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4600000017

第17章

第二天一早,金大天派司机到作协招待所,将收拾一新的沈萍接到金岔乡。稍事休息,金老板带着女作家参观了生产现场。皮毛车间弥漫着厚厚的浮尘,一股浓烈的膻腥味扑鼻而来。沈萍匆匆看了一眼,便捂着鼻子退了出来。金大天把她领到另一间屋子里,地当间支了几口大铁锅,几个壮汉在搅拌白色粉末,另有几位妇女正在往一摞小袋里装那粉末。沈萍走近一看,只见一只只小袋上印着北京、上海的几种肥皂粉商标。不禁暗想:那些价格不菲的名牌产品,原来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又走进了一间屋子,几个姑娘正在一只大锅里淘洗极脏的杏皮--那都是从各家各户收购来的。锅里的水都成了黑黄的颜色。而在紧挨着的“车间”里,这些杏皮已经被炮制成了又黄又软又亮的杏脯,令人馋涎欲滴。杏皮被装进一只只小塑料袋,上面贴上了“青春杏脯”的字样。金大天骄傲地说:“除了皮革制品,青春杏脯是我的拳头产品。年轻女人最爱吃这东西,产品已经销到了广州、武汉、上海、天津,我还供不应求哩。”

沈萍不解地问:“刚才看到的杏皮还那么脏,怎么一下子就成了这样好的杏脯?莫非你会变戏法不成?”

金大天笑道:“这很简单:上一点色素就变成这个样子了。”见沈萍满脸疑惑的表情,金大天解释说:“你别大惊小怪。我这还是干净的,职业道德还要讲嘛!现在人人都在这样搞。古城商店里摆的各种名牌商品,实际上都是在城附近制造的。郊区农户的许多破旧院子,全都租给了南方来的农民。他们什么都敢造,从名烟名酒到高级矿泉水,都是在那些猪棚牛圈里生产出来的。我要太老实了,能站住脚吗?再说,我的青春杏脯毕竟还是用真杏皮做成的;我的上海肥皂粉毕竟是肥皂粉的原料,只不过工艺差一点罢了;我的皮革制品,虽然有时也用猪皮冒充牛皮,但说到底还是皮子呀!”

沈萍被金大天的这一番坦诚打动了,心里想道:到底是西部人,就是做假,也做得坦坦荡荡,蛮有分寸。话又说回来了,现在哪一家私人企业是老实巴交的主呢?

“那么,”沈萍问,“你不怕有人找事吗?”

“我怕什么!”金大天说,“启明同志和肖副市长鼓励和表扬了的企业,谁敢来查?给他借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吱声。”

沈萍说:“我现在才明白国营企业为什么不行了,原来是被你们这千千万万个小厂子挤垮了。”

金大天说:“他们该垮!那是企业吗?那是狗屁!搞生产的地方,养那么多闲人,党政工团样样俱全,一个人生产,十个人领工资,人人都是马王爷。厂长捞,经理捞,车间主任捞,不烂包才怪呢!可我们呢,成本低,费用少,工人干活时有工资,不干了就滚蛋,做出来的东西比大工厂便宜得多,还给采购人员回扣,你说谁还买他们的东西?”

说得高兴,金大天把肥厚的手掌搭在沈萍的肩膀上。沈萍先不吭声,见金老板热乎乎地搭着不放,便似乎不经意地抬起手来,将那毛茸茸的手轻轻地推了下去,脸上却依旧保持着盈盈的笑意。

金老板继续说道:“如今一切都是假的。面粉里掺石膏,大米里掺沙子,牛肉里注水,太空水是自来水做的,高档酒是酒精兑的,就连你们脸上抹的,头上洗的,全都是假货。”说着以关切的口吻叮嘱沈萍:“上了街,除了西瓜、水果、土豆这些从地里生产的东西以外,什么都不要吃,也不要喝。那都有问题,轻则拉肚子,重则中毒,说不定还会染上甲、乙、丙、丁肝炎哩!你看我,一只保温杯在手,走到哪里都不喝别人的饮料和矿泉水。”

沈萍不禁吐了吐舌头,想道:采访金老板,真是不虚此行,也算是经见了一次世面。

金大天用丰盛的午餐招待了女作家。几杯酒下肚,拍着胸脯说:“大妹子,以后有了困难,你就来找哥。”

沈萍笑道:“只怕到时候你不认我呢!”

金大天斜着眼睛说:“别人我不认,大妹子我还能不认吗?”沈萍问:“这篇文章写出来,你再看不看了?”

金大天喷着酒气说:“我看个球!实话告诉你:你哥是个文盲!过去提倡工农兵写诗做文章,你哥我就钻了个空子,胡诌了几句顺口溜,被那些老朽们捧为农民诗人。什么诗人?狗屁!哥我把他们耍了一下。”

沈萍看看金老板喝多了,怕他会说出更出格的话来,便匆匆地告辞了。

过了两天,一篇洋洋洒洒、激情飞扬的《农民企业家的胸怀》便出现在古城日报上。文章很快又被多家媒体转载,古城电台还连播了这篇报告文学。北京的工商报,文艺报也都摘要加以转载。金大天其人及大天公司的骄人业绩传遍了半个中国。

周新亚说:“看来这位女作家还是挺有心计的。”

野风说:“这个女人不寻常,一到古城就找到靠山了。”

胡然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又在古城住了几天,沈萍回山源去了。临走之前,她对胡然说:她一直有个愿望,想把这多年来的生活,听到的,看到的,自己经过的,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不知行不行?胡然鼓励道:那太好了。现在咱们省上还没写长篇的女作家,你就打破零的记录吧!

“你说可以?”

“当然可以。”

“那我就试试了。”

“写吧,写出来我当第一读者。”

“嗯……”沈萍娇嗔地说,“胡老师,你可不能光做读者呀!”“好,我帮你修改。”

“真的?”

“还可以帮你联系出版。”

“胡老师,”沈萍用深情的目光瞟着胡然,“那我该怎么感谢你呢?”

胡然笑道:“你说呢?”

“我就永远做您的学生。”沈萍的声音柔得不能再柔。

胡然说:“好,我收下你这个学生。”

一道热辣辣的目光朝胡然逼来。

胡然从柜子里找出两本书--《简爱》和《复活》,交给沈萍:“你先别忙着动手写。回去以后,你把这两部小说认真地读一遍,读懂读透了,再写不迟。”

沈萍的脸腾地红了:“我一定读。”

胡然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的意思,起码在一年之内,你要集中精力读书,读的越多越好,像《红与黑》,《安娜卡列宁娜》,《红楼梦》,《金瓶梅》,你都应该读一读。”

沈萍红着脸频频点头。

作者们都走了之后,编辑们坐下来,把这次活动的账目清理了一下。各种奖品,各项用度,共计花去人民币肆万贰仟元。这还不算欠着的奖金伍万元。徐晨让周新亚抓紧给金大天打电话催款。

忙音!忙音!忙音!

周新亚坐在电话机前,整整打了三天电话,一概是忙音。又叫了半天传呼,没有回音。再打金老板的手机,手机已经关闭了。

无奈之中,周新亚和胡然骑了自行车,翻山越岭到金岔乡去找金大天。金府的大铁门紧紧地锁闭着,任二位编辑如何拍打摇晃,竟纹丝不动。喊破喉咙,无人应声。周新亚破口大骂。“忽”的一声,一只狼犬张牙舞爪,奔腾而来。二位编辑吓得屁滚尿流,急忙骑上车子逃之夭夭了。

从此,堂堂《文艺春秋》的编辑先生们,便登上了漫漫的讨债之路。

徐晨决心要到这笔钱。他从作协机关要了一辆破上海,亲自带着周新亚去找金大天。对不起,金老板联系业务去了。去了哪里?说不清。不是广东,就是福建,说不清。过了半个月再去,金老板洽谈生意去了。到哪里?好像是大连吧。过些日子再去,金老板又走了新马泰。主编大人的气已经泄了一半。

到了年底,终于见到了金老板。金大天若无其事地问徐晨:“有事吗?”

徐晨压住一肚子的气,强作笑颜说:“就是大天奖的事……”金大天不高兴了:“不就是二十万元吗?我难道能赖了你们的?”

徐晨说:“颁奖仪式上的一切花销都是用编辑部的经费垫的,作者的奖金到现在也还都欠着……”

金大天抬起腕子,看看金光灿灿的进口表:“我还有急事。这样吧:再过一个礼拜,不,十天,你们来取款吧。”

过了十天,徐晨和周新亚准时赶到金岔乡。金大天不在,管财务的一个女人对徐主编说:“金老板说了,你们再不要跑了,两个礼拜以后给你们把款打过去。”

徐晨阴沉着脸,和周新亚坐在破上海车上,一路哐当哐当颠簸着,灰心丧气地回到编辑部。

两个礼拜以后到银行去查账户,没有一分一厘的款子打进来。

于是就这样继续玩着游戏:十二月二十日推到元月一日,元月一日推到元月十五日,元月十五日推到元月底,元月底推到春节前,春节前推到春节后,春节后推到元宵节……迷藏捉得作家们精疲力竭,徐主编的另一半气也泄得差不多了。

孟一先劝道:“别再瞎跑了,各位就是跑断腿,这笔钱也是要不上的。二十万元只不过是水中的月亮,你们永远也捞不上来。”

周新亚气愤地说:“那就这样便宜了他?”

孟一先说:“不便宜了他,又能怎么样?这本来就是一场精心谋划的骗局:一顿手抓羊肉,几十家新闻媒体就给他做了免费广告--他是大赚了。”

胡然说:“我们告他!”

孟一先说:“告?你们当初签订了合同吗?在公证处做过公证吗?”

编辑们个个翻起了白眼。

孟一先说:“他就是看准了你们这些书呆子的弱点,才演的这场好戏。”

徐晨的拳头狠狠地砸在桌子上:“无赖!”

孟一先冷笑道:“无赖?不是无赖能发财吗?咱们的观念太陈旧了。你也不想想,规规矩矩的人,讲信义的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能站住脚吗?”

徐晨问:“那你说怎么办?”

孟一先说:“依我说,这件事嘛,你们吃个哑巴亏算了,也别张扬了,以后学聪明点就是了。”

“那你的奖金怎么办?”

“我的奖金?”孟一先笑道,“那天说是付现金不方便,要寄到单位去,我就知道泡汤了。我毕竟在新闻界混了多年,比你经过的事情多些。”

野风的眼睛气得鼓了出来,牙齿咬得巴巴响:“不行!这事不能算了。我要剥了金大天的皮!”

就这样又过了许多日子,金老板依然是人难见,钱难要。一天清晨上班时,周新亚说:“我听到一个消息:今天上午市上要开先进企业家表彰会,估计金大天那狗日会参加。”

野风立即来了兴趣:“什么地方?”

“金星宾馆,上次咱们发奖的地方。”

野风几乎是跳了起来:“好,我去臊一下他的皮!”

说完急急地走了。

金星宾馆会议厅里,英才济济,阔佬齐聚。公营的,私营的,大老板们一个个英姿勃发,气度非凡。他们是社会的主流,时代的骄儿。他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古城是他们的。

主席台上,启明同志像一尊笑佛,端坐于正中。他的左右坐着市委和市府的头头脑脑。肖副市长正在麦克风前宣读先进企业家的名单,金大天也在受奖名单之中。

企业家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个个抱着奖品--一面精致的镜框,和书记市长们亲切握手,嘘寒问暖,道不尽的同志情,兄弟谊。

“哗啦”一声,玻璃门被重重地推开了。一个头发蓬乱、满脸胡须、面黄肌瘦、驼背潦倒的小个子站立在门口。此时此刻,他和会议厅里众多红光满面、神采飞扬的公仆及企业家们形成如此鲜明的对照--简直就是被社会扔到地球之外的一个弃儿。他就是威震西部文坛的诗人野风!

野风站在会议厅里,气闲神定,旁若无人。官员们无言的威势,阔佬们浑身的光环,他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点上一支劣质香烟,慢慢地抽着,眼睛四下搜寻金大天的身影。他终于找到那位农民诗人了--正在从肖副市长手里接过“先进企业家”的镜框,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头挨着头,不知说着什么知心话儿。

“金大天!”

一声雷鸣般的吼叫。

全场为之一震。金大天扭头一看,野风睁圆了一双狼眼怒视着他。

“啥事?”金大天有些气短。

“你过来!”

“干什么!”

“我要剥你的皮!”

金大天站着不动。

野风怒冲冲地走到主席台前,一把将金大天的领带揪住。肖副市长厉声喝问:

“你是谁?你要干什么?”

野风大声回答:“我叫野风,是古城作协的诗人。”

肖副市长可能听过这个名字,口气缓和了:“野风同志,有话好好说嘛!”

野风说:“对不起,我扫了大家的兴。但是这个骗子--金大天--我今天放不过他!”

金大天掰开野风的手指,挣脱出来,涨红了脸说:“走走走,有什么话,咱们到外面去讲。”

野风又一把拉住金大天的领带:“不,我今天就要在这里说!“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你们辛苦了!我是古城文艺界的一名业余演员,今天专程为大家献演一个节目:活剥画皮。剥的就是这位先生--过去的农民诗人,今天的百万富翁--古城的骄傲与光荣金大天同志!金老板为了提高公司的知名度,为了免费做广告,精心设计了一场骗局,大天文学奖,多响亮的名字!好大一个圈套,不但套进了古城的作家诗人们,还套进了几十家报纸电台电视台,连首都的媒体也入了套!

“大天文学奖,滚他妈的蛋!《文艺春秋》整整赔了四万多!至今还欠着十五位作家的奖金!我早就知道你是个无赖,是狗屎不如的小人,没有想到你如今换了一张皮,披上了企业家的外衣,还是个无赖!老子偏偏不认邪,要和你见个高低!你说,你说,钱到底给不给,给不给……”

“他喝醉了!”一直面红耳赤、尴尬万状的肖副市长招手叫来了宾馆经理,“这位先生喝醉了,你找人把他扶下去,让他休息。”经理叫来了两个保安,将野风强行地搀了出去。野风挣扎着不肯走,临出门时还高喊:

“我没有醉,是你们醉了!醉的是你们!”

启明同志皱着眉头问金大天:“到底是咋回事嘛?”

金大天一脸委屈地说:“这真是冤死人!好心成了驴肝肺!我并没有说不给钱嘛!”

“作者的奖金是咋回事?”

“这半年公司效益不好,资金周转不灵,确实有点困难,奖金暂时无法兑现……”

“那你也要讲清楚,让人家放心嘛!”

“好,我回去马上就写信解释。”

隔了一天,金大天派人给编辑部送来了一封拟好的信件:

某某同志:

祝贺您荣获古城最高文学奖--大天文学奖。由于受经济不景气的大气候的影响,本公司效益连续下滑,资金周转不灵,一时无法兑现奖金。待经济形势好转之后,本公司将如数奉上奖金(直接汇到您的家里),决不食言。务请见谅为盼!

大天实业有限公司×月×日

徐晨看了,删去“古城最高文学奖”几个字,让打字员打印了十五份,分别寄给获奖作家。孟一先收到信后,跑到编辑部来谝闲传。

“这件事就算是结束了,”他将信纸抖了抖,“这就是金老板发给我们的钱。他的资金可以永远周转不灵,你拿他奈何?经济形势什么时候才能好转?三年?五年?还是十年?多少年以后,谁还能记得这件事?”

孟一先说着,将那信撕成碎片,又揉成一团,哈哈地笑着扔到了垃圾筒里。

过了几天,周新亚收到了古城师专副教授钱学义寄来的一篇评论,题目吓人一跳:《这是什么样的曙光?》锋芒所向,直指孟一先的《中国诗歌的新曙光》,文字咄咄逼人。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一种久违了的文风复又跃然纸上。

数典忘祖。沉渣泛起。虚无主义。借现代化之名行全盘西化之实。孟一先抹煞民族传统,否定革命诗歌,鼓吹创作自由,用心何其毒也!

洋洋洒洒一万多字,将钱教授在文革中练就的大批判才华完全显露出来了。

周新亚把稿子拿给徐晨去看。徐晨看罢,苦笑着摇摇头,对周新亚说:“你还是跑一趟,让教授改一改吧。”

周新亚气呼呼地问:“怎么,这样的稿子也要发?”

徐晨说:“当然要发。我们在孟一先文章前面不是加了编者按吗?要百家争鸣,各种意见都可以发表。钱教授也是一家嘛。”

周新亚说:“这样的文章发出来,你不怕让文艺界笑掉大牙?”

徐晨说:“这个不怕。发表《中国诗歌的新曙光》,原本就是为了引起争论嘛。你去和教授商量一下,让他把“文革”语气改一改,篇幅压一下,我们下期发吧。”

周新亚没好气地找到古城师专。钱学义的家住在家属区六楼,敲了半天门,却无人应声。抬头一看,门上贴着一张小纸条--

敬告诸高谊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海底两万里(青少版)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海底两万里(青少版)

    《海底两万里》里描绘的种种惊险奇遇简直能触及人的眼球及心灵。其中,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环生、干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 、令人陶醉。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凡尔纳其实从来没有 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的如此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使读者身临其境 ,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故事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个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
  • 古龙文集:圆月弯刀(下)

    古龙文集:圆月弯刀(下)

    丁鹏凭“天外流星”剑扬名江湖,怎知被柳若松设计骗去剑谱,败于柳若松手下,并被冤枉盗窃武功。丁鹏侥幸逃命,被“狐女”青青所救,进入狐的世界,又习得青青祖父的魔刀刀法。丁鹏与青青回到人的世界,不仅大败柳若松,还设计使他的无耻嘴脸败露,柳若松而后拜丁鹏为师。丁鹏的刀法已入化境,决定前往神剑山庄挑战谢晓峰。而他也暗中发现,青青他们根本不是什么狐,而是多年前江湖人惧怕的魔教。从此,他卷入了魔教、神剑山庄、名门正派三者的争斗中去。柳若松则在暗中进行着他的阴谋……
  • 步步惊心年羹尧

    步步惊心年羹尧

    这个可以和“满清第一勇士”鳌拜齐名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怎样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家奴成长为雍正皇帝最当红的人?他又是怎么从显赫一时的年大将军走向生死边缘的?这一切是他的咎由自取还是另有玄机?书中作者以女性细腻的视角,通过查证大量史实,年羹尧,配合艺术加工,从感性的角度解读清朝悍将年羹尧短暂跌宕的一生。为读者解开围绕在年羹尧、雍正、纳兰性德等话题人物身边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的迷
  • 人心不古

    人心不古

    做过县重点中学校长的贺世普退休后,被贺家湾丰寸村主任隆重地请回老家,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小组组长。贺世普一心想把现代法制观念引入村民心中,让村民懂法、守法并自觉遵法守纪,减少纠纷。可在自己小姨妹因家暴喝农药自尽后,他想依照法律,把小姨妹的丈夫、自己的远房兄弟、邻居贺世国送进监狱,却遭到了来自村庄“就活人不就死人”的习惯法的阻挠,最后弄得自己十分尴尬。然后,他又遇到了一桩涉及自己的建房纠纷。贺世国在建房时,将二层楼房建成三层,并且还要在上面盖人字形的屋顶。这样严重影响了贺世普房屋的采光。贺世普拿起了法律武器维权,将贺世国告上法庭。官司虽然打赢了,贺世普却被村人普遍疏远,最后不得不离开村庄……
  • 守候天堂

    守候天堂

    米兰·昆德拉说:“一个背井离乡的人是可悲的。”冯权裔背井离乡已经三年了,她好像一直在守望着什么。这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城市,从这边的写字楼……
热门推荐
  • 霸宠之傻王恶妃

    霸宠之傻王恶妃

    龙国,帝都,丞相府。风和日丽,阳光明媚,花园里的花也是竞相争艳。散发出来的香味闻着让人沁人心脾,这样美丽舒适的环境之下,却有另一番景象。三个身着艳丽的女子正围在一起,时而捂嘴大笑,时而恶言相向,时而拳脚相加。地上的人儿苦苦哀求,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景惜,如果我是你的话,我早就死了算了,活着就是耻辱,就是受罪。”穿粉红衣衫的女子声音如出谷黄莺,言词间却透着狠毒。……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何何之舞

    何何之舞

    那带头的侍从犹豫地看了一眼紧闭的铁门,不顾诸人的围观纳闷,正要伸手去拉石环叩门,最后在一条古陌幽深的小巷前行了许久,那石环正在怪兽的口处,侍从伸手一拉,他的随身侍从便指挥着抬架大帝像,仿佛将手放入怪兽口中,逶迤婉转,有种凭空而逝的感觉。终于在尽头停下,那是一道奇异的窄门,迥异于青城民居普遍以木为门的形制,并那颗被斩落的头颅,那门是用整块的石板镌成,一道穿街过巷,花纹也极为特异,简简单单的几笔,枯木子刚离去前往王宫,却透出一股寒意来
  • 决定你一生的好习惯

    决定你一生的好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它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左右一个人的成败。本书从了解和认识习惯切入,结合当代成功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知识,从思维、时间、学习、健康、工作、管理、交际、财富、处世、成功等各个人生层面切入,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习惯对人生成功的意义,并学会用习惯的力量成就你的一生。本书用平易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足以改变你一生的伟大的习惯工程,形象而生动地剖析了左右人生的卓越习惯和负面习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跨越人生障碍、培养优良习惯的切实可行的妙方,从而为读者重塑自我,改变人生命运提供了一条黄金途径。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一泪成劫

    一泪成劫

    本应是一次瑰丽的黄山之旅,却意外地看到一株红色妖娆的曼珠沙华,却将自己送入了另一个时空。华丽的一场异世梦却是情劫一场。一滴仙泪而已,却是酝酿成三生的情缘,遇上了,谁又是谁的劫?云雾缭绕的花神殿上,她看向九天之下的凡尘,为了他而落下一滴泪,因此被贬转世,却不知他是刺族王爷历劫所化之人。花神大殿,她为了姐姐匆匆忙忙,撞到了他,他看向她却是一改冷淡,微笑而语:“如此美丽的花灵怎么不去神殿呢?”她却是不知他便是让前世自己流泪之人。为救她一命,竟是舍弃了一根法刺,那盈盈绿光中融入她体内的不只是法刺,更是缘分!人间,他转世为幽深皇子,受太子所害,暂时失去了内力,她却白衣胜雪,手持一朵菊花,翩翩而来。
  • 九阳丹神

    九阳丹神

    三大至尊丹王之一,逍遥丹王,因修道界第一奇功《九阳帝王诀》被众人逼迫致死,两年后重生于一普通世家化名杨震,战强敌,炼神丹,吞天火,终以火神之名,俯瞰天地。
  • 巫神法典

    巫神法典

    信仰之力世间最强大的力量!信仰之力世间最易得到也是最难得到的力量!楚风,被莫名其妙的送到异界的上古时期,得到传承《巫典》后如何建立异界的六道轮回,如何与异界的神明争夺信仰……
  • 萌主当道:抢个皇上来压寨

    萌主当道:抢个皇上来压寨

    老爷子想抱外孙成疾怎么办?成亲生子。中意的男人要娶别的女人怎么办?抢人圆房。霸气龙爷为寻真爱,强抢良家美男,不料被牵扯进一连串的阴谋和麻烦之中。八方英雄常找茬?“放马过来,爷打得你断子绝孙”。各路小三来争食?“爷的人,谁敢动”。四面桃花朵朵来?“对不住,爷已立贞洁牌坊”。什么?抢错了人!冒犯了圣颜……。女汉子永追真爱,捍卫幸福的英勇事迹。集爆笑,独宠,虐爱一体,结局完美,朋友们快到碗里来。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