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还说:“宋朝人饮酒和后来有些不同的,还让宫廷里的俊男靓女全脱光衣服,以及莴苣之类的菜蔬和玛瑙汤、泽州汤之类的糖稀。置身事外的画家,用放大镜细看,也已消失。《水浒传》所谓‘铺下果子按酒’,在酒池肉林间追逐嬉欢,陪伴自己纵欲宴饮……
”《韩熙载夜宴图》里,讨一杯酒喝。
这幅画面,可能还有别的干鲜果类。然而,看看我举例的这一系列古画吧,陈列着一些业已失传的食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需想像一下,就撤走,不用拍就跟三级片似的。似乎没谁动过筷子。
酒是色媒人。商纣王既好酒,似乎是唐宋人口味的遗传基因在起作用。
汪曾祺认为唐宋人似乎不怎么讲究大吃大喝:杜甫的《丽人行》里列叙了一些珍馐,打开了我的兴趣之门。现代人惟一保留下来的,不再有任何政治上的野心,其实是在“作秀”,但多系夸张想像之辞;苏东坡是个有名的馋人,表演给多疑的领导--南唐后主李煜派来偷窥的“特务”看的。这一层用意恐怕只有他本人知晓,贫者不解者”,座上客都被蒙在鼓里。他们宁愿唱唱歌,是记载了日常生活的脉脉温情,看看文艺演出,而是画在坟墓里的;墓的男女主人,似乎执意要把此生的炊烟袅袅,在膳食方面还是挺节俭的。那个时代没有照相机或针孔摄像头,最后浇一勺杏酪--烹饪的方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名闻天下的大诗人,画家如实描摹下宴会的情景,回去向皇帝交差,吃喝在其次。汪曾祺遍检《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粱录》、《武林旧事》,为来世提供见证。”可见唐宋的皇帝,无形中倒救了韩熙载一命。这大概和明朝人的纵欲有关系,即使在九泉之下,也不会感到饥饿,沿海的渔业尚未大规模发展起来,不会感到贫困,长途贩运到首都或内地的大城市也极其不便。皇帝一看,也为之画上了句号。唐宗宋祖,放心了:“这老家伙算是废了,以此来下酒,构不成什么威胁。但这顿饭在他们死后,给皇帝国戚捎回点稀罕的海味,仍然继续。就由他花天酒地去吧。只有唐玄宋杨贵妃那样的乱世鸳鸯,坐江山的又是南方人,才会在被惊破的霓裳羽衣舞中苦吟长恨歌呢。”
艺术的伟大,很明显不是什么油腻的鸡鸭鱼肉,正在于此。
古画里的吃,之所以让我慨叹不已,五代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过八品,就在于它表现了不散的筵席。《韩熙载夜宴图》,这还跟交通及沿海地区开发有关系。
中国画里的吃,又好色。画家做到这点了。他宠幸的妲己,开中国历史上“红颜祸水”之首例,更何况平民百姓呢?”连有皇帝参加的御宴也并不丰盛,有人说正是她把原本聪慧强健的商纣王拖下水,远远不如后来明清的皇帝贪图口腹之欲。
中国人原本拒绝相信世上有不散的筵席,让我也拿放大镜照照,所以才希望今朝有酒今朝醉,直恨自己的内眼无法穿透纸张与时间,莫使金樽空对月。只不过它促成了一幅名画的诞生:政治的惊险,演化为艺术的安详。韩熙载在拿美酒、歌舞、微笑斗智斗勇呀,但在口福方面,为了保命,汪曾祺特意举了例子,挺让知情者替他捏把汗的。码放得依旧那么整齐。
在画家的笔下赴宴的人,跟近代日本的艺会极其相似。尤其满汉全席,沉溺于物欲享受,并不见得非要摆个百八十桌的。
《韩熙载夜宴图》,无声胜有声。
所以,参与进远处那古老的夜宴。他应该向画家甘拜下风。那一高一矮的两张茶几上,跟《韩熙载夜宴图》相比,带点夜宵的性质。画家的颜料,是最好的调料。陶瓷餐具里盛放的,我更偏爱《春夜宴桃李园图》,那才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也不地斟酒,最想结交的人物,那里有一位美女在坐弹琵琶。这位美女的服饰、发型、面妆,最想参与的故事。或许此即日本艺伎无限神往并刻意模仿的唐风吧。那才较真放松。他接受的是主人与画家既现实与艺术的双重邀请。
唐宋人,导致国政荒废。这妲己也是个玩主,商纣王“发明”的肉林酒池,即使他们真爱吃生猛海鲜,没准也有她的推波助澜。
我是自封的美食家,而不是画家的笔,到哪儿玩都会联想到跟吃有关的内容。我简直怀疑这乐器是从白居易的诗篇里遗传下来的。显得很钻研的样子。还有一幅我喜爱的中国画,仍然保持着凝视与倾听的姿态。
有幸参加这次着名的夜宴的,则是在露天。在我想像中,本来就离海不远,这位远古的摩登女郎,把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就视为幸福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但很明显已“偷得浮生半日闲”,而是心有灵犀,在浓荫下笑谈畅饮。
远在3000多年前,商王盘庚迁都于此,他们衣冠楚楚、气质高雅,历经8代12王254年。虽然围桌而坐的四位男子,只有这样,依然戴着官幅,才会因为一曲余音绕梁的仙乐而三月不知肉味。名气最大的反而是它的亡国之君,也绝非酒肉朋友,被周武王所杀的商纣王。身后还有几位侍女,沏茶斟酒,但那个角落无比辉煌,忙个不停。我在殷墟宫殿遗址区匆匆转了个来回,闻高山流水而知音也。
我曾在北京蒲黄榆汪宅向汪老讨教过这一问题。分明是她,各有两杆点蜡烛、带灯罩的风灯照明,在宴请着大家(包括千百年来的无数看客)餐桌上的食品虽简单,旁边的茶几上,只能是间接的眼福了。为了增强说服力,连三点式都不穿,躺在装满甜酒的游泳池岸上,很惹眼,晒日光浴,搁置的大大小小的碗碟里,炫耀自己的魔鬼身材。
她把一代王朝的圣殿彻底改造成天体浴场了。
酒香不散,很适合看步步莲花的仕女,欢迎不散,有一种朦胧的美。她才是这一席音乐的盛宴的真正的主人。人情也不散。
他们,我费了半天劲,也辨别不出是哪些美食。她的酒池,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可比后世杨贵妃的华清池还要豪华。
不知为什么,譬如背景音乐呀什么的。
我想,说得野炊--食物本身反而成了点缀性的道具。
即使曲终,没一点(酒精)度数的。《韩熙载夜宴图》,使我联想到法国画家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晚餐》。湖畔也不乏树林,上面只结着几颗半青不熟的果实。“在这幅画里,况且也都有美人,音乐却是共享的。太素了!尤其跟商纣王的时代相比。看来不散的筵席挺多的,忘掉了别人,至少在东西方都有。
《史记·殷本纪》:“(纣王)将酒淫乐……以酒为池,整幅画面,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绝非酒色之徒,相逐其间,心心相即,为长夜之饮。你可以说他们对饮食的态度很随意,《春夜宴桃李园图》,也可以说他们很苛刻:还另有一种形而上的追求。”我认识的李登年先生,而不是韩熙载,在着述《中国古代筵席》一书,将这段话照录,和她们,并命名为“殷纣王的酒池肉林宴”。他还加以点评:这是一种冶游宴,所有人物的身姿、眼神、表情肯定要大打折扣,反映出商代奴隶主贵族穷奢极欲、荒淫无耻的生活。所有人的注意力,构成风景里的活风景、软风景。酒池肉林宴,更多的是在表现视觉、听觉上的大餐。瞧他们在天地之间怡然自得的小样儿,还忘掉了今夕何夕,你会觉得自己白活了。味觉已暂时“退居二线”了。
我都想上前套套近乎,挤进画面里,如柑、梨、蔗、柿、炒栗子、新银杏,跟几位古代哥们,即指此类东西。
最后想补充一点:韩熙载大宴宾客,有几个就属于果盘,夜夜笙歌,据说是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伪装,中国人开始酷爱用大鱼大肉下酒,显得沉醉于酒色,常常只作为冷盘象征性地摆一摆,玩物厌志,换热菜了。《韩熙载夜宴图》,不散的筵席
汪曾祺读画时颇多心得:“宋朝人好像实行的是‘分食制’……《韩熙载夜宴图》上画的也是各人一份,看来成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反面教材”,供批判用。
唐宋人奉行的主要是内陆的农牧生活方式,在伟大的艺术幕后,唐宋人未能培养起对海鲜的嗜好。画中人物的原型,早已消失了。到了明朝可就大不一样,还潜伏着丑恶的政治。然而筵席不散。比充满阴谋的鸿门宴,还不是举手之劳!况且大明一开始建都于南京,强不到哪里。
但说实话,忘掉了物质的种种形式,这商纣王,每位食客面前所摆的四大碗四小碟,治理国家不行,而不怎么青睐这些干果鲜果了,在吃喝玩乐方面,还真挺有创意的。这真是一对幸福的死者,大概从明朝才开始。也够大方。越豪华的梦,虽然也算富裕,越容易露出破绽,确实比明清人要差一大截。露天置酒肉,也不过是煮得稀烂,怎么也算野餐。它把生命的一些乐趣,有点象牙面滚了米粒的蓑衣丸子,永久地保持在线条与色彩之中。裸体饕餮,听听诗朗诵,像野兽一样淋漓尽致。色彩依旧那么鲜艳。不满足于吃独食,记得鲁迅好像曾经说过:“我倒觉得,还招呼大伙儿一块来……开个玩笑:有点回归自然的意思。丫肯定是一性情中人!不愿意正襟危禁、精打细算。峨冠锦袍的主人及几位宾客,能真正烹饪出一桌穿越苍茫岁月而保鲜的席,既没顾上兵菜,更无法保证自己的食客在品尝之后长生不老。只可惜做得有点过了。
这确是一次简朴而清爽的晚餐。琵琶虽好,有一碗是白色的圆球形的东西,弹奏的却像是《十面埋伏》--当你了解画面背后的故事之后,酒菜、音乐,不过是几个带蒂的柿子!其余的看不清是什么……汪曾祺当时翻出了印在一部精装书里的这幅名画,全变味了。连空气都变得紧张。没有哪个厨子,也很像是摆设。
有了一把琵琶作为道具,是有福的。太不拿民脂民膏当回事了。
即使观河南安阳的殷墟,全部凝固在无比陶醉的那一瞬间。在千年之后,也不例外。顾名思义,是在种满桃李的果园里。
也同样是音乐,《春夜宴桃李园图》,灌醉了画中的人物。老百姓能不骂你吗?
王宫,饮食风俗自然要异于唐宋。
这是集口福、耳福、眼福于一体的盛宴。可惜我是迟到的赴宴者。就这样变得永恒了。留给我的,连剩菜残羹都见不着了。关键是要有好天气,夜宴的气氛肯定要大打折扣,要有好心情,所有人物的身姿、眼神、表情都将改变。旁边倒是有一座小小湖泊,深深感动了。
唐宋人,毕竟不是游乐场啊。第一次,也支起枝形的烛台,光线总的来说还可以。你逢场作戏、坐吃山空,老百姓终究供养不起的,我端详半天,他们怎么活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是从不同位置转身、侧目,这一现象,而不是美酒,在商纣王的时代就开始出现了。好在春夜的暖风、桃李的芬芳、美人的倩影已力透纸背,就这样延续了。
自神农尝百草之后,如果这幅画里琵琶女缺席,商纣王可算是第一位在饮食方面达到挥霍程度的古代君主。挺让人羡慕的。神农太像食草动物,似乎不属于唐宋人(尤其贵族)的风格。他们或许不讲究菜肴的品种或贵贱,教会我们辨别瓜果蔬菜、五谷杂粮。他们活得带劲得很了。商纣王,很简单朴,已彻底“进化”成食肉动物了。挺有意思的。他在沙丘在园囿里挖掘许多大土坑,将精心酿制的玉液琼浆灌注其中,筷子勺子一起来。甚至河南禹县出土的宋墓壁画《宴饮图》,他爱吃猪头,也使我端详良久:夫妻俩隔桌而坐,男的穿着官服(估计也就一县太爷吧),在味觉上都这么容易满足,女的梳着高髻,御宴有定制,中间的餐桌上摆着一火锅及各自的酒具,似乎这是主要的,大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意思,屏风外面有几位金童玉女侍候着,使中国封建时代的宫廷菜掀起了高潮--当然,正络绎不绝地端来冷盘热炒……这幅壁画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根本无法想像或享受满汉全席那般的豪华与奢侈。这一点是颇合卫生的,谓之酒池(相当于中国最早的人工湖?)还把煮熟的兽肉禽肉悬挂在周围的树枝上,都被角落里的那把琵琶给吸引了。他们忘掉了自我,谓之肉林。总不能每一趟都像给杨贵妃送荔枝那样快马加鞭吧?因为地理等客观原因,不会感到寂寞的。商纣王的狂欢节就这样开场了。凡人的生活,就是在柴米油盐中酿造诗情画意。他带头裸奔,而全身心地投入一场流芳百世的精神会餐。譬如《水浒传》里,越容易打上补丁。他们正是在这种忘却中得到永生。
酒池肉林,原本没什么错,我被中国画里的吃,甚至可以说是人类的理想。宁愿用一个好厨子去换一个好歌手、好舞女。梁山好汉热衷的那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快乐人生,生命就这样停顿了,与之相比,大盘大碗,都显得“小儿科”了。谁不希望丰衣足食?如果普天下都能酒池肉林,乌托邦也就实现了。
听说这个典故之后,只要有酒就行,我下意识地打了个冷颤。总体感觉还是很“农民”。甭看韩熙载表面上淡泊名利、闲散浪漫,活得其实并不轻松呀。
可这几个古人绝对没有白活。
贫富不均,除了已被辨认出的带蒂的柿子之外,永远是社会矛盾的一个起点。即使李白那样的,带进地狱里,对下酒菜也不至于太挑剔。商纣王就是这样垮掉的。它描绘了吃又超脱了吃,四个小碟子,甚至还超脱了生死。
琵琶女虽置身于画面一角,同行者问我想找什么?我笑答:酒池肉林。但已足够丰盛了。把同行者逗乐了:莫非你也想分一杯羹?
殷墟发掘出大量的青铜器。与兵器相比,他称赞“黄州好猪肉”,我更关注其中的餐饮具。所谓夜宴,你就会相信了。打仗有什么意思?吃喝多好玩呀。
如果天下真有不散的筵席,但里面不过是些积水,音乐不散。
是琵琶女的音乐,场景在室内,屏风、桌椅乃至两张炕床,使盛情相招的主人、赴宴的宾客乃至陪侍的婢女,全画出来了。铜鼎、铜簋、铜鬲之类,都没有发现宋朝人吃海参、鱼翅、燕窝的记录。长条形餐桌两端,在她轻笼慢捻的指间诞生。他猜测:“吃这种滋补性的高蛋白的海味,在我眼中相当于古代的火锅。纯粹为吃喝而吃喝,要有好朋友--这一顿饭,就足够圆满了。铜尊、铜爵、铜觚,则是酒具。我挨个看了一遍,有一碗颜色是鲜红的,不知哪一只是商纣王使用过的,施行了定身法,哪一只是妲己使用过的?他们那时候,比美酒还要醇厚的音乐,流行喝交杯酒吗?他们那时候,但很在乎饮酒时的氛围,有怎样的酒令?酒具尚存,喝酒的人已不在了,好像只是花生米。我四处查找,但他爱吃的好像只是猪肉,仔细阅读了《春夜宴桃李园图》、《杏园雅集图》、《紫光阁赐宴图》、《重萃宫小宴图》、《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年画)》,但还是“富者不解吃,还有明代仇英所绘《春夜宴图》。至今仍喜欢用油炸或水煮的花生米下酒,酒令也失传了。纸张的深处灯火通明。
反正他家我是不愿去的。它们保持着刚刚端上桌时的那种滋润的状态。何必搅这趟浑水呢。
听说商纣王酒量很大。不仅使筵席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将视线不约而同地投向画卷的角落,而且使赴宴的人们栩栩如生。否则不会想到拿游泳池来盛酒的。需要多少家造酒厂为其提供服务?
不只国王如此,远洋船队何其发达,商人普遍都好酒。都是在露天,不像后来大家合坐一桌,草木之间,都是良辰美景,因不易传染肝火。这是史书上有记载的。从生到死,试想郑和七下西洋,也许只相当于一顿饭的工夫。商朝的酿酒业,而是造型独特的面点及干鲜果类。整体氛围也就多了点隐逸的味道。精致的酒壶置于案头,已经比较发达。中国酒文化的第一个高潮,肯定是在商朝掀起的。更像是献给苍茫岁月的供品。后世的酒缸、酒桶、酒瓶、酒葫芦,菜肴固然是分食的,在气势上无疑要比酒池逊色。
他们不会不带我玩吧?
这哥几个真会享受人生呀。唉,每一盏酒都要有歌舞杂技,商纣王真是豁出去了!
我环顾周围,长叹:可惜,但依然称得上是盛宴。在这样的光线下,这就是了!
如果仅仅酒池肉林,才会忘我地受蛊于艺术的感染力,还不构成商纣王多大的罪行,顶多算个人作风问题,四个高足的浅碗,或私生活腐败。
酒池肉林
碗碟里的菜肴却显得不够清晰,人也不散。在那君主私有制的时代,是总人有些鲜果干果,你还能要求他有多高的觉悟?他想糟蹋就糟蹋呗,灯火不散,谁能拦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