV语序 。例如:

(13)饭我不吃了。

(13’)我不吃饭了。并对其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14)那本书我看完了。

(14’)我看完那本书了。

例(13)、(14)中,位于句首的“饭”和“那本书”是句子的话题,相对比较特殊。此外,一般要求有定名词充当。当然,这些表达一般只在口语中使用。吴方言中,经常使用这种语序的句子。这与话题和焦点关系密切,例(13)、(14)与例(13’)、(14’)相比,仅存在语用意义上的区别,而不存在语法意义上的区别。

下面探讨自动词句。日语中,主语与谓语动词的顺序为SV语序。汉语语序与日语相同,一般也是SV语序。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动词前置于主语反而显得更自然。例如:

(15)下雨了。

(16)雨下了。

(17)来人了。

(18)人来了。

上述表达与话题、有定和无定、信息结构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位于动词之前的名词是有定名词、旧信息和话题,位于动词之后的名词是无定名词、新信息和焦点。

格林伯格(Greenberg 1963)在共性3和共性4中分别作出如下表述:

共性3:优势语序为VSO的语言总是使用前置词。

共性4:以SOV为正常语序的语言,在远远超过随机频率的多数情况下,使用后置词。

由共性3和共性4可以看出以下倾向:

倾向I:附置词使用前置还是后置,与谓语动词V的位置关系十分密切。即如果该语言谓语动词在前(句首),则倾向于使用前置词;相反,如果谓语动词在后(句末),则倾向于使用后置词。

我们在山本秀樹(2003)的基础上,对谓语动词居前语言(VSO/VOS)和谓语动词居后语言(SOV/OSV)共计553种语言的附置词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和统计,统计结果也验证了这一倾向的正确性。

绝大多数(93%)动词居前语言(VSO/VOS)使用前置词,但也有少量语言使用后置词,所以共性3有必要修正为“优势语序为VSO的语言几乎总是使用前置词”;相反,绝大多数(97%)动词居后语言(SOV/OSV)使用后置词。

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日语是SOV语言,使用后置词,符合共性4和倾向I。而汉语SVO语序为优势语序,谓语动词位于句中,既有前置词,又有后置词,前置词占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对格林伯格提出的45条语序共性中的部分共性进行了验证,汉语基本符合上述倾向。再如,阿拉伯语的优势语序是VSO,使用前置词,符合共性3和倾向I。

(二)附置词与中心名词

附置词(adposition)主要有前置词(preposition)和后置词(postposition)。

关键词:语言类型学 汉日对比 语序 语种库 参项

一、引言

本文从类型学角度对汉日语语序进行考察,试图探究双方在类型学中的定位,在运用大规模语种库(约3000种语言)进行统计的基础上设定21个参项对汉日语语序进行对比。此外还有位于中心名词前后的两置词(CP, circumposition)。不过汉日语均没有两置词。附置词有时很难与接辞(affix)严格区分开来,尤其是当遇到不熟悉的语言,往往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汉日语都有附置词。本书将汉语的“介词”和日语的格助词、提示助词、副助词等都看作附置词。

日语中附置词一般位于名词之后,即后置词 。例如:「が」、「を」、「に」、「で」等格助词;「は」、「も」等提示助词;「ばかり」、「だけ」等副助词。但角田太作(1991:6)认为,日语中也有前置词。例如:

(19)空港(含む無線航法援助施設)(全日空の機内誌「翼の王国」1990年6月号(No.252))

例(19)中的「含む」来源于动词,角田认为可以将其看作前置词。此外,角田还列举了「至名古屋」和「於名古屋」中的「至」和「於」,认为虽然其来源受到汉语的影响,但不能否认它们已经成为日语的一部分了。

笔者认为,「含む」在形态上还是动词形态,「至」和「於」也仍然用汉字来表记,因此其语法化的程度还很低。此外,其能产性很低,使用范围也非常受限制,一般只能用于书面语。因此,前置词就如同古代汉语在现代日语中的化石一般,其使用仅限于极少数场合,后置词占有压倒性优势。

汉语中附置词一般称为“介词”,既有前置词,也有后置词。从整体来看,前置词稍占优势。前置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转化而来,例如:“于”、“以”、“在”、“向”、“往”、“朝”、“用”、“给”、“把”、“被”、“跟”、“对”、“从”、“到”、“像”、“为”、“与”、“同”、“比”等。相反,后置词大多由名词转化而来 ,例如:“上”、“下”、“前”、“后”、“内”、“外”、“里”、“中”、“间”、“旁”等 ;也有从副词转化而来的,例如:“似的”、“一样”、“一起”等。

日语中的附置词绝大部分并非由动词或名词转化而来的,日语语序在多个参项上均与大多数同类语言保持一致,而是古而有之。其大多数没有词汇义,语法化程度极高。相反,汉语中的附置词绝大多数来自动词或名词,其语法化程度不太高。汉语的前置词和后置词分别来自不同的词类。因此,关于汉语前置词和后置词的研究,对于发现和揭示人类语言中附置词来源的多样性以及隐藏于其背后的共性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大多数SVO语言(83%)使用前置词,只有少数SVO语言(17%)使用后置词;绝大多数SOV语言(97%)使用后置词,仅有极少数SOV语言(3%)使用前置词。汉语是SVO语言,也有SOV语序,但SVO是优势语序;既有前置词,又有后置词,但前置词占优势。因此,汉语与大多数SVO语言保持一致。日语是SOV语言,使用后置词,与绝大多数SOV语言保持一致。

(三)属格(G)与名词(N)

属格(genitive)也称所有格,在日语中由后置词「の」(格助词)来表示,位于表示所有物的名词之前。在汉语中由后置词“的”(助词)来表示,与日语相同,也是位于表示所有物的名词(中心名词)之前。究竟什么场合使用非基本语序?非基本语序又有怎样的效果?其背后究竟潜藏着何种原因和规则?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进一步考察、分析和探讨。

(20)太郎の本

(21)太郎的书

格林伯格(Greenberg 1963)在共性2中作出如下表述:

共性2:使用前置词的语言中,领属语(属格)几乎总是后置于中心名词,而使用后置词的语言,领属语几乎总是前置于中心名词。

角田太作(1991)设定了19项参数对日语、英语和泰语进行对比研究。山本秀樹(2003)以2932种世界语言为对象,设定了13个项目进行考察。何午(2002)在角田太作(1991)的基础上,也设定了19项参数对汉日语进行了对比研究。

我们基于山本秀樹(2003)分别抽取389种前置词语言(Pr语言)和470种后置词语言(Po语言),对其属格与名词的先后顺序进行考察和统计。

在前置词语言中,绝大多数语言(91.3%)的属格位于名词之后;相反,在后置词语言中,绝大多数语言(97.7%)的属格位于名词之前。

日语是后置词语言,属格位于中心名词之前,符合这一共性;汉语既有前置词又有后置词,是较普通的语言;而汉语语序则在多个参项上与大多数同类语言不一致,但前置词占优势,属格位于中心名词之前,因此不符合这一共性。由此可见,在这一方面,汉语在同类型语言中属于比较特殊的语言。

(四)形容词(A)与名词(N)

汉语和日语中,形容词均前置于中心名词。例如:

(22)青い空

(23)蔚蓝的天空

从类型学角度看,形容词与中心名词的语序(AN/NA)参项与其他语序参项的相关性较低。山本秀樹(2003:19—21)对1316种语言进行统计后发现,SOV语言中,使用Po/GN/AN语序的语言有268种,使用Po/GN/NA语序的语言有316种;若仅考察AN/NA参项,SOV语言中,有279种语言使用AN语序,而有346种语言使用NA语序。由此可知,SOV语言使用NA语序的语言要多于AN语序,日语使用AN语序,与大多数SOV语言不一致。在SVO语言中,使用Pr/NG/NA语序的语言有359种,而使用Pr/NG/AN语序的语言只有50种;若仅考察AN/NA参项,SVO语言中,有448种语言使用NA语序,而使用AN语序的语言只有92种。由此可知,SVO语言使用NA语序的语言远远多于AN语序,汉语使用AN语序,与绝大多数SVO语言不一致。由上可以看出,在AN/NA参项上,汉语和日语都是相对特殊的语言,尤其是汉语更为特殊。

此外,格林伯格(Greenberg 1963)在共性5中指出:

共性5:如果一种语言以SOV为优势语序,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盛文忠

摘要:本文从类型学角度出发,并且领属语(属格)置于中心名词之后,那么形容词也处于名词之后。

我们对SOV语言且属格后置于中心名词的语言(共计20种)的AN/NA参项进行了考察和统计。

基本语序为SOV、属格位于中心名词之后且形容词也位于中心名词之后的语言有19种,占95%,例外的情形即基本语序为SOV、属格位于中心名词之后、形容词位于中心名词之前的语言只有1种,仅占5%。由此可以验证格林伯格的共性5是基本成立的,但有必要修正为“如果一种语言以SOV为优势语序,并且领属语(属格)置于中心名词之后,那么形容词也几乎总是处于名词之后”。

(五)关系从句(Rel)与中心名词(N)

汉语和日语的关系从句(relative clause) 均位于中心名词之前。例如:

(24)太郎が先週買ったテレビが壊れた。

(25)太郎上周买的电视机坏了。

格林伯格(Greenberg 1963)的共性24表述如下:

共性24:如果关系从句前置于名词或者是唯一的或者是可交替的结构,那么这种语言或者使用后置词,或者形容词前置于名词,也可能二者兼有。

我们在山本秀樹(2003)的基础上,从1519种语言中抽取RelN语言,对其与Po/Pr、AN/NA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统计。

RelN语言中绝大多数使用后置词(Po);80%以上的RelN语言使用AN语序;80%以上的RelN语言既使用后置词又使用AN语序;仅有极少数RelN语言在使用AN语序的同时使用前置词(Pr),如中国粤方言;而既不使用后置词,也不使用AN语序的语言则没有。由此可以验证格林伯格的共性24是基本正确的,但有必要修正为“如果关系从句前置于名词或者是唯一的或者是可交替的结构,那么这种语言几乎总是使用后置词,或者形容词前置于名词,也可能二者兼有”。

日语使用后置词,形容词前置于名词,完全符合共性24。汉语同时使用前置词和后置词,前置词占优势,但是形容词前置于名词,因此也基本符合共性24。

(六)指示词(D)与名词(N)

汉语和日语中,指示词(demonstrative)均前置于中心名词。例如:

(26)この リンゴ

(27)这个苹果

关于指示词,格林伯格(Greenberg 1963)在共性18中指出

同类推荐
  • 谁的青春没有秘密(原创经典作品)

    谁的青春没有秘密(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来自天堂的笑声(原创经典作品)

    来自天堂的笑声(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像花儿一样开放(原创经典作品)

    像花儿一样开放(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梀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中国的家长总是最苦情的家长,不怕累,不怕苦,半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关键点。3岁左右是多方面能力(感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懂得了这一点,父母们教孩子就不用那么累了。本书将3岁关键期的幼儿发展进行了详细而通俗的讲述,告诉家长如何在让孩子在3岁的时候长对了,那么以后就一劳永逸了。
  • 骗妻成婚,腹黑老公太危险

    骗妻成婚,腹黑老公太危险

    我多想一不小心就和你白头偕老。结婚登记日分手,一转眼倒是成了前男友他哥哥的女人……她是最年轻的美女医生,白衣天使,他是背景深不见底的豪门公子,神秘非常。阴差阳错,她回去进修,他成了她的操行评定师。只是看着他一脸的正气,她却觉得他邪恶无比。……进修评定当日,他让她独自留下,手把手用力的教她什么才是满分,她闷哼:“混蛋!你不是人!”他勾唇邪笑:“我是男人!”……结婚当日,丢下新娘,左拥右抱娇滴滴的美人,大张旗鼓的温泉共浴。三个月,两人都没见过面,一回来,他住院,她操刀。他怒火滔天,瞪着晃着手术刀在她面前的小女人,咬牙切齿:“你敢!”她勾唇邪笑,银白色的手术刀在她嫩白的手指间叮叮的响:“你别那么凶,等会我吓到了,慌了,刀子唰的一下不留神就把你……切了。”**他宠,他爱,她无法自拔的沦陷,却在彼此许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那一晚,他牵着别人高调示爱……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随身空间之良田农女

    随身空间之良田农女

    一朝重生到农家,挨饿受冻未脱贫。鸡飞狗跳麻雀闹,鸡毛蒜皮是非多。啥?娶俺当扶贫?我呸,俺人穷志不短,拖家带口奔小康!田园魔方空间大,土肥水清好种田,田中自有黄金屋,田中自有男如玉。咔咔咔,转转转,金田银地一锅兜,看我农家小萝莉,变废柴田为金银地!翻手田,覆手地,金银财帛滚滚,美男排排我选!论家的小日子红红火火滴旺起来啦!来,排排队,选个男银陪种田!富的冒油滴不要,苦的掉渣滴不要,帅到人妖滴不要,土到嗝屁滴也不要!小剧场一:“相公?快来嘛!”女人躺在床上,媚眼如丝。“嘘——”“干啥?”“我听听娘走了没。”小剧场二:“宝宝,快喝奶!”“宝宝,不许吐奶!”“宝宝,你又尿地图了!”“臭小子,霸占了你爹地盘,还这么嚣张!”“啪——啪——”“哇——”“混蛋,你干嘛打我儿子?!”“他欺负我女人!”“你欺负我儿子!”飞起一脚,猛踹过去。“哎呦——疼,女人,你敢打我!我打你儿子!”“打我儿子,就打你!!!”某女强悍叉腰。小宝宝满脸黑线——瞧这极品的一家子!!!
  • 古河潮

    古河潮

    小说写改革开放的后农民马驹到城市开创一番事业又回到家乡发展家乡,展示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新气象,具有浓厚乡土气息。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
  • 只许你喜欢我

    只许你喜欢我

    他害死了她的爸妈,她一心想报仇,可偏偏他却宠她至极,她怕了,逃了。为了留住一心想要离开的她,他不惜一切代价,只因为把她放在任何人身边他都不放心……
  • 爱情与婚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爱情与婚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本卷选录了新世纪十年来的部分爱情婚姻小说。这些文字,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人在新世纪十年中的情感历程,记录了这个时代关于爱情的点点滴滴。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人们的希冀、期盼和焦虑的情绪。新世纪以来,爱情与婚姻中包含的物质内核逐渐露出水面。当爱情和婚姻走下精神的祭坛,不得不滑向物质的漩涡。爱情和婚姻中的物质主义,是整个时代缺乏精神性追求的缩影。当我们从精神的教条中迫不及待地逃脱后,又被物质的车轮赶得喘不过气来。豪华的房子、昂贵的车子和各种各样高档的会所,是否就可以安放我们的爱情?在这转型的时代中,不愿放弃爱情的人们,注定要在这纷乱的缠绕中做出艰难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