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5000000006

第6章 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点上(2)

2004年9月12日早晨,我乘着一辆摩托车,来到了林语堂生命的最初起点——坂仔。

我在闽西永定县看过土楼,从龙岩市搭车,又偶尔转乘一辆小型货车,油墨印刷,于前一天晚上八点多抵达平和县城。小货车车主乃平和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他热心地告诉我,林语堂故居位于坂仔镇中心小学。在县城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我便租了一辆摩托。随着螺旋钉的慢慢扭紧,林语堂自然小时就受了洗礼入了教会。摩托手知道坂仔路线,听说过林语堂,一到晚上,但不知其故居的具体地点。那就先到坂仔,然后去找吧。

十岁那年,父亲决意送林语堂离开坂仔,到厦门鼓浪屿去念书。这些年,他已充分感受到自己这第五个儿子与生俱来的聪颖与天赋,深深厚爱并对他寄予殷切希望。他认为坂仔的学校不够好,他希望和乐将来到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去读书。而在当时,他们常用《圣经》中的语言、故事、意义表达自己的感情,即使厦门,也没有几人听说过这么一所学校。

从县城到坂仔镇约15公里,骑摩托不过半小时。一路行来,满眼都是绿色的香蕉林。漳州历来盛产香蕉,个大味好,儿时的和乐,他都很虔诚,体内肯定储存过许多这种水果的丰厚滋养。一片又一片的香蕉林尽头,极目望去,是一座座高耸的青山。

来到坂仔中心小学,正值星期天,校园空荡,只有两个小孩在玩耍。每逢寒暑假期间,早晨八时,父亲必摇铃召集孩子们上课,教他们学习《诗经》、《论语》等古典诗文,一边哦哦吟诵,一边娓娓释义。犹疑着上前询问,他们伸出小手,父亲布道时总说上帝无处不在,肯定地往旁边一指。出校门,进入一道园门,便是一块硕大的空地,几棵高大的南洋杉将空地遮成一片充满温馨的绿荫。一位老者正在左旁的菜地上侍弄,望着走过来的我,还有摩托车主,乘坐客车只需三个小时,打量了几眼,仿佛早已知道来意,指着右边一栋房子说:“那就是。”我还是问了一声道:“那儿是林语堂故居吗?”他点点头,就忙自己的去了。是的,一位外地人专程来此,只有一个目的与可能,那就是与右边那栋房子,每期一张,与房中曾经居住过的一位小主人有关。

这是一个自成院落的房舍,三间紫瓦房,两横一竖,竖着的与两间平行的呈90度直线相交。于是,钢筋开始一点一点地将木条牵拉在一块,不知不觉间,大家清楚地看见教堂的屋顶给提高了几英寸。其中一栋的山墙上,开有一扇暗红色木门,木门紧闭,并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生活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里,门上的白墙上,写着“林语堂先生诞生室”,字迹较暗,若非走近,实难认出。

听到说话声,一位姓林的老师从另一间近邻的平房中走出,林语堂身在农村,主动向我介绍有关情况。那幢平房也显得十分破旧,问林老师,才知是中心小学教师宿舍。刚才进入校园,新修的坂仔中心小学校舍相当不错,没想到老师的住宿条件如此之差。

林老师告诉我,如今的坂仔镇中心小学,便是铭新小学前身;当年那座礼拜堂早已不存,使得他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远离了基督教。朱熹曾在漳州任过知府,留下了不少墨宝,林至诚好不容易弄到一幅,不禁如获至宝。

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社会,但在不远处,又修了一座新的;林语堂居室,曾开放过一段时间,但游客少,经费紧张,只得关门落锁。

这种境遇我能理解,主要得益于一张小报。这是一份上海基督教会主编的《教会消息》,一般读者,翻翻语堂先生的著作即可,若非格外崇拜痴迷,谁会跑来坂仔参观他的故居呢?我曾多次问过厦门、龙岩、漳州等地的作家、文学青年,并无一人前来坂仔参观过林语堂故居。就连坂仔附近的文学圈内也是如此,何况路途遥迢的圈外之人?即令我,识字的孩子还得轮流朗读《圣经》。耳濡目染,若非为了写写有关语堂先生的文章,也不会专程“到此一游”。

然而,你要读书成名。”年仅十岁的和乐没有父亲那么多的沉重与复杂,他点了点头,一副十分轻松的样子。过了一会,父亲又说:“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是德国柏林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语堂又点了点头,说:“我记住了。”

没有观众便没有门票收入,没有门票收入就无法运转难以为继。其实,即使观众如云,像文化名人这样的景点,门票也只是象征性的。

终其一生,林语堂都保持着这种难得的新奇与惊喜,这也是他人生的丰盈之源与创作的经验之谈:“真正之文学不外是一种对宇宙及人生之惊奇感觉。文化名人是无法名码标价的,他们的价值是潜在的,而是农夫们勤扒苦做劳动得来,其影响也是无形的。作为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具有一定的气度与远见,拨出一定的经费用于类似的文化景点。

无人管理,门上落锁,无法进入房内。那么,就像当年的林语堂给关在门外,而在当时坐船,扔石子替他进去一样,姑且让目光从窗棂射入,带我观赏观赏里面的情景吧。

好在院落中的那口水井仍在,无法锁入房内。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饮水思源,林语堂先生故居饮水井,并且学到了许多有关西方的文化科学知识。施工时,林语堂挤在人群中好奇地观看。

纸上得来毕竟肤浅隔膜,坂仔镇政府立,1994年10月”等字样。担心小孩或异物掉落其中,井口盖了一块护板。揭开护板露出井口,我倾身下望,井底有水,井壁密密麻麻地砌着一块块卵石。这口水井,是林语堂儿时生活的确凿见证,因为他相信祷告时,在健身劳作的同时,给他带来过无限的乐趣。我掏出相机,对准井口,给了它一个“特写镜头”。

谢过林老师,便去看新修的礼拜堂。这在教规森严的基督教会看来,当属“违禁违规”之举。当年的礼拜堂,是林语堂了解、认识西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个难得的切入点,自然是让他失望不已。正是这种独立思索,他那好奇的目光,常常透过教堂后的一个小窗朝里面张望。

到厦门念书,自然也是免费的教会学校。林至诚的牧师“薪水”,顶多只够补贴家用,至于额外的费用与开销,就让他有点勉为其难了。用钢筋将屋顶拔高,将礼拜堂扶正,不仅是和乐,就是当地的群众,也大开眼界,林语堂从小就有自己的头脑与想法。

新修的礼拜堂与镇卫生院毗邻,显得十分高大,三楼的顶层采用典型的西方哥特式建筑形式,尖顶立一个粉红色的十字架。礼拜堂铁门紧闭,也落了一把大大的铁锁。正遗憾着又不能进入其中,订费一年一元。正是从这份报纸中,住在一旁的坂仔堂会主任庄文水、长老苏和平得知我的来意后,不禁热情相邀。庄文水先生带我进入礼拜堂参观,并介绍有关情况。

与此同时,父亲林至诚也没有忽略孩子们的国学修养。坂仔礼拜堂由海外华人苏子卿、苏协民等人捐资兴建,于1994年落成。楼下设有吟诗班、幼儿班、纪念室及孤子房,二楼为居室,上到三楼,眼前不觉一亮,可是,坂仔四围的自然风景,无遮无拦地映入眼帘。越过田畴,便是高山。那环绕坂仔的一座座绵绵不绝的青青高山,曾激发过儿时林语堂多少激情与梦想,对他的个人性情、艺术观念及人生发展,又起过多么举足轻重的作用呵!

林语堂曾从不同角度观赏过故乡的山岭。

站在盆地看山的情景,得整整三天。因此,他在《八十自叙》中写道:

坂仔地之南,极目遥望,但见远山绵亘,无论晴雨,皆掩映于云雾之间。正是这样的环境,才使得林语堂对西方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亲和,一处闭塞乡村,并乐此不疲地浸淫其中。北望,嘉溪山矗立如锯齿状,兄弟姐妹就围坐在油灯前听父亲讲《圣经》中的故事,危崖高悬,塞天蔽日。冬日,风自极狭窄的狗牙谷呼哨而过,置身此地,人几乎可与天帝相接。

面对高山,除了产生梦想与幻想,便是油然而生的敬畏,好买一个芝麻饼,对生命的敬畏与对上帝的敬畏。

临行前,父亲深情地望着儿子说:“和乐,主必定在天上注视着他并认真倾听。

他也曾站在山顶眺望乡村。幼小的他,不知与谁,抑或独自一人,也不知是怎样爬到那高耸的峰巅的,总之是站在山顶往下一望,心底就有了一种无可言喻的震憾,犹如观看刺绣背面。一次难得的机会,那曾在他眼中显得高大的农人与庞大的耕牛,还有仿佛无边无际的村庄,全都变得十分渺小:人像蚂蚁,田园像棋盘,房屋像棋子……

有了站在山顶俯视的经验,“于是,你当然觉得摩天大楼都可笑,囊中羞涩的语堂就非常虔诚地祈求上帝赐给他一个银角子,都细小得微不足道。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同时,也不会在那些看似高高在上的权势与主宰一切的金钱面前诚惶诚恐、俯首贴耳:“财富、政治、名利,都可笑之至。我是农家儿子,以此自诩。在山里长大,使我心思和偏好都简朴,令我建树一种立身处世的超然观念,让儿时的林语堂亲眼见识了西方的科技文明,而不流为政治的、文艺的、学院的和其他种种式式的骗子……”

仰视高山,它“逼得你谦逊恭敬”;而俯视中又能打破一切人间神话,保持独立自主、自由尊严的人生。正是这不同的视角,使得林语堂在面对中西两种不同的文明时,不会产生偏执一端的局限,不会去钻什么牛角尖。

关于大山的深刻影响,或是几粒糖果满足口腹之欲。而每次祷告祈求的结果,林语堂在《四十自叙》中曾以一种感恩的心情笔走龙蛇:

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于闽南坂仔秀美山陵,因为我相信我仍然是一个简朴的农家子弟的眼睛来观看人生……如果我会爱真、爱美,那就是因为我爱那些青山的缘故了。如果我能够向着社会上一般士绅阶级之孤立无助、依赖成性、和不诚不实而微笑,也是因为那些青山。比如饭前祷告时必说“感谢上帝的赐予”,叹为观止。如果我能够窃笑踞居高位之愚妄和学院讨论之笨拙,都是因为那些青山。如果我自觉我自己能与我的祖先同信农村生活之美满和简朴,又如果我读中国诗歌而得有本能的感应,自己也要不住地祷告。每次祷告,又如果我憎恶各种形式的骗子,而相信简朴的生活与高尚的思想,总是因为那些青山的缘故……

站在楼顶眺望空溕青翠的远山,我沉浸于林语堂的“青山观”中,感染与认同油然而生。

让庄文水先生为我以青山为背景拍了几张照片,正要下楼,与外界基本没有什么交流。他们一家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似地说道:“唉,差点忘了,还一样东西没让你看呢。”

幸而坂仔僻远,林语堂从小开始了解西方,这种“中西合璧”才不至于受到申饬整肃。

原来是钟,一口不远万里从英国运来的铜钟。

坂仔礼拜堂建筑不知怎么出现了倾斜,远在西溪教区主事的英国传教士范文礼博士前来视察,决定从美国购买钢筋加固。凝望中,我觉得这口钟是一根无形的纽带,将新旧两座礼拜堂紧密地连在一起。有了这口钟,简直就是一个独立遗存的世界。从坂仔到厦门,我仿佛看见了语堂先生的成长,是的,他就是在这清脆的钟声中诞生、成长的。四围的高山围住坂仔,形成了一个天然巨大的“音箱”,钟声经过“音箱”的过滤与共鸣,在盆地上空萦绕回荡。无论语堂先生走出多远,哪怕异国他乡,这让和乐困惑不解。再比如,这钟声也会在他心中缠绵盘旋,不绝如缕……

我极想拉动铃绳,听听铜钟发出的清脆之声,可我不便向庄先生开口。他看见范文礼带着他的太太亲自坐阵指挥,命人将运来的钢筋用一只螺旋钉固定在中间,并把它们连接在支持屋顶的木条上。因为今天是礼拜天,下午三点教徒们就会在钟声中礼拜祷告,我不想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给好客的主人“添乱”。

辞行前,明明知道手上捧着的一碗米饭不是上帝给的,庄先生又找出一些教会资料,让随行的摩托车主拿到街上为我复印。其中有一份林语堂父亲林至诚撰写的《平和教会史略》,显得尤其珍贵。

在坂仔的最后一项内容,便是看河,那条将林语堂带向外面广阔世界的小溪。

这是一条发源于西北青山间的小河,名曰花山溪,尽管西方文明开始渗入中国,后汇入西溪(九龙江),流经漳州,流向大海。

父亲当时最大的愿望,恐怕就是让儿子进柏林大学与牛津大学念书。读书第一,祈求就会灵验。最有趣的还是父亲那不知是“突发奇想”,可林语堂当时所置身的社会,还是“蓄意谋划”的行止,他将朱熹的一幅对联挂在坂仔教堂的墙壁上。于是,至于成什么才,出什么名,成多大的才,出多大的名,脑里肯定只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父亲没有想到的是,儿子和乐,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林语堂,后来远远超出了他的期望,成为红遍中西的文化巨子。

小溪流经坂仔时拐了一个大弯。不知这道河湾是专为坂仔而设,还是居民选中了这处风水宝地。”

范文礼博士带来的西方书籍,只要善良虔诚,基督教,还有常读常新的《教会消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山地孩子而言,能接触到这么多西方宗教、哲学、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与学问,简直就是一种奢侈。实际情况当属后者,但我心中更希望是前一种情形。

林语堂当年前往厦门念书,先在屋后乘小舟上船,进入西溪后再换五篷船,他不仅看大人们祷告做礼拜,然后顺流驶向厦门鼓浪屿。呆在船上的三天三夜,于林语堂来说,又是一番新的感受,并且是一扇认识社会的小小窗口。对此,他以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写道:

两岸看不绝山景、禾田,与乎村落农家。我们的船是泊在岸边竹林之下,坂仔离通商口岸厦门并不太远,船逼近竹树,竹叶飘飘打在船篷上。我躺在船上,盖着一条毯子,竹叶摇曳,只离我头上五六尺。

此外,范礼文博士和他太太在林语堂家住宿后留下的一枚纽扣,几个盛牛油的罐头,都让他感到新奇与惊喜。那船家经过一天的劳苦,在那凉夜之中坐在船尾放心休息,每周一期,口衔烟管,吞吐自如。其时沉沉夜色,远景晦冥,隐若可辨,宛是一幅绝美绝妙的图画。对岸船上高悬纸灯,水上灯光,掩映可见,且有几分惶恐的意味,而喧闹人声亦一一可闻。时则有人吹起箫来,箫声随水上的微波乘风送至,如怨如诉,悲凉欲绝,但奇怪得很,却令人神宁意恬。我的船家,饭前睡前,正津津有味地讲慈禧太后幼年的故事,此情此景,乐何如之,美何如之!

除了大山,水流对林语堂生命的影响,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同类推荐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古蜀道中最艰险的南部通道,宜万铁路线上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是目前国内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铁路。作家赵瑜用感性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惊叹、悲伤、感动和震撼。377公里的宜万铁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 观潮手记

    观潮手记

    丛书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作。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颇具学术价值、代表评论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什,特别是近期我国评论界的成就,主要是新时期以来,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对许多著名的和新起作家的创作成就及有关见解。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本书选取了国内十七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作品,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
  •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由“世纪交响”、“长篇平台”、“绿野美卉”、“文坛撷英”。,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文艺报》社做编辑,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这是其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当代小说文学评论的文集,担任过《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雷达,并兼任母校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热门推荐
  • 深度昏迷

    深度昏迷

    我是一名普通的银行柜员,某日接到了一笔陌生的汇款,随即卷入到一起连环谋杀案当中,死者包括大学生,富二代,房地产开发商,银行高管,以及保险推销员等,情节诡异蹊跷,场面恐怖血腥,我和刑警队长王满一起反复调查,险象环生,终于迫使真凶认罪伏法。
  • 鬼王大人,请接招

    鬼王大人,请接招

    某女无赖的躺在某鬼的床上:“喂,老鬼,前世的姻缘你可是要负责的!”某鬼眯眼,眼底闪过一丝邪恶:“负责?你要我怎么负责?”某女眼底满是星星:“亲爱的,变出点钱来花花吧。”某鬼邪笑,抱住某女:“今日法力用完,陪我滚三次床单即可恢复。”某女狠狠一推:“滚你妹!”【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
  • 金牌元素妃:逆天七小姐

    金牌元素妃:逆天七小姐

    穿越为异世界懦弱的‘她’。强大魔兽???至强法宝???神器炼丹???不好意思,她仰天狂笑,手张狂一揽,这些都是她的。他,新书【星光璀璨:金主一抱好欢喜】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当天才的她,一个神秘的男人,势力强大,实力更强大,时而冷酷时而缠人,时而妖孽时而狡猾。世人看不清他的真面目,却知道,他名叫邪帝。世人皆知她是个男人,但他却一眼识破她的身份。对她软磨硬对,绝不放手。他曰:只要你想要,不择手段也要让你得到!且看他们强强联手,纵横大陆。上演一场震惊世界的升级历程!
  • 独宠极品剩女

    独宠极品剩女

    无论身边有多少纷争,嫌烦。不愿意去争太多,他花心、风流、极致出格。清雅自我,私企的富二代,却也不乏心计。她仿佛置身事外,任它电闪雷鸣,风华正茂;她35岁,徐娘半老,我自云淡风轻。名不见经传、色不见卓绝、品不见圈点的她,他29岁,如何征服花心大少?,她谨慎、小心、在国企机关中每走一步皆如履薄冰。具有所有有钱人身上张扬着的缺点国企的小职员,太懒;不愿意去抢太多,活得简单、通透、却也无色无味。
  • 休了帝王夫君:天价皇后

    休了帝王夫君:天价皇后

    皇上,休了!丞相府的三小姐,沐青瑶被南安王慕容流昭一拳打死了,却迎来了另一个全新的女人,光芒四射,魅力惊人。沐青瑶物语,即便你贵为皇帝,下了天价的骋礼,竟然让我和别的女人共侍一夫,这样的男人休!慕容流尊,七国中最俊美足智多谋的皇帝,竟然被一个花痴女人给休了,黑瞳染起耀眼的光芒,他不会善罢干休!慕容流昭,弦月国南安王,冷漠邪魅,视女人为下等物,一拳头打死了花痴女人,却迎来了全新的她,迷了他的眼!楚浅翼,弦月国右丞相之子,腹黑无敌,眼高于顶,却喜欢上了那个花痴女人,这是不是叫自作孽不可活?无情,无情谷的鬼医,谪仙美男,初见她,恍如千年的的等候,我愿舍弃此身,化成许愿树,只求你从此树而过.长孙竺,青罗国的太子,妖孽唯美,世人不识金镶玉,误把明珠当尘矣,我愿意以青罗国太子妃之位迎娶于你。天现异相,凤落相府,得凤者一统七国,有谁知?凤竟是那个名满天下的花痴女人。【精彩片段一】:金碧辉煌的大殿,六国使臣齐刷刷的望向殿门外,等着看那传闻中足智多谋的皇后娘娘,可是却看到一个面色惊慌的小太监,高举着一封信大叫:“皇上,不好了,皇后娘娘留下一封信离宫了。”“读,”俊邪的皇上失却了冷静。“弦月一零三年,我沐青瑶休了皇帝慕容流尊,从此后男婚女嫁各不相干,文武百官为签,六国使臣为证,沐青瑶拜上。”【精彩片段二】:一个粉装玉彻的小女孩,扑闪着大眼睛,双手叉腰挡住门口,可爱的望着门前俊美邪魅的男子。“你谁啊?”“你父皇!”狂魅俊邪的男子霸道的开口。“你丫的敢占姑奶奶的便宜,”小丫头眼一翻朝里面命令:“小尊,上!给我教训教训这老男人。”她的话音一落,一只通体雪白高大的野山狼凶狠的从屋子里飞窜而出,扑向猎物,顿时间诺大的空地上,一人一狼打得天昏地暗,小丫头摇头晃脑的看着热闹,不时的拍着手加油:“小尊,不错,打赢了赏你两根骨头。”笑
  • 契约鬼妃

    契约鬼妃

    如果有一天我被尘世遗忘谁能透过我的灵魂找到我…当她醒来,周围一切变得虚无缥缈,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就算触碰自己都只会穿身而过。原来她变成了一抹幽魂,不知自己的过去,更不知自己的未来。没有身份的幽魂无法投胎转世,无法获得真正的解脱。从此她代替别人活着,为的只是寻找真正的自己。当她一次又一次用别人的身体睁开眼睛,她用自己的思想过着别人的生活,看尽世间悲欢离合,听遍天下承诺誓言。却没有人在她用另一个身份出现是认出她。她是被尘世抛弃的人,她是不记得过往却苦苦寻觅的幽魂。…只知阎王掌管凡尘众生的生死,其实他座下有三大聚魂灵尊,他们才是真正决定世人应该生或死的生死判官。其中一聚魂灵尊——东陵邪觉得自己很悲催,因为他所负责的地盘正值乱世硝烟。万事皆有法则,虽为生死判官也只能按法则行事,无奈乱世硝烟中人命皆如草芥,总有些人还没到该死的时辰,便因为种种原因嗝屁了。阎王传命于他,不该死的人就绝不能引入地府也不允许游魂在外。东陵邪听到这样的命令,皱起眉头,这不是强人所难吗?左思右想,苦思冥想之后,东陵邪创造一道地府之令——逐梦令。何谓逐梦令?东陵邪邪魅一笑,让那些不当死之人活下去就是逐梦令。谁来执行逐梦令?是东陵大大您亲自去吗?东陵邪再次邪魅一笑,开玩笑,本灵尊怎么会干此下等活儿,自然是让她去。她?她是谁?东陵邪觉得今日自己笑得有点多了,遂冷了脸色。她是谁?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她是谁,她会跟着本灵尊正是因为她想知道她是谁。既然她没有身份,便可以用任何身份活下去,所以若谁在不该死的时候死去,她便得遵从逐梦令代替那人活下去,活到那人该死的时候。无论是否到该死的时辰,但凡死去的总不是什么好命人,那她岂不是永远在苦命中徘徊,这她也肯?她若想知道自己究竟是谁,就必须遵从逐梦令,或许在执行逐梦令时有人认出她来,她还有翻身的机会,不然她就永远魂魄难安,永世不得超生。…她想活着,却不知自己为何死去。那些人明明能活着,为何偏偏选择极端之路。古琴一响,逐梦一令。她能否寻找回真正的自我?…特别说明:1、此文略带玄幻色彩,不过只属于轻玄幻范畴。没有打怪练级换地图,却有宅斗宫斗人心斗,顺便还加了点触动心灵的爱情。2、此文人物背景皆为架空,偶尔出场的神话人物也只是杜纂而出,请勿寻瑕伺隙吹毛求疵。3、此文作者只接受一对一的结局。
  • 欺夫无罪:拐个少爷当驸马

    欺夫无罪:拐个少爷当驸马

    爱情,本来就是这样身不由己,明明爱着对方,却又不能大声地告诉他(她)。行走在人世间,多少繁华没落,多少风云又起,可是谁又能阻止谁爱上了谁?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但是到了最后,又有谁能够舍得放下,放下曾经的执著?她是落架的公主,却一心系于民情,哪怕毁了清白,也心甘情愿。他是富家少爷,富贾一方,却只为她心动。当少爷遇上公主,当欺骗遇上真情,谁又错付了谁?
  • 寒情王爷的鬼面医妃

    寒情王爷的鬼面医妃

    五岁之前,她只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五岁之后,在亲眼看到父母在自己面前被人杀害以后,她成了无血无泪的人花费了二十年时间,她报了父母的仇,然后自己也举枪自尽了醒来之后,她发现自己穿越了成了一个一动也不能动的婴儿还有一个让她震惊的消息就是她的身份一个被人陷害的一国公主但是她却并不想回去四周都是恐怖的狼叫声就在她以为自己要死的时候,她被一个怪老头抱回了一个林子后来她才知道这个老头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神医‘风老子’可是她只叫他‘疯老头’然后她开始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后来的二十年间,她最常听到老头一句话就是:“风无情,你这个死小孩怎么就这么冷血无情啊。”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