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这就是**。
**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有次出差,他坐火车从抚顺到沈阳,由于车厢里的人很多,列车上的服务员一直都在忙东忙西,**一看,二话没说,站起来就开始帮着列车员扫地、给旅客倒水。
看到有年老者或抱小孩的旅客找不到座位,**也会积极帮助找;看到旅客拿的行李太多,上下车不方便,**就去帮着提,比服务员还尽心。
看着满头大汗的**,火车上一位老大娘心疼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看你一上车就忙来忙去,累得满头大汗的。”
**用手一抹额头上的汗,笑着说:“大娘,我不累!”
说完,他又开始忙去了。整个旅程,他都在干活,他的座位,也都早早让给了别人。
还有一次,**乘车去丹东,到了沈阳换车的时候,走到检票口他发现一群人正围着一个背着孩子的中年妇女议论纷纷,很多人还露出了同情的表情。
中年妇女把全身上下的衣服口袋都摸了个遍,急得一头汗。
“大嫂,出什么事了吗?”**走过去问她。
“唉!俺从山东老家来,是去吉林看望孩子他爹的,可是不小心把车票和钱都丢了,这可咋办呀!”
中年妇女急得直跺脚,背上的孩子也开始哇哇哇地大哭起来。
**摸了摸自己的衣服口袋,然后安慰中年妇女:“别急,你把孩子照顾好!现在就和我过去,我帮你买张票。”
中年妇女先是不相信,站着没动。周围人对她说:“快跟着这个解放军同志去吧!解放军是好人!”
中年妇女这才跟着**往售票窗口走去。
到了售票窗口,**对中年妇女说:“大嫂,你抱着孩子先等一下,我给你买票。”
说着,拿出了自己的津贴,把钱递到了售票口。
中年妇女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边哄着孩子,一边说:“孩子,这下就不怕了,有了解放军同志帮俺们,俺们就能去看你爹了!”
在**把一张沈阳到吉林的车票塞在中年妇女的手里时,中年妇女的眼里流出了眼泪。
“解放军同志,俺……俺真不知道说啥好了!你叫啥名字?哪个部队的?俺们一辈子都不会忘了你的恩情……”
**笑笑,督促她说:“大嫂,这都没什么,谁还没有遇到急事的时候呀,你快走吧!车快要开了!”
“不,俺不能连恩人的名字都不知道!俺孩子大了,一定会让他记住你!”中年妇女擦着眼泪,拉住**的胳膊不放手。
“那就叫我解放军吧!我住在中国!再见了!”
**说完,挥了挥手,走进了人流中……
中年妇女一步三回头地向检票口走去,直到完全看不到那穿着绿色军装的身影,这才一边嘟哝着:“是解放军!解放军帮了俺们娘俩!”一边抹眼泪。
从丹东出差回来,路经沈阳是在早晨五点多,在过地下通道时,**忽然发现前面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老大娘一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挽着一个大包袱,吃力地向前走着。**急忙赶了上去。
“大娘,您老这是要去哪儿呀?”
老大娘停了下来,眯着眼看了看**说:
“俺……俺是要去抚顺看儿子,从关……关内来的。”
“那……”**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咱们同路呀!我扶你走吧!”说完,**拿过了大娘的包袱,挽起她就往车站里走。
老大娘乐得呵呵直笑,连连说:“那敢情好!那敢情好!毛主席领导下的解放军就是好!”
**扶着老大娘上了车,找到座位让大娘坐下后,**又站在了她的身边。
“孩子,你也坐下!”老大娘把身子往里靠了靠,空出一点位置对**说。
“不用,我不累,你坐吧!”**说完,把上车前从站台上买的面包从挎包里取了出来,递给老大娘:“大娘,吃个面包吧!面包软和。”
老大娘不停地摆手:“好孩子,大娘不饿,你吃吧!”
“您老吃吧!别客气!路程还远着呢,我给您倒杯水去!”**说完,把面包塞在老大娘手里,然后从挎包里拿出他那掉了漆的瓷缸,倒水去了。
老大娘咬了一口面包,眼泪哗哗哗地流了下来。
大娘吃完面包喝完水后,就和**拉起了家常,她给**说起了她的儿子,她说儿子是个工人,在外面工作好几年了,因为工作忙一直没空回去。她想儿子了,就决定到抚顺找儿子。可她还是第一次去抚顺,也不知道儿子的住址。
“不知道地址?”**心想,这可怎么找呀。
“我儿子给我写过信,信封上有地址。你帮我看看,你知不知道这个地方?”老大娘说着,递给了**一个信封。
**看了看地址,自己也不知道,但看到大娘那殷切的目光,又宽慰她说:“大娘,放心吧!我一定会帮您找到儿子的。”
老大娘开心地合不拢嘴,不停地说:“那敢情好!那敢情好!”
到了抚顺站,**又一手搀扶着老大娘,一手提着老大娘的包袱,把她搀下了车。两个人出了火车站后,**按照信封上的地址开始沿路打听,好不容易找到那个地址,才知道那个工地已经搬了。
**搀扶着老大娘又四处打听新搬的地址,经过两个小时后,总算找到了。
母子俩一见面,老大娘就指着**对儿子说:“都是这个孩子,如果不是他,娘还找不到你哟!”
大娘的儿子急忙握住**的手说:“解放军同志,谢谢你!太谢谢你了!去家里坐坐吧!”
**笑着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你们母子俩也很久没见面了,难得见上一面,一定有很多话唠吧!你们好好唠唠!我走了!”
**说完话,挥手和老大娘母子俩道别,母子俩依依不舍地看着**的身影,直到看不见为止。
还有一次,**出差去沈阳,那天正好在下雨。在通往车站的路上,她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小婴儿,手里还拉着一个小女孩,在瓢泼大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着,好几次,小女孩都差点摔在泥水里。
**急忙赶了上去,脱下了自己的雨衣,披在了妇女的身上。在得知妇女也是去沈阳后,他又背上小女孩,拿着妇女的行李和他们一起上了车。
火车上,看见小女孩冻得瑟瑟发抖,他又把贴身的绒衣脱了下来,给小女孩穿上,毫不顾及自己已经冷的在打战了。
到了沈阳后,**又把他们母女三人一起送回了家,妇女和她的家人感动得拉着**的手不放。
“解放军同志,这要我们怎么感谢你呢?”
“不用感谢!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要感谢也要感谢党和毛主席!”**说。
像这样的好事,**做了很多。慢慢地,报纸上也就有了他的报道,所以在东北的铁路上,人们只要一提到**,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奖他。
1961年的夏天,**去佳木斯出差,一名上班不久的列车员看到一名浓眉大眼的军人正冒着雨帮工人们藏盖站台上的行李,马上想起了报纸上看到的**事迹。于是,在**忙完上了火车后,她走上前去问:“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抬起头,看了一眼小王,笑着说:“问这个干什么?”
“你是**同志吧!”
**低下了头,笑着说:“**也很平常!”
小王激动不已,马上跑去其他车厢,把**在车上,又忙着做好事的事告诉了其他列车员,列车员们个个都很高兴,抽空过来看望他,列车员们过来后,**就和他们一起聊学习毛主席着作的心得体会,列车员和很多乘客都深受教育。
等到火车到了站,在其他旅客都下了车后,**发现时间还早,就又和列车员们一起打扫车厢,直到打扫完才离开。
**在出差的火车上,做了无数的好事,所以人们提起**时,都会称赞他说:“**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不仅仅是出差,就是平时在部队,帮助列车员们工作也已经成了他休息时的一部分,知道过年过节时车部最忙,每到这时,**只要休息,都会跑去车站候车室帮旅客倒水,扶老携幼,打扫卫生。
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正是按照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去做了,他在日记中曾写道:
“我觉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是大公无私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人民有益的,他的责任是没有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