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所有的金融体制全盘崩溃,所有人的终生积蓄被掏空。这极大地打击了苏联的国力,而那些“高息”揽储的私有银行的卢布利息债务则变得微不足道。为巩固胜利果实,金融战役的指挥者又利用各种对冲基金对苏联瓦解后的俄罗斯发动了一系列金融打击。最终用1:72800的代价,以超低价格“买”到了当时已经被低估为10万亿旧卢布私有化债券的整个苏联,彻底控制和拥有了俄罗斯(原苏联)一切产业的所有权。
美国这一战的打法就叫笑里藏刀。
日本成了美元的附庸
美国用美元巧妙地绑架了日本,使日本成为其附庸。这和当前中国的形式很相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美国单独占领,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都由美国控制。美国为了削弱和控制日本,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安全的威胁,在《波茨坦公告》的基础上,对日本实施民主改革,要求日本走上非军事化和民主化道路。这次改革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客观上促进了日本的进步。
20世纪60年代,日本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并采取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快速增长。到70年代,日本已成为经济、金融大国。牙买加体系建立后,日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加强。到80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战后迅速的崛起,在汽车、电器、钢铁等行业击败了美国。80年代末,日本的GDP已经超过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同期(约7万亿美元)的60%。
与此相反,美国贸易收支逆差逐年增加,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为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实施减税政策,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同时还要维持对苏联军事优势的巨大军费开支,这造成了美国财政赤字急剧扩大。曾有人预言,日本将取代美国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NO.1。
日本经济的崛起对美国金融霸权构成强大威胁,面临日本强大的保护主义,美国开始行动了。美国的战略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打击东亚地区经济,继而摧毁日本的经济体系,阻止日本在东亚地区执行日元区域货币的计划。
美国在一系列的经济手段中,利用美元换取了大量资本。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里根政府大量发行中、长期国债为政府筹资,以解决财政赤字,并吸引日本等国的国际资本来购买美国国债。里根政府实施了“高利率”与“强势美元”的政策,以高利益为诱饵吸引日本的投资资本,以强势美元稳定日本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在双重诱惑下,日本资金如潮水般涌入美国,购买美国政府发行的中、长期国债。
然而美国并不知足,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金融体制还比较封闭,众多法律和政策限制了更多的资金流向美国。美国财政部和华尔街给里根政府出招,逼迫日本开放金融和资本市场,实施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改革。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日本政府于1980年12月修改《外汇法》,使日本资金合法地投资海外;1984年,日本大藏省发布了《关于金融自由化及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报告,允许外资银行进入日本,日元自由兑换,投资者和企业可以进行外汇交易。这样的政策出台后,致使日本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将大量的日元投资美国证券市场。
到1985年,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债权国,在美国拥有巨额资产,主要以美元形式持有。1976年,日本购买美国国债总额为1.97亿美元,1986年更是达到了138亿美元。面对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形势,国际政治专家罗伯特·吉尔平评论道:“如果日本的资金不流向美国,里根政府也不会一边减税刺激经济,一边进行军事扩充。里根政府利用了日本的资金为自己扩充了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
1985年9月,美国联合英、法、联邦德国,迫使日本达成《广场协议》,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1985年年底,1美元可兑换200日元,到了1988年年初,1美元便可兑换128日元。这种升值趋势持续了10年之久。
《广场协议》达成之后,美元贬值,日元升值,日本对外投资由1984年的800亿美元猛增到1986年的1300亿美元,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改变了投资策略,不再以美元资产为主,而是大量购买美国土地、房产等实业资产,大规模并购美国企业。
美国利用自己制定世界金融规则的权力,不会让日本捞到实在好处。为此,美国通过它控制的国际清算银行在1987年年底提出《巴塞尔协议》,要求凡是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必须自有资本比例维持在8%以上。而日本银行历来受政府严格保护,破产概率很小,自有资本比例一直很低,所以逼迫日本资本纷纷从世界各地回撤,日本资本征服世界的神话很快破灭。
为使国际资本继续流入美国,美国提出了“国际政策协调”建议,要求维护美国、日本与联邦德国之间的利率差,使美国的利率始终高于日本和联邦德国的利率,以相对较高的利率使得美国国债依然具有一定投资价值。
这时的日本已经拥有巨额美元资产,形成了骑虎难下之势,最害怕美元贬值。因此,日本总是忠实地按照美国的要求来做,日本官方利率如同美国利率的影子,美国降息,日本也降息。美国将日本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绑了一起,迫使日本自动维护美国的利益,成为美国的附庸。
在美国的诱导和压迫下,日本产生了泡沫经济。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决心以“金融大爆炸”的形式加快金融改革和日元国际化进程,以期形成美元、欧元、日元“三足鼎立”的国际金融格局,并推动日元区域化。但美国不会让日本的战略得逞,亚洲金融风暴就是美国处心积虑攻占亚洲的重大举措,这一行动致使日本资本被迫撤退。
亚洲金融风暴是由以美国为首的投机资本引发的。美国政府不仅不予制止,反而为金融资本家助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方案不可能起到妙手回春的效果,由于附加条件严厉苛刻,反而变成一个摧毁方案。国际评级机构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连续调低亚洲危机国家和地区的信用评级。
在这些手段的共同作用下,亚洲金融风暴从泰国扩散到东南亚,再迅速扩散到全亚洲,给正在崛起的亚洲经济泼了一盆冷水。
日本希望利用亚洲金融风暴的绝好机会,提出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计划,试图在亚洲建立一个由日本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美国极力反对,七国集团冷眼旁观,日本的计划夭折,实质上这是有意延长金融危机,放大金融风暴,彻底摧垮亚洲经济。
美日这场战争中,美国的打法是:请君入瓮。
美国是只狡猾的狐狸
中国现在极力提倡双赢,当然也希望美国和中国双赢。但是,美国为什么不能和GDP排名世界第二的中国实现双赢呢?主要有下面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历史的原因。GDP是现在衡量某一国家经济实力的总体指标,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衡量经济实力的总体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当初,在英国工业总产值排名世界第一,称霸世界经济时,英国就希望和工业总产值排名世界第二的美国双赢,但英国的想法却换来了美国工业总产值排名世界第一的结果。随后,德国工业总产值也超过了英国。在德国工业总产值排名世界第二时,开始主动向英国发起挑战,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彻底耗尽了英国的元气。当英国向美国求援时,美国却从背后给了英国致命一击。
美国是因为英国妄图双赢才顺利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的,又是因为英国妄图双赢才顺利取代英国这个老霸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美国怎能允许另一个“美国”的故事重演呢?特别是在中国的GDP大有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形势之下。
第二个原因就是美国资本的霸权属性。真正的资本,必然追求通吃一切,如软件业的微软公司。正是由于资本的这种属性,它才想方设法冲破各国的边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正是因为资本的流动,才实现了经济的全球化。
正是有了资本,才有了现代经济体系。在现代经济体系下,经济霸权的本质就是金融霸权。美国世界经济霸权的核心就美国的金融霸权,就是美国资本在全球自由流动,通吃一切的权力。
别的国家也有资本,所以别的国家也必然有经济上称霸世界的欲望。这些国家之所以没有称霸,只是条件尚不成熟。一旦条件成熟,它们也必然要在经济上称霸世界。美国不可能灭绝别的国家称霸世界的欲望,但绝对可以废掉别的国家称霸世界的条件。因此,美国为了扞卫自己在世界经济上的霸主地位,必然都要对威胁自己霸主地位的国家发动经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