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7700000013

第13章

从旧货摊上捡回来的物理实验室

我这个应用物理系主任简直就是个光杆司令。给我的全部人马只有两个教授和几个刚招聘来的助教。没有人员、没有教材、没有实验室、也没有仪器,几乎是一无所有。而我却必须想办法立刻把全校400多学生的物理课开出来,把物理实验室课开出来。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首要的问题是得尽快把物理课高质量的开出来。这就要有人,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好在我在物理界有得是熟人,我动用所有关系,四处张罗人才,使系里很快就有了18名教职工。有了人,我心里就有了底数。我亲自审教材、定教案,亲自登台授课,特别是亲自抓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课,带领全系教职工很快就把应用物理系的课开了出来。

开理论课好办,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就成。但要开物理实验课可就不那么容易了。首先得有物理实验室,得有很多必要的仪器设备。大连大学理工学院的底子是关东工业专科学校,是个中专,只留下了几件中专物理教学用的简单的示教器材,基本用不上。买吧,一来是资金不够;二来,即便有点资金,在刚刚解放的大连也什么都买不到。当时关内战火连天,大连与内地的交通已经完全中断,什么也别想运进来。不要说其它的东西了,就连做物理实验用的最基本的米尺都无处可卖。我只好把一卷皮尺一米一米的分段剪开,给同学们凑合着用。

对于这种现状,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焦急。那年春节,几个学生来给我拜年。他们唠着唠着就说起了物理实验的事,说起了实验室的设备问题。最后干脆你一言我一语的提开意见了。都是冲着实验设备去的,嫌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太简陋、太破旧,嫌做起实验太不顺手、太费事。

我一直不动声色地听着大家的话。直到一个个都说完了,我才对他们说,我是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的。我在我的老师那里学来的最好的经验,就是不要给学生好的东西用!这是清华物理系一个很独特的传统。我们在那里读书的时候,叶企孙先生常这样讲:就是不能给你们好的东西用,就是要逼着你们学会自己动手。开始我们也不理解,一个个被逼得手脚并用的。最后怎么样?到底都练出来了!我也是直到毕业以后,才越来越懂得动手能力对一个学物理的人来说有多么的重要。现在,即便是给我一堆破铜烂铁,我也能想方设法把它凑出个象样的东西来!我还告诉他们,你们不要总是嫌仪器设备简单粗糙。我告诉你们一个最实际的例子,所有精密的东西起初都是在不精密的条件下用不精密的设备造出来的。你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学会用低级的仪器做出好的实验结果来!

说是这样说的,但我心里明白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该解决的困难还是应该动手解决的。因此,我在全系开了动员会,在会上我又给大家讲了这样一番道理。我说,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用在我们这里,我看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物理教学必须重视物理实验,必须要有物理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二是物理教学人员要想开好实验课,必须学会自己动手制造仪器设备,在制造仪器设备的过程中,学习各种技术,提高实验水平。我建议我们应用物理系的全体人员自己动手、修旧利废、建设实验室。大家听后十分赞成我的建议,纷纷出主意想办法,立刻开始动手干了起来。

当时,大连有一个十分活跃的旧货市场--西岗破烂市场。西岗破烂市场是个自发形成的旧货市场,每逢星期天,老百姓就会自动聚集到这里进行各种交易。在这里,能找到大到门窗、家具,小到钮扣钉子等一切生活日用品。都是老百姓自己家里的东西,用不上了,拿出来换两个零花钱。虽说是旧的,但也真便宜,给俩钱就卖。有一回我无意中路过那里,发现在一个老头的破烂摊上,竟摆着一快旧秒表。秒表是做物理实验最紧要的东西了,我正愁着没处去掏弄呢,赶紧上前去问价,结果没花几个钱就给买下了。从此,我就对破烂市场发生了兴趣,一到星期天就到破烂市场去转悠。寻宝似的挨个摊子走,不错眼珠地一样样东西盯着瞧。这破烂市场里的宝贝真就不少。我在那找到过一台快散了架子的旧天平,买回去经过一番修整后一测,嘿,还挺精确的呢!还买过几个旧望远镜筒什么的,回去拆巴拆巴下来的零件都能用。最得意的是,有一次竟发现了一台高级电位差器。当时,卖主连他卖的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给两个钱就卖给我了。我拿回去一试,好家伙,一点毛病都没有!乐得我好几天都合不上嘴。

有一次,我突然在一堆破烂里发现了一块破玻璃。当时我只觉得眼前一亮,当即一把将这块破玻璃攥在手里。一问价,卖主恨不得不要钱白送,因为这块破玻璃四六不成材,从来就没有人稀得看一眼。我可是看不够,举着玻璃左瞧瞧右看看,越看越兴奋。看得卖主在一边直纳闷,寻思一块破玻璃哪值得这么看。他哪里知道,这可是一块光学玻璃呀!后来,我把这块光学玻璃拿回去切割开,正经磨出了几片光学镜片呢。

我在清华培养出来的极强的动手能力和后来在昌司工厂的实践经验,在此时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我带领大家自己动手制作出多种实验仪器,还亲自设计制造出了分光仪等当时比较先进的仪器。实验室很快就建起来了,这个被大家生称做是从破烂市场捡回来的物理实验室,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当时国内大学的先进水平。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大学)校史中,对当时的情况是这样记载的:

应用物理系主任王大珩教授把实验室建设当做创系的重要工作,亲自来抓。他自己动手,领导教师和实验人员修复旧的仪器设备,使它继续发挥作用,……有一次,他从土木系和旧货摊上弄来两个破水平仪上的刻度盘和轴承,如获至宝,在机械工厂工人师傅的帮助下做出了两台精度很高的分光仪。后来,又做出了电阻箱、冲击检流计及粘滞系数测定仪等多种仪器。这样,他们在短期内就建成了两个能同时容纳130人的普通物理实验室,装配了一个能容纳150多人的物理示教用的阶梯教室。这就保证了全校580多名学生,2到3人编成一个小组,每周做一次,一学年共做30个实验。这样的情况,就国内各大学同样设施来比,规模上已经是最大的了。

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

1950年的秋天,钱三强突然捎信约我到北京去一趟,说有要事相商。

我知道三强在建国开始就参与了筹建中国科学院的工作,此时,他已经担任了中国科学院行政秘书长的职务,没有十分重要的事情,三强是不会轻易叫我专程到北京去一趟的。因此,一接到三强的信,我立刻匆匆赶赴北京。

几年不见了,三强还象从前那样热情开朗,只是于言谈举止中增添了几分干练,几分老成。一见我的面,三强就笑着问我,大珩,现在挺好吧?我也笑着回答说,现在当然好了!我们这是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莎翁故乡那个美丽的湖,想起了湖上那次决定我们前途的谈话。我们很庆幸自己能及时回到祖国,亲眼看着新中国的诞生,亲自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说了几句话后,三强突然转了个话题问我:“大珩,还想光学玻璃吗?”

我愣了一下,回答说:“怎么不想,做梦都想!”

三强又笑着问:“那你想不想得到个机会呢?”

我立刻警觉地看着三强。

三强却笑而不语。

我单刀直入地说:“别卖关子了,三强。说吧,找我来有什么事?”

三强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中科院要建立一个仪器研制机构,我想推荐你去挑这个头。不知道你是否愿意。”

我的心一下就跳了起来。

三强继续说:“大珩,我认为你最适合做这件事。你本身是搞应用光学的,又在工厂干过。而且我知道你一直就想搞光学玻璃,想发展我们中国自己的光学事业,我想,对你来说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机会!这是两个多么诱人的字眼儿。世间所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着各种各样的机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幸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机会的。父亲就就是这样,他有才气有能力但却生不逢时。他苦苦地追寻了一辈子的就是机会。而我在经历了许多次的努力和失望之后,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毕生向往的机会。我只觉得浑身的血都在往上涌,心里产生了一股压抑不住的冲动。

三强说:“这个机构就叫仪器馆吧!因为这个机构不仅要负责研究工作,还要担负制造任务,兼有研究所和工厂的两种性质。叫所或厂都不合适……”

“好!这种结构是最合理的。必须要有工厂,否则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还没待三强解释完,我就兴奋地打断了他的话。

三强笑了笑,补充说:“就是名字不太好听,馆长。”

我毫不犹豫地说:“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

三强就详细地向我说明了情况。原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卫生部副部长贺诚、教育部副部长韦悫和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等四人就联名向政务院提出了设立我国仪器研究制造部门的建议。鉴于科学仪器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的作用,1950年8月24日,政务院会议通过了他们四人的提议,决定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仪器馆。仪器馆不是一个单纯的科研机构,它兼有研究和制造两个功能。必须寻找一个既有物理基础又懂得机械原理,能把光、机、电结合在一起的人来做这件事。三强就想到了我。

1951年1月24日,经钱三强推荐,中国科学院决定,任命我为仪器馆筹备委员会副主任,负责主持仪器馆的筹备工作。在经历了许多曲折之后,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个发展光学事业的机会。我知道我面前的路很长,也知道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开拓光学事业的艰难。但我充满了信心。

当我进一步对我国应用光学领域的整体现状了解之后,才真正地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说起来,不免令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汗颜。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二十世纪中叶的时候,当西方国家已经进入原子能和电子领域,当应用光学已经在第一、第二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到飞速发展,开始在诸多科技领域里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时候,中国的应用光学却还处于几乎空白的可怜状态。偌大一个中国,做不出一块光学玻璃,造不出一台真正的精密光学仪器!当时,还算有点模样的只有一个国民党留下来的厂子--昆明光学仪器厂。昆明光学仪器厂是在国民党军工部门的几个知识分子的努力下办起来的。据说这是几个良心不错的知识分子,他们曾被国民党派往欧洲购买军火,因而得到了对方一笔数目很大的回扣。难得这几位知识分子在贪污腐化成风的国民党队伍中还能保持自身的清白和良知,他们没有把这笔回扣揣到自己的腰包里,而是用这些钱在欧洲购买了一些设备,运回国办起了光学仪器厂。这个厂的技术水平当时在国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不仅设备是进口的,还曾从着名的瑞士威尔德光学仪器厂聘请过技师进行技术指导。但即便就是这个厂,也只能生产出一些低倍率的光学望远镜和极简单的测距仪。

摆在我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可怜的状态。在旧中国留下的废墟上,我寻找不到一处可以完全利用的基础,中国几乎就没有应用光学!

“没有”,这是一个最能令人灰心沮丧的现实了。在“没有”面前,我们一般的反应大多是失望、退却和逃遁。但对有些人来说,“没有”却往往是一个最可以引起兴奋的现实,因为“没有”,你才可能得到一个新的发展的空间,因为“没有”,你才有可能从事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新事业。我想,我就是冲着“没有”这两个字来的。如果中国“有”,从前,我也许就不会那么孜孜以求了;如果中国“有”,现在,我或许就不会这样百折不挠了。无论如何,我是决不会因为没有而退却的。

从此,我开始了一生的追求--发展祖国的应用光学事业。

第一笔科研经费--1400万斤小米

我领到的第一笔筹建仪器馆的经费,是1400万斤小米。

用小米做为计算单位,这在今天听起来似乎显得很可笑。但在解放初期新的货币制度还没有形成的时候,以小米为计算单位的方法曾一度被广泛使用。不仅拨款用小米计算,甚至连人们的工资都是用小米来计算的。两个人见面不是说我每个月挣多少多少钱,而是说我每个月挣多少多少斤小米。按当时的行情计算,一斤小米7分钱,我领到的1400万斤小米折合成旧币约有98亿元,而这98亿元的旧币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则只有98万元。

实在话,这点钱自然是不够的。但我心里清楚,我们国家穷,旧中国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个烂摊子千疮百孔,没有一处不需要修补、重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能拿出一笔钱来发展仪器事业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不够的部分必须要靠自己,也只能靠自己来解决。

怎么办?思虑再三之后,我把目光转向了东北。

东北当时是我国重工业最集中的地方,工业基础比较雄厚。而且,由于东北地区解放早,所以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政府资金也比较充足。当时的东北科学研究所所长武衡很豪气地对我说:“到东北来吧。到了东北,给你筹个五、六百万成个啥问题!”

我几下东北,经过详细考察后决定把仪器馆迁往东北,设在长春市。

近几年,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当初我主张把仪器馆设在长春这件事,究竟做得对不对?直到现在还常有人用开玩笑的口吻责备我,说你当初干嘛非要把仪器馆建在长春呢?如果不是你,我们就都在北京了,就都是北京人了。北京的条件多好!我就想,是啊,当初我为什么一定要把仪器馆建在长春呢?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呢?想来想去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做的对。无论从过去和现在来看,我当初这样做都是没有错的。长春有工业基础,有一定的条件,有利于光学事业的发展。那时候,我心里的目标就是要把长春建成中国最大的光学基地,建成象德国的“蔡司厂”那样世界闻名的光学城。现在长春不是真的成了我国最大的光学基地了吗?长春是个好地方,长春为我国光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对长春一直怀有一种非常深厚的特殊感情。

同类推荐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不过,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热门推荐
  • 恶少相公,你给我趴下

    恶少相公,你给我趴下

    一道圣旨下,刚穿越过来的她稀里糊涂的嫁人了。听说,她的夫君是京城第一恶少,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听说,她的夫君业余最大的爱好就是坐在街头看美女,看到合意的就抢回家去。听说,她的夫君连当今皇后和六王妃都调戏过,至于结局嘛…不说也罢。听说,她的夫君家有两个风姿各异的表妹,她们是他后宫的主要成员。听说…但是!吃:这么一桌破烂饭菜要一百两?抢劫呢!笨恶少,你爹有钱也不带你这样糟蹋的!喝:两坛酒下去就不行了?一点酒量都没有,你还自称是恶少?嫖:跟别人抢姑娘,还是姿色如此一般的姑娘,你疯了吗?再怎么说,咱也得非花魁不要啊!赌:输了一千两,最后才勉强捞回二十两的赌本,你还好意思得瑟?街头:笨蛋笨蛋!姑娘家是像你这么调戏的吗?看看夫人我是怎么做的!两位表妹:相公,你若是真把她们收入后宫,看我怎么鄙视你!总结:相公,你这个恶少做得真是太不称职了。我看,你还是跟夫人我好好学学吧!我保证,在我的调教之下,你一定会成长为一个有品位、高格调的纨绔子弟!PS:本简介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见文章正文。本文为小茶穿越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其它姐妹文链接:穿越第一部:《大龄皇后》穿越第二部:《六王妃》小茶现代文:《酷总裁的妖娆姐》小茶朋友弯月儿的美文:《皇后大人,您在上》
  • 王的朝鲜美人

    王的朝鲜美人

    “真淑,你到底是爱钱还是爱本王?”“王爷,我爱钱,也爱王爷!”大清最有权势的无冕之皇多尔衮,妻妾成群。他最爱的女人,是他从朝鲜掳来的美人李真淑。李真淑跟多尔衮在对抗中,赚得盆满钵满,富可敌国。.第二部是穿越剧,喜欢穿越剧的,真接看第二部。《学霸萌萌哒:BOSS坏坏哒》也希望读者喜欢。
  • 植物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植物与海洋(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不仅生活着数以万计的各种鱼类动物,还生长着各类茂盛的海洋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宛如海底花园一般。由于海水中生活条件的特殊,海洋中生物种类的成分与陆地成分迥然不同。通过研究海洋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繁殖、生长、分布和数量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阐明生物海洋学的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增养殖,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等,提供科学依据。
  •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很多朋友,只是成为朋友之前,他们只是一些陌生人。本书想要告诉读者的是,我们的朋友都隐藏在陌生人中,他们不难接近,更谈不上可怕,只要掌握了本书所介绍的结交陌生人的方法,你的朋友就会遍天下。
  • 当太妹遇到狂拽少爷

    当太妹遇到狂拽少爷

    在一次意外中,我受了伤,于是父亲把我送到郊区的一所封闭式学校来,一边让我学习,一边让我疗伤,还要我女扮男装,用了哥哥的名字。本以为可以在这里安静的生活一段时间,可惜……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说我是他的未婚妻,还当众吻了我。NND,这种情况还从来没在我韩冷月身上发生过。就算他长的好看了点,也不能这样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豪门花少追情:我是你爹地

    豪门花少追情:我是你爹地

    【夏日倾情系列之二】“小航,一分钟说出你爹地的优缺点。”古灵精怪的小家伙伸出胖乎乎的手指,“缺点啊我数数,第一,太花心,第二,太不成熟,第三很幼稚,还会跟我撒娇,我都受不了他。”某人的脸黑了,臭小子,白疼他了。小航眼珠一转,“不过呢,我爹地还是有优点的,他长的很帅很拉风,带他出去让我很有面子。”某人的脸色好看了些,这还差不多,只是这话怎么听都觉得不对味呢?小家伙又补了一句,“还有啊,他有钱有势,我可以仗势欺人,拿钱砸人。”
  •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你不可不知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他认为,不丹这样的小国不应该跟着别人走,不应只是单纯注重GDP的发展,而应该更全面地重视人们的幸福感。幸福比GDP更重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多年来,人均GDP仅700多美元的小国不丹,人民的生活总体来看算得上比较幸福。
  • 老婆惹不得

    老婆惹不得

    她虽然温柔,好完成父母交待的任务,但决不是任人掐任人扁的软柿子,还让他整一个娶妻作战计划;可是天公不作美,他是秦氏集团的接班人,她见招拆招,哟喝!看来他的老婆有两把刷子嘛!他想尽千方百计诱拐她,为了悍为爱情,腹黑才是他的本性;面对挑衅,却因父母认定她,她只说了一句“有病,目地就是生米煮成熟饭,就要治”,温柔是他的招牌,而他就是那个执行者,屁颠屁颠地直接将人送进精神病院;从未想过要娶她做老婆,或者从来都不心慈手软;
  • 神秘富豪来袭:你是我的妻

    神秘富豪来袭:你是我的妻

    她不过是错把他当成劫匪,“轻轻”打了一下,这个小气巴拉的男人竟然使出卑鄙伎俩把她拐回家。她暗喜,有吃有住还有帅哥看,她赚大发了。帅哥诡笑,便宜占够了没?是不是该我占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