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雪的话题,永远是南方人心中的绮梦。前几天,女儿回家休假,聊起了今年北京的第一场雪,竟触动我心中深埋的伤痛。
忘不了2009年深秋,忘不了北京的第一场雪。
那一天,乘坐的飞机降落北京时,蓝天白云,秋高气爽,景色宜人。奥运后的北京城,处处散发着大都市的魅力。夜半惊起,窗外沥沥秋雨,夹伴着嗖嗖的寒风,深夜里,骤然感觉到了冬天的寒意。
第二天清晨,我走出宾馆,惊讶于眼前这一夜的变化。偌大的停车场,已焕然成为冰雪大世界!风在吹、雪在飘,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室外的建筑物。屋顶、树丫、草坪,白雪皑皑。已铲开积雪的街道,正浸流着纯净的雪水,在晨曦的轻抚下,折射出柔和雪亮的光晕,转眼间,便凝结成薄薄的冰镜。遇上一年里的第一场雪,感受着大雪纷飞的幻变,我满脑子都是描绘雪景的诗情画意,心中涌动着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期待。
好友任东杰到来后,我浪漫的心境一下子跌入谷底,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到最后只剩下锥心般刺痛的我,在瑟瑟的寒风中颤抖。
记得夏日里,我们约定在金风送爽的秋日上五台山相聚。我来京前,他已让山西的办事处安排好上山的行程。而在这个风雪天,他却告诉我前段时间再次去复查身体,以前北京几大著名医院不确诊的毛病已被确诊为肿瘤病变。天啊!以前他在电话里也只是说肾有问题,怎么会是癌症?看着眼前淡然、精气神十足、没有丝毫病态的好友,我只感受到他强大的生命正能量。雪花飘洒不停,冷雨也越来越稠密,室外的气温比昨天来时下降了很多,而我的心里却多了一种揪心的疼痛。
记得夏季在肇庆星湖湖畔相聚时,他告诉我双腿发冷和尿血的毛病,即便在北京协和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有大的问题,医生只是开了点消炎药给他吃。那一次聚会,没有往日的工作话题,他还邀请了他的老师一家从深圳赶过来,与我们分享家庭教育和养生心得,大家互勉平日间要劳逸结合。返京时,我还特别送了一本正在读的李瑾伯老人谈静坐与论道的《呼吸之间》一书给他,敦促他要做深度检查,在春暖花开时,再来广东找名老中医调理身体。
在风雪中,他说起自己的病情,俨然像一个深谙医道的名医,儒释道,中西结合,民间偏方,灵丹妙药,信手拈来,细细分析,没有流露出一丁点患者的悲催情绪。一如既往的乐观豁达,坚忍不拔,声音里充满着战胜痼疾的自信与理智。他是自己驱车到宾馆的,捎带上我后,风驰电掣地赶到朝阳区一家社区医院。说看病熬药后带着汤药坐火车去山西太原,不会影响上五台山的计划。这家社区医院有点破旧,据他说,在这里有位挂靠的神医老太太,专治疑难杂症,妙手回春,药到病除。他还劝我一会儿也让神医来个“望闻问切”,检查检查身体的健康状况。
风雪飘洒不停,来看病的人却络绎不绝。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轮到好友看病了。不大的诊室,已挤满了人,穿着白大褂的老太太操着满口的河南方言,我站在她旁边,仔细观察,留意她的诊断。我听得很费劲,似乎需要旁边翻译兼笔录的儿媳妇提示才能确定,病人能与神医交流也是只言片语。整个看病过程,让人感觉到老太太神秘莫测,而患者都毕恭毕敬。好友也不例外,看完病后,还一再诚意拳拳地邀请老太太有空到冰城哈尔滨走走。
看到满屋子挂着治愈病人送的锦旗,听到患者及亲属的感激涕零声,我有点迷糊,也没有找老太太检查身体,带着对生命的敬畏,走出了医院。寒风继续呼啸,树上的积雪,凝结成晶莹的冰雹,一滴一滴地流着洁白的眼泪,仿佛在为人间的不幸哭泣。那一次,我独自离开北京上了五台山,那一年北京的第一场雪,一直储存在我的心底。
2011年11月13号的早上,我正在海南开会,突然传来了噩耗,年仅四十五周岁的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简称“继教网”)总编、我的好友任东杰走了!晴天霹雳,这怎么可能啊,前些天我们通话时,还让我抽空到北京看他,还戏谑现在是见一面少一面了。我没把这话放在心上,权当是智者的幽默玩笑,也没能去北京见他最后一面,怎会一语成谶!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在电话里我却忍不住心中的悲怆,失声痛哭了……
第二天,我匆匆忙忙地奔赴北京,与时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也是“继教网”董事长的史宁忠先生和“继教网”负责人张明高先生一道,到了任东杰家里吊唁。面对他家人的悲伤,千言万语的安慰,也显得苍白无力,白发送黑发,唯有唏嘘不已。
逝者如斯,如今东杰已离开我们一年了,而我们始于探索教师远程培训的许多往事,如今仍历历在目。他对普及和推动教师远程培训的付出和贡献,功不可没;他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依然感动着我。
初识东杰,是在2002年。那时候,教育部刚刚实施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正在谋划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突破和创新。他敏锐地捕捉到教师培训形势的变化和新的要求,在黑龙江教育学院的支持下,以院长助理的身份,孤身一人,独自在北京编织着他心中的梦想,寻找那时候还缥缈的低成本、大规模、高质量的培训方式。他的理想就是让大山里的教师,也能共享城市里的优质培训资源,同在蓝天下,就应该能仰望星空。他的游说和倡议,得到了全国省级教育学院院长协作会的认同。在教育部师范司的关心和重视下,由东北师范大学牵头,联合全国省级教育学院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终于横空出世,梦想成真,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亲自主持了“继教网”的开通仪式。他的创业事迹,他的胆识、勇气、毅力,很早就听业内领导和朋友提起,大家都不吝溢美之词。那时候,我特别地佩服他,虽然没有太深的交往,但是心存仰慕之意。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关注“继教网”的研、训成果,并身体力行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应用实践。
真正了解东杰,是在2003年以后的八年岁月。“继教网”生逢其时,作为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教师远程培训平台,“继教网”是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推动新一轮教师远程培训的主力军。在教育部组织的各种研讨活动中,都有东杰的身影,我也就常常能见到他。随着交往的加深,对他的了解也就越来越多,钦佩他敢为天下先,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感受他做人的诚恳。
印象最深的一次交往,是在北京参加起草“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开展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意见”的时候。作为“继教网”总编的东杰,他和我们几个动笔杆子的专家一道,参与了起草工作的全过程。东杰与我们一起吃住在酒店,夜以继日,足不出户地参加了各种讨论,逐字逐句地推敲文件的语义表达。他心思缜密,逻辑条理十分清晰。这几天,他不仅仅负责了大家的生活起居,而且在工作中不耻下问,虚怀若谷。他长期在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工作,具有丰富的培训经验,在北京创建“继教网”,事必躬亲,对开展远程培训有许多深刻的认识。他的参与,让我们的纸上谈兵,有了更强的可操作性。
东杰像一个布道者,游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传播着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影响深远。记得在启动教师网联计划的时候,每一次的见面,他都会喋喋不休地唠叨网联的事情,以天下为己任,有宏大抱负,有强烈的使命感。东西南北,城市农村,都遍布他的足迹。网联计划、区域网联、远程培训这些鲜活的词语和概念,是他布道的“《圣经》”。那段时间,我们和教育部师范司、教师网联领导、专家一起到了好几个省调研,并参加了一些区域网联的活动,东杰一直保持着高昂、亢奋的状态。印象最深那次是在珠海休假。本来几个朋友忙里偷闲,吹吹海风,冲冲海浪,躺在沙滩晒晒太阳,放松放松的。大家兴高采烈,他却一个个电话不停地谈论工作,并时不时缠着大家谈网联计划!情侣路上的旖旎风光,诱惑不起他的兴致,活脱脱是一个不解风情的鲁男子,大煞风景。诸如此类的闷骚行为,行内的朋友都传诵着不同的版本。也正是他这种对事业的坚持和不离不弃的性格,造就了他事业的辉煌,也感动了周围的许多人和合作伙伴。
他更是一个领跑者,永不停歇地攀登着一个个的事业高峰。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俩的友谊,建立在多年从事教师教育感情的基础上,他一直视我为知己,每每在他困惑、迷茫,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总会打电话向我倾诉和不耻下问,曾几何时,害得我满脑子都塞满了他的精神垃圾,但他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东杰出生在安徽,成长在东北。南方的水土孕育了他的内秀和儒雅,北方的风雪,锤炼了他骨子里强悍的“狼性”。东杰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兼之心理学硕士、教师教育在读博士的专业背景,他的韧劲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别的强大,我一直认为自愧弗如。“继教网”的成长之路,坎坎坷坷,困难重重。企业内外的博弈,资金链的断裂,人员的流失,业务的停滞这些问题,一直伴随着“继教网”的发展过程。“继教网”能一步一步走过来,发展到今天成为行业的标杆,与东杰永不言败的个性有很大的关系。今天,“继教网”依然在远程培训的征途上领跑,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的实施中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继教网”在团队建设、技术平台、课程资源、教学管理等方面颇具引领性和示范性。如今,远程培训,众志成城,在这些显赫的战绩背后,东杰功不可没。
英年早逝,天妒英才!东杰,你能迈过事业前进路上的一道道坎,怎么不能跑赢生命的“马拉松”。四十五岁的人生旅程,本应该是生命之花盛开得最璀璨的时刻,你的事业横挂半空,你的宏伟蓝图,需要你去横刀立马,运筹帷幄,你怎么可以乘鹤西去,弃亲人朋友于不顾呢!生命比天大,你这样悄悄地离去,叫人情何以堪!
那一幕的风雪,勾起了许多难忘的记忆。安息吧,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