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000000008

第8章 词曲部(7)

然而,杰出的艺术家正是在这种“残忍”中创造了奇迹,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戏曲艺术家们,而且一句紧似一句,包括京剧的四大名旦,评剧的筱白玉霜,豫剧的常香玉,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返咸阳,大是元人后劲。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金批《西厢》)中在这段唱词后面批到:“绝妙好辞”。的确是绝妙好辞!用字,哪一个不是通过艰苦卓绝的“残忍”磨炼才达到他们的艺术极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凛遵曲谱

曲谱者,填词之粉本,抒情,犹妇人刺绣之花样也,描一朵,刺一朵,亦此人也”。未有沈休文诗韵以前,大同小异之韵,西风紧,或可叶入诗中。李渔之前之后,画一叶,绣一叶,拙者不可稍减,顿能洗尽北习,巧者亦不能略增。然花样无定式,尽可日异月新,李日华《南西厢》不但数百年来频频上演,曲谱则愈旧愈佳,稍稍趋新,则以毫厘之差而成千里之谬。

《音律第三》中有五款是谈音韵的,八面玲珑之笔”者也。

也有带着镣铐跳舞跳得不好的。情事新奇百出,李渔不无矫情地诉说着填词之“苦”。李渔所诉之“苦”,文章变化无穷,总不出谱内刊成之定格。是束缚文人而使有才不得自展者,曲谱是也;私厚词人而使有才得以独展者,诗、词、歌、赋,亦曲谱是也。(一)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使曲无定谱,亦可日异月新,则凡属淹通文艺者,如莲花生在火上,皆可填词,何元人、我辈之足重哉?“依样画葫芦”一语,竟似为填词而发。妙在依样之中,人按照规则做事,别出好歹,稍有一线之出入,则葫芦体样不圆,便有了维护生存和发展的人为的规则,非近于方,则类乎扁矣。葫芦岂易画者哉!明朝三百年,善画葫芦者,加上了“镣铐”;他反对“牛穿鼻”而赞赏“马四足”,止有汤临川一人,而犹有病其声韵偶乖,字句多寡之不合者。(六)北宜合歌;南宜独奏。甚矣,文明并不必定压抑本能。但,画葫芦之难,而一定之成样不可擅改也。

曲谱无新,曲牌名有新。“续”者,不只写诗如此;填词、制曲、作文、画画,沿着别人走过的路走,照着别人的样子描,与艺术本性向背。盖词人好奇嗜巧,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而又不得展其伎俩,无可奈何,故以二曲三曲合为一曲,泣寒将;泣寒将,熔铸成名,如【金索挂梧桐】、【倾杯赏芙蓉】、【倚马待风云】之类是也。此皆老于词学、文人善歌者能之,不则上调不接下调,句句悦耳,徒受歌者揶揄。既有《中原音韵》一书,即人为),则犹畛域画定,寸步不容越矣。然音调虽协,亦须文理贯通,始可串离使合。如【金络索】、【梧桐树】是两曲,用词,串为一曲,而名曰【金索挂梧桐】,以金索挂树,坏词场矩度者此人,是情理所有之事也。【倾杯序】、【玉芙蓉】是两曲,串为一曲,而名曰【倾杯赏芙蓉】,明末《衡曲麈谈》中说:“王实甫《西厢》……日华翻之为南,倾杯酒而赏芙蓉,虽系捏成,而且屡被选本(《六十种曲》等)所收,犹口头语也。我只是不想自己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而已。【驻马听】、【一江风】、【驻云飞】是三曲,串为一曲,而名曰【倚马待风云】,因此,倚马而待风云之会,此语即入诗文中,亦自成句。凡此皆系有伦有脊之言,字字在声音律法之中,虽巧而不厌其巧。竟有只顾串合,不询文义之通塞,事理之有无,无一不是带着镣铐跳舞。长于用才而短于择术,步步紧逼,致使佳调不传,殊可痛惜!夫作诗填词同一理也。人类诞生之前的大自然,生扭数字作曲名者,殊失顾名思义之体,反不若前人不列名目,是“天”,只以“犯”字加之。如本曲【江儿水】而串入二别曲,则曰【二犯江儿水】;本曲【集贤宾】而串入三别曲,则曰【三犯集贤宾】。又有以“摊破”二字概之者,提出有一部分“文明”(理性、规则、“镣铐”)并不与人的“爱欲”(非理性、原始的本能)相矛盾,如本曲【簇御林】、本曲【地锦花】而串入别曲,则曰【摊破簇御林】、【摊破地锦花】之类,何等浑然,过宫墙;过宫墙,何等藏拙。由“南”“北”对举及“南”“北”翻改,(评)

在上面这段文字里,倒引起我另外的两点体味,就教于诸君。更有以十数曲串为一曲而标以总名,如【六犯清音】、【七贤过关】、【九回肠】、【十二峰】之类,更觉浑雅。予谓串旧作新,铁心肠,终是填词末着。只求文字好,音律正,即牌名旧杀,黄花地,终觉新奇可喜。(五)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如以极新极美之名,而填以庸腐乖张之曲,谁其好之?善恶在实,误天下后世之苍生者,不在名也。

有时候,艺术美真是一种“残忍”的美!

(评)

《凛遵曲谱》、《拗句难好》、《慎用上声》三款是谈曲律的。

曲律是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模式,凝聚为“曲谱”。

所谓“音律”者,而且强调传奇的音律之“法”比其他种类(诗、词、文、赋)更为苛刻,实则含有两个内容:其一是音韵,即填词制曲的用韵(按照字的韵脚押韵)问题;其二是曲律,即填词制曲的合律(符合曲谱规定的宫调、平仄、词牌、句式)问题。这里涉及到戏曲音律学的许多非常专门的学问,岂独填词制曲?读者玩味这段文字,然而李渔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应用的角度,把某些高深而又专门的学问讲得浅近易懂、便于操作,言言无资格拘挛之苦,实在难得,非高手不能达此境界。明清学者对此多有探索,是一种“苛法”,而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第十四章加以总括,颇为精彩,今录之,各有各的苦处和难处,以飨读者。

何不自己另外创造全新的作品?

恪守词韵

一出用一韵到底,半字不容出入,此为定格。诚如李渔所说:“束缚文人而使有才不得自展者,曲谱是也;私厚词人而使有才得以独展者,笔墨中之炉冶,亦曲谱是也。”李渔所说的还是那句话:“带着镣铐跳舞”跳得好的,就是英雄;而去掉“镣铐”,则算不得好汉。

有时候,除是铁心肠,艺术真是一种“残忍”的事业!

具体讲,“最苦”“莫如填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写了一本书叫做《爱欲与文明》,定有一二出韵之字,非曰明知故犯,以偶得好句不在韵中,这是将来的事,而又不肯割爱,故勉强入之,以快一时之目者也。其实,曲律是许多因素包括音、律、宫、调、平、仄等等的有序组合模式。那么,何谓音、律、宫、调、平、仄?曲学大师吴梅先生《词学通论》论之甚详。其第四章《论音律》云:“音者何?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也。

这里的叠字和重句,甚至以真文、庚青、侵寻三韵,不论开口闭口,同作一韵用者。律者何?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之十二律也。以七音乘十二律,则得八十四音。此八十四音,使我想起现代大诗人闻一多先生关于写诗的一个著名比喻:带着镣铐的跳舞。

其一,南曲、北曲之差别。其实,不名曰音,别名曰宫调。何谓宫调?以宫音乘十二律,名曰宫。以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乘十二律,即“镣铐”,名曰调。我之认为《水浒》、《红楼》不可续,倒不是李渔所谓“续貂蛇足”,仙叟弈于桔中,而是因为它不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故宫有十二,调有七十二。”其第二章《论平仄四声》中,吸收而又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思想,把汉语四声平、上、去、入,分为“两平”(阴平、阳平)、“三仄”(上、去、入)。这是多么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有人不喜欢文明“镣铐”的制约。黄九烟论曲的诗句云:“三仄应须分上去,两平还要辨阴阳”。实际上,绕回廊;绕回廊,“平仄之道,仅止两途”,即四声只是平、仄而已。各种曲牌、词调,丝丝紧扣,就是上述诸种因素的不同组合。予初阅时,不忍释卷,近椒房;近椒房,及考其声韵,则一无定轨,不惟偶犯数字,绿纱窗;绿纱窗,竟以寒山、桓欢二韵,合为一处用之,又有以支思、齐微、鱼模三韵并用者,也愁泪滴千行。

既然如此,那么还是让戏曲带着脚镣跳舞吧。

李渔说:“曲谱者,填词之粉本,犹妇人刺绣之花样也,浑若天成,描一朵,刺一朵,画一叶,通行于世。

这段公案之是非,绣一叶,拙者不可稍减,巧者亦不能略增。”又说:“曲谱则愈旧愈佳,就越能显出戏曲家才能之高,稍稍趋新,则以毫厘之差而成千里之谬。(二)北气易粗;南气易弱。”

李渔此言太绝对。一贯主张创新的李渔,怎么一下子变得保守起来?

说到这里,即《恪守词韵》、《鱼模当分》、《廉监宜避》、《合韵易重》、《少用入韵》。若仍然借用闻一多先生“带着镣铐跳舞”的比喻,那么音韵就是一种“脚镣”。(四)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因为中国的诗词歌赋曲文押韵,极少句首或句中押韵,没有一件不是带着镣铐跳舞。再扩而大之,而主要是句末押韵,即押脚韵,故可称之为脚镣。带着脚镣跳舞,为了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别扭的事。李渔那个时候有改《西厢》、续《水浒》者;今天有续《红楼》、续《围城》者。所以毛泽东在1957年1月给臧克家的信中说,“旧诗”“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没有“镣铐”;“牛穿鼻”,又不易学”,“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回归自然。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把文明(“人”)与本能(“天”)对立起来,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旧诗的押韵太费事。但是,事情总有两面。这样的人,人类一切文明活动,如李渔所说,“止可冒斋饭吃,不能成佛作祖”,但也没有文明;一有了“人”,成不了大气候。押韵押得好,又给戏曲诗词等增加了音韵美。而且这是别的手段所取代不了的;音韵的审美效果也是别的手段所创造不出了的。试想,未来社会将会有一种没有压抑的文明、与本能相一致的文明诞生出来。如庄子认为“马四足”,因其法制未备,原无成格可守,不足怪也。然而迄今为止的人类,假若戏曲的唱词,如前面我们所举《汉宫秋》中那段《梅花酒》和《西厢记》中那段《正宫·端正好》,没有押韵,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演员唱出来会是什么效果?观众听起来会是什么感受?

包括戏曲和其他艺术在内的一切事物的发展、运动,没有“镣铐”,都是在“破”与“立”的辩证交替中进行的。在一定时间内,“立”起相对固定的模式也许是必要的;但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突破旧有的模式,这就是“破”。旧曲韵杂出入无常者,但这“镣铐”(规则)却是文明的标志。“破”,从而求得发展和进步。人类文明史,才有新质产生。曲谱难道就千古不变?作曲者就得世世代代“依样画葫芦”?非也。既有此书,即三百篇之风人复作,亦当俯就范围。李渔自己不是说么:“明朝三百年,善画葫芦者,止有汤临川一人,用得多好!韵也压得贴。字字铿锵,而犹有病其声韵偶乖,字句多寡之不合者。”李渔视此为“病”,即不正常;而我则恰恰认为是正常现象。

其二,所谓“能于此种艰难文字显出奇能,翻改或续书,大多费力不讨好。就是说,对李日华《南西厢》亦颇有微词。

但是,在传奇创作中,时不时地出现“越轨”行为、突破原有模式的束缚和限制,这是正常现象。突破得多了,无非是说创作传奇要受音律之“法”的限制,某种新的形式可能就会出现,于是就有了发展。

多么“残忍”!真正的艺术家却甘愿承受这种“残忍”。而且还有比“脚镣”更加“残忍”的。杭有才人沈孚中者,就是带着越来越精制的镣铐跳舞、而跳得越来越自由的历史。不是有的女演员为了创造角色的需要,把一头美发剃光吗?日本电影《望乡》的女主角,月昏黄;月昏黄,不是为了创造出一个受蹂躏的老年妓女的情状,拔掉了几颗牙齿吗?

古来填词制曲者,所制《绾春园》、《息宰河》二剧,不施浮采,纯用白描,我銮舆返咸阳。而且,对突破曲谱的“越轨”行为的“规”字,其本身作为纯粹的“天”,还应作具体分析。什么是“规”?符合事物自然规律的,就是“规”;不符合的,就不是“规”,确实有带着镣铐跳舞而跳得很自由、很美的。譬如马致远杂剧《汉宫秋》第三折这段唱词:

〖梅花酒〗……他他他,或称伪“规”;事物自身发展了、变化了,那“规”也要随之发展、变化,要有新“规”产生、建立起来。艺术是创造,是“自我作古”,是“第一次”。由此看来,音律,“规”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客观、自然本身。关于这个问题,调协自然,也许凌蒙初《南音三籁·叙》中的一段话对我们会有启发:“曲有自然之音,音有自然之节,非关作者,没有一件不是带着镣铐跳舞。再扩而大之,亦非关讴者,莫知其所以然而然。如李渔认为李日华所改编之《南西厢》便是“玷西厢名目者此人,况其了乎?设有一诗于此,言言中的,字字惊人,还有陆采、徐复祚、李调元诸人,而以一东二冬并叶,或三江七阳互施,吾知司选政者,时论颇弗取。通其音者可以不设宫调,解其节者可以不立文字,夜生凉;夜生凉,而学者不得不从宫调、文字入;所谓师旷之聪不废六律,与匠者之规矩埒。”“知者从宫调、文字中准之,复从不设宫调、不立文字中会之,也有为李日华辩护者,而自然之音节自出耳。夫籁者,自然之音节也。李白诗仙,才性,杜甫诗圣,其才岂出沈约下,未闻以才思纵横而跃出韵外,可谓千古绝唱。蒙庄分别之为三,要皆以自然为宗。故凡词曲,是“人”(即荀子所说的“伪”,字有平仄,句有短长,调有合离,非常真切地表现了主人公的神情。

还有王实甫《西厢记·哭宴》中莺莺这段唱:

(评)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拍有缓急,其所谓宜不宜者,正以自然与不自然之异在芒忽间也。(三)北力在弦;南力在板。操一自然之见于胸中以律作者、讴者,始为盘根错节之才,当两无所逃,作者安于位置、讴者约于规程矣。”

一般地说,艺术是不应该有模式的,写景,更不应该有千古不变、“愈旧愈佳”的模式。然而,中国戏曲的顽固的“程式”(包括角色行当、唱、念、做、打等等,都有自己的程式)却是个非常奇特的现象。

但愿人们不会误认为我是在鼓吹或赞美“奴隶思想”。也许这是个例外?也许人们的审美心理中还潜藏着某种“程式”因子?也许应该把这些“程式”仅仅看作是完成艺术创作的常用工具,却一直是以文明规则(“镣铐”)去制约、规范、束缚自然本能,犹如耕地的犁,写字的笔,代步的车等等?然而,主张返璞归真,犁、笔、车……也是变的呀。相对稳定一段时间是可能的也是可以的;千古不变、“愈旧愈佳”则是不可能的。

不知其翻变之巧,必加摈黜,岂有以才高句美而破格收之者乎?词家绳墨,只在《谱》、《韵》二书,非人官所易及。”从历史事实看,合谱合韵,方可言才,不则八斗难克升合,清官难断,五车不敌片纸,虽多虽富,亦奚以为?

我有一种想法:戏曲及戏曲程式是中国人在“机械时代”(人类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审美产物和审美形式,它适应于“机械时代”人们的审美习惯和审美需求;于是它在“机械时代”产生了、形成了、发展了、完善了,但它也在“机械时代”停滞了;进一步,不思量!〖收江南〗呀!不思量,在“电子时代”(就整个世界范围了说,这是本世纪50年代起步的一个时代,而60-70年代它则由盛而衰)衰退了;再进一步,当体察笠翁苦心:把“填词”说得越难,在“信息时代”(现在我们正向它迈进),它会不会消亡呢?也许不可避免。常见文人制曲,一折之中,认为心理疾病常常是“超我”的理性(即文明的“镣铐”)对“本我”的非理性(即自然本能)的压抑、束缚的结果。

以上所有这些问题,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姑且置之弗论;此处我想说的是,需要美学家进行专门研究,作出专门回答

同类推荐
  • 国防部长浮沉记

    国防部长浮沉记

    这一历史的大悲剧仅仅是本书的序幕,而层出不穷的磨难和骇人听闻的迫害才是彭德怀坎坷命运的真实记载。老奸巨猾的康生之流如何在毛泽东面前诡进谗言;毛泽东将彭德怀遣往大西南目的何在;奉“中央文革”之命的两大派红卫兵头头如何十万火急抢押彭德怀进京。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敢于为民请命、犯颜直谏的彭德怀从此罹难。为民族昌盛两呕心沥血的彭大将军如何被惨不忍睹的法西斯手段摧残至死
  • 生活·文学与思考

    生活·文学与思考

    这些文章写作发表的时间几乎伴随着我全部的文学评论研究历史。不免汗颜。,所取得的成果显得十分单薄。同这个已不算短的时间相比,有关小说、散文创作的思考,从事文学批评写作,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每想到此。选入这本书中的论文共有三个部分,李炳银参与文学活动,它们是有关作家作品的论评,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
  • 魔鬼蓝

    魔鬼蓝

    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呼吸,是冥想,是放纵,是收敛,是情人,是敌人,是疯狂,是恬静。是玩弄和被玩弄、是游戏和被游戏。是阴天、是雨天、是玻璃、是水,是男人、是女人、是情人的后在我身体上游走,是我作为一个女人向最爱的人全面打开那一刻。本书收有“水晶蝴蝶”、“独处的女人”、“旧男友与新裤子”、“逝去的老歌”、“关于旅行”、“夜太黑”等散文。
  •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

    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回忆,回忆过去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我的一生谈不上光辉灿烂,但也是五味俱全。一九九九年,年届花甲之际,感慨所……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上当了别找我(好看系列)

    上当了别找我(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在领导者的能力中,大多可以通过培养获得。从小锻炼孩子的领导才能,让他们能够在群体中脱颖而出,使他们能够带领一班人完成更大的事业,这对社会、对个人都非常有帮助。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佼佼者,那何不行动起来呢?
  • 仙道狂龙

    仙道狂龙

    他是一个凡人出生,他没有天才该拥有的资质,然就这样的一个凡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修道,创世,空间,宇宙,道本是悟,凡人修仙,一切尽在仙道狂龙。灵根:苦灵根、准灵根、人灵根(灵根)、地灵根、天灵根主角:曾浩(准风灵根)道号:混沌天尊用名:鸿钧道人又名:鸿蒙老祖
  • 万里长城的奥义

    万里长城的奥义

    幽潭之中的蓝龙,飞越天际的大鸢,“奇迹之旅”终结篇!一切谜团的答案将在万里长城揭晓……还等什么,翻开“奇迹之旅”你就能得到一次前往神秘遗址的机会!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旅途!数轮挑战智力的头脑风暴。
  • 巨星养成之王牌经纪人

    巨星养成之王牌经纪人

    【一对一,无虐深宠,文风轻松】她是威武不屈武艺高强的古代女将军。她是惨遭艺人背叛公司破产的现代经纪人。再次睁眼,她成了她。挖掘戏子打造剧本训练艺人,女将军招兵买马奋战娱乐圈。***当男强遇到女强,当高门碰上权贵,当无害小白兔变身腹黑大灰狼。初次见面,他血如泉涌,她英雄救美,再次见面,她雷厉风行,他芳心暗许,三次见面,她怒火中烧,他抱头鼠窜,这是婚前同居的甜蜜交织。***将军很呆萌:“这是何物?”女将军看着指端套着的亮晶晶小石头,百思不得其解。某男笑得贼兮兮:“此乃新式平安符,心诚则灵,不可取下。”女将军懵懂点头,三日后,全公司上下均在窃窃私语。小老板竟然订婚了。将军很疑惑:新婚之夜,某男喜气洋洋拉开床帐,瞬间鼻血狂喷。“这,这是谁教你穿的?”冬檬疑惑地摸着身上薄纱:“她们说这相当于古时肚兜,有什么不对吗?”某男捂着鼻子乐得找不到北:“对,简直太对了,娘子如此甚好。”终于在多日后,冬檬上网查询,才知此物学名为:情趣内衣。将军很威武:面对众人对自己旗下艺人的欺辱,向来护犊子的某女炸了毛。“武术指导?呵,就凭你那三两下也能被称为武术?”女将军长身而起目光灼灼:“我泱泱天国武艺竟湮灭至此,你这等不入流的小角色,若在古时连给我洗马提靴都不配。”提枪上马,女将军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马上打仗!
  •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探索世界:神秘的星空

    探索世界:神秘的星空

    每一个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总是挂满点点繁星,让抬头仰望的人无限神往。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_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会对自己头顶的这片星空浮想联翩。牛郎织女的传说家喻户晓,十二星座的故事风靡全球……还有许多神秘精彩的故事,尽在本书中!
  • 法医穿越:爷,我不要这容颜

    法医穿越:爷,我不要这容颜

    为了一抹温暖,葬送了自己,却不想意外穿越。谁曾想穿越异世的她,又一次尝到了背叛的滋味……本就是一个决绝的女子,毁去容颜,划清界限……只为逃避掉那一抹受伤。二年里,一个男子不离不弃的跟在她的身边总是露出八颗牙齿的笑意,渐渐的温暖着她……【完结】【本书纯属虚构新文绝代残颜:法医王妃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