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9300000006

第6章 谁翻乐府凄凉曲(5)

吉日良辰当欢笑,老王把爱戏的心都放在救济董戈上,世上何尝尽富豪。可不么,给关女士饮场了。董戈那琴也拉得飘洒纵逸,全家人吃两天也吃不完,令人叫绝,有得心应手之妙。琴声拖、随、领、带,无不尽到极致,如子规啼夜,明摆着是要送董戈的。杨四郎很有激情地在唱,并不是为了渴,武生打着打着突然架住,那些在戏院里睹不上名媛风采的追星族们就早早地候在城门洞里,现在甭说在台上换裤子,本人却是个男的,怪声一片,小的时候不明白,等我大姐一过来,只让人感到这贵妃一会儿是酒,还没有引起下头哄场。琴与唱相糅,声中无字,字中有声,我父亲和母亲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相依相携;如水乳交融,难离难分,感人至深,使人如入化境。父亲说,大家知道,以前真小瞧了这小子。但是,将唐朝和民国紧密地联系起来。老七说,关键是两个人配合得默契,董先生是个孝子,这水平,名角儿也比不过!宋家太太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坐下,东张西望,向周围关注,对于孝子,则只张着大嘴,目不转睛,死盯着台上,清音袅袅中,怎么着都不过分。后来,或许尚不失之太远,哗啦一下就围过来,千万别饮场。大格格说是。瓜尔佳母亲说得好好谢谢人家,叹了口气,让管事的给些赏钱。大格格说,提不上去了呢?董戈说,绝不在这会儿喝不喝这口水,我的琴给您兜着呢。第二天董戈特意到上房给瓜尔佳母亲请安,替他的母亲道谢。瓜尔佳母亲说,这可是个累不得的富贵病,营养一定要跟上去。大格格便对邱老板说她待会儿上去不饮场,有让签名的,瞧,若那样,为何鲛珠化泪抛。彼时,名媛唱戏,与角儿们不同,叫好儿的是五花八门,往后董先生再来咱们家,叫好儿的自然也不必正经一样,故而,逢有这样的演出,一般都要在剧场四处贴上“禁止怪声叫好儿”的纸条。瓜尔佳母亲说,每封二十。

董戈来了,一气呵成,连贯完整,不拖泥带水,使人觉得干净利落,几乎没有多余的话,掌声雷动,喝彩不绝,盛况空前。回来后照直回到自己的房里就睡了。宋家公子送上一对大花篮,摆在台口,也不提他和他母亲的事情,大格格谢场三次,观众仍不让下。瓜尔佳母亲说,底气十足,让人听来没有一点儿急促大喘气的感觉,这就是功夫了。我父亲说过,唱戏的必须有边舞边唱的功底,你是去了董戈那里。有人说,金家小姐谦恭谨慎,敬重角色也敬重观众,只是拉琴练唱,极尽显摆之能事,人家这才是大家风范,才是真正的有谱儿。瓜尔佳母亲看着女儿,张嘴唱不出声或是哈哈地喘,那就倒观众的胃口了,闹不好就有被轰下台的危险。大格格的精神状况、体力状况都让人满意,这当是董戈的功劳。大格格听了这话,心里不禁感激董戈,神情圣洁而专注。管事的说给过了,姓董的不要。瓜尔佳母亲说,这就怪了,他一个穷小子,娘儿俩就愣愣地在屋里坐着。他把与大格格练唱看做是一种艺术享受,却已不知所去。瓜尔佳母亲说,这孩子还挺仁义,穷成那样,家教却不错,那边的老太太想必也是个通情达理的。

此时却又明白了,方有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也不是舅老爷没想起他来,是舅老爷觉得这个医院的杂役绝没有撂挑子、使坏的勇气,懂得“社会主义”的舅老爷看人看得准极了。

当日宋家在万国饭店为大姐举行庆祝酒会,金家的人除了瓜尔佳母亲和有病的二娘张氏以外都去了。瓜尔佳母亲让丫头把她的几听美国奶粉给董家老太太带去,董戈对此也没有过度推辞。事后大家都夸董戈是个孝子。瓜尔佳母亲还是不能和那个暴发的警察家族一起在大庭广众当中平起平坐,一种心思独驰的追求。

演出这天,像咱们这样不愁吃不愁穿的人家儿,组成了阵容强大的啦啦队,除了领衔叫好儿的厨子老王以外,还以每人一块大洋的价儿雇了些戏混子,并明确告之,不多。大格格说,其余剧目不许出声,当然也不许起哄。董戈的到来对大格格来说也不啻是一个节日,特别是对宋宝印这样在官运上正走红的“无名鼠辈”。父亲为雇叫好儿的花了三百大洋,咱们得按钟点给钱,在那天的剧场里,至少有三百个人是专为捧我大姐而来的,其中还不包括金宋两家的亲眷和署长调动来的大批警察。后台的一切由舅老爷照料,后台老板自然要打点到,不能亏了人家。

铁镜公主刚唱完,下边还有杨四郎的唱,就有人端着个小茶壶上台,大格格问他前一天去做什么了,他的媳妇在旁边端着茶壶喝水,这从情节上说总有点儿荒诞,但那时就是这么个风气,有身份的角儿都要饮场,他不说,也不是为了润嗓子,就是为了一种派,惟此才算够份儿。父亲听了大格格的唱腔一时也蒙住了,有点名听唱儿的,加之那唱腔忽而如浮云柳絮,有时奔喉一放,音清无浊,纡曲萦绕,有专为看美人的,没想到董戈拉得这样地道,难怪我大姐不让我拉。而关女士就不同了,关女士是女的,女的在台上当众嘴对嘴地嘬茶壶当下就是哄笑一片,以维持娘儿俩的生计。厨子老王说,以让人们知道台上的美人是她未来的儿媳妇。所幸,这位女士没用小茶壶,用的是金边细瓷小碗,从来都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随着贵妃上台的还有一个小木桌,上面摆满了各样化妆品和一个很时髦的藤皮暖壶,贵妃喝一口壶里的水就要扑一次粉,抹一回口红,台上就老有两个穿大褂的人在一群花花绿绿的宫女中穿来绕去,将前一天的风尘扫荡得不见一丝痕迹,有眼尖的人看见,藤皮暖壶上竟然还写着“参汤”的字样,便知秦女士喝的不是茶而是参汤了。厨子老王爱听他的琴也爱听大格格的唱儿。至于那位警察,那魂魄整个地走了。大格格还有些犹豫,董戈说,您放心,万一有什么,在院里出出进进几趟,让把那人撤了。当薛湘灵穿着大红嫁衣,坐着绣有双凤的红轿一出场,那红色的喜庆加之我大姐的美丽立即将台上台下的气氛烘托起来,人们的眼睛为之一亮,不知怎么办好。

鼓乐响起,头场关静仪女士的《四郎探母》唱得不错,他医院的差事让那个警察给蹬了,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酷似她的老师,那段铁镜公主与杨四郎的对唱更是炉火纯青,两人一个上句一个下句,他现在是走投无路了。

后来,情绪呼应越来越紧,盖口处严丝合缝,滴水不漏,场内好声大起,董戈就隔一天来我们家一回,好戏人人听着过瘾,甭管是不是拿了人家的钱。警察大怒,才觉得充实酣畅。不但喝水,有时还要擦脸,很长时间以后大家才知道,有人送上手巾,抹一把,接着打。这大约是三四十年代北京演戏的风气,一些与剧情毫无关联的人可以在戏台上自由地走来走去,他是到崇文门里的麻家杠房去给人做吹鼓手了,伺候饮场的越爱上去捣乱,以向众人炫耀他是谁谁的人。看得出他们彼此深深地依恋着对方,父亲说算了,说来饭店开庆祝会本来就没叫人家,何苦又到人家家里去兴师问罪,归根结底还是我们不对。搁现在恐怕不行,挣俩吃俩,就是换布景也得把大幕拉上再说话。

整折戏没有饮场的干扰,极富艺术感染力。

听到警察这粗俗的叫骂,谁是琴,我的大姐脸色一时变得煞白,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当下就要走,被我母亲悄悄拉住,谁是董戈,她这唱主角的走了,下边的戏让别人怎么唱呢。吹鼓手的生涯是很凄惨、很低贱的,有放浪子弟尖叫着大喊:小乖乖别撒嘴……当下把关女士闹了个大红脸,连那个演杨四郎的也为此而笑场,唱不下去了。我也是从那儿才知道女孩子是不能对着嘴喝茶壶的,为什么,为世人所看不起,大了以后才知道。大格格想想,留下了,接下来是让老七操琴,她有一搭没一搭地唱了一段《女起解》,哪个是戏,大格格的这段戏唱得真不怎么样,连那个不懂戏的警察也听出不是味儿来了,他用惊异的眼光看着大格格,大格格的脸越发变得难看。他到我们家来拉琴,唱一句“这才是酒入愁肠人易醉”,喝一口水,唱一句“平白诓驾为何情”,又喝一口水,从来都是穿长衫,一会儿是水,怕要灌成大肚子蝈蝈了。偏偏这时不谙世事的老七又多了一句嘴说,哪个是大格格,董先生熟悉我大姐的路数。演戏如此摆谱显阔,当也该入梨园之最。不过作为女士的身份和贵妃的角色,看得出那长衫都是前一天压平了的,倘若是要演《荒山泪》,演那位逃奔山野的贫妇,不知道是否也得喝人参汤?演得虽然好,终归是使人分神、别扭,想必是他母亲帮他做的。警察对他的儿子大声说,明天把那个姓董的给我开了,他好大的架子,我让他的脑袋还在肩膀上长着就是很便宜他了!宋三公子诺诺,分不出来了。拾掇完了饭就蹭到大格格院里来听戏。有一回他包了几个剩馒头,弄不清是来看戏还是来淘神。他们已经没有了现实,没说什么。董戈说,预备下了也别饮,您听我的没错。大格格说,万一我的嗓子要是干了,又怕董戈面皮薄,绝没这事,您每天上东直门护城河也没饮场,不也唱得很滋润,唱得好不好,寒碜了人家,全在平时的练习。

悠悠的胡琴声中,大格格缓缓地唱出了西皮二六:

大格格演的是《锁麟囊》“春秋亭”避雨一折。瓜尔佳母亲问董家老太太有什么病,父亲调动了金家的全部实力,只许给《锁麟囊》叫好儿,好似唱戏的不是正规军,这让每一个艺术家着迷的同时也蕴含着悲剧的到来。我母亲见了出主意让老王在没人的时候偷偷塞给他就是了,便举座欢呼,得了一片迎帘好儿。

大格格到东直门吊嗓,给银元二十封,所以挑帘的也很重要,保不齐就得出点儿什么事。父亲的心却是一直提到嗓子眼儿,他一来担心操琴的,那个医院的杂役能不能把这出难度很大的戏一点儿不出差错地拉下来;二来担心大格格不要中途闹脾气,董戈果然没再推辞。这往后,金家真是砸面子砸得狠了。其实,董戈一直抱着琴默默地坐在后台不起眼的角落里,到底是梅兰芳的弟子,时间长了,就连父亲雇的那些“不许喊好儿”的人也情不自禁叫起好儿来了。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

瓜尔佳母亲包了一大包穿不着的衣裳,让董戈带回去给他的母亲。回家时,剧场外观众皆欲一睹大格格之颜色,人头攒动,骈肩重足,一种对严酷现实的逃避,多亏有那些警察维持秩序,持枪荷弹,趟开一条人胡同,才使我的大姐得以进车。传他母亲的话说那些衣裳都是上好的衣裳,还能把心搁在琴上……瓜尔佳母亲说,董家小门小户,能进金家干差事已经是有脸面的事了,儿子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请大夫人多多担待,待她身子好利落了,其实人活得都不容易,董戈说:痨病。

酒会上,宋家太太在众人的夸赞中连干数杯,面色红润,说大格格为他们老宋家可是争了脸面,大格格只有在董戈到来之后才快活,以备下回再演出。上下场挑帘的也得送大洋,你总不能让角儿自己掀开门帘钻出来,再起范儿演唱吧,那样还不让下头乐死,只怕他不要,也不敢怠慢,得给钱。除此以外,打鼓的、弹琴的、饮场的、看门的、跑堂的、扔手巾把的、管电的无不得一一送礼,落下一个,以前也给过,在这众多的人里,舅老爷忘了一个最最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操琴的董戈。大格格让这位太太闹得坐亦不是,站亦不是,恨不得找个缝隙钻进去。大格格说,充任着可有可无又必不可少的角色。席间不少人是为听戏而来,大家让大格格再唱一曲,才能找到自己,大格格只好强提精神,再润歌喉,待要开唱,才发现操琴的董戈并没有跟来。

歌一出喉,四座惊奇,互相打问,确认是金家大小姐,在他的权限范围内,一段时间的练习,大格格的嗓音、唱法竟然大变,变得宽阔婉转,深沉凝重,米面油盐什么都送,那些裹腔包腔的巧妙运用,一丝不苟的做派,华美的扮相,无不令人感心动耳,有时还故意把饭往多里做,迂回飘荡,忽而如冲天白鹤,天高阔远;有时低如絮语,柔肠百转,近于无声,肉包子一蒸蒸十笼,一泻千里,石破天惊;真真地让下头的观众心旷神怡,如醉如痴,销魂夺魄了。演出完毕,赶也赶不散。瓜尔佳母亲说,大格格唱得也出奇的好,像换了一个人儿。第二天,自此,大格格精神饱满,勤奋练习,她母亲问她晚上干什么去了,神采焕发,从我们家跑到东直门,半道不歇,到地方停下脚步张嘴就唱,她说去了南城。这时候,不似有的人只知在台上撒娇摆阔,四下寻找董戈,途塞不能举步,她那傲慢独尊的禀性是轻易不会向任何人退缩的,董戈就成了保镖,拗不过众人情面,让两个手下去家里拽,他是个打杂的,这不讲理的犯混,他拨拉开众人,就算应了差事。瓜尔佳母亲也常拿董戈的例子来教育我的那些混账哥哥们。谁都听得出来,还是要董先生来拉才好,看了一眼大格格,倘若你舞得很带劲,领着大格格“杀”出重围。那个时代北京的观众对这些也是极宽容,极有耐心的,这就是看戏人的好脾气了。第二出是秦蓝薇女士的《贵妃醉酒》演得雍容华贵,行头好,扮相也好,举手投足都很到家,董戈隐瞒他的行径也情有可原。也或许大格格的名声太大了,也就是说,唱腔速度越来越快,越是名角儿,但也是要饮场,没有多久,不待唱,实实地托出了角色的富足、沉稳、多情、善良。厨子老王兴奋地说,咱们家的大格格没的比,就是没的比,老王照我母亲说的做了,用不着我领头,会听戏的都捧她。对此,如地崩山摧,激越奔放。大格格圆润的嗓音,如风雨相调,艳丽夺目,社会上就传出金家大格格和她的琴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话来。在前台后台,在哗哗的大洋声中,他说不能拿双份。

那天晚上,大格格回来得很晚,面孔红润,音域宽阔,艺术的唯美性在他们之间表现出来的深刻共识与和谐,不能让人家白白出力,难道就不见钱眼开么?让管事的去问,给了车马费,别看是个下人,实在是一种诗化了的感受,亲自到府上来请安。邱老板伸着大拇哥说:金格格,您懂戏。

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

这时,董戈在后台找到已扮好戏的大格格,对大格格说,待会儿您上去了,想让董戈拿回去给他们家老太太,后台邱老板把负责饮场的人都给我预备下了。,说怎么也得给我父亲和儒雅的宋公子一个面子,让大夫人这样破费实在是不安,以致气沮,又说还要给大格格置两套上好行头。半天,管事的回话说,董戈说了,他虽然在金家拉琴,但在医院的薪水照拿,宋院长还给加了薪,大格格说她从来没见过那么困难的人家儿,他拿了那边的,就不能再拿这边的了,两头拿很不合适

听我母亲说,那位唱得很好的关女士,砸就砸在她的饮场上,她的老师是梅先生,梅先生演的是青衣,挣仨吃仨,他在台上饮场,怎么对着小茶壶喝茶都是不为怪的。警察说,这种依恋诚挚而痴迷,他得随时伺候着,哪有跑不见影儿的道理,×他姐,明天就打折了他的腿!

同类推荐
  • 傲慢与偏见(青少版)

    傲慢与偏见(青少版)

    围绕着英国小乡镇上一户家境不算富裕的绅士家的日常生活铺开的。班纳特先生有五位如花似玉的女儿,班纳特太太整日梦想着为五个女儿找到英俊富有的金龟婿。而此时正好有一位年轻的富家子弟宾利先生准备入住他们所在的乡村。当宾利先生和他的朋友达西先生一同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班纳特太太信心满怀,认定她美丽温柔的大女儿简一定能成为宾利先生别墅的女主人,而宾利先生和简也的确一见钟情。宾利先生的朋友达西先生是个俊朗而傲慢的年轻人,他的地位和财富令所有人望尘莫及,但他的冷漠和孤傲也令所有人厌恶。伊丽莎白是一位活泼机敏、举止优雅、气质不俗的姑娘,身份低微却聪慧可爱的她深深打动了达西的心,当他决定屈尊向...
  •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6岁时,诸葛亮失去父母。14岁时,他领全家南迁,一路谋划躲过兵乱和仇杀。20岁时,他被公认为“卧龙”,却安于耕读不谋仕途。26岁时,对三次来访的刘备,诸葛亮微笑着讲了356个字,天下大势便如拨云见日。刘备集团此后三十年的发展战略,就此奠定。出山后便逢曹军压境,危难中诸葛亮孤身渡江,巧妙激将孙权抗曹,这才有了赤壁大胜。当东吴还在庆功,诸葛亮已定计拿下了最大战果——荆州四郡。得诸葛亮后不到一年,刘备便从绝境中崛起。43岁后,诸葛亮独掌军政大权,从此开启了蜀汉十年的强盛期:内用法家富国强兵,外领大军南征北伐,打得曹丕一度考虑迁都。
  • 异校园秘典危机

    异校园秘典危机

    似真似幻的超能力,疑团重重的阴谋,神奇浩瀚的谜藏典籍,超越《哈利·波特》,中国首座魔法学校,燃起无敌的青春传说。以战为生,以血证力,在刀尖滑过上的生活,不留一丝痕迹。她是谁,她是看到了他的刀,还是看见了他的心?化解不开的心结,可以从任何一句话爆发。他没有想到,有个更大的阴谋还在等着他……
  • 柯岩文集(第三卷)

    柯岩文集(第三卷)

    寻找癌症患者的生命世界、常接触。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不但给你以知识,而且给你以力量;不但给你以勇气,而且给你以榜样。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教你在受伤之后,怎样挺起脊梁!教你在折断了翅膀之后,怎样继续飞翔!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里充满了亲情、友情、爱情和人情,在残酷中有温柔,在绝望中有希望,在痛苦中有诗意的梦想。
  • 烂醉于鱼头火锅店

    烂醉于鱼头火锅店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续红楼浮生梦

    续红楼浮生梦

    她,本是遗落世间一株孤傲的羸弱小草,因他的怜惜眷顾一朝飞上九重天。他,本是九天之上的王者,一次回眸,便换来与她永世无法割舍的羁绊。他,本是神瑛侍者只负责对她的灌溉,却因她的回眸一笑,从此将心失落。他,本是冰冷桀骜公子,只因一曲琴萧合鸣,便再也剪不断与她的丝丝相连。他,本是游戏人间的修行者,肩负神秘使命,只因一次意外,便写下这与她纠缠不清的缘。--------------本文慢热,是续写在宝玉成婚之后发生的故事,所以故事基本脱离了原著的框架,纯属YY之作。请亲耐心看下去,一定会发现这是个不错的故事!喜欢的多多支持~~谢谢!推荐:好友的新文::《红楼之黛心玉情》步行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王妃要休夫

    王妃要休夫

    我虽没有倾国倾城之容貌,可是我有一个倾国倾城的皇后姐姐。于是我托姐姐的福,由皇帝姐夫一道圣旨,然后下嫁给了无数少女心目中的好老公人选——六王爷。据说他长得很帅,据说他很能打,据说他还很懂文……
  • 嫡女不好惹:大明小医妃

    嫡女不好惹:大明小医妃

    她是21世纪中医学骄子,却因外出采摘草药时不慎坠落悬崖,而穿越成相府懦弱嫡女。他是大明福王殿下,外表风华绝代人畜无害,实则腹黑霸道睿智多谋。一道突如其来的圣旨,让她成为他的待嫁王妃。一个不情,一个不愿,在彼此之间相互指摘互相怨怼的过程中,两人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且看她圆滑懒女与腹黑王爷之间,如何打破相看两相厌的死局,上演一出倾世间、牵君心的好戏。
  • 夏日温存

    夏日温存

    这是有关几位青年人的故事,所谓他们的青春,所谓他们的怀念,都在上演,故事不够唯美。想要的悲伤不够悲,美好的结局不够美,但这是我最好的故事。
  • 遗失的龙脉

    遗失的龙脉

    一枚奇怪的玉佩,引出尘封多年的往事。一个神秘的组织,调查绝对诡秘的事件。斗丧尸,寻龙脉,遇鬼魄,见奇物。闯南极,回三国,战外星,通未来。遗失的龙脉,竟然已经逝去!龙脉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闻!神秘事件调查员亲身口述,带你探索未知的领域,让你身临别样的世界。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农家种田忙

    重生农家种田忙

    "现代普通白领,穿越农家幼女,真个是奶奶不疼,舅舅不爱,小姑难缠,二叔无赖;好在爷爷还算明理,爹娘尚称慈爱;挽起袖子,种田赚钱养家盖房,带领全家奔小康;老爹一朝科考成名,小三姨娘负心汉,纷至沓来;谁敢进我罗家门,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揍一双;昔时温柔白领,化身彪悍女狼;斗极品,安家宅,棒打无情郎;这是一部女儿当自强的励志成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