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600000033

第33章 与茶共沉默

1958年,茶叶受到了当时的浮夸风的影响,被不同凡响地几乎病态的关注起来了,绿旗与歌声里的绿色之茶,再也无法安宁了。人们开始或者开始接受一些令人目瞪口呆的口号,全中国的茶区都在号召茶跃进,放卫星,茶的本性是不移,移了易死,所以民间婚事才把茶作为聘礼,意味着夫妻之间的忠诚。现在也学了稻麦,茶园移植归并,让他们全挤成一堆,密不透风,此曰密植。对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理解,一旦落实在茶叶上,就是茶山开放,管你阿猫阿狗,只管上山,连城里修鞋的,剃头的,洗澡堂子的,卖水果的,统统上山采茶。至于在农村,那就更乱了套,谁采茶就归谁,工农兵学商,半夜两点钟起床,上山去采茶,片叶下山,四季采摘,大冬天里的老叶子根本没法炒,只好先用大石磨碾碎了再说。让茶叶赤膊过冬,给茶叶脱裤子。夜里站在茶山往下看,一片火光冲天,那是一个个的小高炉在炼钢,枯死的茶树成了土炉的燃料,结果大片的茶园在大跃进里死亡,直到1969年以后,才恢复到正常。

那几年茶农的生活普遍艰难,吴觉农也听到了不少方面的反映,但在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荒诞的年代里,除了向一些好朋友谈谈之外,又能向谁去诉说呢?想到茶农的艰辛,茶树的厄运,他心中充满了忧伤与无奈。

吴觉农的大事年表里,1958年几乎没有什么记录,直到1959年6月,我们才发现62岁的老人又有了新的革命动力,那就是到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因为他有许多的疑问需要解答,有许多的苦闷需要排解。吴觉农肯定是想学习的,是想与时俱进的,是想即知即行的,所以他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道:酝酿了相当长时间到学院学习的事,今日终于实现了!时间也凑巧,今天上1959年的六一儿童节,对我来说,也正像过了一个花甲,从头学起。

接下去的那一段话写得非常耐人琢磨:的确,由于1956年离农业部后对工作的态度终是彷徨不定--最近统战部张执一同志也说1956年后的工作不甚妥当--心情也感不安,因在整风后一段时间中,别人确在飞跃进步,而我安于中游,确有退缩和衰老景象,这是极端错误的。

日记写得非常含蓄,也是能不说的尽量不说,但终于还是流露出了对他工作安排不当的情绪。在我们看来,这个工作不当,就是不再让他从事茶业,这是给吴觉农心灵上抹不去阴影。但他又能对谁去呼吁呢。对茶的这份感情,他只有默默地埋在心里了。

在社会主义学院,他同著名的老教育家陈鹤琴同窗学习。陈也是上虞人,早年留美,注重幼师教育。吴觉农每天晨起就跟陈鹤琴学打太极拳。学习期间,他听到了各方面负责人的报告,读了不少书,而且时常向院长聂真等老同志请教,自己感到收获还是不小的。他还要求劳动,因为60岁以上者是可以免于劳动的了,吴觉农经过争取才被批准。10月间他又受到了一次打击,在一次座变会上提出对当年粮食增产10%表示怀疑,结果受到“右倾保守”思想的批判,还让他作了检讨,虽然他做了,但心里很矛盾。他是想进步的,但总是达不到党要他达到的那个进步,他只好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党对我们不知给了多少次学习和锻炼机会,总是没有进步。是立场转变问题,要打碎自己的架子。

1960年1月,吴觉农的老友许宝驹去世了,5月,老友于振瀛去世,7月,他在社会主义学院一年的学习宣布结束。吴觉农总结自己的学习,最大收获就是个人要放得越小越好,客观世界要放得越大越好,吴觉农还是觉得自己的那个自我太难克服了,他认为这就是他的个人主义,是必须克服的,而且要快乐地接受无产阶级世界观,把工作做得更好。

其实,63岁的吴觉农也没有什么工作可做了,除了开一些例会,他已经从那种创业的生存状态中完全剥离出来了。1961年,吴觉农的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永远使自己飞翔在生活的旋风里,永远要期望着明天,没有期望就丧失了生活。

我们理解为这段话是在给自己鼓劲,是担心自己不能够生活在旋风里,担心自己没有明天,没有期望。或许他已经有一种没有旋风感的恐惧,他担心那种没有期待的日子太长,如果就那么老了,等待生命结束,那该怎么办呢。

他似乎开始接受他作为一个老人应该度过的晚年岁月。8月份,他与雷洁琼、严景跃夫妇及徐冰父女一起去了大连避暑,这在他以往的生涯中是绝对没有的事情。他开始有了自己的闲遐时间。

接下去他开始做许多老人们晚年都会做的事情,吴觉农偕夫人还乡了。1961年12月,他回到了故乡上虞,到了百官,丰慧,章镇等茶区工作视察,针对当时出现毁茶种粮,单产量不高等情况,他提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在国营上虞茶场与职工共同研究如何开展科学实验,并帮助引进了毛蟹、黄金桂等优良品种。这一次他还专门去了四明山和会稽山等处。

下一年是1962年,那年他65岁了,又出了一次远门,他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前往福建做了一次视察。他到了祟安赤石企山茶叶研究所旧址,故地重游,感慨万千。抗日战争时期在这里度过的日日夜夜涌上心头。如今,这里正在建造飞机场,其重要性自更不同以往了。吴觉农尤其感到欣慰的是沿着企山新路一带,他看到了茶树成林,这是吴觉农过去日夜梦想的事情,现在终于实现了。

但是吴觉农也不是看不到现实,他不但看到了,表达出来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甚至感到了绝望。他对闽南闽北等地的茶叶生产印象尤其不佳。在日记里,他直言不讳地说:这次在闽,大家似乎对茶叶失去信心,在闽南如此,在南平、建瓯更如此,据说在闽东更如此。

吴觉农记录下这些事实时,口气中已经没有什么激愤了,老人感到了无力回天的那种失落。然而,有什么办法呢?从济南到天津的一路途中,他看到的都是疮痍,涝灾刚刚过去,盐碱却又十分厉害地泛了上来,途中见到的农作物是那么少,吴觉农知道这一地区已经有三两年荒歉,而且他也知道暂时是无法恢复的。但在日记里写下这些之后,他还是不忘记加上一句:还是人定可以战天!

1963年一晃而过,1964年开始和全国人民一起大学毛主席著作。吴觉农学习毛著的态度是十分认真的,11月,他认真地写下这样一段话: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把毛主席语录中有关批评与自我批评几个项目概括为下列几句比较简单而便于记忆的话--当然遗漏是不少的。第一是听,第二是改,这是发展生命力的东西,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了自己的进步,并帮助别人共同搞好工作。

我们可以从1960年到1964年的吴觉农日记中看到大量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的心得笔记,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有关如何改造自己世界观的心得,其他事情则很少记录。不过在除夕的日记中,他还是没有能够忘情茶叶,说:今后拟以(学习)有关修养身心自我改造的材料为主,也兼及茶叶方面较重要的记录。

那一年他也的确在茶叶上做了一些实事,他在《茶叶通讯》第一期和第二期上发表了《湖南茶业史话》,《茶叶通讯》是当时湖南省茶叶学会主编的专业性季刊,这篇文章参引大量史料,古为今用,阐述了湖南茶业的简单发展历史,提出了若干问题,供实际工作的人员参考之用。这篇文章也是吴觉农准备编写的《茶集》计划的一部分。

1965年1月,68岁的吴觉农参加了座谈周总理的工作报告,就在这次座谈会之后,吴觉农的心情又一次大变,他对自己说:有人谈李维汉同志的投降主义路线,我好象惊弓之鸟,不谈这事。一切应依照总理的报告。

吴觉农对李维汉是充满尊敬之情的,此时这位统战部长犯了投降资产阶级的路线错误,可见阶级斗争这根弦,又一次绷紧了。在日记里竟然用了“惊弓之鸟”这样的词眼,可以想见吴觉农当时的心境如何。他是一个有政治敏感性的人,他已经能够感受到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了。

二月是中国人的节日春节期间,他特意去了北京郊县的通县,看望在那里已经数月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好友王昆仑曹孟君夫妇。此时的王昆仑仍担任北京市副市长,曹孟君仍是全国妇联书记。王昆仑是一位才子,知识渊博,还是一位红学家。虽然他们谈笑风生,但从他们夫妇的表情中可看到他们脸上的忧郁。在他们谈到当年“小民革”的成员阳翰笙的受批判电影《北国江南》时,他们很为他们的这位朋友担忧。王昆仑收起了笑容,认真地说:“局势还在发展,一切难以预料。”王昆仑后来被称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北京市领导人之一。这时候的身体状况是很差的,但在吴觉农看来,他却能够以革命精神突破几个生活和思想上的重点。这话也可以理解为面对不利的生活条件努力以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去克服,这种精神还是感染了吴觉农。吴觉农是一个容易被热情激动的人,即便已经68岁了,他身上依旧保留着年轻时代形成的激情,在他这样的年龄上,他的激情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浪漫的。而王昆仑也许已经感到波谲云诡的斗争风暴将要到来了。这位曾经被蒋介石骂为“假国民党、真共产党”的人,在文化革命叫被关进了“秦城监狱”,“四人帮”粉碎后他是在法庭上控诉江青罪行的主要证人之一。

看望过老朋友之后,初三那天他就开始专门约了家里人商量,决定向政协领导要求下乡去参加四清运动。但平杰三秘书长在统战部的午餐桌上告诉他,他的“四清”活动须在下期,大约得地暑假前后。

吴觉农就决定等待下一次的“四清”,为此,三月间,他专门购置了大字本的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共三十一本,并下了一个老骥伏枥的决心:我如有余年,拟读完这大字本的著作。道先想读懂列宁的哲学笔记和恩格斯有关哲学的部分。

看得出来,吴觉农其实是想改造自己的世界观的,但实在是不知道从灵魂深处的什么地方开始改造。6月间,他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条应该改造的地方:有些人常常看重了钱的作用,以为有钱就有了一切,这就是忽视群众的最大错误。我在历年对茶叶的迟迟不能发展,认为投资不够多,不够剌激,经常从钱的方面着想,看了这些事实,应该有所醒悟。

到十月间,他又给自己指出了一条应该改造的地方:有次我提到自己“革命意志衰退”问题,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说***、安子文同志曾提出过这句话,都指的是党员。我们这些人当然是不适用的。应该提“黄昏思想”或“中游思想”,亦即所说的“安于慢慢前进”的思想。

吴觉农把自己称为“我们这些人”,显然是很清醒的,他终于明白了他属于另一个册子里记录的名单,他一厢情愿地要革命也是行不通的。但吴觉农又是困惑的,因为他实在是想改造世界观,以能够参加火热的生活,但他又实在是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样改造了才能够过得了关,才能够继续为社会主义服务。

更使他困惑的是,“时刻不忘阶级斗争”的斗争矛头不仅针对着他这样的“资产阶级分子”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更主要的是指向了他所一向钦佩的“无产阶级先锋分子”。这时以铺天盖地之势,无情打击的正是他最亲近的两位朋友。一个是文化界的夏衍,从《早春二月》开始。批判越来越升温,似乎欲将他置于死地而后快。另一个是经济学界的孙冶方,批判他贩卖利别尔曼的市场经济和利润邪说,给他戴上了“反革命修正主义”的帽子。

就在这样的困惑之中,吴觉农迎来了1966年。

同类推荐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 宛转蛾眉:杨玉环

    宛转蛾眉:杨玉环

    杨贵妃,天生尤物,也是盛唐衰败的见证人。她丰腴诱人,堪比云雨,仿佛枝头摇摇欲坠的葡萄,既甜美又香醇;她醉酒迷花,娇羞动人,集玄宗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是有着羞花之容的千古美女杨玉环。本为王子之妃,之后,一朝选在君王侧,三千宠爱于一身,从此,绵绵遗恨情未了,萧墙之祸已蔓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宛转娥眉杨玉环》从杨贵妃的出生谈起,对她的一生做了详尽的描述。全文语言生动活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形象丰满体态丰盈的杨贵妃。
  • 列女传

    列女传

    ,中国古代妇女史。也是一部指导女性言行的书。《来自星星的你》都教授推荐、《拥抱太阳的月亮》推荐
  • 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

    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

    本书介绍了创造艺坛神话的璀璨明星,人物包括:好莱坞电影奇才,国际影坛第一代功夫巨星,太空独舞,时尚百变女王,舞之女神:篮坛飞人,一代球王,美国人的心灵女王,喜剧表演大师等璀璨明星。通过他们的简介、生平、经典语录、以及影响领袖生平的传奇事件几方面,向读者真实还原明星的传奇人生。
热门推荐
  • 小女人进城碰婚记

    小女人进城碰婚记

    她是大龄剩女,离乡背井,孤身一人来到大城市,碰运气,找婚姻。一个屋檐下,五个好男人,同为舍友,要么有主,要么偏偏没有感觉。她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迎来了半个刁钻同事,时刻嫌弃她的装扮;另外一位男士,同样优秀,加上暗中喜欢的人,换了个环境,桃花终于朵朵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阳光如烟

    阳光如烟

    其中:《阳光如烟》发表于《收获》2002年第一期。《十月丁香》发表于1998年的《上海文学》,后被收入《中国当代情伦理书系》。共收入了我七部中篇小说。《宁阳遗调》2001年底《特区文学》发表后,这本集子,即被《中篇小说选刊》转载,并被收入中国作协所编《2001年中国中篇小说精选》
  • 控球法师

    控球法师

    比“魔术师”约翰逊传球更好的是什么人?控球法师!
  • 异客之旅

    异客之旅

    一个平凡到极致的普通人,遭遇意外后,意外重生到一个魔法与剑的世界,重生在一个平凡到极致的大块头身上。没有天赋,没有才能,没有奇遇,没有背景,甚至身上一无所有的他,又该如何在竞争非常残酷的异界中生存呢?独在异界为异客,难道他要一直都当一名平凡到极致的人吗?没有办法,他只能依靠着自身的毅力,坚持不懈,默默奋斗着,默默成长着,一步步向前迈进。为此,他付出无数血汗,过程异常艰苦。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别人眼中的大人物。但这一切,不是侥幸得来的,而是经历无数艰苦、经历无数血战才获得的。有辛苦,有付出,就有收获。
  • 校园纯爱:少女杀手成贤夫

    校园纯爱:少女杀手成贤夫

    (原题《痞夫有爱》,谨以此文留作青春纪念册)“痞子”其貌不扬,但主动、热情,因被误以为是窃书贼而相识的他,居然是校学生会主席,嬉皮笑脸,但也有安静好学的一面。作报告时,谦谦儒雅;学习起来,埋头勤奋。理性面对“痞子”,一拒他为了不可知的未来,二拒他为了让人烦恼的“桃花”。且看内腼腆、外滑头的痞子七十二变!花样年华里,优雅地中了爱情的十面埋伏。校园纯爱,散发一生的芬芳。
  • 腹黑萌徒:邪王毒爱妃

    腹黑萌徒:邪王毒爱妃

    她是人人得而诛之的魔女,江湖中遍是她的传说,银发银眸,睥睨天下,龙魂枪出,傲世苍穹。殊不知,几年前,她还是一个跟在师傅后面撒泼耍赖偷懒嘴馋的小萌娃。一场惊变,师傅被九天灭世雷劈的只余下一缕魂魄,为了复活他,她将他的魂魄收在眉心。之前你为我遮挡了无数的风雨,从现在开始,我守护你直到永恒。我会带着你,穿越无尽的洪荒。我会带着你,踏破所有的星域,直到你再次站在我的面前,说一声我爱你。
  • 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

    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可见这昭君果然个千古奇女子,只是她的故事到底应该如何呢,就看今日凤凰如何妙笔生辉了。这是架空的故事,和历史不尽相同,若是想以此来考证历史的话,请绕道而行。---------------------------------------据说狼的终身伴侣只有一个,即使它残酷无情,可对自己的爱侣倾心相许。他是狼王,是草原的主人,也是匈奴的君主。只为一个情,他以人入狼,生生世世守着寂寞她是秭归的一方美玉,清逸脱俗,美名远扬,却也因为美名所累,一道圣旨,被迫入宫。时也,命也,无心在后宫争宠,宁愿买通画师掩盖自己的风华。缘也,情也,意外相遇,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影子他是她一生的梦,即使他会成为一片过往的云,她的心中也只有他。她是他生生世世的心,即使最后为了她会成为沧海的浪花,他也无悔。只为灯火阑珊处,她那回头的一眸,早已经刻入他的心海。
  • 邙珠

    邙珠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天地开辟阴阳,阴阳两大族群阵营下,无数的小族生命繁衍。一切,从这里起航!新时代的诞生记……
  • 乌龙出阁

    乌龙出阁

    啥?说我爹不疼娘不爱?没关系!咱规划未来自谋出路,立志当个抢手的小妾!啥?说我右脸天仙左脸刀疤?没关系!咱还是努力争当醉乡楼的花魁!啥啥?!说我未“婚”先“娘”?更没关系!孩子他爹不讨厌,孩子他舅不嫌弃,“娘”就“娘”吧!
  •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