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初识曾宁,一眼便认出她来自演艺界,一种不事雕琢的洒脱,一种无意与有意间的自信,一种随意间展露的拉沓帅。待到熟悉了,就感到她热情、调皮、总也玩不够的孩子脾气。后来听说她也写文章并且已经。发过不少,这就让人不能不想看看她到底写得什么样子了。于是她寄了些作品来,于矣读她的作品,我懵住了因为无论如何她的作品与人也对不上号。
想不到的是,这位看上去总也长不大的曾宁也有同所有来自大陆的女人一样,有过那么多刻骨铭心的经历,那么多有鲜花有血光,似梦非梦的人和事,所不同的是,她没被泪水淹没,没被苟且沉沦,没被懵懂蒙住看似幼稚的心智,或许因为与生俱来的敏慧,或许因为多年演艺圈的浸洇,无论在顺境在逆境,无论面对什么肤色什么阶层的人,她总在悉心观察,率性沟通,在人性与文化这个人类的大观园中找到了自己也发现了别人,这发现有弱点有亮点,有丑恶有良善,可在她眼里,终归是美的是善的。哪管有些让人窝火让人生气的弱点和诡诈,换个角度低回婉转,她又会送来温馨的理解甚至带点宗教气息的宽宥与悲悯。就说她的《销售美丽》,作者受这山望着那山高心理的蛊惑,以她没有任何美国文化背景,没有销售经验,一点简单的差强人意的英语,居然斗胆去布鲁明黛尔这家全美着称的以销售名牌时装和系列名牌首饰的连锁企业求职。她居然被破格录用,进入这个美人美物美轮美奂的世界。开始,她勤勉苦奋谨小慎微,后来竟从经理到同事到各种各样的顾客都成了愿意向她敞开心扉的朋友,这个朋友群很不简单,几乎成了美国这个爱的追寻。三个女人三种命运三种追寻,寻的是梦,梦外是凄苦,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又一个认知和思考的空间。
在写作中曾宁是不安分的。她写小说写散文写随笔,即使在散文创作中她也不停地变换语式语境,以不同的色彩调式呈现给读者。如果说前述着作偏于平实,《十朵小雏菊》、《华盛顿州的彩枫》等则注重氛围的烘托、意境的渲染,在氛围中托出人物,在人物的形态中洇出文化的归属。《十朵小雏菊》自始至终氤氲在好养好看又不与人争的内色雏菊的氛围里,在这氛围中作者读懂了老杰克和玛格丽特夫妇的爱与死,他们爱得始终新鲜从不马虎,他们死得也不悲天怆地,老杰克死了,玛格丽特却依然倚在躺椅上神态安然,因为老杰克临终前曾叮嘱她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活下去。可是,尽管杰克的话言犹在耳,玛格丽特那顶草帽帽檐上的10朵小雏菊的花瓣也完好如初,却是已经成了永远美丽的干燥花。文章不长,却处处流溢出一种凄美,伤悼的凄美,这看似伤悼老杰克的死,其实却是对爱与美与生命的悼唁,在悼唁中思考,在悼唁中悟,在悟中岛会领略出那种浓浓的美国基督教文化的博爱。《华盛顿州的彩枫》写的是作者幼时女友可可的故事。可可意绪昂然一身决绝,来到美国后的最终追求就是打入美国主流社会。要打入主流,就要割断以往,包括祖国、母语和自己的亲人和一切故人故友,然后又一身轻松攻读了美国的传媒硕士,在美国某大学任教,嫁给了美国同事,与之生下三个儿女。
她以为自己已经是完全的美国人,并宣示说日久他乡是故乡,美国籍都人了,还老记着过去干吗?……作者正是听了她的这些话,才一半为旧谊更是为追寻,带着满心的故国深情,从上海回美先不回家却专程来这个大学城探访。没有幼时的亲热和惊喜,没有女孩子惯有的贴心的倾听和倾诉,迎面而来的都是可可全盘美国化的自矜和炫耀:她的在彩枫环抱中的洋房,她那枫林前面的办公室,她那一点也不像中国人,一句中国话也不会说的三个儿女,她所做的功夫地道的吐拿鱼色拉和火鸡杂菜汤……作者冷眼旁观,总想无意中窥出这位旧友的心结,就在她从箱子里取出可可的姨妈为可可带来的奶油瓜子、苏式话梅、五香豆等幼时酷爱的零食时,可可终于露了原形,她眼睛内闪着泪花,双手有点抖,尽管她仍然喊着我和那里早没关系,可深夜,作者还是被幽幽的哭泣,极度压抑,极度伤心的哭泣吵醒了。第二天,作者驾车返机场,然后欲飞旧金山时,可可送我出门外,我看见她红肿的眼睛。文章不重故事的叙说,不重理念的阐释,却是在景物的泼洒氛围的氤氲中,托出一个当今海外华人正在确认的大命题:落叶归根,还是落地生根。可可无疑是太过决绝太过绝情了些,曾宁则天性率直又怀着不断的浓浓的乡愁,照她的脾气她是不可能苟且也不可能不一吐心曲的,可她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她把空间留给读者,让读者在这空间中去解读去叙写。为了叙写的方便,她以风景谱写了一曲背景音乐广又是枧林……车窗前,纷纷扬扬地下成红雨。醉红是回光返照。不错,叶子经霜后改变的色彩是死亡的预兆。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凋零之后是新一轮的生长,我们再多情,也不必无限制地伤感下去……音乐还在演奏,作者不想也说不出什么,因为在当今愈益趋向全球化的历史话语中,她也困惑她也犹豫。可贵的是她的敏感、她的谨慎,在凄美的叙说中从文化层提出这个历史大命题。
我喜欢曾宁的作品,她的敏慧,她的灵性,她独到的艺术感觉。自然,在写作中要是能更多地意到所写题材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作品内涵当会更凝重些。
重逢的叙说
《京城红人》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版社每年都分来些大学生。青春的笑语青春的脚步青春的流盼,给沉闷滞涩的出版社大院平添不少生气。人们注意到,在这群年轻人中,有一位步履轻盈快捷的女孩儿,不论她走来还是走去,都像是刚从芭蕾舞台上走下的舞者,轻盈着,洒脱着……后来熟悉了,总爱提些问题,用她的眼睛和嘴。常是些司空见惯而人们又没想到的或被忽略了的问题。我这才悟到,为什么她的眼睛总是那么澄澈那么专注。
她就是赵明。
后来我移居美国。一去五年多,偶尔返国度假,得知她已经调往一家杂志社,很为她高兴一因为她具备一名好记者的素质。久别重逢,她抱来一摞这些年采写的作品。
我惊喜地读着,赵明笔下的世界丰富而奇异。眼睛还是那双眼睛,步履还是那样的步履,或许正是那样的澄澈与专注,才能须臾不辍捕捉到当代中国文化界演艺界一个个出类拔萃的作家、艺术家、主持人和各类明星。
捕捉对象靠敏慧,而达意传神几笔就穿透人物的性格,则要靠悟性靠功力,我欣赏赵明这悟性这功力。在她的人物画廊中,尽管经历、素质、学养、专业千差万别,只要她选定采写,就全心投人、融会贯通、息息相扣、两相交融,这样,就简洁传神,就能于不着边际间写出人物的体验、感觉,无论艺术的、人生的,这感觉是人物的,也是作者的。
如写摄影家时新德,说在延安,为了拍到具有乡土气息的陕北农村结婚场面的镜头,他后退着选景,一下掉进七八米深的沟里,乡亲说,那人胃了一股烟就下去了。摄影家清醒过来,双手还紧紧搂着照相机!正是这样的执着,他才达到了不唯美,却善于把光与影、人与物在那些特生活、特亲切的瞬间留住、定格。
写作家赵瑜,说他在做大型纪录片《内陆九三》的总撰稿、总编导兼主持人而去采访那个闭塞山村贵姓孙的光棍小伙子时,目睹其生活之贫穷,精神之麻木,竟当即掩面而泣,拍摄不得不中断。一笔就把作家赵瑜的胸怀、良知和使命感刻画殆尽。
写冯小刚,则是幽默是冯小刚的外在表现,其他的面呢?冯小刚紧跟着插了一句:我骨子里的古典浪漫主义情怀在书里也有暴露。这不光写出幽默的冯氏调侃,也是一不留神中爆出了冯氏情怀,否则,在他那么多的喜剧中也就渗透不出那么多笑声背后的酸涩和眼泪。
写崔永元,作者问有某报记者写评论日《店小二出书》,你不生气?崔永元说我不生气。店小二当然可以出书啦,这是国家给的出版自由啊。别说店小二了,后面剥蒜的也可以出。崔氏的胸怀、成熟、智慧、幽默力透纸背,否则,他怎么能成为举国公认的名嘴主持!
赵明何以能采访这么多名人,何以如此多的名人都肯跟她说真话说心底的话?除了她的坦诚率直让人觉得可信可靠外,还因为她的悟性她的性情。悟性者,心有灵犀一点即明;性情的关键应该是设身处地、置位看人置位度人,有了这样的心肠,又有谁不愿倾诉?
赵明似乎很少刻意做什么,她随意,她散淡,无论说什么问什么,从无空话套话。她这样问崔永元你怕出名吗?大家说,崔永元有女人缘,听到这话你有没有内心活动?她问赵瑜为写《马家军调查》你跑了这么多地方,一共花了多少钱?后来作品流行于世,你得到多少稿费?这些问题似乎难登大雅之堂,有些还带有私密性,要是问询者是为剌探别人隐私,或是小报记者只为采写名人的花边新闻,无论是谁都可能反感可能避而不答,可无情未必真豪杰,君子也得穿衣吃饭,正是这些看上去不那么堂皇的问题,才能表现出人们的操守和学养,作者为了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率性提出,被访者非但不恼,反而直抒胸臆、真情坦露,被访者有了赤裸裸面对世界的天地,也使作者有了心与心相对、率性刻画他们的空间。
这部书的确丰饶多姿,从余秋雨、赵瑜、冯小刚,到崔永元、英达、方宏进、杜培华、宋丹丹、王姬、元元、朱军、马晓伟……风姿绰约千姿百态,真可以说写出了当今中国文化界影视界一道亮丽丰沛的风景线。
赵明将新闻与文学嫁接,取新闻的敏慧快捷嫁接于文学的沉凝思辨,直到写出人物的性情、文化和文化心理结构,让人在生出初读的惊喜新奇之后,又升起文化的沉吟。
如写女雕塑家姜杰,落笔不在艺术家的人生经历艺术道路创作风格,却在探讨着女性与男性在感觉、思维、创作优势与劣势上的分野,书写艺术家创作状态与常人生存状态的别异。
写杜培华,作者的心不光跟着主人公在新疆、西藏、云南游走,而且透过她的着作、影片,与主人公一起阅读了她的哲学她的情愫。赵明与主人公一起在宇宙间相融相契,从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窗,从窗子望出去,朦跋中,读者望见了生命的以往,窥见了人生与未来。
如果没有对生命的独到思索就写不出一个个闪耀着特异风采的作家与艺术家。
赵明的语言也具特色,灵动而放任,雅俗倕相间,京腔京韵,时不时有些清新调皮的词语跳人字里行间,让人快意轻松忍俊不禁。
读完这摞作品,赵明才在电话里告诉我这是一部即将出版的书稿,并邀我作序。于是写了这些,是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