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1800000022

第22章 父亲留下的抗战日记(1)

在父亲使用过的文件包里我看到了一个很旧的小本子。本子只有巴掌大,是布面的,但显然被水湿过,已经辨不出本来的颜色了。本皮上似乎有字,是手写的,仔细辨认才看出四个红色的竖排字——《胶东日记》。

这本日记是父亲在1943年写下的。日记记载了1943年2月1日到5月22日的一段历史。当时父亲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参谋长。这年3月教导二旅与滨海军区合并,取消了教导二旅的番号,父亲被调到胶东军区教导第二团任团长。教导二团即抗大第三分校,父亲将以团长的身份兼任抗大第三分校校长。4月,父亲奉命带领这支部队从滨海出发去胶东,到抗大第三分校赴任。这本日记就记载了这段率队行军的历程。

父亲的日记字数不多,开始不是每天记,只记大事。但从4月5日率队向胶东出发以后,父亲就开始每天记日记了。从那些匆匆写就的简短记述中,可以看出父亲的时间有多么紧迫,常常一篇日记只有一句话,如“五日由师出发向胶东(目的地)前进,宿营于三义口行程五十里。”或“九日由一团驻地潘家庄出发到达大松林鲁中军区司令部,行程十余里。”最长的一篇日记也只有400个字。从父亲的记载中,不难看出他们一路行军的艰苦,几乎每天都要走几十里路,有时一夜就走120里路。途中他们多次与敌人遭遇,多次穿过敌人的封锁线,从敌人的包围圈中突围。其中最危险的一次就是在部队行军到清河时,遇上了日本鬼子的大扫荡。当时,敌人出动了二千余人、百余辆汽车对清中区军区驻地一带进行拉网式扫荡。父亲率领部队在当地军分区和县大队的帮助下,采取就地隐蔽、安插等方式,在敌人的包围中穿插突围,最终成功地把部队带了出来,安全到达了目的地。

当我与母亲提及父亲记载的这段经历时,母亲很随意地说:“我知道,当时我也在。”母亲说那会儿她与父亲已经结婚了,她就在父亲的部队。我很吃惊,因为父亲的日记里丝毫没有提到过母亲。按说,他们当时结婚才刚刚几个月,是新婚呢。在日记中所记载的这段日子里,父亲怎么会一句也不提母亲?我不理解,即便那是战争年代,即便那时父亲肩负重任,但毕竟母亲当时在父亲身边,毕竟母亲在与父亲一起行军,一起打仗。我不相信父辈们一旦献身革命理想真的就会无小我无儿女私情了。我一遍遍地翻看日记,但那里确确实实没有提到过母亲,一个字也没有。

我问母亲,你当时一直跟着部队吗?

母亲说是。母亲说,我们从滨海出发,一直向东行军到达胶东栖霞县,抗大三分校就在栖霞一个叫东下夼的地方。

事隔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母亲不假思索地脱口就说出了抗大三分校的校址:栖霞县东下夼。我望着母亲的鬓鬓白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那时母亲有多大?二十岁,多好的年纪!如今,母亲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髫髫老人了。她知不知道父亲当年记了一路的日记,其中竟没有提她一个字?

母亲突然说,哦,我中间还跟部队失散过呢。

我一惊,失散过?

对。母亲语气轻松地说,走到清西根据地时,我们正好碰到了日本鬼子的大扫荡。为了避免造成损失,军分区要我们将牲口及女同志找地方关系隐藏起来。部队决定接受地方部队的意见,就地隐蔽疏散,待敌人扫荡结束后再继续东行。最先安排的就是我们几个女同志,把我们隐蔽疏散到群众家里。当时我真不愿意离开部队,不愿意离开你爸爸,所以情绪很低落,但我还是带头服从了命令。

没想到,刚刚疏散到村里,外面突然就响起了枪声,我出去一看,老乡们都在四处奔跑。这时我记起部队进行教育时说过,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要跟着大群人跑,因为敌人更愿意围追堵截大群人。我就和另一个女同志一起向人少的方向跑去。

那个女同志是谁?我问

名字不记得了,母亲说,只记得她是我在抗大一分校时的区队长,河南人,还是个高中学生呢。我们俩跑到一个村子,找到村公所要他们帮我们找两套便服,因为我们俩还都穿着八路军的军装,很危险。村公所的人给我俩找了两套衣服,那个女同志穿了一套男的衣服,我穿了一件油滋麻花的褂子,和只有两只裤腿的套裤。母亲突然笑了,说那件褂子不知有多少年没洗了,硬得像个铁皮,我里面不敢穿军装衬衣怕暴露身份,只能光着身子穿褂子,结果那件褂子把我身子都磨破了。母亲又用手在头上笔划着说,头发也像当地老百姓的样子,让老乡在后面用线缠起来,像个棍子似的撅在脑袋后面……母亲突然大笑,说,可难看了,你不知道有多……多难看……

母亲说,区政府派了个民兵为她们领路,但那个民兵却半路扔下她们跑了。母亲说他是害怕了,怕她们俩的外地口音被敌人识出女八路的身份。母亲说其实部队早就进行过这方面的教育,万一被敌人抓住她们决不会承认自己是八路,只会一口咬定自己是逃荒的,是来投奔亲戚的。母亲她们两人只好自己跑,跑到一个村子,在村外的大田中发现了一个大坑,她们就在这个大坑里躲了整整一天。大田里有个老头在干活。晌午,老头的孙子来给他送饭,两个菜饼子和一小泥罐水。老头想找个背风的地方吃饭,就来到到坑里。见到坑里有两个人,老头吓了一跳。母亲见那个老头把穿男服的女同志当成了汉奸,赶紧笑着喊了声“老大爷”,又立刻张开拇指和食指,用手笔划成“八路”的样子给老头看。老头这才回过神儿,放下了心。见她们两人又饥又渴的样子,老头把两个菜饼子分给她俩一人一个,又把泥罐里的水都给她们喝了。老头回头告诉小孙子说:“不许告诉别人看到八路姑姑了。不许告诉别人饭给八路姑姑吃了。叫鬼子知道了会杀头的!”

直到晚上,县大队的人才找到了她们。母亲说县大队的人可能是从那个老头那里知道的。那一晚,母亲她们终于吃了顿饱饭,是县大队长的母亲给她们擀的面条,母亲说那顿饭她终生难忘。以后的几天,她们是在县大队的洞里度过的。母亲说,每当有鬼子来的时候,她们就堵住洞口,在里面默默地听着上面传来的鬼子队伍从头顶上走过的脚步声。几天后,鬼子扫荡结束了,她们才终于安全地回到了部队。

听了母亲的讲述之后,再次翻看胶东日记,我终于找到了关于母亲的记载。

父亲在四月二十六日的日记中写道:

“二十六日在军区休息,黄昏时又将三个女同志、二个马夫及牲口、一个勤务员、鲁中军区随来之两人共八人,经军区及区党委的关系继续安插隐蔽,熬过敌扫荡清河后之时期。去隐蔽之人员情绪不甚很高,在此情况下被迫不得已。今晚仍在范家宿营未动。”

这三个女同志中有一个就是母亲。父亲说“去隐蔽人员情绪不甚很高”,想必父亲也看出了母亲的无奈。父亲其实并不赞成疏散母亲他们几人,父亲说“本来我们东来这几个人不需要插藏在群众中,因人员不多,只有十余人,行军不至于拖拉部队。”可以看出,父亲当时是很想把母亲留在身边的。

但父亲还是让母亲去了。母亲去了,父亲就一直牵挂着。在隔天的日记中父亲写道:

“二十八日在郑家营隐蔽休息。黄昏时间该村东北四里之牛郭集转移刚进入房子,又遇敌人三百余由北往南前进运动,正经该村东端。部队又在该村西北角集结待机,等到敌人通过后各部回原房子宿营。留插在西面之六个人,正遇敌人合击,不知有何危险,至今尚无消息,我心里实在不安静,心中时想时停的观望想念,是否出了危险呢?至今心内还是在复跳着。”

我相信父亲写下这些文字时,更多的是在牵挂母亲。当时,母亲他们正遇敌人合击,父亲这里却得不到任何消息,不知他那新婚的年轻妻子是否出了危险,所以父亲才会“心里实在不安静”,所以父亲才会“心中时想时停的观望想念”,所以父亲才会“至今心内还在复跳着”……

第二天,父亲在听说了一些敌人合击的情况后,更加为母亲他们担心了:

“二十九日在牛郭集休息。扫荡清河区之敌人全部各退回原防,只有该村西北三、五里有一个伪据点,上午出扰零星枪声响得很久,军区派了一小部队去打击该敌出扰。

要军区袁参谋长派人将我们在博兴区安插的几个人叫回,另外看一看这几个人是否出了危险。晚上廖海光同志率前留清西区的十余人已来,到我们一块会合。并听他们由西边来时说博兴区敌人返回合击时群众被击毙伤亡很多,并捕去一部。我就回忆到我们留在该区的几个人是否出了危险,心中又非常不安起来,时刻惦念盼望早知确息。”

此时,父亲还不知道母亲他们已经跑散互相失去了联系,如果知道的话,父亲恐怕会更加担忧了。幸好两天之后母亲他们就回来了。父亲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五月一日于牛郭集未动,在博兴区隐蔽之人员除一个侦察员(鲁中区来的)被敌击毙及失掉一匹骡子外,其余全部都已安全收回来了。近数日来,时刻惦念愁闷在心中的事情突然平静下来,责任亦莫负到。”

我问母亲回来后与父亲相见时的情景,母亲竟记不起来了。母亲说,打了那么多年仗,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谁能记住呀?

我问母亲,父亲就没告诉过你在那些日子里他多担心你,多惦念你吗?母亲说他从来不说这些话,他那个人话少,什么都装在心里。

我不甘心地把父亲在日记中说过的那些话告诉了母亲。母亲听了却坦然地说,他那是担心大家的安全,他是首长,他得带部队。

我无言以对。

1943年5月22日,父亲所率的部队经过四十八天的行军,到达了胶东抗大三分校所在的栖霞县东夼。父亲担任抗大第三分校校长,开始了新的工作。

1986年,我与母亲去北京住在韩复东叔叔家(韩复东系原总参军训部副部长、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副主席)。当时,总参谋长迟浩田一听到我母亲来北京的消息,立刻提出前来看望。我母亲在电话里说,您是首长,还是我去看您吧。迟总长说,不,应该我去看您。我是抗大三分校的学员,是蔡校长的学生,怎么能让您来看我呢?您在韩部长家等着,我这就去看您!

那次会面,迟总长和母亲都很激动。他们一起回忆着当年在抗大三分校的学习、训练、生活情况,一起回忆着父亲。迟总长说他当年是抗大三分校的学员,在抗大学习训练了三个多月后就直接奔赴抗战前线了。迟总长说当年父亲给他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说:“蔡校长很有水平,抓训练有办法,要求也很严格。但蔡校长对人却很谦和,没有首长架子,十分关心部下,在部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父亲的乡亲们

1984年,我收到了一封上面贴满“改寄”的纸条,信封套着信封,转了数个单位,邮了一年多的信。信封上的地址是江西省永新县文竹乡文竹公社文竹大队。信是写给吉林省地方政府的,信中说他们是蔡正国烈士的亲属,他们想通过政府寻找蔡正国的妻子张博和儿子蔡小东。信的落款上有两个人的名字:汤长华、蔡明前。

我记得这个名字:汤长华,他是我的表兄。我依稀还记得小时候他带我玩儿时的情景,记得我常钻在床底下跟他玩儿捉迷藏。母亲说,汤长华是父亲从家乡带出来的。1949年部队南下作战时,父亲在路过家乡时曾回去过一次。就是那一次,父亲把汤长华带出来参了军。从此,他就一直跟着父亲转战南北。父亲阵亡后,他常去看望母亲和我。我很喜欢这个大我三十多岁的表兄,他给我孤独的童年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只可惜没过几年他就退伍回乡了。从那以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

我与表兄取得了联系,这才知道在遥远的故乡,我还有一个年近七旬的姑母,我父亲唯一的妹妹!我立刻决定:回故乡去!

没想到,我会被簇拥着回到故乡。

火车进站了,我和妻子默默无声地整理着行装。我们知道这里没有人认识我们,不会有人来接我们。但是突然,我听到有人在叫“小东”。顺着声音望去,我紧不住怔住了——站台上,一群人在随着我们这节车厢奔跑,他们一边奔跑着,一边挥手呼喊着我的名字:“小东”“小东”“小东”……

车还没有停稳,跑在最前面的一个鬓发花白的瘦高个儿,就连声唤着我的名字,一步跨上了车门。

“小东!”他凭借着我这身军装猜出了我。

“表哥!”我靠着幼年时的记忆认出了他,汤长华,我的表兄。

“还认得表哥么?”他的声音颤抖着,眼里闪着泪光。

“认得!”我使劲地点了点头,极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感情。

“记不记得小时候表哥和你捉迷藏……”

“怎么不记得,钻在床底下……”

我们猛地拥抱在一起,久久地,久久地抱在一起……

象喜庆的节日,象迎亲的队伍,我们被数十位乡亲们簇拥着,沿着窄窄的田埂小路,向老家车田村走去。一路上鞭炮不断,一路上土铳轰鸣。

“是哪个勒?”地里的人停下手里的活高声问。

“是蔡正国的儿子回来喽!”答的人爽声大气,那如同山歌般的韵味中洋溢出满心压抑不住的喜悦。

村口聚满了乡亲,当我们从人群中穿过时,人们不时地发出一声惊喜的感叹:

“象哩!”

“象蔡正国哩!”

“比他父亲高哩!”

人群自动让开了一条路,不知是谁告诉我,姑姑来了。我顺着指点的方向看去,一个满面泪痕的老人,向前伸着两只苍老的手,正颤巍巍地向我走来。

“姑姑!”我快步抢到姑母的面前,一把攥住了姑姑那双急剧颤抖的手……

这就是我的姑母么?我们透过泪眼互相对视着,只一瞥,我们就在对方的脸上找到了故人的影子。

太象了!父亲和他唯一的妹妹。

太象了!哥哥和他唯一的儿子。

姑姑哭了,哭出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三十多年来一直藏在心底的所有辛酸。

我也哭了,流下一个过了而立之年的男子汉从不肯轻易抛洒的泪。

乡亲们都哭了,带着同情,带着怀念,带着喜悦之后的伤感。

我们这支刚刚还是喜气洋洋的队伍,就这样流着泪走进了蔡家的老屋。

这就是我们蔡家的老屋,这就是养育了我父亲的地方。和其它农舍相同的式样,相似的砖瓦,所不同的,只是那高高的门楣上钉着一个小小的牌子,牌子上的红漆几乎掉光了,仔细辨认才能看得出上面的字迹——光荣烈属。

在跨进堂屋的同时,我蓦地收住了眼泪,我看到了父亲那双军人的目光。

这是一张挂在堂屋正中的发黄的照片,下面燃着三柱香,缕缕青烟依恋地环绕在父亲周围,久久不肯散去。父亲正带着宁静的微笑,定定地审视着我,那大大的眼睛里有军长的威严,有父亲的慈爱,也许,还有一点责备。我和妻子擦干眼泪,轻轻地走到父亲面前,脱下军帽,深深地垂下了头……

以后的几日,我和妻子每天走家串户,拜访了许多乡亲。

同类推荐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从秦始皇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建立的千秋大业,再现了这位中国始皇帝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中国封建王朝“首任皇帝”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而学习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坚韧、顽强、勇敢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认识。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分册)》攫取唐朝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其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热门推荐
  • 修罗煞妃:凤傲九霄慑天下

    修罗煞妃:凤傲九霄慑天下

    她是七月十四鬼节出生,命带煞气,克爹害娘,人人唯恐不及,虽是嫡女,却遭家族鄙弃,被丢入贱民窟长大,地位连族中婢女都不如!一朝穿越,凤眸微睁,杀气四溢,强者之魂在这身子上耀眼重生,风华绝代!她是佣兵界叱咤风云的杀神,清冷傲然,狠厉肃杀,又怎甘被人轻践,又岂能苟延残喘?再度回府,才华尽显,惊才艳艳,史无前例“阴阳之体”,五系全才,闪瞎你们的狗眼!龙有逆鳞,狼有暗刺.,触之必怒,窥之必死!既然有胆子敢招惹她,那么就要做好等死的准备!这一世,她必将活出个自我,活出个精彩,站在世界的最巅峰,笑点江山,傲视九霄!
  • 巫后重生:废材逆天狂小姐

    巫后重生:废材逆天狂小姐

    异世大陆灵力为尊,废柴只能任人欺凌?当巫族的一抹灵魂陨落,废物睁眼寒光乍现,锋芒毕露誓要颠了这天下!她是既是高级驯兽师也是天才灵力者,以为只身一人也可俯瞰七界之时,却遇上了那温润而雅的紫眸男子还有冷酷至极的冰山男...妖女轮回,魔后即现,若不杀之,必屠七界!该死的预言成了她的枷锁,可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她、身为巫族后裔,又怎能轻易认命!就看她如何逆世而上,成为不朽的传奇。
  • 绝宠妖妃:蛇蝎三小姐

    绝宠妖妃:蛇蝎三小姐

    她琪兰香云曾是千年九命猫妖,速度一流,头脑一流,在现代吸血只为修行!她是玄云大陆琪兰家,人人耻笑的三小姐,懦弱无知,没大脑也就罢了,还被人陷害致死。双眼再次睁开,妖异的眸子露出冷冽的绿色光芒,从此,懦弱的她锋芒尽显,横行天下!懦弱无能,没大脑?大可以试试,她一定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天才,妖才,鬼才!魔兽,她不用契约,只需要召唤。武士,一团暖气而已,她不用时间不花精力,功力自涨,一天升两级。灵丹,那是她家灵宠的零食。前世,爱人为她而死,今生,她要为他好好而活。她指天立誓,要将一切讨回。陷害她,死!
  • 唐臣(下卷)

    唐臣(下卷)

    这是一段日薄西山的帝国记叙,凄苦飘零的唐王,分崩离析的社稷。乱世,造就了一位平民皇帝——行伍揭竿起,孤身护龙驭。百战平三川,王道服人心。他忠于唐室,却最终称帝,目不识丁,却求贤崇礼。麾下名将云集,身连英才笼聚,他缔造了前蜀霸业。是史上罕见的为北方政权所尊崇的南方大帝。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 西边雨

    西边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山唱山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懵懵懂懂的婚姻,到底改变了什么?随手涂鸦,不知所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网游之射破苍穹

    网游之射破苍穹

    title:网游之射破苍穹----这是一段传奇……
  • 大明王朝4

    大明王朝4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是一门成功必修课,是洞悉先机、掌控全局的保证。《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由盛乐编著,学会读懂和使用身体语言,对身体语言的表现形态、深刻内涵及其广泛运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为你破译身体语言的种种密码,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处,帮你看穿他人的真实意图,窥破人际关系的奥妙,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适合大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