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春天,**带着他们四班的战士和兄弟班的几个战士,一起去了一个偏僻山区执行给施工部队后勤处运送粮食和蔬菜的任务,他们执行任务的地方离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很近。
**带着战友们在还没到这个小山村前,他便想着要露营。结果,这个村庄的百姓听说部队来到了这里后,又是腾房,又是热炕的,个个都热情地邀请他们去家里住。见百姓们这么热情,**和战士们都很感动,**突然想起了毛主席曾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和群众搞好关系,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他想,这个小山村的百姓,过得到底怎么样呢?有没有什么困难呢?
为了了解这个山村的情况,**放下背包后就带着几个战士挨家挨户地去看,每到一家,他都会嘘寒问暖,除了问他们过得怎么样、几口人外,还会观察,看哪一家有困难最多,然后再看是不是自己能帮到的。
在转了一圈后,**发现这个小山村的村民生活非常艰苦,住房条件也很差,但即使这样,看到他们来了,这些百姓还是很热情地给他们张罗吃喝。**想,这是多好的百姓呀,我们可千万不能为了让自己住的方便舒服就给他们添麻烦,给他们增加负担。于是决定还是在村外露营,不住村民家。
走出一户人家,**正准备召集战友们,一个战士高高兴兴地跑了过来,冲着**说:“班长,走,咱们去王大爷家里住!”
“王大爷家?”**皱起了眉头。“哪个王大爷?”
他去过的几个姓王的家里,情况都不怎么好,住房也很挤。
“就是村头的王大爷家,他已经把家里最好的那间房腾给我们了。刚才非要我们把背包搬过去。”
“你们搬过去了?”**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搬了!是王大爷和我们一起搬的!那间房真的不错,是他家房子里最好的一间。”战士的脸上笑开了花。
“那王大爷家里的人住哪?”**沉着脸问。
“王大爷说他们家里几个人可以挤一间房!”战士看见**的脸色变了,声音也小了起来。
“咱们大家先开个会吧!”**说。
战士们聚在了一起。**把他看到百姓住房不够宽裕的情况给大家说了,最后说:“这么艰苦的住房条件,乡亲们还要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住。王大爷还把家里最好的一间房腾给我们,情愿他们全家好几口人挤一间房。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他们爱戴我们,可我们呢?我们也要为百姓着想。我们是人民的军队,百姓的军队。我们就是住在外面、露营,也绝对不能给百姓造成任何不便和困难!”
听了**的话,战士们开始叽叽叽喳喳地议论开来,他们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同意**的说法,觉得群众关怀战士,战士就更应该体贴群众;另一种则认为,群众那么热情地把房子腾出来给战士们住,战士们不去住的话也不好。
“大家说得都对,不过,不去群众家里住,我们可以给他们解释清楚,当他们看到我们有住处时,也就不会再坚持了!”**总结说。
几个持第二种意见的也就勉强同意了不住百姓家,但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可是不住百姓家,我们住在哪里呢?这可是山沟,这么冷的天,连个挡风的都没有。再说了,不是住一天,要住好几天的。”
“别急,住什么地方,咱们可以想办法!”**说完,带着大家先是去了村后的一块山根处,那个地方非常空旷,完全可以放下他们开来的汽车,但人住在哪里还是没能解决。
“先把车安顿好吧!”**说着话,开始和大家“修”简易“停车场”。很快,汽车给安排妥当了,**又开始围着停车场想着怎么解决住处。
突然,他想到在附近不远处有部队的后勤驻地,于是带着两个战士去了那里,把情况告诉了后勤驻地的领导,后勤租地的领导立刻批给他们了一顶帐篷。
**和战友们带着帐篷,回到了“停车场”,并在停车场旁边支起了帐篷。做好这些后,**这才又带着几名战士,去了王大爷家,在说服了王大爷后,带着战士们的背包,回到了帐篷处。
小山村里的村民知道**他们在外面搭帐篷也不愿意给群众添麻烦后,都向他们跷起了大拇指,说他们真是人民的军队,百姓的亲人。
“这些解放军真是好的没法说,你看看那帐篷,就在我们村,我们村里现在又多了他们一户人!”村里的人对外村人说。
**他们到这里执行运输任务的时候,正好是春耕时节。同村的百姓们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的下地干活,**全部看在眼里。在给施工部队运完粮食和蔬菜后,他就带着全班的战士去帮助百姓,不仅经常和百姓们一起下地干活,而且还帮他们家里挑水、扫院子、喂猪。
每当下地干活的百姓一身疲惫地回到家里后,看到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看到被装得满满的水缸时,都会很感动地说:“解放军就是好呀!”
在他们拿着吃的去谢谢**和战士们时,**总是边拒绝边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军民本来就是一家人嘛!”
**有个习惯,外出时,除了带书就是带一套理发工具,之所以带这套理发工具就是为了给同行的战友理发方便,但慢慢地,却也变成了在他休息时给百姓理发了。而且随着他理的发越来越多,理发技术越来越好,很多人甚至称他的理发技术一点都不逊色于真正的理发员。
很多人曾问**:“你是解放军,会开车就行了,怎么还学起理发来了?”
**总是笑着说:“凡是对人民有益的工作,我都想学,也都想做。多学一点儿本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嘛!”
这种多学的“本领”,也包括下地干农活。
有一天,**在简易停车场给车辆保养完后,不顾劳累,放下工具就去了王大爷家的田头,对正在犁地的王大爷说:
“大爷,我能跟你学学怎么犁地吗?”
“犁地?”王大爷笑了,他打量着满身的油污、满脸汗水的**开玩笑说:“快去休息会儿吧!你学犁地干什么?你们部队也要犁田种地?”
“让我学学嘛!”**继续央求他。
“你是想帮我犁地吧!不用了,地里再忙,我也能行,你看你那一身汗。你们每天也够辛苦的,开着车跑来跑去的,还要修车,还要给我们百姓干活!也都不容易!休息吧!大爷我还干得动。”
“大爷,您就让我学学吧!我就是想学犁地,教教我嘛!”**一边恳求王大爷,一边跟在犁地的王大爷身边,看他怎样扶犁,怎样吆喝牲口。
两圈下来,王大爷看他是真的想学,也就停下了脚步,把犁杖把手和牲口缰绳递给他说:“那你就试试吧!”
**高兴地拿起了犁杖和牲口缰绳,学着王大爷的样子,犁起了地。然而,看着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刚刚开始的时候,**老是掌不稳犁杖,牲口也不听话,让它往西它往东,要不就停在哪里不动,地耕的也是歪歪扭扭的。不过,**并不灰心,在王大爷的耐心指点下,**很快就摸出了一些门道来了,地也越耕越好,越耕越直。
“大爷!你到田坎上去坐着休息,我一个人可以犁!”**说。
王大爷坐在田坎上,看着**认真地犁着地,一圈又一圈,**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了。王大爷一边伸着大拇指称赞他,一边说:“小子!干得不赖,歇歇吧!歇歇再干!”
“我不累!你歇着吧!”**大声说完,抓住犁杖不撒手,一口气又干了两个多小时,直到牲口饿了,需要喂料了才放下犁杖。
“好!好!当了解放军也没有忘本!好呀!是个好同志!百姓的好亲人!”王大爷看着**的背影,直叨叨。
**学会了犁地之后,这又成了他为人民服务的一项手艺。以后每到春耕大忙时节,他总会抽空帮农民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