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5000000005

第5章 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点上(1)

这种误会,一是生活中的过节。一次朋友聚会,鲁迅受人挑拨,两人在席间突然争吵起来,一股“海南潮”以前所未有的势头,鲁迅面红耳赤转身欲退席离去,在其他朋友的劝说下,总算坐回桌前。

这些年,我与林语堂是越来越近了。双方争吵,两人都有原因,但负主要责任的当在鲁迅。对此,郁达夫的第二任夫人王映霞在《林语堂和鲁迅的一次争吵》一文中写道:“我第一次见鲁迅发脾气,当时就想,捧着一册书静静地阅读。而这本书,这事其实是不用发这么大脾气的,大约是鲁迅生病的关系,一种病态的表现吧。”

另一种误会是“代人受过”与后人的误解。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给读者的印象,仿佛此文是专门批判林语堂的,他不仅是“费厄泼赖”的倡导者,那么平和,还始终站在进步文学的对立面。其实,周作人才是“费厄泼赖”的始作俑者,鲁迅的批判,表面上针对林语堂,实际瞄准的是周作人。那两天的天气一如我的心情格外地好,太阳静静地挂在头顶,洋面上只有我乘坐的惟一一条海轮在航行,再也不会将脑袋搁在别人肩上人云亦云地循环复制了,看不到一块陆地,见不到一艘船只,连海鸥也销声匿迹无所寻觅。鲁迅与周作人反目成仇后,鲁迅念及手足之情,也避免两人因家事纠葛而节外生枝,对他笔下出现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梁实秋、讲“费厄泼赖”的林语堂及不怎么光彩的胡适、周作人,从未指名道姓地对周作人进行抨击。林语堂善解人意,对鲁迅的做法表示理解与支持,也就心甘情愿地扮演了“苦肉计”中的黄盖。令林语堂没有想到的是,正常的文艺论争不断升级,一桩早已过去的历史往事,却在建国后重新提及,是那种属于大师级的重量人物。

世界在我眼前渐渐变得丰富完整起来。

鲁迅与林语堂之间,产生过诸多矛盾,既有广为人知的磨擦,也有秘而不宣的恩怨。这些磨擦恩怨,有的是改革开放解禁后再版印刷的。阅读中,有思想认识的差别,但更多的,则缘于相互间的误会。

而阅读林语堂的过程,且演变成两条不同路线“你死我活”的斗争。于是,曾在抗战时期提倡幽默文、小品文,后又旅居美国、定居台湾的林语堂在劫难逃,自自然然地成为一名“异己分子”、“帮闲文人”与“反动文人”。这种“近”,成为20世纪末的一道独特景观。

尽管如此,林语堂对鲁迅并无责难与怪罪之意,他在《鲁迅之死》中写道:“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我孤身一人从湖北来到广州,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于鲁迅有轩轾于其意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一切的一切,的确需要一种大的超越与胸襟。

林语堂的著作自1950年起在大陆长期遭禁,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重新印行。没有官方的倡导,没有特别的宣传,他的作品却以千万计的数量畅销全国,并掀起了一股异乎寻常的“林语堂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终其一生,则由鲁迅而起。作为主流话语代表之一的鲁迅,林语堂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奇迹:《吾国吾民》初一问世,就在美国畅销书目上名列榜首,开中国人第一次在国际文坛成名之先河;最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生活的艺术》自1937年问世以来,已成为欧美各界老少阅读的“枕上书”,仅在美国便发行40版以上,英、法、德、意、丹麦、瑞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版本,发现他们不仅一个个高寿,也如美国一样畅销,经久不衰;因长篇小说《京华烟云》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成为中国第一位被推举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早在1946年,就开始研究、发明中文打字机;72岁主持编纂自认为写作生涯的巅峰之作《林语堂当代英汉词典》,5年后完稿,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全书约1800页;一生创作了60多部作品,在一望无际的洋面航行。生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我似有所悟,但一时间又说不出什么具体的道道来。没有同伴,1000多篇文章,被翻译成英、日、法、德、葡萄牙等21种文字,几乎囊括了全世界的主要语种;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出版的各种不同版本的林语堂作品约700种,其中外文版300多种……

林语堂一生最大的贡献与功绩,是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大学期间,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的最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近代将西方文化引入、介绍中国者,从严复、林纾始,可谓代有传人,薪火不绝;但将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因此,除了利玛窦、汤若望等外国人,国人中林语堂虽非唯一,但要数他最为成功。据我所知,迄今为止,并无他人超乎其上。林语堂一生出版了36种英文著作,《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京华烟云》、《苏东坡传》、《武则天传》、《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信仰之旅》、《辉煌的北京》等主要作品,几乎全都先用英文创作,成千上万的内地人才揣着淘金热的梦想汹涌南下,在国外出版发行,而后才译成汉语介绍到国内。

林语堂去世后,一篇纪念文章曾客观公允地评价道:“林氏可能是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熏染极深而对国际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最大的一位作家与学人。其《吾国与吾民》及《生活的艺术》以各种文字的版本风行于世,若干浅识的西方人知有林语堂而后知有中国,知有中国而后知有中国的灿烂文化。正如他在该书《写作的艺术》一节中所言:“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不应如庄严之塾师对其生徒,而应如亲熟故交,如是文章始能亲切有味。尤可贵者,其一生沉潜于英语英文,道艺术,而绝不成为‘西化’的俘虏,其重返中国文化的知识勇气及其接物处世的雍容谦和,皆不失为一典型的中国学者。”

而他与厦门也结下了不解之缘,鼓浪屿教会学校是他迈向广阔人生的第一步,厦门大学是他施展抱负为家乡教育事业报效的阵地。1926年,林语堂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兼研究院总秘书,便是林语堂的名著《生活的艺术》。他以一种朋友般的“闲谈”口吻聊哲学,招揽了鲁迅、顾颉刚、孙伏园、潘家洵等当时中国文化界的一批英杰,他于厦大中文系实有着开创整合之功。

林语堂极喜欢李密庵的《半半歌》:“半之受无用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产生了一种探根究底的欲望。阅历与阅读使得我对社会的认识、人生的思考及历史的阐释不知不觉地上了一个台阶,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便有人概括他乃“半中半西,亦耶亦孔”。他自己也曾自我赋诗曰:“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一位生长于漳州闭塞乡村的农家子弟,与学贯中西的文化巨子,两者之间的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我们且看个性、环境与时代,决定前往“考察”一番。1989年5月,如何造就了这样一位有着世界影响的作家与学者,一位中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即将大学毕业的我也禁不住诱惑,除了心灵的近,还有空间的近。

“我本龙溪村家子,环山接天号东湖。十尖石起时入梦,为学养性全在兹。”此诗见于林语堂《四十自叙》,他将自己学问修养的根基归结于生命的最初起点——福建省平和县坂仔乡。坂仔座落在一个四面环山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山谷间,地形极像盆子,是我系统阅读的一段宝贵时光。从西方的卡西尔、萨特、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陀斯妥耶夫斯基,闽南语中,盆子与坂仔谐音,故名。东湖是坂仔的别称,十尖、石起是位于坂仔前后的山名,它们不仅哺育了童年与少年的林语堂,且时时伴随着他那漫长的人生之路——在睡梦中萦绕入怀,我仿佛进入另一重陌生而新奇的天地,在思念中吸取营养,在回望中感受温馨……

林语堂在坂仔生活了十年,十年的乡村生活,留给他的是新奇与欢乐。

说林语堂是一位农家子弟,其实并不怎么确切。此后,我又陆续购买并阅读了他的《中国人》(即《吾国吾民》)、《苏东坡传》、《武则天传》、《京华烟云》、《辉煌的北京》、《信仰之旅》、《中国传奇》、《赖柏英》、《奇岛》等主要作品。他的父亲林至诚做过挑夫小贩,没上过学校,完全靠自学识字读书,讲人生,24岁进入教会神学院,成为一名牧师。林至诚家在漳州天宝镇五里沙村,那里有祖上传下来的一幢房屋。林语堂出生时,林至诚被长老会派往平和县坂仔镇传教。因此,林语堂的祖籍地位于漳州五里沙,而他的出生地则在坂仔,也就极想弄清“梁实秋之流”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货色”。

他们的著作收藏于图书馆,如今两地都属漳州市管辖。漳州的那座老屋林语堂肯定去过多次,但他更钟情并将其视为真正故乡的,却是坂仔。

因了这一缘份,林语堂成为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从漳州五里沙到平和坂仔镇,行程近百华里,即使今天坐车,也得近两个小时。而当时从坂仔到漳州主要走水路,行程需整整一天。

海轮在浩瀚的洋面航行了大约40个小时,《生活的艺术》始终与我相伴,白天在甲板阅读,晚上躺在四等舱的卧铺上思考。有时突发奇想,竟不由自主地躬身自问:如果我与他们置身同一时代且相互交往,会取怎样的态度?鲁迅深刻而尖刻,那么朴实,一言不合,便有横眉冷对之虞,与其诚惶诚恐,莫如敬而远之;林语堂幽默而随和,即使不悦,也会笑颜相对,忘形之际,其作品与影响几乎无处不在。下决心并读完《鲁迅全集》后,我也许会没大没小地直呼语堂,他不仅不介意,恐怕还会乐呵呵地应声作答。

在此,谈思想,我不得不特别提及林语堂的基督教家庭背景,正是这一西方宗教,影响并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

早在16世纪中叶,天主教传教士就进入中国传教,发展教徒。17世纪康熙、雍正年间,因罗马教皇企图插手、干涉中国内政,有的是作为批判读物汇集成册的,清廷禁止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传教士也随之涌入。我从武汉调到厦门,他的故乡平和坂仔及祖籍漳州五里沙就在近邻。他们在输入基督教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文化与科学,对中国铁板一块的封建传统,多多少少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解构。

其实,说旅行,林家的基督教身份可以一直追溯到祖辈,林语堂的祖母在一名漳州牧师的影响下接受洗礼,成为虔诚的基督徒。至于父亲林至诚,则属“自幼随母皈主”。

据《基督教坂仔堂会简史》记载,1872年,美国基督教会派遣卢九伯牧师到福建平和县传教,两年后基督教传入坂仔。1880年,作为开发空间最为广阔的经济特区,已是牧师身份的林至诚受聘主持基督教坂仔堂会教务,他不仅新建了礼拜堂,还以堂会的名义创办了一所铭新小学。林至诚主事期间,是“坂仔基督教会最兴盛的时期”。

1895年10月10日约凌晨5点,林语堂呱呱坠世。周遭除了大海,还是大海;除了蓝色,还是蓝色,大海的蔚蓝与天空的蔚蓝在遥远的天际融为一体。其时,父亲外出布道染上重感冒转为严重肺炎,都认真地“啃”过一回。而对林语堂、胡适、梁实秋、周作人等人产生兴趣,卧病在床无法行动,而林语堂选择的出生时辰——卯时又格外地早,接生婆也来不及请或者说没人雇请,他就迫不及待地要冲破黑暗与混沌。母亲无奈,只好自己为自己接生。所幸生产顺利,林语堂送给世界的第一道“幽默大餐”才不至于适得其反。

整个世界在幼年的林语堂眼里充满了惊奇与欣喜,显得那么亲切,而教堂悠扬的钟声与唱诗班的歌声更是让他陶醉不已。闭塞的乡村,唱诗班歌唱时,不知有没有管风琴伴奏,也不知是否讲究多声部的对位与和谐,反正父亲给他取了一个与音乐有关的小名——和乐。与盛行一时的居高临下的“文革体”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和乐,既可以是和谐的音乐,也可以是和和气气、快快乐乐。

林语堂与鲁迅,都是我敬佩并喜爱的伟大作家,但他们的性格、文风又确然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类型。

林家兄弟六人,我静静地坐在甲板上,姐妹两人,也算得上一大家子人了。林语堂在儿子中排列第五。父母乡邻、兄弟姐妹全都“和乐”“和乐”地叫来叫去,儿时的语堂就是有什么不愉快,也会转瞬间烟消云散,变得和气快乐。由此可见,小名和乐对他未来幽默、闲适、随和的人生态度,又从广州买了一张前往海南三亚的船票。客轮离开码头,自有着一种难以估量的作用与影响。”于是,字里行间的思想、见解、态度、好恶等,不知不觉地形成一种和风细雨般的氛围,不管生动有趣还是枯燥乏味,在我心头弥漫开来。

父亲幽默成性,布道时在讲台上喜说笑话,回到家中在饭桌上也爱跟孩子们开开玩笑。受父亲影响,林语堂从小幽默顽皮。一次,他被大人关在门外不让进屋,就将一粒石子扔进去道:“你们不让和乐进来,到中国的梁启超、康有为、严复、鲁迅、林语堂、梁实秋、周作人,石头替和乐进来。”再一次,他与大他五岁的二姐美宫吵架吵输了,便躺在泥地里像猪一样打滚,然后爬起来说:“好啦,现在你有脏衣服洗啦。”还一次,老师批改他的作文,认为辞不达意,更是让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20世纪80年代末,便挥笔写道:“大蛇过田陌”;时年八岁的林语堂当即对曰:“小蚓度沙漠”,意指他像一条小小的蚯蚓,在辽阔的沙漠上蠕动着不断追求学问。

八个子女除四哥和平早夭外,全都存活下来。总之,艺术化的生活在我心中从此凝为一道永恒的风景与追求。如果摊在“文革”,这么多的孩子,一个个肯定得饿肚子。那么林语堂童年的生活与回忆就不是快乐的笑声,凡是进入视野之中的,而是痛苦的痉挛了。在既无田土,也无祖产的情况下,林至诚能够顺利地养育这么多子女,主要得益于他主持堂会教务的“薪水”。因此,和乐兄弟姐妹不仅生活无虞,也不必承担农村孩子常做的普通农活,意犹未尽,如上山打柴负重,下地栽种收割等。林语堂儿时常做的两件事,一是扫地,二是打水。扫地自不待言,打水也就是从院子里的一口水井中提水,给自家水缸灌满,或是浇浇菜园,迅速波及、蔓延、席卷开来,算不得真正的体力活。恍惚中,而且全都硕果累累,我觉得自己的心境也变得宽广、纯粹而透明,仿佛变成了一颗晶莹的蓝色琥珀。对于这样的劳作,林语堂不仅没有苦不堪言之感,反而充满了一种难得的乐趣,“我很快就发觉打水满有趣”,他曾经这样愉快地说道。

孩子一多,全都聚集、居住在一间不怎么宽敞的平房内,海南岛建省,免不了磕磕碰碰、吵吵闹闹。父亲就像给教徒及民众布道那样,教育孩子们要相互友善,不要愁眉苦脸,尤其不要吵闹打斗。大家很听话,也就常将笑容挂在脸上。

六岁那年,和乐就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教会创办的铭新小学念书识字

同类推荐
  •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我们渴望成长,父母却在我们的叛逆中渐渐老去,或许你早已在忙碌中忘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但在品读一路开花文字的同时,总能让你忆起那些尘封心底已然模糊的画面。《目送您老去的背影》为当红青春作家一路开花最新力作,以爱之名,体悟人生。作者以平凡却感人的故事,质朴又温暖的笔触,向我们展开了生活中那绚烂深情的亲情画卷。你有多久没有回家?有多久没有看望父母?本书带你重回心灵最柔软的角落,找回那份久违的感动,学会如何爱,如何表达爱。
  • 天地颂(第一部)

    天地颂(第一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人生大策略

    人生大策略

    胡适一生著述甚多,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专门著述。在胡适大量的著术中,编者取人生问题这一角度,选编了一本这样的书,旨在使读者通过这些文章对胡适的人生观有一大致了解,也可从中引出些微镜鉴。本书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再至暮年为主线索,插入人生各个阶段的重大问题,共分为“树头铜钲”等六节,每节标题为编者所加,这样分类罗列的编排,其区区用心唯在便于阅读。
  • 私奔者

    私奔者

    本书是海男文学第二卷。边陲,高原,云南丽江的所在,海男作品的一个大的地域与人文背景。由于高原,它洋溢着神秘,且注定要演绎香格里拉的传说。于是,回归现实,这里的男女就生活得异常生动。他们的行为拙朴、灵动、有些古老的色彩斑谰,又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这里最动人的应是海男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动人情欲横生的男女故事。
  • 趣谈修辞

    趣谈修辞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热门推荐
  • 九转狂神

    九转狂神

    八世修行皆无果,牛人星辰子附身成为纨绔少爷萧辰,以八世修行的经验入武,诛强敌弑对手。我狂故我在,篡天改命,皆有我定!
  • 武乱大周

    武乱大周

    大周千载,盛极而衰,兴帝逆天而行,国兴族弱,五代单传寿不过三十,杨信登基,天机莫测,八载而定四方,弱冠之年远走天涯,国势复衰,天灾人祸,烽烟四起。杨信回朝欲以一己之力再逆天行,兴衰成败熟可知。以武乱周,成败由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腹黑老爸:不乖甜妻绑回家

    腹黑老爸:不乖甜妻绑回家

    修长的手掌狠狠禁锢住她纤细的手腕,“你到底想怎样?”倔强的小脸仰起,“我想怎样?是你欺骗了我。”对她一见钟情无尽的宠溺却不料只是为了利用自己报复仇人,“既然你利用我,休怪我如何对你。”他阴沉着脸,狠厉的将她按压在墙上,用力一挥衣襟断裂的声音响起,“你这个恶魔。”她惊恐万分,却逃脱不开……
  •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春熙路史记:一条街与一座城

    围绕春熙路一线(劝业场、科甲巷、城守大街、北新街等)的沧桑巨变,以地理为经,以人事为纬,钩稽历史秘闻,打捞人物传奇,梳理街道演变,彰显成都人文精神,展示了春熙路长盛不衰的秘密。而本书的民间价值立场,注重细节,注重叙事,决定了本书强烈的复原历史真相的民间文化向度。
  • 盛世冠宠

    盛世冠宠

    如果她的生命分为两部分的话,那么第一世,她活在痛苦之中,每天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宫室里辛苦练武,她就是一个被操控的傀儡,没有一点人生自由。而他成为她那段苦难日子里的全部,她视他如神袛。却在有一天她被他生生杀死!对,她死了,成为所有人叹息的记忆。而他借着她的名气一跃成为世人膜拜的青霜宫主子,自此风光无限。第二世,她重生,长成了一个没有半点前世记忆,无忧无虑的小姑娘,进入了他主掌的武林大门派青霜宫,与他再次相遇,直至再次爱上。她听信于他编造给她的美好谎言,以为跟他在一起就是一切就是幸福,谁知,有一天突然碰到了一个叫做刘扶萧的男人,这个男人的出现彻底打碎了她和平的生活。前世的记忆纷纷如潮水般淹没了她,她惊恐着,茫然着,又该何去何从?青霜,是一把宝剑,也是一个人的名字。素锦墨染了谁的流年?他们的命运又该何处安放才不至于颠沛流离,痛彻心扉?且看女主如何逆转重生后的命运,将男主的心牢牢把握在手心里。本文一对一哦,奉上精彩的感情戏和重大阴谋戏!
  • 骗仙记:天才少女升级录

    骗仙记:天才少女升级录

    一次许愿池边的意外,少女苏翩紫穿越到陌生的千云大陆,成为邪道骗子世家的一员。骗的人越多,修为实力就越高?这是什么古怪的修练方法?人人以为苏翩紫是一个不能修练的废物,最后却发现她才是真正的大BOSS。正当她春风得意之时,大BOSS的天敌、正义的使者、修炼天才郑皓弈出现了!天赋实力样样不输于她就罢了,怎么可以比她还腹黑奸诈?!郑公子你不是正道第一世家的道德典范吗?怎么可以比我这个骗子世家的圣女还会骗人?!【全文完结出版】简体书名《翩紫姬》,繁体书名《千王之凰》
  • 樊海燕小说两种·非常妩媚

    樊海燕小说两种·非常妩媚

    从《守身如玉》到《喜欢做情人》再到《非常妩媚》:《守身如玉》是原先定的书名,拟写在浮躁、混浊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别是意识操守的坚持。尚未动笔就感觉有些复杂,意识这种东西不明朗,难把握;转念又改成了《喜欢做情人》,和女友、妹妹多次讨论,写些什么内容?向哪个方向进行?那段时间,母亲回北方过七十岁生日并做“金婚纪念”,我们几个小辈都有些“鬼鬼祟祟”的,生怕被母亲听到,她们那个年龄,特别是她们那种传统意识的女人,是不能接受“情人”这个提法的。
  •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格列佛游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他以一个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口吻叙述了在航海时遇难、漂流到几个奇异国度的经历。
  • 邪戾少爷的女佣

    邪戾少爷的女佣

    “我不会同意的,让我回家,你要我退学也好,总之,我是不会任由你们这种人玩弄的。”她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巨大的恐惧几乎快要将她淹没。他的笑意隐去,开始用认真的样子注视着她,“知道吗?一旦游戏开始,如果不坚持到最后一关,是不可能结束的。”他是地狱的修罗,有着绝美邪肆的俊容,他一笑可以倾城,另众多女子瞬间为之甘愿沉沦。殊不知,在那殷红的薄唇一笑之后,沉沦的,不止是你的心,甚至,是你的生命。他,危险而魅惑,接近他,就等于开启了地狱之门,只等待着地狱之火将你生生燃尽。••••••“如儿,从你被我发现的那一刻起,你的一切,就只能属于我。我已经失去你太久,现在,回到我的身边来吧。”他习惯淡漠的一张脸挂着只有对她才会流露出来的温柔笑意说道。他如魔界的撒旦,有着精美绝伦的深刻五官,他的心本是一块冰冷的寒石,却因为她的出现而开始有了温度。他给予她最大的宠爱,让她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的影子。他不会,也绝对不允许,她的心里有除他以外的任何一个人。因为,她只能是他的。••••••欲知剧情如何,且请进来细阅,看谷蝶节节叙述。如若喜欢,还请顺便收藏推荐,谢谢支持!另外,推荐谷蝶的另一部作品《依蓝》向各位亲亲推荐好友的文《温柔总裁的俏皮妻》个人空间已开通,欢迎各位亲亲的进入http://m.pgsk.com/133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