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踏上安徽的土地,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那时候,我在一所师范学校担任校领导,到安徽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活动。游走于古徽州的城墙上牌坊下,浸润在“徽派三绝”——牌坊、祠宇、民居间,体验着许多古今名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心路历程,心中激荡着厚重和久远的徽派文化和人文风情。当我一步一个脚印登上黄山,走进小时候常常映入眼帘的“迎客松”画面后,心中顿觉豪情万丈,不由自主地萌发出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
也因此,这座“天下第一奇山”的奇松云海怪石就一直雄踞在我心头。虽然此后也陆续到过安徽,却总与九华山缘悭一面,每次都擦肩而过,似乎应了徐霞客那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言。李白《遥望九华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美景,新罗王子金乔觉转世金地藏等“莲花佛国”的故事,一直在心里憧憬。
今年的秋天,我专程从合肥赶往九华山,只为了却心中夙愿,而觅佛缘,悟人生大道就看造化了。秋高气爽的皖南大地,天蓝水碧,公路两旁的树木丝毫没有落叶萧条的痕迹,红花绿茵如故,宛若置身春天里。田野边山坳里的马头墙小青瓦民居,整齐划一,在秋日里显得特别的亮丽,尽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
公路通畅,一路顺风,驱车三小时,就进入了九华山北景区门坊。门坊采用优质大理石雕刻,古朴浑厚,气势恢宏,典型的徽派风格。门坊北额镌刻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九华山”三个醒目大字,仙风道骨,飘逸洒脱;南额镌刻着“莲花佛国”四字,入石三分,功力十足。入坊后汽车南行一段路程,到了九华山的管理服务区。这里也是徽派建筑,白墙灰瓦,古色古香,在九华山怀抱的包围下,增添了许多自然气息。走进雅致、洁净的食肆,已过午时,当地接待我们的朋友早早在恭候了。满满一桌人,一番寒暄,乐也融融,热气腾腾的屋子,洋溢着安徽人的好客和热情。品尝着徽派的家常小菜,浅饮九华山清泉酿制的甘露酒,听着九华山上的许多神秘奇事,凝视窗外那秋风乍起的九华山,心中多了几分向往。
走出酒家,金灿灿的太阳已躲进莽莽的原始森林里,山谷中飘荡着缕缕雾气,如轻烟般缭绕。眼前的九华山,似乎因为我们的慕名拜访而变得害羞起来,罩上薄薄的清纱,朦朦胧胧,却暗含秋波,欲抱琵琶半遮面,流露着神秘的风情,撩人心动。雾气越来越浓,通往山上的公路若隐若现。我连忙收起遐想,催促大家赶紧上山,免得迷失方向。在当地朋友的导航下,我们穿越迷雾,小心翼翼地朝山上蹒跚行驶。一会儿,前面导航的车辆就停了下来,大家下车后,朋友遥指山左边深处的建筑工地告诉我们,这就是在建的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景区。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连同莲花底座高达九十九米,是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铸造铜像,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佛教铜像。看那隐隐约约的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尽管还没卸下包围着的棚架,也能强烈地感受到佛像的庄严与熠熠佛光,心中多了一股震撼,仿佛一下子被引渡进入“莲花佛国”,内心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敬畏。
车继续在蜿蜒崎岖的山道上盘旋,山高路陡,云遮雾罩,开着车灯,视线也就几米范围。在茫茫雾中行驶,晃晃荡荡,极具挑战性。往山下看去,云雾缭绕,忽然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车行约半小时,左拐右拐就到了九华街景区。山雾越来越浓,山上还飘洒着细雨,雾雨中夹带着一股寒气,气温骤然低了好几度。虽然天气不尽如人意,但这里却人流如织,香气扑面,梵音绵绵。那份缥缈的幽思遐想,让我感觉自己仿佛从凡间来到天上街市,诧异这里佛山的热闹。
九华街是九华山腹的盆地,方圆四公里,群山环抱,寺院林立,香火极盛。金地藏重建化城寺后,逐步形成了以化城寺为中心的九华街,明清以降,香客云集,生意兴隆,僧侣信众,居家游客,摩肩接踵,称之佛国,名副其实。走在九华街上,看着脚下的青石板,坎坎坷坷,磨蚀不掉千百年来的人世沧桑,任凭风吹雨打,过客匆匆,始终铭记着九华山佛事世事的兴衰交替。袅袅香雾,阵阵檀香,融入风中雨中空气中,弥漫着一片祥和与神秘的气场。
穿过一条老巷子,走下一级级的石阶,就到了化城寺。寺院位于九华山化城峰西南,化城盆地中心,寺院取名化城寺,可能还有佛经“指地化城”的禅意吧。寺院平台高筑,气势非凡,四周全是二层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民居店铺寺院纵横相连,佛山清幽里有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寺院前面广场连着一池清澈见底的池塘,雾霭微雨下尤其寂寥空旷。走近池边,看见在池中央白底黑字的“放生池”三个大字,脚步好像被牵引似的往池边移动,驻足观看。池中金鱼万千,龟鳖成群,满池春色,生机盎然。一拨拨的游人在观赏,也有一些信众在池边放生和喂养,虔诚庄重。在佛教义理中,放生是大慈悲行为,是大功德大觉悟,也是生命的一种救赎方式。
沿着放生池走到化城寺台阶下,看到一对古拙浑厚的石狮,右雌左雄,暗合阴阳,尊贵威严,护寺佑福。寺前高悬赵朴初题写的“九华山历史博物馆”横额,气势万千;四根石柱上刻有两副明联:“大圣道场同日月,千秋古刹护东西”、“华峨峰前香云缥缈,化城寺里花雨缤纷”。化城寺是一幢四进的民居式殿宇,一进是灵官殿,二进是天王殿,三进是大雄宝殿,二三进之间是一口宽敞的落水天井,意为“四水归明堂”,四进是藏经楼,也是唯一的明代建筑,与前三进的清代建筑不同,是近期按原貌修建的。千年古寺,历经兴衰,薪火相传,现在的化城寺已辟为历史博物馆。
看着金地藏“入唐求法”到“灵场终古”的弘法九华的展示介绍,眼前似乎涌现着不断翻滚的叠影……天之骄子的新罗王子金乔觉,慧根早具,幡然顿悟,舍去荣华,入唐求法,遍访华夏名山,历经艰辛,卓锡九华,苦修数十载,坐禅化城,终成正果。因为他身体力行地藏菩萨的“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使地藏信仰深入信众心中,人们称之为中国地藏王确实是实至名归。在中国佛教史上,以真身应化菩萨灵迹者,为金地藏一人。“新罗金乔觉,中国地藏王。肉塔千年在,化城双印藏”的金地藏塔,是九子山头和九华山大众僧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徜徉在寺院的展馆里,明清藏经、贝叶经、血经、金铜印、圣旨凡七百件镇山之宝,净是绝世珍稀,九华山不愧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看着清帝御书的“当今皇帝万岁万岁”,忽然有点忍俊不禁又有所顿悟。
走出化城寺,新罗太子立地成佛的故事给我许多人生思考。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能舍弃荣华,跋山涉海,含辛茹苦,入唐求法,苦修大愿?是佛教的愿力,是盛世唐朝的影响力,还是人生信仰的力量,我想一切皆有可能。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赞誉他为中国地藏王,寄托着人们对友好睦邻对文化交流对宗教精神追求的情怀,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博大胸怀。在化城寺没能瞻仰到金地藏的肉身,然而,中国地藏王的高大形象悄悄地在心中树起。
九华山有许多神奇的地方,最令我觉得神秘的是自唐至今这里释子肉身不断。据介绍,从金地藏成为第一尊不腐肉身后,明、清至民国时期相继出现不腐肉身,直到1979年后竟然也出现了五尊不腐肉身。九华山每一尊不腐肉身都有着一个传奇的故事,都体现着僧人对精神信仰的苦修追求。佛教认为,这是佛的传承,是“戒定慧综合熏修而成”。我非佛教徒,身处红尘,感悟不了不腐肉身的真谛,但九华山历代僧人苦修的故事,对世俗的我却是声声金刚棒喝。
带着对神秘不腐肉身的好奇,我们特地去百岁宫瞻仰供奉在那里的海玉和尚的肉身。百岁宫位于九华山插霄峰摩天岭头,海拔八百多米。来到峰下时,浓雾轻雨,云雾蒸腾,上山的台阶十分湿滑,为了赶在天黑前能上到百岁宫,我们按捺着攀峰的冲动,乘坐缆车缓缓升上山顶。说也奇怪,在山顶的可见度忽然开阔了,远山延绵,卧虎藏龙,近山悬崖林立,奇松怪石,满眼景观,目不暇接。
下了缆车后,步行在一级一级陡峭的台阶上,体会着信徒朝圣的虔诚心态,一步一步地走向百岁宫,内心特别的安静,忽然想起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诗句。走走停停,看林木苍翠,听溪水潺流,品玩山水,自娱自乐。百岁宫依山势而建,南高北低,与周围的峰、石、洞融为一体。寺院为清代建筑,大殿屋顶为完整的皖南民居四落水顶。走进大殿,曲径幽深,层层相接,殿宇宏伟。海玉殿金碧辉煌,香火弥漫,幡旗飘飘。一群群僧人信众,有序地走到海玉肉身跟前,顶礼膜拜,神情十分专注,这一刻,大殿显得特别的宁静庄严。我顺着人流,近距离地去感受涂上金漆供奉的海玉肉身。导游介绍,海玉禅居期间,不食人间烟火,只以黄精、丹参等野生植物为食,终年一百一十岁,肉身三年不腐。海玉在九华山苦修四十年,费时二十余年,刺舌血拌和银珠抄完八十一卷《大方广佛华严经》经书。我伫立在金身前,静静地凝视着,那瘦小的身体似乎蕴藏着一股巨大的力量。
下山回到九华街,已是万家灯火。九华山的寺院大多是民居式的建筑,寺院民居连在一起,僧俗和睦相处,香火中融入了人间烟火,九华山佛教文化,净化着世俗的名利场。夜宿九华山,倾听那窗外的风声雨声,伴奏着九华山禅院的钟声,轻轻缓缓,柔柔安抚,梦游九华吟留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