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38

第38章 阳货第十七(1)

【题解】

此篇杂言修德治民,凡二十六章,旧以“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为一章,不知其上“子曰”二字衍。各章皆作“子曰”,唯首章与第十九章作“孔子曰”,亦以二章当事人皆官员之故。此篇所以次前篇,盖直以篇名,取阳货次季氏之义,非以内容。

17·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馈孔子豚。孔子伺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校】

馈孔子豚,“馈”旧作“归”,从《释文》所录郑本改本字。

伺其亡也,“伺”旧作“时”,借字,今改本字。

遇诸途,“途”旧作“涂”,从《释文》说改今字。

可谓智乎,“智”旧作“知”,从皇本、正平本改今字。

【释】

阳货:季氏家臣,名虎,尝囚季桓子而专国政。

馈孔子豚:“馈”,赠送。“豚”,乳猪。

伺其亡:“伺”,侦察、探察。“亡”,无,出门。

怀其宝而迷其邦:“怀”,藏于胸怀。“宝”,指治国良策。“迷”,使迷乱。

好从事而亟失时:“从事”,指从政。“亟”,屡次。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逝”,流逝。“与”,给也。

吾将仕矣:言“将”,见其不愿遽仕于货。

【训译】

阳货想接见孔子,孔子不去见,阳货便送了一只乳猪给他,(想等他来回拜)。孔子打听阳货不在的时候前去拜谢,(结果)在路上遇见了阳货。(阳货)对孔子说:“来!我跟你说话。”

(阳货)说:“把他的宝贝藏在怀里,而让他的国家迷乱,能叫仁吗?回答是:不能!喜欢从政而屡次失掉机会,能叫智吗?回答是:不能!日月流逝了,岁月就不给我们!”

孔子说:“好吧!我准备出仕了。”

【章旨】

此章见孔子不事权臣。

17·2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校】

性相近,“近”后旧有“也”字,从《后汉书》班彪上言及《文选·三都赋》注所引删。

按:“智”旧作“知”,从正平本改今字。

又:“唯上智”句上旧有“子曰”二字,别作一章。按:有“子曰”二字则“移”无所指,二字当是后人不明语义而误增,今从朱熹《集解》引或曰说删。

【释】

性:人的本性、本能。

习相远也:“习”,习惯,亦指学习。“相远”,指使性相远。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智中之智,至智之人。“下愚”,愚中之愚,至愚之人。“移”,迁移、改变,承上指因习而移其性。

【训译】

先生说:“人性(本来都)很接近,是生活习惯(使它变得)相差很远。只有最聪明的人和最愚蠢的人,(本性)不(因生活习惯而)改变。”

【章旨】

此章劝人“习”以移其“性”。人非上智亦非下愚,何不“习”?

17·3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释】

武城:鲁邑名。《雍也》(6·14):“子游为武城宰。”

弦歌:伴着琴瑟歌唱。

莞尔而笑:“莞”,本字当作“唍”(见《集韵》),读完音,完全张开口。不以为然,故张大口笑。旧释微笑,非。

割鸡焉用牛刀:“割”,犹宰。宰鸡割其脖,故曰割。“牛刀”,宰牛之刀。

君子学道则爱人:“君子”,指在位者。“道”,指礼乐。“人”,民也。

小人学道则易使:“小人”,指百姓、劳动者。

子游:即言偃,见2·7注。

戏:开玩笑。

【训译】

先生去武城,听到伴着琴瑟歌唱的声音。老先生张口大笑道:“杀鸡哪里用得着宰牛刀?”

(武城邑宰)子游回答说:“从前我从老先生这里听说:‘上边的人学了礼乐就会爱民,百姓学了礼乐就容易使役。’”

先生(对身边的几个弟子)说:“几位(听着):言偃的话对!(我)刚才是跟他开玩笑罢了。”

【章旨】

此章言治民需要礼乐。

17·4公山不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用我,吾其为东周乎!”

【校】

公山不扰,“不”旧作“弗”,改从皇本、正平本及定州简本,与《左传》同。

子路不悦,“悦”旧作“说”,从正平本改今字。

而岂徒哉,疑本作“岂而徒哉”,后人不明其义而误倒“岂而”二字。

如用我,旧作“如有用我者”,今从《论衡》所引。《史记·孔子世家》亦作“如用我”,无“有”、“者”二字。(定州简本残阙)

【释】

公山不扰以费畔:“公山不扰”,季氏家臣,姓公山,名不扰,《左传》作“公山不狃”,音相转。“畔”,同“叛”,叛季氏。《左传·定公八年》(九月):“季寤、公鉏极、公山不狃皆不得志於季氏,叔孙辄无宠於叔孙氏,叔仲志不得志於鲁,故五人因阳虎。”十月,“阳虎入于讙、阳关以叛。” 公山不扰以费畔,当在此时,当时孔子尚未出仕。旧或以为定公十二年事,非。

召,子欲往:“召”,公山不扰召也。季氏专国政而公山氏叛之,故子有欲往之心,且首章子云“吾将仕矣”。旧或谓季氏召,非。

末之也已:“末”,同“莫”,无人。“之”,往也。“已”,止也。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上“之”犹“是”。

岂而徒哉:“而”,读为“能”,借字。“徒”,空、白白。

吾其为东周乎:“为”,造就。“东周”,东方之周。将在东方复行周礼,使之成为礼仪之邦,故曰其为东周乎。

【训译】

公山不扰占据费邑背叛了(季氏),召(先生),先生准备前往。

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可去就算了,何必去公山氏那里?”

先生说:“那召我的,岂能(让他)白召?假如(他)用我,我将会(在那里)造就一个东周吧!”

【章旨】

此章言孔子的政治抱负。

17·5子张问仁于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校】

子张问仁于子,子曰,二“子”旧皆作“孔子”,今从定州简本,与上下章一律。

能行五者于天下,定州简本“能”作“耐”,借字,脱“行”字。

按:此章与前后各章文不类,疑当是《颜渊》篇文错简于此。旧或疑《子张》篇文,然文亦不类。

【释】

子张问仁于子:“仁”,指为政者之仁。

恭:谦恭。

宽:宽厚。

信:守信。

敏:疾敏、动作敏捷。

惠:慈惠,给人好处。

侮:轻慢。

人任焉:“任”,任用。

【训译】

子张向先生请教(执政的人怎样才算是)仁,先生说:“能在天下履行五种品行,就算是仁了。”

(子张问:)“请问是哪五种品行?”

(先生)说:“(就是)谦恭、宽厚、守信、疾敏、慈惠。谦恭就不轻慢,宽厚就能得到民众,守信就会使人为他所用,疾敏就会有功绩,慈惠就足以使唤人。”

【章旨】

此章论为政者之仁。

17·6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释】

佛肸召:“佛肸”,音碧戏,人名,晋中牟邑宰。佛肸召孔子,事在鲁哀公五年。

佛肸以中牟畔:《史记·孔子世家》:“佛肸为中牟宰,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磷”,薄也。“涅”,染也。“缁”,黑色。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瓠瓜”,葫芦。“系”,悬挂。

【训译】

佛肸(派人来)召,先生准备前往。子路说:“从前我从先生这里听说:‘本人亲身做坏事的,君子不去他那里。’ 佛肸以中牟背叛(他的主人),先生去他那里,怎么说呢?”

先生道:“是的,有这话。(不过古话又说:)‘不是说(它)硬吗?(因为)磨也磨不薄;不是说(它)白吗?(因为)染也染不黑。’(再说)我难道是葫芦吗?怎么能(只)挂着不吃?”

【章旨】

此章见孔子欲为世所用之心,亦明君子不为环境所染,并非孔子真欲助乱臣。

17·7子曰:“由,汝闻六言六蔽矣乎?”

对曰:“未也。”

曰:“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校】

按:“由”后旧有“也”字,从皇本、定州简本删。

二“汝”字旧皆作“女”,从皇本、正平本改今字。

“居,吾语汝”前旧无“曰”字,从皇本增。

好智不好学,“智”旧作“知”,从皇本改今字。

【释】

由:指仲由子路。

六言六蔽:“言”,语。“蔽”,遮蔽,因遮蔽所带来的毛病、弊端。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喜好。“仁”,仁德、行仁。“愚”,愚昧。

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智”,智慧。“荡”,漂荡,形容肤浅无根基。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信”,诚实、守信。“贼”,害人。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直”,直率、不曲。“绞”,纠缠、闹纠纷。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乱”,违反礼法。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刚”,刚强。“狂”,疯狂、放荡不羁。

【训译】

先生问:“仲由:你听说过六言六弊吗?”

(子路)回答道:“还没有。”

(先生)说:“坐下,我告诉你。喜欢仁而不喜欢学习,其弊是愚昧;喜欢智而不喜欢学习,其弊是肤浅;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习,其弊是害己;喜欢直而不喜欢学习,其弊是与人闹纠纷;喜欢勇而不喜欢学习,其弊是违法乱纪;喜欢刚而不喜欢学习,其弊是放荡不羁。”

【章旨】

此章劝学。一切真正的好品质,皆需学,皆由学而培养。子路不好学,而有诸多毛病,故夫子如此教。

17·8子曰:“小子何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校】

小子何莫学《诗》,“《诗》”前旧有“夫”字,义远,今从定州简本删。

【释】

何莫:即何不。

兴:读去声,起兴、作乐。

观:指观风俗、观世事。

群:与人群处。

怨:抒发悲怨。

迩:近也。

识:认识、知道。

【训译】

先生说:“小子们为什么不学《诗》?《诗》可以(用来)起兴作乐,可以(从中)观察(社会风俗),可以使人合群,可以抒发(心中的)悲怨;近(可以)事父母,远(可以)事君主;(还可以)多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章旨】

此章劝人学《诗》。《诗》言志,为人所歌咏,故可以兴、可以怨;聚会需赋诗,故可以群;《诗》有言事父之道者,有言事君之道者,故近可以事父,远可以事君;《诗》内容广泛而丰富,故可以观,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17·9子谓伯鱼曰:“汝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欤!”

【校】

按:“汝”旧作“女”、“欤”旧作“与”,皆改今字。

【释】

为:治、研读。

《周南》、《召南》:《诗经》十五《国风》之前二风,分别为周公旦和召公奭所治地区的民歌,共二十五篇,反映民风民俗、爱情婚姻、社会生活。《孔丛子·记义》引孔子曰:“吾于《周南》、《召南》,见周道之所以盛也。”

正墙面而立:喻一无所见,脑子里一片空白。其犹正墙面而立,当就周道之兴而言,意思是对周道之兴一无所知。

【训译】

先生对(儿子)伯鱼说:“你研读《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若不研读《周南》、《召南》,(他对于周人之所以兴盛,)大概就像面对墙壁站立,(一无所见)了吧!”

【章旨】

此章劝人研读《周南》、《召南》。记者不说语境,故义不完。

17·10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释】

礼云礼云:时人对礼的称道。恒称之,故重言。

玉帛:“玉”,礼器;“帛”,礼品。

乐云乐云:时人对乐的称道。

钟鼓:乐器。

【训译】

先生说:“(人常说)‘礼如何礼如何’,是说礼器和礼品如何吗?‘乐如何乐如何’,是说钟和鼓如何吗?”

【章旨】

此章劝人重视礼、乐的实质。盖时人动辄言“礼如何礼如何”、“乐如何乐如何”,而不名其本,故孔子言此。

同类推荐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庄子

    庄子

    《庄子》是《老子》以来最重要的道家典籍,是传承和弘扬道家思想的第一经典。《庄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涉及到伦理、哲学、人生、政治、科学、艺术诸多方面。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热门推荐
  • 草露晨霜

    草露晨霜

    这是一个神奇的大陆,在这个大陆上存在以修炼精神力的魔法师,和以修炼肉体力量的战士。
  • 魅倾天下

    魅倾天下

    大夏数月之间,发生数起连环杀人案,作案者被称为“魅妖”。龙颜震怒,神捕出动,一段多年前的往事被慢慢揭开。为了报仇,她抛弃一切成为他手中最利的剑。为了报仇,她放弃自由进入深宫却没想到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也许,一切的一切,早在初见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那年,茫茫大漠中,他如同天神一般降临。将昏迷的她带离。那年,邪魅的脸勾起若有似无的笑,修长的手指划过她的脸颊:“效忠我,就可以,让你实现心中所想。”年幼的她,抬起迷茫的双眼,瘦弱的身体,却有着异常的力气,紧紧抓着他:“我要报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重生:巅峰召唤师

    嫡女重生:巅峰召唤师

    懦弱胆怯的废材草包二小姐,屈辱一生,最后被夫君和妹妹联手害死。上天垂怜,让她重生回到豆寇之年,这一世,她不再委屈求全,不再做提线木偶,脚踩狠心渣男,横扫恶毒姐妹,她要做掌控自己命运的女王。他是身份神秘,能与皇帝平起平坐的天阶召唤师,却对她穷追不舍,百般宠溺。“他们说我是废物。”“我废了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废物!”“她们说我长得丑。”“谁说的?你尽管去弄花她的脸!我善后。”“我琴棋书画样样不精。”“我不在乎。”“我脾气不好。”’我不介意!”’“她的召唤兽好萌!”’我去抢来给你!”……“霍止翊,你除了会对我好,还会什么?”“还会疼你,爱你,宠你,纵容你,保护你!把你宠上天!”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古龙文集:天涯·明月·刀(下)

    古龙文集:天涯·明月·刀(下)

    本书接续《小李飞刀2:边城浪子》的故事。此时,傅红雪已成为天下知名的大侠。他与雁南飞约定一年后在凤凰集了结恩怨,没想到雁南飞却碰到凶险诡异之事。为了破解名震江湖的公子羽之追杀,为了忠实于好友的托孤,为了战胜自己内心的欲望和软弱,傅红雪又重新踏上了波涛诡秘的江湖厮杀之旅……
  • 巅峰争斗

    巅峰争斗

    在这个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一个人是庸手。各个身怀绝技不容小觑,即使是一个无名小卒他也能瞬间血洗一个门派。在这个高手如云、尔虞我诈的世界,没可能置身事外。所有人都必须参与斗争,不仅仅是武技无限对决更是智谋的巅峰决斗。这里的人物到底厉害到何种程度?神兽的力量运用于自身,那是何等的强大整个世界将为之颤动!
  • 欧巴请看这:特工萌妻

    欧巴请看这:特工萌妻

    她爱他入骨。他爱她同样。却因命运的齿轮被迫分开。划破荆棘,他紧拥她。“白飞羽,这辈子,除了你,不会有第二个人走进我的心里”
  • 匿名时光机

    匿名时光机

    从高中开始就被称为“小柯南”的欧若紫,进入云上学院的第一天,就和最大校董的儿子段琉川结下了梁子。学校突然发生偷窃事件,段琉川自告奋勇调查真相,并请欧若紫协助调查。在段琉川许诺了她三个条件后,欧若紫答应帮忙。有了欧若紫的协助,偷窃事件圆满解决,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偷窃事件结束之后又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件,并且都与一个署名为“Z”的人有关。欧若紫与段琉川欲找出这个人,但每当有一点点线索的时候就断了……欧若紫能否找出真正操纵事件的人?她与段琉川之间的感情,又会发生一些怎样的变化呢?
  • 农夫,你家屋顶有流氓

    农夫,你家屋顶有流氓

    她是谁?一朝醒来,前尘尽忘!以为好心救了她的恩人,转而挟恩胁报,以败坏她的名声为威胁,要逼娶她进门!投奔的亲戚对身中奇毒的她避之不及,便急着送她上了花轿。可这要娶她的“恩人”农夫,居然是村里有名的大傻瓜!正常人都不会答应吧!无奈她记忆空白,加上身中软骨散的毒,无法挣脱,被迫抬进了洞房!可当盖头掀开——眼前这眸如春水,一脸纯真的绝世美男子是谁?好吧,看在这傻瓜无害又养眼的份上,她暂且就先陪他一起种种田,摘摘菜,兜兜小鱼虾吧!可当某一天,突如其来的刺客踏破她们家的茅屋顶。满村追砍的不是恢复了几许记忆的她,而是她的傻夫婿时——夫君,你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