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32

第32章 子路第十三(2)

孔子回答说:“语言不可能这样,(但)它很接近。(比如)有人说:‘我当国君没有别的快乐,只是(乐于)说话没有人敢违抗我。’如果他的话好而没有人敢违抗,这不是很好吗?如果他的话不好而没有人敢违抗,(照此下去,)不就接近一句话就使国家灭亡了吗?”

【章旨】

此章讲一言而兴邦、丧邦的道理。

十六

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校】

按:“悦”旧作“说”,改从皇本、正平本。

【释】

叶公问政:“叶”,旧音涉,楚邑名。“公”,犹鲁之邑宰。

近者悦:“悦”,使之悦。

远者来:“来”,使之来。

【训译】

叶公问(怎样管理)行政,先生说:“近处的使他高兴,远处的使他赶来。”

【章旨】

此章论为政之道。盖叶邑之民怨而远人不来,故孔子言此。

十七

13·17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毋欲速,毋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校】

毋欲速,“毋”旧作“无”,从《释文》、正平本及敦煌一本改。

毋见小利,“毋”旧亦作“无”,从皇本、正平本及敦煌一本改。

【释】

莒父:鲁邑名。

毋欲速:“毋”,不要。“速”,快速、速成。

小利:眼下之利。

欲速则不达:“达”,至,到达目的地、达到目的。

【训译】

子夏做莒父邑宰,问(怎样处理)政事。先生说:“不要图快,不要看眼下的利益。图快就达不到目的,看眼下的利益就成不了大事。”

【章旨】

此章亦论为政。盖莒父之政久废,而子夏欲速成之,故孔子言此。

十八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释】

吾党有直躬者:“党”,乡里。“躬”,身。“直躬者”,直身而行、生性耿直之人。旧或以“直躬”为人名,非。

攘:偷,窃取。

隐:隐瞒,隐讳。

【训译】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那里有一个生性耿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而他出来作证。”

孔子说:“我们那里的耿直者与此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耿直(也)在其中了。”

【章旨】

此章论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父子人伦之直,故曰直在其中矣。

十九

13·19樊迟问行,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校】

樊迟问行,“行”旧讹“仁”,形相似,今改正。

【释】

行:行动、行身。

居处恭:“居处”,在家。“恭”,谦恭有礼。

执事敬:“执事”,做事。“敬”,严肃、认真。

与人忠:“与人”,对人。

夷狄:泛指周边文化落后地区。

【训译】

樊迟问(怎样)行身,先生说:“在家谦恭有礼,做事严肃认真,对人忠心耿耿,即使去华夏以外的地区,也不能放弃。”

【章旨】

此章论行身。旧以“仁”释,义不合。

二十

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也,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校】

乡党称悌焉,“悌”旧作“弟”,从皇本、正平本及敦煌一本改今字。

硁硁然小人也,“也”旧作“哉”,从正平本及敦煌二本改。

【释】

士:能任事者。《说文》:“士,事也。”孔颖达《诗·褰裳》疏:“以其堪任于事,谓之为士。

行己有耻:“行己”,行身。“有耻”,知廉耻。

言必信,行必果:“信”,诚信、守信。“果”,完成、有结果。释果断非。

硁硁然小人:“硁”音吭,《说文》:“击石声。”“硁硁然”,实愨之貌。“小人”,劳动者、小人物。

斗筲之人:“斗”,酌酒之器,羹斗。《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斗。”旧释为容十升之斗,不知孔子之时尚无其量。“筲”,音稍,《说文》作“ ”,“饭筥也,受五升。”斗筲之人,犹今所谓酒曩饭袋。旧释为器识狭小之人,非本义。

何足算:“算”,数也。或释“选”,非,已从政,何言选?

【训译】

子贡问道:“怎么样就可以称之为能干事的人了?”

先生说:“行身有廉耻,出使四方不辱君命,(就)可以称之为能干事的人了。”

(子贡又)问:“请问次一等的?”

(先生)说:“宗族中间称他孝,乡亲里边称他悌。”

(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

(先生)说:“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有结果,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小人物,(不过)也可以算次一等的了。”

(子贡又)问:“当今(那些)从政的怎么样?”

先生说:“噫!酒曩饭袋,哪里算得上?”

【章旨】

此章论士行。士有数等,最基本的条件是言必信,行必果。

二十一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释】

不得中行而与之:“中行”,行为居中,性格不缓不急之人。“与”,在一起。

狂狷:指狂者、狷者。狂者,做事激越疯狂之人。狷者,做事狷急跳越者。

狂者进取:激越疯狂,故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狷急跳越,故有所不为。

【训译】

先生说:“(如果)得不到做事行为适中的人与他一起共事,而又必须要有,(那就)和疯狂狷急的人吧!(因为)疯狂的人有进取之心,狷急的人有所不为。”

【章旨】

此章言共事当与狂狷者。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而行为缓惰之人,则难于成事,故不与。

二十二

13·2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不占而已矣。”

【校】

“为卜筮”,旧作“作巫医”,与下“不占而已”不谐,盖“筮”先讹为“巫”,后人从而改,今据《礼记·缁衣》及《金楼子·立言》所引改。《礼记·缁衣》引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毛奇龄《论语稽求篇》引先仲氏曰:“《缁衣》前后所引,皆避筮之事,故曰不占而已。不占者,正言不可为卜筮也。”

又“不占而已矣”上旧有“子曰”二字,后人所增(或旁注阑入),今删。

【释】

南:谓南国、南方。

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恒”,常也。“无恒”,谓言行变化无常。“卜筮”,占卜、占筮,即算卦,预测吉凶。用龟曰卜,用蓍曰筮。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此《周易·恒卦》九三爻辞之文。“恒”,谓恒久、坚守。“德”,德行,言行。“或”,将也。“承”,受也。“之”,犹其。“羞”,羞辱。

占:占卜、占筮,预测吉凶。

【训译】

先生说:“南方人有话说:‘一个人如果变化无常,不能给他问龟求卦。’说得好呀!(正像《周易》说的:)‘不坚守他的德行,将会蒙受它(带来)的羞辱。’(所以,只有)不占问罢了。”

【章旨】

此章言人当有恒。将受其羞,何需占?

二十三

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释】

和:《说文》:“相应也。”引申谓融合,指本质上的合。

同:《说文》:“合会也。”即会合、聚合,形式上的合。

【训译】

先生说:“君子(与人)融合而不聚合,小人(与人)聚合而不融合。”

【章旨】

此章言君子、小人交人之不同。君子诚而知大义,故和而不同;小人伪而计小利,故同而不和。

二十四

13·2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释】

乡人皆好之:“乡人”,一乡之人。

【训译】

子贡问:“一乡人都喜欢他,怎么样?”

先生说:“还不行!”

(子贡又问:)“一乡人都讨厌他,怎么样?”

先生说:“也不行!不如一乡的好人喜欢他,一乡的坏人讨厌他。”

【章旨】

此章论做人当有原则。乡人有善者有不善者,若乡人皆好之,则其人亦必有善有不善,故不可;若乡人皆恶之,尤不可。唯乡人之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则其人亦必善而不恶。

二十五

13·25子曰:“君子易事而难悦也:悦之不以道,不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悦也:悦之虽不以道,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校】

按:诸“悦”字旧皆作“说”,从正平本及唐写郑本改今字。

【释】

君子、小人:以人格分。

事:事奉、服事。

悦:谓取悦,使高兴。

道:正确合理的方式、方法。

器之:以之为器,按才使用,取其所长。

【训译】

先生说:“君子容易事奉而难以取悦,不用合理的方法取悦,(他)不高兴;(而)他用人的时候,就像用器皿一样,(取其所长。)小人难以事奉而容易取悦,即使用不合理的方法取悦他,他也高兴;而用人的时候,(他)却求全责备。”

【章旨】

此章论君子、小人悦人、用人之不同。

二十六

13·26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释】

君子、小人:以人格分。

泰:大也,谓自大。

骄:骄傲、傲慢。

【训译】

先生说:“君子自大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自大。”

【章旨】

此章论君子、小人行为作风之不同。

二十七

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释】

刚毅:“刚”,性格刚强;“毅”,行事果毅。

木讷:“木”,麻木,形容反应迟钝。“讷”,语言迟缓。

仁:指仁者。

【训译】

先生说:“性格刚强行事果毅,反应迟钝语言迟缓,(这样的人)接近仁者。”

【章旨】

此章论仁者的性格与行为表现。

二十八

13·28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校】

按:此言“士”,不当涉及朋友、兄弟,“朋友”、“兄弟”二句疑编者误解“切切偲偲”而所加之注文,本于《曾子》。《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云:“兄弟僖僖,朋友切切。”“切切”与此异。

【释】

士:能任事者。

切切:急切之貌。

偲偲:音腮腮,强力之貌。《说文》:“偲,强力也。”

怡怡:和悦之貌。

【训译】

子路问道:“怎么样就可以称之为能干事的人了?”

先生说:“(做事)急急切切,(身体)强强壮壮,(容颜)和和悦悦,(就)可以称为能干事的人了。”

【章旨】

此章论“士”容。旧以“切切偲偲”为一词而释为相切责之貌,非。

二十九

13·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释】

善人教民七年:“善人”,性格善良的君主,指周文王。“教”,教化。文王“笃仁,敬老,慈少”,“累德行善”,而后有伐犬戎、伐密须、败耆国诸事,是民能即戎也。“七年”,当指自即位至伐犬戎之年。

即戎:“即”,就也。“戎”,兵也。“即戎”,就兵打仗。

【训译】

先生说:“性格善良的君主教化百姓七年,(百姓)也可以拿起武器打仗了。”

【章旨】

此章言战不可不教。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说明善人亦教民战。

三十

13·30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释】

以:用也。

不教民:即不教之民,“教”指教战。不教之民,未经训练之民也。

【训译】

先生说:“用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作战,这叫抛弃他们。”

【章旨】

此章言战必教。不教则不习,安能战?不能战,必丧亡,故曰弃之。

同类推荐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热门推荐
  • 玲珑丫头狠嚣张

    玲珑丫头狠嚣张

    参加同学会喝高了,居然就这么穿越了?穿也穿了,还是个小乞丐?最关键的是还得去玉府做侍女?她肿么就这么倒霉啊!哎,既来之则安之:她陪陪少爷读书,捉捉小贼领功,看来也很爽!什么?少爷喜欢他?还要娶她?哈哈,丫头要翻身喽!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领导的条件

    领导的条件

    每个人都具备做领导潜能,不同的是,有的人将其发扬光大,于是如愿以偿成为领导,有的人毫不在意,或自暴自弃,只能做一个普通人。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领导需要那些条件,你离这些条件还差多远,进而针对实际情况将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领导。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相亲遇到王子:他说喜欢我
  • 穿越丑女当道:颜倾天下

    穿越丑女当道:颜倾天下

    她带个面具也能穿越?走到哪里灾难就到哪里?她不信!她入朝为官,令众人折腰!她倾城入宫,代为凤舞九天!她远行边境,危机重重!一双血手,终究无奈!一世恩仇,永消她手!师傅的阴谋,宰相的阴谋,朋友的背叛,心爱人的离去,使她不惜堕入魔道,成为闻风丧胆的绝色魔女,率领天下群鹰再次掀起血雨腥风。他为了她,分出半颗内丹,只求她活!她为了他,喝下忘情水,只求他生!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 如果·爱

    如果·爱

    小娆这样一个女孩子,也许就是我们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那一个。纯净美好的容颜下,隐藏着一颗沟壑纵横的心。物质时代巨大的挤压与欺凌,令小娆们备尝艰辛,同时也如鱼得水。这是小娆们的时代。一些坚固的东西崩毁了,这废墟上,却盛开出令人惊艳的花朵。她们在生命的春天信马由缰,在城市的幽暗处,把锦绣年华挥霍,夜夜笙歌。或许,这不是小娆们的错。至少,不全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元徵宫词

    元徵宫词

    宫商角徵羽,人生如曲。缘起幻灭,生不知死,不过是贪恋无限。爱与救赎,用一生来解答。大将军奉旨为皇帝广选民间美女,目测其中一只味道不错,经过仔细的烹调之后,十分满意,于是“嗷呜”一口吞下肚中,冷面铁血大将军VS呆萌平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