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6100000014

第14章 夜犬吠影(3)

于是,批评界当下最要紧的,是要树立独立的批评人格。所谓独立的批评人格,就是要有自己的信念--高标的社会理想和文学理想。没有高标的社会理想,就不可能对现实作出深刻的理解和批判;没有高标的文学理想,就不能对作品进行深刻的剖析与评判。没有独立人格,一味依附别人的人,作不得批评家。批评家只有在独立的人格支持下,为信念而战,才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学术空间,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产生批评的意义,才能确立自己的话语地位。倘不如此,一切努力纯属徒然。

8.“金王之争”别裁

无论是王朔看金庸,还是金庸看王朔,其实都是同一层面之看--金庸、王塑的文学形式虽然不同,但都是“媚俗”之作,同样作用于大众的浅表思维,激起其本能的喝彩。

虽然均俗,俗的“品位”却不同:

金庸是“大俗”。因为他从来不回避自己写的是通俗文学,从来不回避笔下的叙事是现实之外的东西;因而海阔天空、腾挪无拘、云蒸霞蔚、诡异奇谲。一不留神,弄出一个想像中的繁复壮观的世界,虽不成体统,却也成体系,人性种种、人事种种居然涵纳其间了。没有思想,反而有了思想;没有意义,反而有了意义。日:大俗若“雅”。

王朔是“小俗”。因为他从来不承认自己写的是通俗文字,他是用文学的视角关注“痞”类的现实人生,笔下的文字是对市井痼疾的温抚,他是以“作战”姿态游弋于文坛上的。因而他痛斥“装孙子”的,解构“假崇高”。

但是他一味地解构,却没有“建构”,开不出“救世”的药方,所以,一遇严肃就心跳,一见崇高就冷嘲,“调佩”到最后,暴露出他小市民的脆弱--所谓“躲避”崇高,正如躲避爱的人一样,不是不想爱,而是,一、没有资格爱,二、怕失去爱;他不是不想“装孙子”,而是没有资格装孙子。于是“痞”依然是“痞”,而且痞得油滑、痞得世故,俗依然是俗。

王朔出来“评判”金庸,亦非突然就有了文化建构的“雅”意,而是小市民式的心态失衡--既然我们都俗,你金庸却被封为“大师”、被请做“教授”,而俗得比你金庸还尚有“格调”的我王某人却无一丝名分,岂能咽得下这口“恶气”?

其中,“大师”的封号乃好事者为,故乡的大学请作教授、文学院长亦是情理中事,认不得真,较不得真儿!

就连金大师本人都“含笑”对“大师”,表现出高度的自省与自知。王朔应该品得出其中三昧。他却静不下心来品,热血沸腾,高声叫板,鲁迅笔下的“奴才”心理、“小妾”心态,便被王某人活化了:既然都是“奴才”,还要争上等奴才和下等奴才;既然都是“妾”,还要争大妾与小妾。

金庸是安于“妾”身的,所以面对王朔的挑战,从容大度,表现他对文化定势的认可与尊重;王朔的不安(岂止不安!),则表现出他从来就不曾有过独立的健全的文化人格。

但是,王朔驳不倒金庸,还不在于双方论战姿态问题《金的雍容宽厚与自知,王的褊狭偏激与不自知),而在于文化传统和现实人心。

“侠文化”是伴随着“专制文化”而生成的,有专横,便有行侠,二者是一对孪生物。所以,中国的“侠文化”具有深广的传统,《七侠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甚至《西游记》,都是这种文化的证明与演绎。文化传统是一种巨大的客观存在,其对后代影响之深刻,已不以今人的主观意志而消解;“侠文化”已嵌入国人的生命细胞,一俟相接,便起共鸣。武侠小说中所具有“侠文化”的基本品格--宣扬道义,宣扬信念,宣扬传统美德,宣扬“仁义礼智信”,正可抚慰被西方文化和市场话语冲击得迷乱而失衡的人心;尤其是社会上某些腐败现象、丑恶现象的存在,武侠小说中的“仗义”、“公正”和“除暴”、“惩恶”主题,便更显得格外诱人。

而王朔所承继并经营的“痞子文化”,充其量始于明清有市场萌芽时期,不仅有强烈的地域文化周限,而且因其反正统、反文化的特征,从来没有像“侠文化”那样汇人“主流”文化,从来没有浸润到世道人心。同时,王朔的“痞子文化”现代版,其反叛意义已经弱化,而一味消解人们赖以生存的道德、理想、崇高和庄严等问题,使人们尝到了“生命难以承受之轻”的恐慌,已成为人们本能推拒的“灰色文化”。市井再邪秽,谁都愿意做“正经人家”,活得有点尊严。这是人性使然。

所以,虽然武侠小说中的爱恨情仇、行侠仗义,来得有些空穴来风,近于儿戏,“痞子文学”嘲谑人事、逃避责任,近于胡闹,皆沦人“俗”境,本可以成为红尘知己;但文化惯力的掣制,即便他们想成为同志,亦必然成为对手,而人性的向真向善本性,也必然使大众本能地趋向于金庸。

但金庸的“扳”而不倒,亦并非是一件额手相庆的幸事,是民众的一种悲哀,至少是中国文学的悲哀。正如何满子、邵燕祥和袁良骏等专家学者所论述的那样,金庸小说中反科学、反文明的倾向,以及甩不掉的“旧武侠”的陈腐意识,均有与时代的人文精神格格不入之处,无分辨地接受,对人心将构成“毒化”与“麻醉”。本来现代人应该有现代的“侠”与“义”,却还沉迷于古旧的“侠”与“义”的人文温度中,表现出现代“侠”与“义”的缺席。

王朔如果有出息,不能一味地凭意气解构金庸的声名,而是要重建金庸所没有的现代侠义精神。

这一切,雍容宽厚的金庸,可能不曾想到;因为他那“从容大度”的一纸应辩文字,很显得多余。

9.“另类”的“糖”

时下,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文学新人类”(另一说法,叫“另类”写作)飙行文坛,媒体报道的规模令人瞠目,大有时尚文化的流行派头。尤其棉棉的《糖》的走红,更助长了这种流行的势头,甚至到了文坛上人人说“另类”的境地。

所谓“另类”写作,准确地说,就是“个人化”写作;所谓“文学新人类”的主体,是指“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作家”。“个人化”写作,始作俑者是林白、陈染、海南等人,这是一帮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

林白等人的写作姿态,是对“私人生活”的极端“自恋”,自恋到“瘪乳”变“丰胸”、“干枯”为“腴美”。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卫慧,棉棉们(注意:又是一群女作家),做出了全力超越林白、陈染们的姿态,在“自恋”的情绪中又结入了“自虐”的情结,抛却前者尚保留的最后的一点“温文尔雅”,彻底以“私生活”的深层底色,试图进行无所顾忌的“本我”,“真我”的演练,在“自己的故事”(所谓HERSTORY或HISSTORY)中,处处充盈着夸张的“躯体语言”,获得一种自历性和自闭性的自我陶醉。就像卫慧作品中的主人公所说的那样“对即兴的疯狂不作抵抗,对各种欲望顶礼膜拜”。棉棉说得更为直白:就是要做赤裸的作家,用身体写作,用皮肤思考,用性感的词汇,了无遮拦地表达感性的词汇。

阅读她们的文本,“酒吧、毒品、性交……死亡”是其话语符号。其“另类”写作常常以某种城市“边缘人”的生活为表达资源;这些人多为独身者,流浪汉、地下摇滚歌手、同性恋者、吸毒者、艾滋病患者,以及活跃在城市角落的“流莺”(妓女)、姑爷仔(靠妓女为生的男人)……也就是城市“灰色地带”的人群。“文学新人类”具有浓郁的“酒吧”、“旅馆”情结,在“自恋”、“自虐”、“自狂”的闭合圈内“做派”、“扮酷”。她们热衷于“用身体检阅男人”,写无爱之性、变态之性和吸毒、暴力等“物化”的欲望。如果说,林白、陈染们也津津有味地写了性,她们尚写的是“闺帏”之后的“性体验”;而卫慧、棉棉们所写的性,却已经是夜总会旋转轮盘上的“性表演”。

“所以,当有论者认为--一另类写作意味着对个体独立价值的极度崇拜,对传统社会主流意识的冲击与消解;以及对日常庸众和庸俗生活的蔑视,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征候”时,对照“另类”文本,我们总也找不出这种动人意义的文字附着,只感到啼笑皆非。

棉棉们本来就是“问题少年”,积累了丰富的、包括性乱在内的变态生活的体验,她们“用身体写作”的话语方式,正好对这种变态体验做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所以,对有“窥淫癖”的受众来说,她们提供了一个“正中下怀”的读本,于是,流行便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所以,“另类”作品的流行,并不在于其文学本身,而是写作者的“身体姿态”和它所代表的都市时尚;它是文化时尚化(市场化)的标签,是极端媚俗的狂欢表演,是欲望主义者得以欲望发泄的性感的“器皿”。

“另类”作品的写作主体是女性,而且是年轻的现代女性,她们与欲望主义的妥协与同谋,便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因欲望主义的中心话语是“性”(“女人”)、“金钱”……它是以消解理想、消解女性尊严为前提的;而“另类”写作,颇表达出女性自甘“消费”的味道。

套用“另类”写作的话语习惯,女性“解放”沿了这样一个逻辑:“要我做爱”→“我们做爱”→“我要做爱”。“要我做爱”,是男权为中心的产物,女性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是男人的依附和工具。“我们做爱”,男女获得了平等的地位,两情相悦,共享性爱快乐,这种灵肉和谐,代表了社会的进步和女性的解放。而“我要做爱”,而且是“没有爱情”之性,便具有了表演性;其纵欲放荡是外壳,消解人格和性别尊严是内核。她们不但没有传统淑女的羞涩,就连现代妓女的最后一点矜持都没有了,你能说她们能代表文明本真的女性“个性”解放?你千万别思考,稍想一想,你都感到尴尬。

从人文精神的角度看,“另类”写作“自顾自”的个人生存体验的演练,大都被“性化”与“物质化”,除了“躯体表演”的感官刺激和“金钱奴役”下的迷乱与无奈之外,还能拷问出多少有关个体生存的生命意义?它提供的不是对人生意义无穷尽的探索,对此岸世界的超越,对个体人格的磨砺,对特立独行思想体系的建构,而是向人性内原始本性的回归,系不折不扣的精神层面的投降与堕落;所以,它的“反叛性”,其实更多地表现在对人文精神话权的颠覆与瓦解。

于是,在重建人文精神的艰难旅程中,理想主义的人文知识分子,不仅要抵抗来自市场话语的消解,而且还要迎战骤生于营垒内部的解构势力,其行色怎能从容,其步态怎不趑趄?

看来,棉棉们的“糖”煞是好吃,里边掺上了罂粟精、大麻和海洛因,含在嘴里便醺然起来,然后,带你走进迷幻。

“荆冠”与“桂冠”诗人昌耀的逝世,成为近来文坛关注的焦点:不仅诗界频频哀悼,诗外人士也唏嘘不止。昌耀的文名骤然爆响,被誉为“诗人的诗人”。这是一种罕有的评价,除了文学大师博尔赫斯被称为“作家的作家”之外,未曾听到过这样的声音。所以,昌耀是有福的,他虽死犹生,虽死犹荣。

然而他生前却是异常冷寂的,诗没给他带来显赫的名声,也没有给他创造最起码的现实利益。他的诗出版起来异常困难,并且多数是自己发行;他生活窘迫,在病痛严重时,也不想到医院治疗,虽然医疗费用80%能够报销,但自己支付的20%对他来说,也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当他疼痛时,就曲着腿,用膝盖顶着胸部,在床上兀自嚎叫。尽悉他的生前形状,没有一个人不泪水盈眸。

命运给他戴上的是一顶“荆冠”,但他自己却从来没有向命运低过头,他之所以摘取了“桂冠诗人”的皇冠,正是缘于他平凡背后那不平凡的人格力量。他在答《青海日报》记者问时说:“不管怎么样,人生总要有点苦斗的精神,没有退路可走,也就是说,痛苦是绝对的,但是斗争也是绝对的。这种精神便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诗是崇高的追求,因之艰难的人生历程也显得壮美、典雅、神圣、宏阔而光彩夺目。这就是我对‘宿命’的理解。”他的人生轨迹,正是彰显了这样的精神。

这样的作家,追求的是“纯正的写作”,构筑的是灵魂的栖所,因而他不屑于使自己的作品进入消费领域;他固执地认为文学一经消费,便失去了精神表达的力度。所以,这样的作家与作品被“时宜”所冷落,是极为自然的事;这几乎是一切“纯正写作”的宿命。

与此相反,在市井上走红的,正是一些“赝品写作”的样本--在当前,中国的文坛正是“赝品写作”甚嚣尘上的时期。这种消费文化的特征,使文学作品陷落于物质至上、躯体享乐的市场价值体系,它失去了文本的原创性和“永恒价值”的思想含量,它迎合于人们的消费欲望,却不能提升人们的精神品格。而人类毕竟是有精神属性的人,享乐的背后,尚有对永恒价值的理性认识知与追求,对消费文化的态度,是一边安享,一边鄙视--那么,它的走红,正是消亡的序幕。

再看追求“纯正写作”的昌耀的文本--昌耀的诗歌,你发现不了他从别人的诗中借鉴什么而后再去升华什么,都是从本体出发的本源性的东西,是独特性的内心表达。借用俄国一位作家的话说,昌耀是大自然赋予诗的一个器官,是天性的诗人。他的诗有泛神化的创新与宗教拯救意味,是对生命与灵魂的深度表达。于是,他的诗是不可复制的,不可追随的,因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存在和价值存在。当尘埃落定之后,正如他被暂时冷落一样,永久地被探究被认知,亦是一种宿命性的必然。

日前,几个友人曾在《燕赵都市报》议及“苇岸现象”与“贾大山现象”--他们生前无名,且创作数量极小,但身后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现在看来,他们身后的不朽,和昌耀一样,正缘于他们文本中“本源性”的审美含量与精神含量。他们有着本质上的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拥有着一个自立而清醒的文学观,即:在写作的途程中,绝不随波逐流,而是坚定地忠实于自己内心表达的需要,就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做出自己的价值评判,真实地传达出自己的声音。其文本的原创性、本源性,正是建构于这种独立表达之上。

就中国作家而言,又有几人真正建立了自己的文学观呢?就文人品性来说,文学观就是他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有什么样的文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学品质与精神品格。这是摆在每一个要想有所成就的中国作家面前的现实课题。

10.论辩的偏差

张放与伍立杨的文墨官司打得久已!

看了一系列论辩文章之后,感到张氏已远离论辩“理性”,陷到冲动之下的“率性”言说上去了,与他的教授身份颇为不符。

应该承认这样的基本事实:新时期,在艺文随笔的写作上,研讨最深,用笔最勤,成就最高的作家,当属伍立杨。他已成为艺文随笔的代表性“符号”。他的写作别有洞天--其文章的质料多直接从文学世界选取,包括学问、思想和情感。而文学世界,即书的世界,是个诗性、人性丰厚的地方,所以他直接取材于这个世界的艺文随笔便充满了人性之美、性情之美和词性之美。其文质,情韵灵动,识见幽深;其文采,用典繁丽,调和自如。

由于伍立杨长期浸淫于书香之中,“旧典”已融入他的情怀,成为他文思的一部分,所以,他的“引典”,从来不是原文照搬,而是边引边叙,且引且叹,成自家的一种文章气象。往往便出现这样的情形:当他把旧典叙述得纵横捭阖,气象万千的时候,诱你去翻原书,却发现书中的风景却是那样的枯槁索然;当他把旧典中的意蕴诉说得新丽动人的时候,你再去打开发黄的册页,却感到了那字里行间的意絮却是那样的迂腐不堪。所以,伍立场的所谓引文,其实是他自己由书而来的思绪和抒情。他融会了书与“我”,使太阳底下的“旧事”,因“我”而衍生了新意。

伍立杨的这一运文特色,在文界和学界是有目共睹的,因而也就奠定了他在文坛的独特地位。

同类推荐
  •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使得性情、习惯上产生了差异。
  • 梦醒与嬗变

    梦醒与嬗变

    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悠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久长说“百年好和”。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个事件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事件意义不同寻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像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
  •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本书中,有一点会变得日益明显,即你的竞争对手同你一样一脑子浆糊。轻信的顾客比比皆是,不管产品多么毫无价值,多么愚蠢透顶,他们照买不误。简而言之,该是诺查丹玛斯靠边站的时候了。作者披上他的预言家长袍,以极具穿透力的眼光洞察一切,从技术到工作间,从选举到两性大战,从宠物保护到其他星球上有无智慧生命的可能性。书中融笑料和事实于一体,它弹奏出我们社会的热门音符,令读者忍俊不禁,惊诧不已。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热门推荐
  • 料事如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料事如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人之所以烦恼横生,对人生困惑茫然,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没有健康,而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体悟茫茫人生的真相。本书在妙趣横生的小故事里让你感受智慧人生。所谓料事如神,并不是通过超自然的神奇力量去预知未来,而是通过对人生经验的积累和因果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预料将要发生的事情。掌握了这项能力,你的人生会柳暗花明,云开见月明的。
  •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习近平同志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代号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之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构画了未来几年四川发展的宏伟蓝图。
  • 每天学点读心术全集

    每天学点读心术全集

    《每天学点读心术全集》本书将心理学知识穿插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教你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洞察一切,“读”懂他人的微妙心思,并对之作出一番精确的评判,一旦你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你就能在周围的环境中,识别出谁是可以改变你命运的贵人,谁将是阻碍你进步的小人,并读出潜藏在他人内心的秘密,从而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八面玲珑、游刃有余。
  • 伯爵的妖精

    伯爵的妖精

    她和他是青梅竹马。他曾对她说要把戒指戴在她的无名指上。她以为可以和他幸福的过一辈子,却不曾想几日后她却要参加他的婚礼。他是令所有大家长满意的伯爵,拥有者金钱与权力。在见到这只小白兔后,便一口就吃定了她。因为爷爷的一场赌bo,她变成了他的秘书!从此便展开了小白兔与桃花狼的对抗!片段一:某女胃不舒服:“呕~”某男立刻从沙发上站起:“你怀孕了?是不是柳向阳那混小子的!”“去死!向阳哥哥跟你这个道貌岸然的衣冠禽兽才不一样。”“太好了,还好他是个正人君子,要不然我马上就废了他。”“混蛋!”“乖,宝贝,再叫一声听听。”…片段二:“把你的爪子拿开!”“我知道你已经完事了。”“诶?”“卫生间里都干净了。”“桃花狼!你变。态!”“谁让你不准确告诉我你的生理期的。本少也是没办法。”片段三:结婚后的某一天。“桃花狼,你叫什么名字?”…“我问你呢!”“你和谁结婚了?”“我这不是在问你吗?”“夏谨言。你这是对你丈夫的极大侮辱!”“不说拉到!”喜欢此文的朋友请点击收藏,玲子感激不尽,当然在评论区,唠上几句,玲子更是相当欢迎、桃花狼——已由yoguat空亲收养小言言——已由小purple亲收养本文又名:《360°我爱你》。因数字不能显示所以改了。事先说明:宠文+一对一。玲子是第一次动手写这类文,所以一切都在检测中,拒绝任何言语上的攻击。推荐一本玲子喜欢的文文:懒人的不良主母——
  • 仙路争霸

    仙路争霸

    屿轩,无意中获得了修真界高手的元神,元神传他至高修仙法决,凭着这法决,屿轩修成至高神功,最终达到至高点,成就不朽的传说。
  • 酷酷总裁哪里跑

    酷酷总裁哪里跑

    总裁接班人又怎样?还不就是个需要人保护的大少爷。冷眉冷眼地对待本姑娘,还出言不逊,哼,想她方小雨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超级魔女,我要让你谨记,“得罪女人,尸骨无存”的真理。于是,一冷一热、一软一硬、一个小无赖,一个超级大无赖,相互杠上了!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
  • 重生之名门嫡女

    重生之名门嫡女

    你只看到我表面风光无限,却没有看到我内心的百孔千疮。你有你的追求,我有我的仇恨。你嘲笑我愚笨无知,不配得到渣男的真爱,我可怜你机关算尽,最后生不如死。我会证明渣男贱女的组合并非无敌,此生你们注定是一场悲剧重生的路上总是阴谋算计陷阱重重,且看我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若有来生。我是风轻晨,前世,她少不更事,堂堂将军府嫡女,皇上宠爱的郡主,受姨娘蛊惑,被庶妹欺骗,遭渣男蒙蔽,以高贵之躯,下嫁王府庶子为妻!成亲五年,她一心助他登上高位,他却在坐稳王位后,反目相向,害她母亡子丧!刑台之上,她亲眼目睹外公一家被灭门斩首,她发誓,我为自己代言!推荐好友文文:【重生之相府嫡女】《V文火热连载中》【皇家嫔妾不如商府嫡妻】《V文火热连载中》,必将今生之痛,千万倍奉还,定让他上官裕生不如死,永世不得超生!苍天有眼,她重生回到十年前!且看她如何守护自己的家人,如何拯救外公一家,如何惩治报复前世负她之人!姨娘恶毒?看她以毒攻毒!庶妹阴狠?诛人诛心,看她如何让她由宝变废!渣男无耻?哼,重生就是为了找你报仇,不怕你卑鄙阴毒,就怕你火候不够,不将你挫骨扬灰怎对得起前世凌迟之痛!今生她本想守护亲人,安稳度日,熟知,却惹来桃花朵朵开!前世以铁血冷情著称的男人对她温柔似水?前世对她不屑一顾的太子许以正妃之位?正所谓一如宫门深似海,她发誓此生不入宫门,不嫁皇亲国戚!偏偏她选中的男人看似非皇室中人,实则与皇室关系匪浅,她是悔之晚矣!唉!她期待的清静日子——难啊……【我是风轻晨,我为自己代言!】
  • 穿回古代做女皇

    穿回古代做女皇

    什么?要她这个孤儿参加什么穿越时空爱上你活动?拜托,她又不是三岁小孩,没必要陪着这个天庭小公主玩吧?哎哎哎,谁让你私自把我变回去了?什么,还是个婴儿!<br/>靠!我不干了啦!好吧好吧,这是你说的啊,以后我会当上女皇!当不上,哼哼,小心你的脑袋!&nbsp;&nbsp;&nbsp;&nbsp;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