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3300000005

第5章 文学会不会消亡(2)

对文学肯定是有影响的。但它给文学的影响,可能表面看不明显,它是潜移默化的,深层次的,进入骨髓的。例如,电信技术王国时代世界上许多地方出现的审美生活化、生活审美化倾向,逐渐变成全球性的风潮,这也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这对中国文化,包括文学,肯定会发生影响,近来文学和文艺学边界问题的激烈争论不就是例子吗--有一部分学者非常看重文学受到的冲击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有的说,由于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化的结果,文学边界大大扩张了,广告之类也可以包括进来;有的说文学终结了,文学性存在着;有的说文学已经“化整为零”,等等。另一部分学者则坚持认为,无论怎样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文学的基本边界还是存在的,文学不会消亡。

对文学影响最显着的是第二个后果,即“电子社区”的出现。

“电子社区”与“趋零距离”

电信技术王国时代造成电子社区的出现,是近一、二十年间的事情。电子社区是什么意思呢?譬如说,现在我们的国家就是一个大的电子社区--大家都知道电子媒介的普及程度,因为你们可能都上网。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在武汉,在许多许多地区,利用电子媒介手段进行活动的,越来越多,做生意的,进行学术交流的,教学的、治病的(利用网络异地诊断疾病、实施治疗甚至开刀)、找情人的、谈恋爱的……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于是,一个个电子社区出现了。这很自然:互联网多了,网民(就是米勒的所谓“网络人类”)多了,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各种交流、各种活动的多了,就形成了一个个电子社区。

这是个很重要的现象。且不可小视这种现象。互联网造成一个什么后果呢?互联网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把距离,把世界上的空间距离甚至心理距离拉近了,甚至取消了--有人说“趋零距离”。当然,“零距离”,这是一种极端的说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距离不可能为“零”,距离不可能完全没有。就像咱们有个足球记者采访米卢,说她是“零距离采访”。其实,不可能零距离采访。这都要反思,要批判地看。但如果不作绝对的理解,“趋零距离”也不是没道理。这种趋零距离对文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冲击,文学在这个冲击之下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这是需要大家思考的。

关于电子媒介时代对于距离观念的改变,有一位荷兰学者的意见值得我们思考,他说,电子媒介、互联网可以把两个距离遥远的空间上的点,瞬间重合、折叠在一起。譬如,上海和北京,相距一千多公里。但是从北京往上海发一个电子邮件,瞬间即可完成,这就如同把这两个相距千公里的空间的点,瞬间重合起来,折叠在一起,也可以说瞬间消匿了两地的空间距离。这是电子媒介出现后的一个非常奇妙的现象。它对文学的冲击和改变非同小可,对情书亦如是。为什么呢,单拿写情书来说吧--写情书是需要距离的,假如没有了距离,那么情书还有什么必要呢?

在座的诸位大都是谈恋爱的年龄。我不知道现在大学生是不是可以谈恋爱,但是,米勒说的这第一个“后果”(即全球化),恋爱这事儿,对研究生应该没有什么禁忌吧?--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是谈恋爱的。谈恋爱,按照传统,写情书是避免不了的。我不是提倡大家写情书,但是在过去,情人们鸿雁传情,是谁也阻挡不住的。情书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建立在距离的基础上。因为有距离,才需要写情书。诗经中有许多写谈恋爱的诗。写自己所思念的情人(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渴望相见。那时候如果有邮递员,肯定会写封情书送去。在现代,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广州,一个在武汉,两地相思,他的“伊人”不是“宛在水中央”,而是宛在武汉,宛在北京,宛在广州,宛在上海啊。这就需要情书往来。工作一天后,晚上只剩一个人,思念就来了。在电灯底下想像着情人的音容笑貌,用燃烧的心写情书,倾诉自己的满腔感情。写完以后,他要贴上邮票,等不得第二天,连夜摸黑儿到邮局去寄,或者跑到搂下往邮筒里投。那边儿过几天收到了,再回一封信,一来一往,十天、半月、一月过去了。鲁迅、许广平就是这样,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厦门,他们才情书往来,《两地书》的“两地”就点明了“距离”这个写情书的前提,如果住在一起,形影不离,还要写情书干吗?当年我有一个同事,写小说,也研究《红楼梦》,是一个古典文学研究家和作家,文笔相当好--写情书练出来的。干校时我和他住在一起,晚上聊天儿,他说:“当年我和我爱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一年只有十五天探亲假,一年的思念集中到这两个礼拜里头。平时,想了,只能写情书。写情书都是编上号的,怕丢。”一天一封、两天一封、至多三天一封,一号、二号、三号……排下去。到见面以后,下一拨情书,再重新编号。现在德里达说再也不要写情书了。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电信技术王国时代,互相思念了,一个电话打过去,非常方便,如果是可视电话,则不但听得到声音,连靓丽的倩影也立刻出现在眼前,可以面对面倾诉。距离消失了,还要写情书干什么呢?现在大概不是每个人都有可视电话,但将来会有的。因此米勒、德里达说,再也不要写什么情书了,这是因为没有了距离造成的结果。这就是电信王国时代,改变了情书存在的前提。

电信技术王国时代还改变了我们现实存在的许许多多现状,比如说帕瓦罗蒂等三大男高音在北京故宫午门那里演出(不知大家看过现场直播没有),全中国,如果你有电视机的话,哪儿都可以看到,对不对呀?不但是中国,整个亚洲都可以看到;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整个世界都可以看到。这就像把北京、巴黎、罗马、伦敦、纽约、开罗……等等远在万里之外的许多“点”折叠在一起。现场直播,似乎使整个世界的空间浓缩为一点,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千里、万里的空间距离似乎顿时消失了--距离趋于零,帕瓦罗蒂在北京演唱,你在广州看,就像他在你面前演唱一样。再比如,咱们经常举行电视会议、互联网会谈,也是把几个不同的空间点凝结在一起。白岩松主持的“时空链接”,不知大家看不看,不就是一会儿连线广州,一会儿连线武汉,一会儿连线北京,互相之间即时交谈,零距离交谈。这次台湾选举,我正好在深圳,晚上一直看电视直播,开始好像都是蓝方领先,后来突然间绿方领先,多了两万多票。看到的那一幕一幕就像在现场一样。这就是距离被取消了。这事儿若搁在过去,不用说古代,就是在二、三十年前,都不可想象。这就是电子社区的出现给这个世界的影响。

距离消失,对文学影响非常大。因为在一定意义上文学的存在也是以距离为前提的。米勒、德里达们说,电信技术(德里达常常以电话为例)摧毁了时空间距,摧毁了文学所赖以生存的物理前提,因而也就摧毁了文学本身的存在。毫无疑问,文学的写作如同情书的写作,也首先是以距离为其物理性前提的。因为文学这个东西,它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描述。文学有它的主体,也有它的描述客体、对象。即使是自我表现,也是把自我、把自我的情感当作描述的对象,把自己与作为描述对象的自己拉开距离;因为拉开距离,所以才有文学这样一种东西的出现。就是说,文学创作之得以进行,都假定了一个被书写的对象,不管它是现实还是观念,或者情感,写作由此而成为一种向对象的倾诉和传达,倾诉和传达给具有一定距离的对象。我的一位年轻的同事金惠敏研究员在为米勒、德里达的思想进行辩护时说:文学即距离。他的话有一定道理(但不要绝对化)。文学中“模仿”、“想像”、“陌生化”、“修辞”等等实际上都只是“距离”的另一种说法。如,关于“陌生化”,什克洛夫斯基指出:“艺术旨在使人感觉到事物,而非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乃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难于把握,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即是审美的目的,必须设法延长。”显然,“陌生化”就是拉长欣赏者与其对象之间的感觉距离,而且“陌生化”在创造这种距离的同时也就是创造了审美。修辞同样如此,在西方,修辞或修辞格的最基本定义就是“偏离”(deviation)、“修正”(modification)或者“例外”(exception),即与日常用法的疏离,而疏离的效果即是美或诗。

而“文学即距离”说,它的根子是在哲学。这是德里达他们的观点。因为在德里达看来,传统的哲学就是一种距离,以距离为基础。为什么呢?因为传统的哲学,它分主体、客体,本质、现象,中心、边缘,都是二元对立。两种东西因为有距离才分成两种;因为有主有客,所以这主体就要把握那客体。有现象、有本质,所以过去我们传统的文学理论就要文学把握现象,进而透过现象来把握本质。艺术典型就是如此。典型是什么?典型,按照蔡仪先生的说法,就是以个别反映一般,以现象反映本质。“这个”反映“那个”,就是因为在“这个”和“那个”之间有距离啊。大家知道,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了一种心理学美学方面的学说,叫做“距离”说。爱德华·布洛,西方一个很有名的美学家,他提出来的。“距离”说经过爱德华·布洛的全面论证和出色的发挥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美学共识。他认为,距离产生美。如果没距离你就没美。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和其他许多文章里介绍了布洛的这个学说。距离说,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但是咱们这专业的人对这个观点比较熟悉,而且普通人、非专业的人也很熟悉。距离产生美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谈到的一句话,还把它编到小品里。赵本山和宋丹丹演的一个小品,我在春节晚会上看到的,说改革开放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有这么一对老夫妻,盖了一栋二层小楼,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共产主义”了,两口子,一个住在楼下、一个住在楼上--拉开了“距离”,吃饭时要打电话:饭做好了,下了米西米西吧。赵本山调侃说,都说“距离产生美”,我们是:距离有了,美没了。从这个小品,可见距离说影响之大。

对中国古典美学、古典文学、古典艺术,也可以用距离说加以观照。大家知道晋代有一个叫做顾恺之的画家,顾虎头,他有一个故事:“尝欲写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辞。长康(顾恺之字)曰,明府当缘隐眼也,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蔽月。”。写真,就是像照相似的把你的真实面貌画出来。被他画的这个殷仲堪眼有毛病,所以他非常坚决地拒绝了,说我这眼有毛病,画出来不好看。顾恺之告诉他:“不然,我这个画呀,可以把你画得犹若轻云蔽月,不但不丑,而且很美。”顾恺之这个写真能够把真人原来的缺点变成优点。但是这样写出来的“真”,不是“原真”了,和“原真”有了距离了。距离就是这么来的。还有一个传说,顾恺之谈恋爱,他喜欢邻家的一个女孩子,那女孩子,我想应该是长得很漂亮或者很可爱吧。但是他谈恋爱的手段不太好。他的爱意大概给人家女孩子拒绝了,或者是他根本就没有可能去表达,在封建时代嘛,没有机会去谈。他就把这个女孩子的像画下来,在她的心那个地方扎针。结果,邻家的女孩子就心疼。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艺术家哪有这么神奇的本事,把针钉在画像的心上,真人在另外的地方就能感觉到?它把画家神化了。但这神化本身说明了一个道理,即艺术和生活不一样,有距离。中国的戏剧艺术和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也突出距离问题。我们常说梅兰芳创立了中国一种艺术流派,这个艺术流派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间离。所谓间离就是距离,演戏的人跟台下看戏的人要有距离,演戏人和演的对象要有距离,都是讲究距离,强调距离。他处处提醒读者、提醒观众,你这是看戏啊,不要把看戏当真事儿,比如说有时候戏曲舞台上演员唱戏,跟他唱对手戏的角色就在旁边,他却常常一扭脸儿和观众说话。那边演员听见也装着没听见。这就是强调跳出那个戏来、跳出那个剧情来,和观众交流对话--你是在看我的戏啊!他把他自己的意思告诉观众。大家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艺术欣赏的经验。再比如,戏曲舞台上表演抬轿子,轿夫走的步子,是舞蹈化的步子。他上坡的时候怎么样,下坡的时候怎么样,都用舞蹈表演出来,坐轿子的人也要跟着轿夫表演。生活里头抬轿子不会这个样子。戏曲里轿夫的舞步是变了形的,与生活拉开了距离。中国戏曲里的老生出来,常常是文官,走的是四方步。如果一个人在广州的大街上迈四方步走的话,那恐怕大家会以为他是疯子。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在舞台上可以,这就是距离啊。这距离,我说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就是演员的表演和原来的生活不一样,一层就是演员和观众相间离。德国的布莱希特也是这样,他常常提倡间离效果。

但是,上面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到了电信技术王国时代被改变了,好像通过互联网、可视电话、现场直播等等电子媒介手段,距离一下子消失了,距离被取消了。距离一改变,传统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条件也就改变了,基础被动摇了。

在这样巨大的冲击下面,文学将如何?不管你怎么看,但米勒、德里达们认定:文学将因此而走向终结,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

同类推荐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大海商

    大海商

    千帆云集,万商影随,从这里出发,征服世界。15世纪至19世纪末“闽南商人”以大海为舞台,以世界为市场,勇于开拓的历史。《大海商》用散文手法,发现历史,辩证地看沧海桑田变幻,激情澎湃地抒写了东南沿海的商人,填补了中国一段真实的海洋文化,情真意切地再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最让你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智慧背囊)

    最让你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智慧背囊)

    《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包含有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哲理故事、成长故事等,囊括青少年成长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各个历程,从生活到学习,从内心到情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跟奥巴马学做人做事:草根总统的成功哲学

    跟奥巴马学做人做事:草根总统的成功哲学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压力下,不管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奥巴马能否拯救那个超级大国,不管以后的路怎么走,从他入主白宫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赢了。作为美国政坛上有史以来最黑的一匹“黑马”,奥巴马从一个被父抛弃的混血儿、一个放浪形骸的不良少年、一个毫无背景的政界菜鸟,到一个风光无限的大国总统,无论如何,他都是成功的。有人说,奥巴马的成功是占尽天时,这场金融风暴让他的变革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人说是网络的巨大力量帮他赢得了竞选资金和草根阶层的支持;有人说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美国梦”的影子,所以愿意将选票给他;还有人说妻子是他的秘密武器……我们当然知道。这每一个因素都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 执子之守

    执子之守

    遇见沈侨,我看着沈侨的背影,他成了坏人,他有一头干净的碎发,沈侨会坏笑,他回头来对我一笑,会开着车乱跑乱叫,我成了坏人,会在酒吧夜不归宿,总是很骚包的吹得像明星一样,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高挑结实,我会这么简单就爱上他。--情节虚构,我回他一笑;遇见林新,请勿模仿
  • 以心御魔

    以心御魔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意欲平凡的孩子——张雨。遭受世界折难、堕入红尘迷惘。为了复仇堕入妖道,哪知自己苦苦追逐的仇恨竟是梦幻泡影!从此抛名弃姓,更名逆无名。又遭受际遇,被赋予逆天的使命。意欲平凡的张雨本不愿背负逆天之命。谁知天意弄人,一波又一波的磨难挫折,一次又一次红尘的陨落……从此,他怨天恨地,誓要逆天改命,追溯那凄美的身影…踏破三十三界,征讨天外九天……
  • 斗魔唯尊

    斗魔唯尊

    当现代除魔世家的腹黑天才意外穿越到软弱无能的贵族遗弃的大小姐身上!当她再次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母亲死在面前却没任何能力阻止!强者为尊,实力即是尊严,这是这个世界的铁则!“没有强大的力量,不管再怎么抱怨,痛恨也是没有用的,只要我强大了,才能挽回我母亲和我的尊严!母亲的死不会白死,我也不会善罢甘休的。”她倔强地丢下这句话,在众人不屑的目光中,昂首而去。涅磐重生,她一展不世天赋,突入高手品阶,傲视群雄画地为城,她一揽绝顶高手,占据雄城要塞,称王称霸被称为魔法和斗气修炼的极品废物大小姐,在众人的怜惜和不屑的眼神下,昂首挺胸的走了出去,没有人知道,这一副皮囊下,已经换了一副灵魂。遭到了全家族的耻笑——废物,终究是废物?还是说凤凰涅槃,从此不再平凡?终于,她在巧合的机缘下大露风采,不断的有各地的势力邀请,就连自己原本的家族也不例外。强者独尊,是这个世界不变的真理。而她的蜕变又会使叶家世家的人有什么样的表情?!★★★★★精彩片段1【“我亲爱的姐姐,好久不见!”叶凌大笑了起来。“谁是你姐姐?我可没有你这样的妹妹,当年你是一个废物,现在也只能是一个废物,就让我来清理门户。”叶兰兰怒气冲天的看着叶凌。“废物吗?呵呵,竟然把一个天才当成废物看待,你说这个叶家家主脑袋是不是烧坏了?”评委都在议论,她们两个的对话都听的一清二楚,观众只能见到评委的表情越来越精彩了。】精彩片段2【“这里的城池不错,不过名字应该叫叶城才对。”叶家的二长老,摸了摸胡子看着眼前这座城池,皱着眉头。“反正都是我们的城,叫什么应该由我们决定,走,我们进去。”大长老说完就带着所有人来到城门驻扎,大声的喊到,“叶凌,还不速速出来迎接?”没一会一个穿着红色妖艳的服饰的女子,站在城顶,“迎接?你们来做什么?家族一半以上的人都来了。”“你先让我们进去!”大长老打大声呼道。“给你们进来?哈哈,你们是不是打算一进来就躲我城池?”长老们都露出破窘的表情,被人拒绝于门外的感觉很不好,而且又被对方猜到自己的想法。】水珞凌】温柔善解人意、腹黑。他的皮肤很白,很细腻,一双明亮清澈、有着淡淡蓝色的眼睛,射出柔和温暖的光芒,鼻梁挺直,带着好看的弧度,栗色的头发又柔又亮,闪烁着熠熠光泽。魅璃】霸道、冷酷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灵修神

    天灵修神

    天灵大陆,弱肉强食,本应是无名之辈的林言,在意外中得到一颗来自于未知星空下的神珠,于是,封神之路刹那间便风起云涌……然而,成神就是结束吗?不,这仅仅只是开始!上古文明的遗失,太古辉煌的谢幕,天地至强的陨落,禁忌大能的喋血,这一切,究竟为何?一切辛秘,尽在天灵修神!
  • 神魔天尊

    神魔天尊

    剑阁侯府,第四代子孙“宁小川”,在青楼,与人争夺一位姿容貌美的银牌乐伎,被人一掌打死!在他被送进墓地埋葬时,却因为一位天外来客的到来,起死回生,从棺材里面爬出!命运从此改变…一滴神水,显化一个万族世界;魔剑一挥,斩破三千繁华宇宙。待到神魔通天时,立地三日化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