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700000040

第40章 最怕胡庸医--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1)

秦可卿病得很重,贾府上下焦急万分,请来名医张友士,诊脉以后说道,“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这番话的意思,连傻子也听明白了,何况贾蓉?可到底害的是什么绝症?医生不说,作家也不说,《红楼梦》中这位始终是谜团一样的美人,又多了一层悬念。

据张大夫“或以为这脉为喜脉,则小弟不敢闻命”的话来推测,即将香消玉殒的,也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最完美女性,有可能患的是妇科肿瘤之类的病症,而且到了晚期。再高明的医生,也是回天乏术了。

平心而论,人之垂危,是很值得同情的,无论以往有多少不是,也不应该苛责了。清末的王希廉,即护花主人,最早的《红楼梦》评点家之一,在大夫阐讲病情一段,于书眉批上“一副色欲虚怯情状”的评语,是有欠厚道的,无论如何,已是行将就木的人了吗!

评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李卓吾、金圣叹、李渔、毛宗岗,为其佼佼者,在古典小说批评史上,具有很重要的位置。评点式批评,及时跟进,随感而发,嬉笑怒骂,生动活泼,是其优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事论事,忽略全局,是其缺点。因此,长于“后顾”,短于“前瞻”的手术刀式的评点,作用于文本的意义,要大于对文学运动、现象、潮流、思潮的探讨与研究。中国的文学评论家,或批评家,所以“事后诸葛”者甚多,“高瞻远瞩”者甚少,恐怕和评点的这种弊端有关。积习相沿,旧风不改,也是当代中国大师级评论家难产的原因。

虽然不少人自命为大师,或被徒子徒孙尊之为大师,那是小圈子里的室内清唱剧,纯属自娱自乐。这位王希廉,大概也是有“大师感”的人,在那里信马由缰地开评。北京有一句俗话,形容某个人瞎说八道,叫做“真敢开牙”,他就是一个。其实,此公倘不是依附在《红楼梦》的字里行间,谁会知道他是老几呢?谁会在意他说的那些昏话呢?

这也是《红楼梦》问世以来,招来不计其数的食客,一个个吃得肥头大耳的缘故。凡树大,底下乘凉者必多;凡显学,赖以蹭饭者必众;凡本主儿长眠地下无法从棺材里爬出来辩白,那些“真敢开牙”的家伙必蜂拥而上,这就是大师难逃的悲剧命运。

“护花主人”得风气之先,是较早啃红学得了便宜的一员,称得上是时下所有捧“红学”饭碗者的前辈。他这“雅号”,自作多情,倒也罢了,问题在于他那假正经,令人讨厌;他那自以为是,令人讨嫌。对不怎么样的批评家来说,古今,都患有这两种胎里带的毛病,很难治愈。有什么法子呢?怀有太多的一己之私,必假正经;凡罔顾客观自说自话,必自以为是。于是,一张油脸,一双鼠眼,满嘴喷沫,口臭熏人,让人受不了。

评论界的这种陈年痼疾难除,也就别指望当代文学批评史,能够使人多么振奋。

显然,此老为焦大“扒灰”说、脂砚斋“淫丧天香楼”说所囿,偏往歪处想,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尽管从孔夫子起,提倡中庸之道,讲不偏不倚,讲无过无不及。实际上,数中国人最不中庸,不是以偏盖全,就是矫枉过正。好,好到无以复加,完美无缺,恨不能将所有谀词都用上;反过来,孬也必然孬到一无是处,连本非孬的一切,也挂搭上了。

其实,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呢?但秦可卿一病,真可怜哪,这位漂亮女士,倘得不上艾滋病,起码也要得上花柳白浊,杨梅大疮,才对得起列位看客似的。王希廉一句“色欲虚怯情状”,这位长门长媳,要在“文革”期间,就该挂上破鞋游街了。所以,对于说得太好,好得不得了,或说得太坏,坏得不知伊于胡底的文学见解,应该抱老农“听蝲蝲蛄叫唤,还不种地”的质疑精神,爽性去他妈的。因为,王希廉虽已作古,但王希廉式“想当然耳”的评论,是不会绝迹于文坛的。

这位经冯紫英介绍来的医生,望问闻切以后,提起笔来,开了一张药方,共十四味,外加两味引子。对中医药了然无知的我,曾经拿着这方子求教过认识的大夫,那也是《红楼梦》的一个读者,他说,这应该是一服既治不好病,也吃不死人的安慰剂,作为医生,总是要聊尽人事的。

酷评家对他要灭的作品,就缺乏最起码的宽厚了。

很惭愧,早先读到这张药方,总是一掠而过,从不思量。后来,我也学着写些东西,懂得写作的“惜墨如金”,和“一字不易”的道理,便揣摩到作家的每个构想,都具有其个性化的特质。一笔一画,一字一句,尤其那些特别要写出来的东西,必然带着轨迹可寻的个人色彩。便对大师的这份执拗,感到好奇。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他不知道大多数读者,不会介意这张药方的。

浙江文艺出版社的一巨册《红楼梦》校注本,方子上每味药的具体分量,几两几钱都明细标出。但绝大多数版本,如俞平伯、李希凡校订过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历次版本,如原上海商务印书馆的《万有文库》中的《石头记》版本,都不买大师的账,通常略去这些细节。因为,方子已属多余,有这个分量,无这个分量,更不关紧要。

“良工不示人以朴”,他这样做,必有他的道理。尽管红学家多如过江之鲫,但很少有人悉其用心之苦,不由得为大师的寂寞一叹!那个最为絮絮叨叨,最为婆婆妈妈的脂砚斋,居然保持缄默,让我意外。

这真痛苦,评论家一失语,读者不就该无所傍依的惶惑了吗?

不晓得在西方文学作品中,有否于文字中,插入一纸处方者?因读书不多,所知有限,不敢断言其无。但中国有小说以来,惟见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第六十一回,李瓶儿丧子以后,哀戚成疾,西门庆曾经请了一位赵太医来给她看过病,出现过药方。但那仅是几句顺口溜,作不得数。不像曹雪芹郑重其事,将一张正经八百的药方,堂而皇之地条列作品之间。如果能够上吉尼斯纪录,估计,《红楼梦》为独一份。

一般来讲,作品中写医生及其治疗过程,算不得什么稀奇的事情,曹雪芹偏要录入这张无趣的药方,首先,不能不敬服大师的相当自信,他估计到你不会细看,也要照抄上去。做非常之事,必非常之人,如此破天荒之举动,恐怕只有他方能为之。一般作家,想都不敢想,更甭说做起来了。我等小巴拉子,纵使借给咱斗大的胆子,也未必敢干。

其次,我也试着想,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作品,应该有“万皆备于我”的气度和胸怀。但这张干巴巴的药方,能炫耀其作品之包罗万象,能显示其学问上之广知博识吗?如果把曹雪芹看成如此浅薄,那倒是对大师的亵渎了。因此,我一直尝试着理解大师,将药方固执地留在作品中的意图,是不是有一份难以忘怀的心结在?

家道败落,生活困厄,弱妻病子,潦倒西郊,“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大师的那一份艰窘,可想而知。穷,当然不好过,也不是不能过。假设他早年不曾“锦衣纨袴,饫甘餍食”,也许躬耕自娱,粗茶淡酒,甘苦其中,无怨无悔,不是不能将就一辈子的。可富“过”以后再穷“过”,那盛世辉煌,钟鸣鼎食的记忆,对生计艰难,穷困潦倒到如此田地的他,重温锦绣年华的绮丽往事,除去悔愆交织,惭恨相继,还有什么呢?这种熬煎的痛苦,折磨的滋味,对于大师心灵上的戕害,甚于“饔食有时不继”的饥馁,甚于“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拮据。所以,儿子痘殇,新妇飘零,伤感成疾,泪尽而逝,是他,也是他这既贫且病的一家子的必然结局。

在书中,贾宝玉赞美煎熬中药的那股气味,胜过世间一切的香,恐怕也是曹雪芹长年离不开药罐的体验。因此,药方虽区区不足道,一定寄托着大师一份不了之情,难尽之意。无论如何,这位最早启发了贾宝玉性觉醒的女人,这位第一次使他尝到禁果滋味的女人,这位在他情爱途程的起跑线上起过催化作用的女人,成为他心灵的守护神,是可想而知的。那么,焉知这张药方,不是曹雪芹与这位女神契约中的一个解不开的心结呢?

正如鲁迅先生在短篇小说《药》的结尾,坟上出现一朵小小的花,在风中摇摆那样,是他对牺牲者在愚昧中永远孤寂的死,所做出的一点心祭。鲁迅先生说出来了,我们有幸知道,曹雪芹没有说,我们只好体味和猜测了。

评论家居高临下,鸟瞰众生,难免有大而化之,眉毛鼻子一把抓的粗疏。像王希廉这样的评家,敞开乌鸦嘴,大放厥词,搅七念三,完全是猪八戒吃人参果,根本不知其味,纯系扯蛋了。因此,庸医杀人,庸评杀文,这样说固然偏激,但用来类比的话,还是有一定警醒意义。

所以,大师这张执意写在书中的药方,我认为应该是他那少年维特式的烦恼,所露出来的冰山一角,不可淡淡看过,否则,那一口鲜血,就没来由了。

作家在其字里行间,要想完全隐藏起自己,不露丝毫痕迹,是很难做到的。可以掩饰,可以矫情,可以假张致,可以王顾左右而言他。但是,暂时可以,长久不行。其本能,其天性,其下意识,其弗洛伊德心理,对一个作家写什么,不写什么,归根结底是要起决定性影响的。

所以,这些年来,在一些同行中间,为什么性无能的作家热衷写性?为什么一腿泥的作家硬扮贵族?为什么略有风头的女作家排她成性?为什么夕阳西下的老作家怨天尤人?为什么没落作家留恋昨天常摇头叹息?为什么普罗作家喝着鱼翅要铲除不平?为什么学历空白的作家削尖脑袋争当教授?为什么半瓶白醋的作家上蹿下跳全赖炒作?为什么酷派作家以骂倒众人求鸡犬升天?为什么媚外作家拿外国垃圾来欺骗国人?

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己有关。

同类推荐
  •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无论生活曾经给予了我们什么,还是生活曾经使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都应以博大的胸怀和豁达的心灵,去容纳和洞察所有的痛苦和欢乐。一个活着的人,有思想才有意思。有思想,并非是要我们一定成为思想家或哲学家,而是要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一些对生命的感悟。每天给自己十分钟的时间静静品尝,梳理自己的思想,走好铺在脚下的每一个日子。
  • 只想记得这些好

    只想记得这些好

    张冬娇十年散文精选本《只想记得这些好》,唯美,清新,纯静。捧读文字,就像在火炉边和朋友交心,感到岁月美好而温暖。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动物诗篇

    动物诗篇

    在江西,谷雨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诗歌生长的季节;是春雨催醒万物的季节,也是诗歌召唤诗人的季节。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同志的倡导下,谷雨诗会应运而生。诗人们相聚在谷雨时节,朗诵诗歌,探讨诗艺,诗歌与春天共生共荣,诗情与时代、与故乡同调同韵。春光如羽,春雨如丝,在江西生机蓬勃的大地上,诗歌如花,粲然开放。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热门推荐
  •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

    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回忆,回忆过去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我的一生谈不上光辉灿烂,但也是五味俱全。一九九九年,年届花甲之际,感慨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偷心猎爱:首席的心尖宠

    偷心猎爱:首席的心尖宠

    她没有想到,去了趟医院割阑尾,却阴差阳错躺错病床,带了个球回来。岂料含辛茹苦养大,最后只能拱手让人。再见面的时候,昏暗的空间,她被他逼到死角,中间隔着圆滚滚的肚皮,连同肚子里那个不老实的小家伙,面前的男人那张颠倒众生的脸上噙着笑:“打了,我还可以让你做严太太。”她昂首挺胸,不再畏惧,“严总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现在请叫我宋太太!”【读者群:361043718】
  • 炼心

    炼心

    企业内部,总经理有着相对的垄断权力。一个大公无私的企业家,会竭尽全力让企业飞速发展,让员工收入同步增长。可是,总经理在管理企业,谁来管理总经理?总经理玩权,企业资产和企业员工能不在股掌之中?企业中的人、财、物无不在玩弄之列,甚至企业中女员工的姿色,也让居心不良者窥视。
  •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复兴与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以前相比都有长足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的有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主张,也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
  • 像军队一样去落实

    像军队一样去落实

    培训员工高效落实能力的经典读本,打造优秀组织基业长青的通告法则。像军队学习,把落实的种子植入成员的血液。并转化到日常工作的行动中,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落实型的企业,它拥有的员工就是落实型的员工,它也就成了长久屹立于优秀企业之林的“常青树”。
  • 嗜血王爷冷情妃

    嗜血王爷冷情妃

    她,是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佣兵之首,她冷血亦无情。他,是世人瞩目的帝国王爷,他嗜血冷酷。一朝穿越,两两相恃,谁虏获了谁的心。她眯起双眸,好看的丹凤眼里危险尽渗:“谁人敢伤我爱的人,我必定让他生不如死。”...他深邃的眸子灿若星辰,嚣张狂妄,霸道强大,却只对她一人情有独钟:“这一世,我要定你了。”强强联手,天下风云变幻,谁主沉浮。
  • 一生的忠告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一生的忠告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本书是英国著名政治家查斯特菲尔德伯爵写给儿子的书信集,其中涉及到的学习、礼仪、处世、成功等话题,是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他们步入社会、走向成功必须学会的人生哲理。虽然查斯特菲尔德所处的时代与今天已相距甚远,但如果我们结合当今现实,这些书信中的一些观点与道理,对大家的处世、交友、立业仍是大有裨益的。翻开本书,开始一段处世、社交的阅读之旅,拨开心灵的迷雾,开启青春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山村贵妇

    山村贵妇

    ☆苏春花,一个来自四川山区的小学老师,因为爷爷年轻时的一个约定,她误打误撞嫁入了A市顶级豪门玉家。☆偌大的豪宅里面,没有人知道她就是这里的女主人,每个人都把那个嚣张的小三当成他们未来的少奶奶。☆原本,她只是想要安安静静的度过自己的余生,可是那一夜,她却阴差阳错成为了他真正的妻子。只是,令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原来,她只是他用来报复别人的工具。“把你的孩子打掉,立刻,马上!”男人死死的捏着她白皙的小手,眼中没有一丝的留恋,仿佛那个孩子和他没有一点关系。“为什么?他也是你的孩子,你就真的那么狠心吗?”“我以后会有孩子的,但是绝对不会从你肚子里生出来。”“那好,我马上就去打掉,绝对不会留下来!”她忍痛说出违心的话,却在下定决心的那一刻,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当管家再次把一堆脏衣服扔到苏春花的脸上,高傲的说道,“这是我们未来少奶奶的衣服,你赶紧拿去洗了,记住,用手洗。”春花面带微笑把衣服抱在怀中,只是到了没人的地方,她却一把火烧了那些衣服,然后冷冷的笑了起来。未来少奶奶?这个称呼还真是讽刺啊,从今天起,她就要他们知道,到底谁才是这豪宅里面的女主人。从此以后,大家眼里的乡巴佬土包子摇身一变成为了真正的少奶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原本属于自己的新房里面,她的丈夫正和那个嚣张的小三忘情承欢,她推开门,一声不响的坐在他们床前,看他们现场表演。“可恶,谁允许你走进这里的?”男人一丝不挂,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怒气和厌恶。“这里是我的房间,我为什么不能进?对了,明天我会去找律师,我会起诉离婚的。”春花说完便潇洒的离开了房间,手里拿着数码相机,里面有她刚刚拍到的照片。☆那一夜,她怀揣着离婚协议书,决然的走出那栋豪宅,没有一丝留恋和不舍。她只穿着自己当初来时的那一身衣衫,没有带走任何一样不属于她的东西,如果硬要说她带走了什么,那么也只是带走了对那个人的恨,深入骨髓的恨!两年后,再见面,她已是上市公司的总裁,一口流利的英文,一身大方得体的长裙,还有那精致的五官,掩盖不住的迷人气质,她已经完全蜕变。“回来吧春花,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爱你。”他面容憔悴,浑身酒气,衣衫褴褛出现在她面前,卑微的请求她的原谅。“对不起先生,你认错人了,我叫苏菲。对了,麻烦请你出去,我们这里应该是不欢迎你的。”说完指着门口的牌子,让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