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3200000028

第28章 英雄雕像群--《高山下的花环》人物赞

天然的大理石并不能直接产生雕像;只有经过坚韧的雕刀的镂刻,赋予它强大的内在的生命,它才能化为栩栩如生的雕塑。最近以来激动了千万读者的中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也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个雕像群。不过,这一组雕像是用“人世间最瑰丽的宝石”在血与火中铸就的。

看啊!这是一座多么崇高,多么峭拔的雕塑群:那个象罗丹的“思考者”一样蹲踞在烈士身旁,还没有抹去眼角上的泪花的,是一等功臣赵蒙生;那个面孔黝黑,身胚高大,推开战友,扑敌群的“山东大汉”,是烈士梁三喜;那艰难地托举着一捆甘蔗,干裂的嘴唇微启,仿佛在说:“大家吃甘蔗吧”,随即便倒下去了的,是外号“牢骚大王”的烈士靳开来;而那个神采飞扬,英气勃勃,身背无座力炮,注视远方的,是烈士薛凯华;站在雕像群中间的,是一位鬓发斑白的将军,他又一次摘下了军帽,如炬的目光显出虎将的雄风,挺直的身姿如磐石般坚定,他就是威名赫赫的“甩帽将军”;雕像群的后面,有两个挽着手臂的农村妇女,哀戚中含着刚毅,悲伤中暗藏着力量,大义凛然地伫立着,他们是子弟兵的母亲梁大娘和沂蒙山的好女儿韩玉秀。看着这样的雕像,谁不动容,谁不落泪?谁的心头能不升起伟大的民族自豪感?我们从这组雕像切切实实地看到了:什么是炎黄子孙的尊严,什么是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什么是大智大勇的革命英雄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的高贵品德和情操。

英雄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千锤万击中诞生的。可是,这个朴素的真理,却在长时间里受到从“左”和右两个方面的亵渎和歪曲。有人借口“起点要高”,把英雄抽象成了“假大空”的躯壳;有人却又怀疑真实英雄的存在,把英雄分裂成了“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怪人。这部小说的作者理解当代青年英雄的价值和涵义,因而他恪守着一条原则,那就是决不把生活固有的矛盾磨平,坚持了在真实的、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去刻划有血有肉的人物、因为,失去了矛盾也就失去了人物的生命。因为,世界上没有不包含着内在矛盾的生命。然而,矛盾又不是单一的。战争是生死考验,固然是一种尖锐矛盾;但矛盾又是与错综复杂的现实的和历史遗留的矛盾纠结在一起的。正是在现实与历史的交融中,作品令人信服地描绘了英雄性格的形成历史,发掘出了英雄形象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涵义。

作为一个从怯者到勇者,从利己主义的狭窄天地登上共产主义思想境界的战士,赵蒙生的道路是曲折的,艰难的。他虽然是革命干部的骨血后代,但“血统”并不能保证他一定会获得一副革命者的钢筋铁骨。一旦割断了与人民感情联系的脐带,这个喝过子弟兵母亲乳汁的青年,便陷入了精神上的贫困和迷乱。生活的优裕,特权的庇荫,消磨着他的意志;而侵蚀着他的心灵的,其实是残存的封建特权观念和资产阶级思想的霉菌,为了“曲线调动”下到连队时,他的感情与工农出身的战士是多么格格不入啊。他所追求的目标那么卑微,在母亲给他铺设的坦途上匍匐爬行。

一个革命家庭子弟的这种变化,同他的母亲由当年打江山时甘愿奉献鲜血,到如今捍卫江山时吝惜儿子的鲜血的惊人变化一样,都是十分令人深思的。至于那临战前夕的一纸“调令”所包含的社会内容,就更加耐人寻味了。赵蒙生在高尚与卑劣的边沿上动摇,终究选择了参战的路,说明革命的熏陶和潜藏的火种还没有完全失落,说明他是一块尚待雕凿的璞玉。全师大会上的遭到痛斥,使他蒙受了奇耻大辱,也震醒了他麻木的灵魂。他写血书,要雪耻。然而从雪一已之耻到自觉地为祖国而战,还有一条长途。在敌人恶毒的火焰面前,将门之子与农民后代的界线消失了,他们的血流到了一起,赵蒙生在严酷的战争中实现着他精神上新的“裂变”和灵魂的净化。而他思想感情的根本转化,是一直延续到了战后与粱大娘的重逢。只有在他重新回到母体--人民的怀抱,成为祖国忠诚的儿子的时候,他的生命才放射出了灿烂的光华。

从对赵蒙生和其他人物的描写,可以看到这部作品深刻的地方:它不满足于仅仅表现青年勇士们的壮烈行为,而是在相当广阔的社会背景下面,展露他们美丽的心胸,探索他们在精神上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直追寻到了他们生命的根,力量的源。这使得小说里的一系列青年形象,就不只是朴实的,本色的,而且是厚实的,深沉的。

来自沂蒙山区的农民之子梁三喜,与革干子弟赵蒙生“本是同根生”,只是由于生活环境的艰窘,他没有赵蒙生的思想转折那么剧烈,他没有赵蒙生的一度软弱和想入非非,他平凡得如同山里的一块粗砺的石头,他紧靠的是劳动人民精神传统的大山。不错,他的血管里奔流的是沂蒙老区农民的血液,他的外型举止,也绝似一个庄稼汉,他的身上更多地体现了农民宽厚,刻苦,勤劳的传统美德。然而,我们假若只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上就未免失之肤浅。是的,他宽厚友爱。但这宽厚与旧式农民的敦厚仁爱不同,与农民英雄的“义气”也迥异。他一次又一次地推迟探亲,他与爱妻只共同生恬了九十天,他临死也没有看一眼刚出世的女儿,因为他有为革命利益自我牺牲的精神。一旦遇到违背革命原则的事,他的爱就化为了怒。白花花的馍头被扔进水缸,他怒了;看到临战前的“调令”,他愤慨了;面对敌人,他只有满股仇恨。这是多么宝贵的感情!他没有什么遗物,只有一份血染的“欠帐单”--索取的何等少,奉献的何等多啊!在留给韩玉秀的书信里,他跳出了保守的农民意识,表达了崭新的高尚的道德观念。他决不缺乏当代精神。他不但是一个先进的农民,首先是人民军队中的先锋战士,是农民群众奉献给革命的一块纯钢,一块宝石。他早已与小生产的狭隘自私决裂了,在革命熔炉里把自己锤炼成为具有博大胸怀和高贵品德的共产主义战士了。

如果说,我们的军事文学作品,曾经只是习惯于表现英雄人物的临危不惧,赴汤蹈火的精神,只是习惯于用一种刻板的调子刻划英雄人物的话,那么,在《高山下的花环》里,这单一的写法和单一的调子已经不够用了。这部小说,注意了向人物广阔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注意了揭示比勇敢无畏之类的精神更广泛,更丰富,更新的东西。对赵蒙生、梁三喜的描写如此,对靳开来、薛凯华等人的描写亦复如此。比如,该怎样认识靳开来这个人物呢?他是“牢骚大王”,口无禁忌,他几乎没有什么可供判断他的行为动机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留下足以证明他的思想觉悟的文字材料。然而,没有留下“日记”的英雄就不是英雄了吗?作者主要还是从他一贯的行动中去揭开他精神上更内在、更本质的方面的。那就是在艰苦的军事训练面前,特别是在生死考验面前,他从来只想到别人,唯独想不到自己。在决定尖刀班由谁带的时候,他那一片肺腑之言,真可谓感天动地。他是因为砍甘蔗为大家解渴而被炸死的。这个违反纪律的死使这个矛盾的人物陷入了更难解脱的矛盾,他连个“三等功”也没有得到。好在他并不是为了获得英雄的称号而牺牲的。功劳薄上没有他的名字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人民和战友的心目中,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勇者。失措的举动,忠诚的心,不会讨巧的嘴,赤热的情,靳开来不是悲剧人物,而是一个人民永远不会忘怀的青年英雄。他高贵的品德连同他那豪爽的笑声,将长存在人间。

这部作品火药味很重,确实“离部队的实际生活很近”,那么它是不是缺少理想的光采呢?不,它既是坚实的,又是充满着理想的。因为。所谓革命理想,并不渺茫,它包含在现实之中,是现实中那些属于未来的,暂时处于萌芽状态的事物,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一些当代军人身上的。请看,雷军长儿子薛凯华,就是一个富于理想的青年。他觉得用“牢骚”去对待昨天是无济于事的,他要“赶快去抢救明天”;他思索的是,小米加步枪的时代过去之后,如何回答现代战争所提出的全新课题。小说对他着墨不多的几个场面,便见出身手不凡,表现了他的韬略和雄心,科学的头脑和未来战略家的情怀。他是因为“四人帮”时期制造的两发“臭弹”而牺牲的。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惋惜感叹。他是被自己营垒里的敌人杀死的!他的死是对愚昧和倒退的审判,他的死是对军事现代化的强烈呼唤。他象一颗灿烂的晨星殒落了,但理想的火花也在我们的心头随之升起。

在对以上的青年英雄加以评论的时候,我禁不住流下了热泪。但这是感奋的泪。有这么多的血,有这么多的牺牲,我们却不感伤和压抑,相反的,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一种昂扬奋发的悲壮之美。为什么?因为作者虽然决不肯回避战争的严酷,但又决不把笔墨停留在揭露和表现严酷上面。他写了流血,写了牺牲,但这都不是目的;目的在于表现战争中的英雄性格,在于有力地讴歌英雄们高尚的品德,伟大的精神,在于真实地展示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和情操。

在这群青年英雄的雕像里,还有一个不该忘记的人:她的胸前没有勋章鼬的脚上沾满了南国殷红的泥土,她带着一身重孝,出现在我们面前。她只有二十四的年纪,她就是梁三喜的遗妻韩玉秀。她是英雄的妻子,也是作为一个妻子的英雄;只有她的英雄气质不表现在战场上,而表现在深明革命大义的举止之间。她默默地挑起家庭的重担,没有怨言。她生孩子时丈夫不得回来,还是没有怨言。且看小说写她不同场合的“哭”吧;丈夫当年在谈笑间提到了死,她伤心地哭了;丈夫真的为国捐躯了,她却不哭;她在婆婆面前不哭,怕伤老人的心;她在人前不哭,要象个军人的妻子;只有当夜阑静时,她在丈夫的坟前涌出了晶莹的泪!多么深沉的感情,多么剐毅的性格,多么宽广的胸怀!我感到,粱大娘和韩玉秀这两个形象,是体现了这样一种深刻的思想:我们的农民,曾经孕育了中国革命,他们至今仍然是革命的后盾,民族的脊骨。只要祖国需要,他们就能把亲骨肉交给民族和战争。有这样的母亲,这样的妻子,这样的人民,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这部小说给了我们一种现实的广阔感,历史的纵深感,人物的厚实感。这是因为它的题材和人物是深深植根于生活的泥土之中的。由此使我联想到,近年来我们某些作品中青年形象身上,有一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孤傲之感。这种孤傲的实质也很明白,那就是与时代精神的隔离,与人民群众及其火热斗争的脱节所造成的精神贫乏。我想,《高山下的花环》中坚实的青年形象,足以矫正某些作者创作思想上的偏颇。

最后,我觉得小说里还有一个无处不在的青年形象,那蹴是三十六岁的作者自己。他的激情,他的真挚,他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熟悉,是渗透在作品的人物和故事之中的。相信每个读者都能感受得到的。他生活和创作的严谨态度,他不辞辛劳深入火线的作风,值得广大中青年作者学习。那种漠视生活积累和感情积累的态度,是不足为训的。《高山下的花环》在思想和艺术上并非无可挑剔,可是,我要说,他是作者的感情积累到不吐不快时韵一个壮丽的爆发。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

同类推荐
  • 解密中国大案(四)

    解密中国大案(四)

    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解密中国大案(二)

    解密中国大案(二)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国家药监局窝案中落马的小人物、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重婚案之外,还对轰动全国的段义和杀人案、许晓刚受贿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古文鉴赏辞典

    古文鉴赏辞典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阅读、理解古文,内容力求简明,疏通文义;译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翻译古文,用白话文向读者展示古文风貌;鉴赏则包含写作背景、内容、主要艺术手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解释文章内容、情蕴等。通过对古文的全方位解读,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热门推荐
  •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
  • 神探凰妃

    神探凰妃

    堂堂国际刑警女组长竟然穿越回古代,一睁眼竟然发现自己身陷死牢!开什么玩笑,洗冤脱罪顺手收拾所有不待见自己这个庶女的无良亲人,逍遥人间才是正道。可是!死赖自己不放的王爷是怎么回事?想娶自己,别开玩笑了!请拿万里江山来换本妃一纸婚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货币

    货币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但是对于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货币,我们究竟真正知道些什么?翻开钱包,为什么卡越来越多,而钱越来越少?本想在股市里大赚一把,岂料开着“宝马”进去,却骑着“毛驴”出来?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当下,为什么穷人忙存钱,而富人忙贷款?有了钱,我们真的就会幸福吗?马骁、李秀婷、陈文魁编著的《货币》将用金融学知识为您讲述货币的“细节”和“道理”,解答您日常生活中热切关注或非常困扰的关于“货币”的疑惑。
  • 异世少女涅盘记

    异世少女涅盘记

    清族的废柴被逐出家门了!因为顶撞族长?她不是废柴?一夜废柴变天才?出家门前,她是温顺柔弱的大小姐,资质极差,受尽凌辱;出家门后,她是霸道坚强的女王,天资卓越。这其中的变化之大,令人咋舌,却没人知道究竟为何。居然还能让大陆最强者收她为徒?身边还有两大护法外加一匹冰雪银狼守护?乱了,全乱了。 什么?还要收集齐自己的三魂七魄?重新打败妖王?她只是想成为强者,为什么连神界,魔界也来了?当她发现她所有的身份都是假的,她又该何去何从?
  • 晚花

    晚花

    她是散发着浓郁雌性荷尔蒙的尤物,引来无数登徒子前赴后继!他是冷酷强势的黑帮老大,做事阴狠不留余地。当生活轨道毫无交集的两个人最终相遇。她说,先森,麻烦您站好,我要对你耍流氓了……
  • 陪伴孩子香甜入睡的108个好故事

    陪伴孩子香甜入睡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中有《塑造孩子良好性格的108个好故事》,有《培养孩子文明行为的108个好故事》。这些好故事仿佛一滴滴甘露,滋润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又好似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引导孩子变得聪明好学,让孩子更加求知若渴。
  •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版)(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版)(21世纪政治学系列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论述了中国从前封建时代直至晚清的政治制度史。作者运用制度主义、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了这一历史时空的政治组织的构架、政治文化的变迁、政治运作的规则和机制的变化以及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理路。既勾勒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概观,又彰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核心问题。
  • 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