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各异的百戏俑
铠甲坑的不解之谜尚未得到全面破译,新的发现就接踵而至了。
1998年11月28日晚饭后,秦始皇陵考古队驻工地副队长段清波和钻探专家丁保乾兴致勃勃地谈论着秦陵的考古工作,展望着未来的前景。当段清波问下一步秦陵钻探工作将打算如何展开,从哪里下手会有大的收获时,丁保乾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今年4月中旬,下陈村队长刘建良来这里反映情况,说是约一年前该村村民在村东取土时,在距地面深3米多的一条土壕内发现有红烧土,他们感到有些异常就向秦陵工作站站长张占民作了汇报。当时张占民的工作很忙,又缺少经费,只让我去看了看,没有展开探查。”
“这个地方的具体位置在哪里”段清波问道。
“就在我们发掘的铠甲坑以南三五十米的一处现代取土壕周围。”丁保乾答。
“这么近,这个地方和铠甲坑有没有关联会不会像兵马俑坑那样,几个坑组成一个整体”段清波听罢,心中猛地一震,下意识地将这个地方同兵马俑坑作了联系。
丁保乾轻微地摇摇头:“有没有关系不好说,但在那样的地方发现情况,如果是陪葬坑,规格应该不一般。”
“是这样,你明天一早就去找下陈村队长,然后带几个人开始钻探。”段清波觉得事关重大,不能迟缓,当场作出了如上的决定。
第二天早上9点,丁保乾骑摩托车来到下陈村队长刘建良家,说明了情况,然后率领几个探工来到发现红烧土的土壕处,对地形作了简单的考察。此处位于骊山北侧的冲积扇地形之上,地貌基本走势为南高北低,多年的山洪冲积,使这里地下普遍分布有较厚的冲积砂石层。因近现代平整土地等原因,大片地表较为平坦,只有一条冲积沟为不规则的半圆形,自西向东呈缓坡状向远处盘绕延伸。冲积沟的高差为2米左右,红烧土就是当地村民在沟底掘土时发现的。沿着这个目标,丁保乾带领探工在沟底认为合适的位置,一字形排列分布了4个探孔开始钻探。经过几个月断断续续的工作,基本确认此处是一座陪葬坑遗址。
从钻探的情况来看,这是一座平面略呈凸字形、总面积约800平方米的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陪葬坑,坑体东西长40米,西端宽16米,东端宽12.3米,东、西两端分别有一条长短不同的斜坡门道。为了对这座陪葬坑的性质、内涵以及建筑结构等一系列问题作进一步的了解,在钻探工作的基础上,段清波等考古人员于1999年5月8日至6月15日,在陪葬坑中部布设了一条4米宽、17米长的南北向探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试掘,基本弄清了其性质、内涵及建筑结构等问题,对秦始皇帝陵园陪葬坑的类型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陪葬坑内分布有三条东西向的过洞,考古人员将它们由南至北依次编为一、二、三号。根据秦始皇陵考古队的试掘情况可知:一号过洞宽3.3米,试掘区域东西长2.6米。过洞底部为夯土地基,距地表约5米。在夯土地基上平铺有铺地木,由于铺地木曾遭到火焚而成炭迹。考古人员发现,过洞内从夯土隔墙顶部至底部均为红烧土,而且越接近底部红烧土的土质越硬,火候越高。在过洞的西南角,红烧土已向上漫延至距现地表1米处的坑口。这个现象一度引起考古人员的重视,研究表明,陪葬坑在遭到火焚时,火势已达到了坑口,即秦代的地表。如此大而迅猛的火势,说明当时在过洞内应具有相当充足的燃料和氧气。这个条件反过来又可说明,一号过洞在埋藏后较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焚毁并坍塌。在过洞的底部,考古人员仅发现有大量已破碎为小块的陶器残片,因残破严重,已无法分辨出原来的器型了。
二号过洞位于陪葬坑的中部,宽4米,试掘部分为东西长2.6米,考古人员在棚木上的填土中发现有绳纹板瓦残块等遗物,随后在过洞西南角的棚木上部,出土了一件重达212公斤的青铜鼎。由于坑体被焚,铜鼎鼎口朝上呈南高北低的倾斜状,被塌陷的黄土所掩埋。发掘时,考古人员在距现地表2.9米深处,先是发现了铜鼎的一只附耳,再是发现了鼎口,鼎口内的填土与陪葬坑填土的土质、土色完全吻合。当考古人员把填土挖掉,最后将鼎整体提取出来时,发现在鼎的底部有南北向分布的棚木遗迹。
清理后的铜鼎通体呈横椭圆形,通高61厘米,外口径71厘米,耳宽18厘米、高22.5厘米,足高24.6厘米。这是秦陵考古近30年来所发现的体积、重量最大的一件铜鼎,整个造型大气磅礴,恢弘壮丽,当为国之宗庙重器。
在陪葬坑的第二过洞内,除青铜鼎之外还出土了4件铜质马蹄套及1件石质马缰饰。由于发掘面积有限,清理工作也只限于一个阶段,关于这些器物以及过洞的文化内涵,考古人员正在进一步研究。要真正解开湮没了2000余年的谜团,尚需等待时日。
试掘中,让考古人员感到格外惊喜和兴奋的是陪葬坑的第三个过洞。就在这个过洞中,在试掘的一小块范围内,发现了11个形状不同的陶俑。这些陶俑出土时已残破为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陶俑残块,并散落在铺地木之上,部分陶俑残块还出现了明显的移位现象,且这些现象显然是人为扰动的结果。如在第三过洞西南角的铺地木之上,考古人员发现了后来被编为一号的陶俑。出土时,陶俑脚西头东俯身倒卧,俑体残破为50余块,只有俑腿、脚部保存得比较完整。俑体腰部残块上有腰带及带花,陶俑的裙摆处尚有残留的黑色生漆底层和白色彩绘层,在彩绘层上绘有云纹、菱格纹等组合图案。令考古人员感到奇怪的是,发掘中只出土了有俑头的螺旋椎状发髻及后脑等残片,未发现完整或半完整的俑头。因俑头已残失,修复后通高只有152厘米含脚踏板 ,其造型特点是,上身赤裸挺拔,腹部微微隆起,下身着喇叭状裙,双腿直立,通体纤细瘦削,肌肉匀称,双臂交叠于前腹部,左手手掌平伸,拇指上挑成90度,右手扼住左腕,似在做一个动作。在陶俑的左上臂外侧,有一些椭圆形穿孔横穿至俑的躯干内,孔的下部竖行刻有“咸阳亲”的陶文,其刻写方式和秦兵马俑上发现的陶文极其相似。兵马俑身上所刻陶文,多数专家认为是当时雕塑陶俑的工匠来源地和姓名。既然兵马俑的陶文如此,那么这个陪葬坑中陶俑的陶文亦应相同,看来这个“咸阳亲”同样应为工匠的来源地和姓名姓或名 。
在陪葬坑一号俑的西北侧,考古人员发现了被编为二号的陶俑,俑体残破为10余块。和一号俑不同的是,二号俑的左臂和左腿已残失,而头部尚在。修复后,俑的面部五官端正,表情肃穆,留有“八”字形短须。其穿戴和一号俑基本相同,但动作却别具特色。颇有意味的是,不仅一、二号陶俑有差异,整个第三过洞后来出土的陶俑,都是姿态各异,风格、服饰、装束等诸方面都与兵马俑截然不同。据考古人员分析研究,认为这批陶俑可能是象征着秦代宫廷娱乐活动的百戏俑。
从出土的百戏俑来看,有一个被编为五号的陶俑,身材魁梧,肌肉发达,在左臂与身体间有一约10厘米的空隙,推测原来可能是垂直插置有竿状的物体,或许是秦代顶撞大力士的形象再现。而被编为三号的陶俑,扭胯鼓腹,右臂上举,尽管因手臂残失,所举之物已难以推断,但从姿态来看,似是正在挺举一件重物,可能就是秦代扛鼎大力士的形象再现。那个在第二过洞内出土的大铜鼎,会不会就是这位大力士表演的真实道具,考古人员曾作过这方面的联系,但多数学者认为这种可能性较小。或许,这一切又成为难解之谜了。
尽管这个陪葬坑再度给世人留下了不少难解之谜,但百戏俑的首次面世,以鲜活的证据,揭示了秦代陶俑新的类别和秦代丰富多彩的杂技艺术,以及被普通百姓认为神秘的宫廷娱乐文化。这种早已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文化,再度以独特的形式、生动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这座百戏俑坑的全面发掘,许多历史之谜将得以破译,久已消失的远古文化将再度放出璀璨的光芒。
秦陵惊现文官俑
2001年9月22日,新华社对外发布了这样一条关于秦陵考古的消息:
秦陵创古墓葬出宝之最
秦俑六号坑出土文官俑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新华社陕西电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截至目前,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园内外的地下共发现了各种类别的陪葬坑170余个,在秦陵的地宫之外布设数以百计、内容丰富的陪葬坑是秦始皇陵园陵寝制度的一大创新,如此大规模的陪葬坑分布现象非常罕见。在这些陪葬坑中,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就有2座,专家称,如此巨大的陪葬坑当属世界古代墓葬文化之最。
根据已发掘的资料,秦始皇陵陪葬坑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较大程度地再现了帝国皇帝生前的生活方式,举凡车马出行、中央厩苑、兵库武备、整装军旅等样样具备。
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令考古工作者兴奋不已……最近发现的秦俑六号坑则首次发现了文职陶俑,并第一次发现了秦代的首脑机关……
如果说秦俑六号坑出土文官俑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局部轰动的话,那么这则消息的播发,使整个秦陵考古工作在更广泛的空间内引起了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