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700000039

第39章 法老的诅咒--红学有家,是曹雪芹绝没想到的(2)

如果他只是一个生活的记录员的话,还有什么伟大可言?那么伟大的,应该是江宁织造那一家,他家恰巧发生了这些变故,而且又恰巧有那么许多漂亮的女孩子,又恰巧有那么多的悲欢离合,又恰巧被一个叫雪芹的曹氏子弟亲身经历,并且记在脑海里……这种将生活和文学的关系,看成是机械反映的,不变的,照搬的,只要按一下开关,如同宝丽来即拍即显的关系,如此将文学创作简单化的说法,甚至比老索隐派还不如,至少,老索隐派还承认曹雪芹有编“隐”的才华,这才使他们有索隐的可能。

六十年间,中国乃至世界,到底有多少人在从事红学研究,恐怕是无法统计出来的。在西山脚下,赊酒啜粥的曹雪芹,想不到他自己混到填不饱肚子的地步,但却能给后世人提供这么多饭碗,这么多挣稿费的机会,包括正在写的这篇《法老的诅咒》文章的我,也在吃曹雪芹,不知这位大师在九泉下作何感想?

脂评本八十回《石头记》的发现,这个发现过程,至今讳莫如深。但这个发现给红学研究注入了活力,脂砚斋、畸笏叟、梅溪、棠村、立松轩、松斋等人的批语,像图坦卡蒙王陵墓穴之门,出现了一丝缝隙那样,似乎看到了《红楼梦》这座宝库大门,马上就要打开了。

新红学家在扫清索隐派的望风扑影、牵强附会的政治化解析,把《红楼梦》与纳兰性德、清世祖、康熙帝划清界限,歧途知返,对读者是起到了好的作用。但他们对已经在市场上流通,并已被广大读者认可的一百二十回程伟元、高鹗版本,去伪存真,力图恢复本来面貌的努力,却是做得过头了一些。

老实说,要不是脂砚斋本的发现,高鹗是不会露马脚的,清末民初的红学家,谁不是被他结结实实地蒙在鼓里。而且,嗣后又不知有多少狗尾续貂者,无不败下阵来,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这位兰墅先生。他续编的四十回,已和前八十回原作联成整体,密不可分,为世所公认,谁也无法拆开。

如果说,高鹗是曹雪芹先生的最佳“拍档”,也许比较准确。自古迄今,除他以外,谁能具有他的这份才情和勇气,续出这说不上天衣无缝,但也足以遮人耳目的后四十回呢?这也是使脂砚斋本发现前的所有红学家,都受到了愚弄,一悟之后,才对后四十回这个骗局愤愤然吧?

因为他和程伟元合作,把曹雪芹大概未写完,或写到差不多,但后半部尚散失着的《红楼梦》,按他自己的想法,或许按曹雪芹的原意,有增有删,或改或动,弄出来一部半真半假的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可把读者,尤其那些红学家,足足蒙骗了一个多世纪。直到胡适发现了脂砚斋评八十回本《石头记》,行里人才明白上了高鹗一个大当,因为居然没有人能够早早识破他续编的把戏。

于是,那些怀有洁癖的红学家,一定要把高鹗的续书部分,从《红楼梦》中剔抉出来,一分为二。然而,努力了半天,老百姓,也就是绝大多数的读者,硬是合二而一,把这两部分视为一体。

因此,红学家们对高鹗说好话者不多。据说,图坦卡蒙王陵发掘者之一,那位哈瓦德卡塔博士,是1939年才去世的,享年六十六岁。也许,他只是从考古学的角度,侵犯了法老的神圣,才未受到惩罚吧?那么,高鹗只是遗憾这部脍炙人口的书,“无全璧,无定本”,“以波斯奴见宝之幸,遂襄其役”的心情,来做这件事,所以,他得到“读者”和“时间”这两位文学的最高评判的认可。

应该看到,高鹗实在是很了不起的,若无后四十回的续书,也无今日《红楼梦》完整的辉煌。黑格尔有句名言,存在就是合理的。它存在于读者心目中,它就是合理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虽然根据脂砚斋言之凿凿的提示,知道书中一些人物命运的最后结局,和高鹗续的满不是一回事,但老百姓并不在乎那些纰漏。一出《哭林》,赚了多少痴男怨女的眼泪啊!所以,他享受这部杰作的三分之一的荣誉,是当之无愧的。

不过,脂批所提示的线索,总是使红学家,或红学爱好者心痒难禁,于是就有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实验,这可以视做脂砚斋第一次正式出台,也无妨说是高鹗和脂砚斋主人的正面较量。结果,高鹗被重新认识和理解,脂评却多多少少失却了昔日的光辉。脂评的最好状态,应是永远把即将揭晓的谜,留给红学家无限遐想、思索,和脑海中不必求真求全的再度创作。这种扑朔迷离的朦胧境界,虚幻画面,本是一种个人阅读时的美的享受。现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逐一地将虚变实,将淡化浓,将暧昧状态明朗,将虚渺意境澄清。于是,曾经是意境中诗意盎然的艺术再创造,成了屏幕上干瘪苍白的真实。所以,看景不如听景,一经落实,便面貌全非了。

按说,脂评有毋庸置疑的权威性,脂砚斋主人直接介入曹雪芹的《红楼梦》创作过程。改编者以为根据脂评来写出全然一新的结局,必操胜券。孰不知脂评只是给改编者提供了线索,并未提供为表现这些线索所必须的生活细节。因为终究是二百年前发生的事情,对于改编者来说,无论怎样努力,也太遥远和陌生了。

但高鹗不存在这个问题,尽管他“闲且惫矣”,尽管他“心志未灰”,尽管他写的后四十回不“全合前文”,“有违雪芹原旨”,但不可否认,这后四十回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是和曹雪芹相距并不很远的生活。“红楼”非“梦”,“红楼”乃是生活。高鹗有信心续书,他的优势就在于他拥有生活。他比以后的任何一位续书者,比电视剧的改编者,更接近曹雪芹,他续书的时间,大约是曹雪芹死后二十八年,基本上属于同时代人,这是别人所不能拥有的优势。

因此,他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得窥法老王陵内部宝藏的红学家,幸乎不幸?罪乎不罪?也就只有天知道了。

多少续作《红楼梦》的人,敢在曹雪芹的人物画廊里,增添自己创造出来的角色?高鹗的李十儿并不比改做门子的小沙弥,弱到哪里去。他写贾政在官场斗争中的一无所措、一筹莫展的狼狈和那个社会的众生相,也是有声有色入木三分的。而改编者,在二百年后的今天,即使占有更丰富的史料,能有高鹗对那个时代的真情实感的生活体验么?

高鹗续书四十回,所以能与前八十回合二而一,流传至今,除了他的才情,除了他“于雪芹萧条之感,偶或相通”外,着实是因为他有充分驾驭生活的雄厚基础,从容写来,得心应手。所以,“自君之出矣”,便断绝了后来人“奋起而补订圆满之”努力,包括电视连续剧想企图恢复曹雪芹原意的尝试,也未能奏效。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合璧的牢固性已不可摇撼。除了红学家外,一般读者从来把这两部分,看成是“俱为一体,陡罚臧否,不应异同”的。绝大多数人读《红楼梦》并不存心挑高鹗的碴,而是求得审美意义的享受,和对那个封建社会的认识。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讲过:“《红楼梦》方板行,续作及翻案者即奋起,各竭智巧,使之团圆,久之,乃渐兴尽,盖至道光末而始不甚作此等书。然其余波,则所被尚广远,惟常人之家,人数鲜少,事故无多,纵有波澜,亦不适于《红楼梦》笔意,故遂一变,即由叙男女杂沓之狭邪以发泄之。”由此可见,尝试解《红楼梦》的我们国土上的卡那蓬公爵和卡塔博士,是早已有之的。然而,都碰了一鼻子灰,都悄然而去。

这部按脂评线索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自然有一探法老宝藏的胆略,也实现了某些红学家多年的向往,但由于大悖于广大观众业已铸定的对于《红楼梦》的看法,因而毫无任何回应。甚至觉得滑稽可笑,对脂评式的结局众说纷纭,不以为然,说明这种尝试的碰壁,也更进一步印证曹雪芹的预言,“谁解其中味”的“谁解”二字,大有深意存焉!至于时下在商业大潮下的红学,已经是生意经,是卖野人头的仙人跳,是不值一哂的杂耍,是荒诞不经的怪物,离真正意义的红学,相去甚远,根本不值一提了。他们甚至连法老的王陵,大致在哪个方位还懵懂着呢!

因此,正儿八经的红学,什么时候把功夫从书外,移转到书的本身上来,也许“把此一玩,不但是洗旧翻新,却也省了些寿命筋力,不更去谋虚逐妄了。”说不定倒是别开生路呢!

石头就此问过一句话:“我师以为如何?”若用来问我们大家,不也可以吗?

同类推荐
  • 绕不过的肉身

    绕不过的肉身

    这里有汉奸、有志士、有君子、有小人,这里有激情、有理性、有诗意的表述,更有细节的震撼。这样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肉身和灵魂的挣扎。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
  • 萧红小说集

    萧红小说集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本书精选了萧红的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萧红的作品以抒情笔调抒写着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浪费笔墨;故事情节断断续续,然而意味深长;童年趣事,妙趣横生。正如茅盾先生给出的评价:“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雪域放歌

    雪域放歌

    《雪域放歌》是黑龙江省第三批援藏工作队的重要学习成果和精神收获。这部诗文集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龙江援藏队员们对西藏的热爱眷恋和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迈情怀。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春明外史

    春明外史

    男主人公杨杏园旅居北平,以卖文编报为生,与青楼雏妓梨云一见倾心。不幸,梨云因病而亡。其后,杨杏园又结识落魄才女李冬青,以诗文相赠,感情愈见深厚。但李冬青终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黯然离开北平。杨杏园亦因抑郁成疾而终。
  • 傲娇甜心的霸气总裁

    傲娇甜心的霸气总裁

    她相信她一定会等到幸福,即使要很久很久,他第一眼见到她,便知道她今生会是他的唯一。
  • 凶手眼中的红纱巾

    凶手眼中的红纱巾

    年轻的刑警刘元从小酷爱《福尔摩斯探案》,一直梦想着能够像自己的传奇偶像福尔摩斯一样侦破一个又一个的疑难案件,但是机会却一直没有降临到他的身上,直到有一天晚上,外面大雨倾盆,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冲进了刑警队,向刘元坦白:“我杀人了。”并拿出一条红纱巾……
  • 幸福的根源

    幸福的根源

    不幸的药方无从抓起,幸福则是一种抓不着的感觉,它不能生产,无法继承,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也不可能像某些文人们说的那样,轻轻松松地立地生根,顺顺利利地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幸福与不幸,有时只需一秒就能完成转换,让人猝不及防,甚至非人力可以改变。正因此,幸福也就更加难以言说。罗芬芬编著的《幸福的根源》主要从快乐生活、修剪欲望、降低需求、低调处事等几个方面从内到外阐述了幸福的本质以及幸福生活的秘诀。
  • 落魄千金,总裁禁爱

    落魄千金,总裁禁爱

    他少年气盛险些丧命,为报一命之仇强势占有。她家道中落家破人亡,执拗反抗却被迫承欢身下。命运的纠葛沉浮,情恨的刻骨缠绵。究竟是他的错,还是爱的错?十五岁的奚瑶灵气逼人,第一次看见妖孽一般的宫司律,却被他散发出的阴冷吓跑。二十岁的奚瑶美丽脆弱,近乎卑微的跪在宫司律的面前,求他接受自己的身体。二十二岁的奚瑶娇媚哀伤,尝尽世间苦楚只求一个解脱,却因命运的一不小心万劫不复。【一段豪门的恩怨情仇将两人紧紧捆绑在一起,他一心报复却在不知不觉间将心沉沦】“宫司律,我真是为你可怜,像你这种从来没有得到过真爱的人除了钱你就是一个乞丐!”“爱?!瑶瑶,你告诉我什么叫真爱!嗯?!就像你爱景墨?!你躺在我的身下爱着景墨是吗?!可惜他死了!他在天上看着你是怎么在我身下承欢的!”“宫司律,你有那么多女人为什么不肯放过我?!”“这条命这是奚家欠我的!你是奚家的女儿,理应你还!”奚瑶却不知,除了还命,更要还情。【她执拗的反抗,却换来男人的欲罢不能】“全世界这么多人死去,为什么你不死?!你是最应该下地狱的!”“瑶瑶,就算是地狱,我也要拖着你!”“宫司律,我这辈子最痛苦的事就是在你身边!”宫司律霸道的不放手,既然痛,就一起痛吧!【一段家仇令她恨他入骨,她联合别的男人想要将他推入地狱】“我要宫司律万劫不复,不得好死!”“真相查明之日,宫司律万劫不复之时,我就是你的。”却不知冥冥之中早有安排,宫司律的万劫不复正是对她的爱。【命运的一部小心,她却怀上了他的孩子】“宫司律,我们试试好好在一起。”“瑶瑶,你在,我就心安了!”世间的喧嚣不复存在,只要她在,他就别无所求了。【旧情人归来,她惨遭利用伤的体无完肤】“瑶瑶,只要拿到芯片我就带你离开!”“为什么?!为什么要将我推向宫司律的身边?!”“一口一个宫司律,难道这两年来你爱上他了吗?”【危险逼近,她失爱也得爱】“瑶瑶,他们的目标是你,对不起!”旧情人无情的抛弃了他,让她生死听天。“瑶瑶,我带你回家!”一句我带你回家瓦解了奚瑶坚强的心,从此恨无意,爱无边。死亡的终点竟是爱的开始,她在闭上眼的那一刻爱上了他,却不知他早已情根深种,爱恨纠结,拼了性命也要换她安好。【背叛与算计纷拥而至,她心如死灰自杀却不能最后精神崩溃所有的一切都回到17岁】
  • 地陷

    地陷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沉迷之朝酒晚舞

    沉迷之朝酒晚舞

    本书通过讲述“我”、朱赫、李小曼三人在大学校园内所共同经历的“日记事件”、“学费风波”、“勒索教授”、“宣布‘我’的假死来炒作‘我’”等种种曲折离奇的故事,展现出一个真实、鲜活精彩的当代大学校园,并以此折射出整个当代社会的影象。
  • 绝对叛逆

    绝对叛逆

    尚城唯一的女少爷,她抽烟、喝酒、打架、赌钱。应该是人人避而远之,却偏偏又让人情不自禁靠近。 她的青春,是纸上的婚约,亦或是天大的阴谋。 书友群:346407146,敲门砖为书中任意一个角色。
  •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女人生活圣经:聪明女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智慧和从容并存的,具备这种特质的女人才能从内向外雕琢,透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魅力是女人至尊无上的风韵,总是与高贵、温馨、精美的气质联系在一起,女人是一件华丽的饰物,一分优雅的心情,一种高尚的生活,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