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20

第20章 述而第七(1)

【题解】

此篇综论孔子品行、为人、思想、教学,以至体貌、坐姿,多借孔子之言以述之,故以“述而”句为首章而名篇。旧或分三十七章,或分三十八章,今分三十九章,与《释文》所言旧数同。前篇论贤人君子,此篇论圣人,故相次,所谓成德有渐。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校】

窃比我于老彭,“我于”二字旧倒,从唐写郑本、定州简本乙。

【释】

述而不作:“述”,《说文》:“循也。”即因循、沿用。“作”,创作、创新。皆指书籍文章言。

信而好古:“信”,相信。“古”,指古代文献。

窃比我于老彭:“窃”,自谦之词。“老彭”,商代贤人。或以为老聃、彭祖,不可信。《大戴礼记·虞戴德》载孔子自言“昔商老彭及仲傀”云云,知“老彭”非二人。

【训译】

先生说:“循用旧(书)而不作新(书),相信(古书)而爱好古(书),我私下里把自己比做(商代的)老彭。”

【章旨】

此章孔子自言其对古书的态度,亦反映其著述之谦。述而不作,必指书言,述者必旧,作者必新。信而好古,所信而好之古,必指古代文献。商老彭盖有此作风,故孔子自比。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释】

默而识之:“默”,不言。“识”,音志,记。

学而不厌:“厌”,满足、厌倦。

诲人不倦:“倦”,疲倦。

何有于我:“何有”,无何,不算什么。《子路》篇有:“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 《雍也》篇有:“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何有”皆无何、不难之义。或直释无有,以为孔子自谦,则非。本篇第三十五章孔子亦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何得又云无有?

【训译】

先生说:“默默地记忆,学习不(知)厌倦,教人不(知)疲倦,对我来说算什么呢?”

【章旨】

此章孔子自道其学习、诲人的方法与态度,以教弟子。旧或以此章为孔子自谦,非是。孔子若以此言自谦,则何以教弟子?且与上下各章矛盾。

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校】

闻义不能从,“从”旧作“徙”,形似而误,从高丽本、正平本等改。

【释】

德之不修:“德”,道德、品德。“之”,结构助词,下同。“修”,修饰、修养。

学之不讲:“学”,学业。“讲”,讲习、研习。

闻义不能从:“义”,指义举,宜作之事。“从”,随也。旧作“徙”不可通。若作“徙”,则徙之前必在不义一方,孔子岂能有此?

【训译】

先生说:“品德不修养,学业不讲习,听到义举不能跟随,不好的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

【章旨】

此章亦孔子以身说法,教弟子修德、讲学,从义、悔过。

7·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释】

燕居:闲坐,此指其闲坐时之坐姿。

申申如:“申申”,同“伸伸”,借字。伸伸如,直伸之貌,指上身。

夭夭如:《说文》:“夭,屈也。”“夭夭如”,盘屈之貌,指双腿。

【训译】

先生闲坐的时候:(上身伸得)笔直笔直,(双腿盘得)很紧很紧。

【章旨】

此章记孔子坐姿。古人席地而坐,故有此坐姿。旧或解为“孔子在家闲住之时容貌舒展,表情愉悦”,未达文义。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释】

衰:衰老。

不复梦见周公: “复”,再次。“周公”,指周公旦。

【训译】

先生说:“很厉害了,我衰老得!已经很久了,我不再梦见周公。”

【章旨】

此章孔子自叹衰老之甚,为暮年之语。孔子思想源渊于周公,壮时必常思慕周公,以致时而梦见。不复梦见,是其思想已经僵化,故知衰之已甚。

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校】

按:《礼记·少仪》及《魏书·崔光传》“志于道”前有 “士”字,与此篇性质不合,当是引者所增。

【释】

志于道: “志”,立志。“道”,正确的思想学说。

据于德:“据”,凭仗、借助于。“德”,美德。

依于仁:“依”,倚靠、靠身。“仁”,仁德。

游于艺:“游”,游动、活动。“艺”,六艺之艺,技艺、技能。

【训译】

先生说:“(我一生)立志于道,借助于德,靠身于仁,游动于艺。”

【章旨】

此章孔子自言生平。志于道,是有思想;据于德,是以德为身基;依于仁,是行不离仁;游于艺,是多有技能。孔子言己之仁仅此一见,故有“罕言”之说。

7·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释】

自行束脩以上:“自”,自愿。“行”,来送。“脩”,长条肉,俗称礼条。长条肉皆束而提之,故曰束脩。或释“束”为十脡,似不必;或释束发,谬。《说文》以“脩”为干肉,不确,从“攸”之字多有长义,而不得为干。言“以上”,则“束脩”为拜师的必备礼品可知,以上者盖为学费。

【训译】

先生说:“(凡)自愿送一根礼条以上(认我为师的),我从来没有不教诲他们的。”

【章旨】

此章孔子自言其收徒原则及学费要求。凡有求学必皆诲之,但必须出于自愿;学费则无者不责、多者不拒,亦自愿也。

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示之不以三隅反,则吾不复也。”

【校】

按:“而示之”、“吾”四字旧本无,据皇本、正平本及敦煌二唐写本补。又“而示之”疑当作“示之而”。

【释】

不愤不启:“愤”,心气满也,谓实在想不明白。“启”,打开、点破。

不悱不发:“悱”,心中非,怅恨、以为错。旧释口欲言而未能之貌,非,“悱”字从心不从口也。“发”,出也,谓揭明、说明。

举一隅示之而不以三隅反:“隅”,墙角。“而”,却。“反”,反思、联想。

复:重复。

【训译】

先生说:“不(等他)心里憋满不点破,不(等他)心里怅恨不说明。举(房子的)一个角给他看(而他)却联想不到其它三个角,那我就不再教了。”

【章旨】

此章孔子自言其教学方法与习惯。愤,是其已穷尽思虑,故始启;悱,是其已生怀疑,故揭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所谓启发式教育。举一隅示之而不以三隅反,是其愚钝不可教,故不复。

7·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校】

按:旧或以后句别为一章,则“是”无所指,故不从。

【释】

有丧者:“丧”,丧葬之事。

是日:此日。

【训译】

先生在有丧事的人身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而且)先生在这一天(如果)哭了,就不再唱歌。

【章旨】

此章记孔子哀人之丧。有恻隐同情之心,且出于至诚,故能如此。

7·10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释】

用之则行:“用”,任用。“行”,行动。

舍之则藏:“舍”,弃,不任用。“藏”,藏身,不显露。

【训译】

先生对颜回说:“任用就行动,不任用就藏身,只有我和你有这种(品行)吧!”

【章旨】

此章孔子自言其不汲汲于利禄,可为今之钻营者鉴。

十一

7·11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校】

按:此章旧与上章误合一章,今别之。

【释】

行三军:“行”,指挥、统率。“三军”,泛指全军,大国三军。

则谁与:“与”,在一起。

暴虎冯河:“暴”,借为“搏”,徒手搏斗。“冯”,音凭,只身涉水。

临事而惧:“惧”,恐惧、惧怕。临事而惧,处事慎重也。

好谋而成:“成”,成熟。

【训译】

子路问:“先生(如果)指挥三军,那会和谁在一起?”

先生说:“徒手搏虎、徒身渡河,死了也不后悔的,我不和他在一起。如果一定(要有),那就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熟的了。”

【章旨】

此章明孔子反对匹夫之勇,主张临事谨慎。子路好为匹夫之勇而不知谋,孔子借机批评教育之。临事而惧,是惧事不成,不敢大意。子路做事大意,不成熟,故孔子如此说。

十二

7·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释】

富而可求:“富”,富裕。“而”,犹若,假设之词。“求”,求得。

执鞭之士:为君主驱避行人、开道之人,贱职。

【训译】

先生说:“如果可以致富,即使是拿着鞭子开路的工作我也做;如果不能致富,(就)做我自己喜欢做的。”

【章旨】

此章明孔子的致富观。致富不分职业,颇有现代人意识,与后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思想不同。

十三

7·13子之所慎:斋、战、疾。

【校】

按:“斋”旧作“齐”,古借字,从敦煌唐写本及《释文》旧本改。

【释】

慎:谨慎、不大意。

斋:斋戒,祭祀前沐浴以整洁身心。

战:战斗、交战。

疾:疾病。

【训译】

先生所谨慎的(是):斋戒、战斗、疾病。

【章旨】

此章教人所当慎。斋戒关乎祭祀神灵,故慎;战斗关乎性命,故慎;疾病亦关乎健康,故慎。

十四

7·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释】

《韶》:乐曲名,相传为虞舜所遗。

三月不知肉味:“三月”,言其久。“不知肉味”,为《韶》乐所陶醉也。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图”,想也。“为乐”,作为音乐。“斯”,此也。

【训译】

先生在齐国听了《韶》乐,三个月吃不出肉味。(他)说:“想不到作为音乐能达到这种境界!”

【章旨】

此章赞《韶》乐之美,亦反映孔子的音乐欣赏水平。言“闻”,知其所欣赏者为乐曲。

十五

7·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子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校】

子曰古之贤人也,“子”字旧脱,从皇本、正平本及敦煌诸唐写本补。

【释】

夫子为卫君乎:“为”,借为“与”,赞许、帮助。后“不为”同。“卫君”,指卫出公辄,卫灵公之孙。灵公太子蒯聩因得罪夫人南子而奔晋,其子辄即位为卫君。晋人送太子蒯聩归国,出公派兵抵御,是与父争国,故冉有问。

伯夷、叔齐:商末周初孤竹国君之二子,兄弟让国而逃,后皆饿死。

【训译】

冉有问(站在门外的子贡):“老先生帮助卫君吗?”

子贡说:“好吧,我进去问他。”

(子贡)进门,问道:“伯夷和叔齐是怎样的人?”

先生说:“是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他们没有当国君,)怨悔吗?”

(先生)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怨悔什么?”

(子贡)出了门,(对冉有)说:“老先生不帮助。”

【章旨】

此章赞伯夷、叔齐。伯夷、叔齐兄弟皆欲使对方为君,彼此相让是互相成全了对方,故曰求仁而得仁。

十六

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释】

饭疏食饮水:“饭”,吃。“疏食”,粗饭。“水”,生水、凉水。

肱:音公,上臂。

不义:不正当。

如浮云:形容轻飘。

【训译】

先生说:“吃粗饭喝生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快乐也在其中了。靠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如同是(天上的)浮云。”

【章旨】

此章教人知义。虽饭疏食饮水,曲肱为枕,过艰苦生活,但无不义之行,故乐在其中。

十七

7·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

【校】

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亦”旧作“易”,读“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从定州简本及《释文》所录《鲁论》改。

【释】

加我数年:“加”,增加。

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学”,读书学习。旧读“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有不可通者三:一,《易》非防过之书,学之安可以无大过?二,言加我数年而学,是当时尚未学,安知其可以使人无大过?三,言学而后可以无大过矣,则学之前已有大过,与孔子实际不符。

【训译】

先生说:“(即使)加我几岁,到五十岁开始学习,(一生)也可以不犯大错误了。”

【章旨】

此章劝学,言为学不分早晚。或有弟子以年纪大不愿读书学习,故孔子以此言劝说之,言读书学习对人有益,不论年纪大小。此孔子五十岁以前所言,故曰加我数岁。旧有孔子五十学《易》之说,皆从此章误出。

十八

7·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释】

雅言:正言,犹今所谓普通话、标准话。

执礼:“执”,掌也。执礼,主持礼仪。按:旧以“《诗》《书》执礼”连读,非。

【训译】

先生用标准话读的,是《诗经》和《尚书》;主持礼仪,都用标准话。

【章旨】

此章劝人讲雅言——标准话。孔子读《诗》、《书》和主持礼仪用雅言,可知其日常生活用方言。当时传世真正可诵读的文献,唯有《诗》、《书》,故以雅言读之。

十九

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本书收入曾国藩家书126封,都是他在为官从政、操持防务,或奔走于驿道水路上的亲笔所书。既阐述伦理纲常,又慨叹人生艰辛,还劝勉后人精进,表达心事衷曲,言之凿凿,情意绵绵,实为后辈修身育人、捧读不倦之佳作。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热门推荐
  • 寒情王爷的鬼面医妃

    寒情王爷的鬼面医妃

    五岁之前,她只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五岁之后,在亲眼看到父母在自己面前被人杀害以后,她成了无血无泪的人花费了二十年时间,她报了父母的仇,然后自己也举枪自尽了醒来之后,她发现自己穿越了成了一个一动也不能动的婴儿还有一个让她震惊的消息就是她的身份一个被人陷害的一国公主但是她却并不想回去四周都是恐怖的狼叫声就在她以为自己要死的时候,她被一个怪老头抱回了一个林子后来她才知道这个老头就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神医‘风老子’可是她只叫他‘疯老头’然后她开始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后来的二十年间,她最常听到老头一句话就是:“风无情,你这个死小孩怎么就这么冷血无情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毒妾当道

    重生毒妾当道

    被亲生父母和妹妹背叛,再被他们连同负心丈夫一同杀害的沈凉却没能死成而是重生在了被婆婆杀子夺命,同样肩负滔天仇恨的侯府二房奶奶周珺琬的身上上一世,她枉命在那些所谓的“爱人”和“亲人”手上,死不瞑目。这一世,她发誓,再不相信任何一个人!她毒阉夫主,唬弄婆婆,笑面如花的将所有人玩弄于鼓掌之间!她报复亲人,折磨爱人,言笑晏晏的冷视他们摇尾乞怜誓要让那些亏欠她们的人知道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算天不报,也有她来报却没想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冥冥中自有天意,上苍终未将她遗忘!片段一:漆黑的夜,她任他大手卡着纤颈,毫无惧色:“敌人的敌人虽未必能成为朋友,却能成为盟友!暂以结盟,何如?”他冷然睨她,薄唇轻启:“成交!”片段二:菡苋池边,她任他轻挑下巴,内心挣扎:“我的全部存在价值便是复仇,何况我是你弟弟的女人,你难道想混乱纲常?”他长眉微扬,似笑非笑:“有何不可!”片段三:为了复仇,她变得连自己都快不认识自己,“我心如蛇蝎,连无辜小儿都不放过,我若死,地狱便是归处,你又何苦?”他拥她入怀,以唇封缄:“上天入地,不离不弃!”
  • 九战幽冥

    九战幽冥

    凤尾镇,在几百年前曾是一个极度繁华的小镇,在凤尾镇曾出现了不少英雄人物,凤尾镇是一个出英雄的地方。
  • 反科学研究部

    反科学研究部

    曹依从学生时代一直到工作年纪的事,在校园时,曹依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部门,名曰:反科学研究部。与部长王辉产生了恋情,直到她死去。
  • 总裁的天价娇妻

    总裁的天价娇妻

    她是一个即将出国的小太妹,他是一个呼风唤雨的总裁,原本,两个不可能有交集的一男一女,却阴差阳错的一夜缠绵。野性的他贯穿了她甜美的身体,给了她满身的暧昧红痕。火辣的她给了他一记狠拳将他揍晕,一顿暴打后,只留给了他一件遮羞的小内裤。她穿走了他的衣服,掰碎了他的银行卡,拿走了他的现金,藏起了他的手机,挥挥手,潇洒出国。他昏迷间,只记得一双诱人的黑眸,他一直不忘寻找这个令他出尽了丑态的女人。八年后,他被一个国际长途打断了婚礼,那边的人告诉他,他的妻子和儿子出了事,希望他马上赶过去。婚礼取消,他带回来一个只有五岁智商的女人,还有一个七岁的天才儿子。从此,他的生活乱了套:他正在开会,物业打来电话:淳于先生,你家的衣物间起火,你太太哭个不停……他帮儿子洗澡,她撅嘴:爸爸,你偏心,我要你也给我洗澡……他去参加酒会,她偷偷跟随:爸爸,你怎么跟坏女人跳舞……有一天,她恢复了记忆,他松了一口气,以为可以摆脱了……她带着孩子离家出走,找不到她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生活已经变了味……再次相见,她已经变得冷漠而又高贵:淳于先生,我们认识吗?追妻的路,坎坷而又艰辛……孔令翊:萤萤,相信我,我会给你想要的幸福……“孔先生,你能像我爸爸一样爱我妈妈吗?”尹成非:萤萤,我才是你最爱的人……“尹家哥哥,你确定我妈妈最爱的是你?”
  • 最近的花朵最香(原创经典作品)

    最近的花朵最香(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陕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雨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抱怨,早巳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有病不治,病情势必会恶化,最终让人在抱怨的轮回中陷入痛苦的深渊。寻找抱怨原因,追本溯源审视自己:你在抱怨什么?你为什么会抱怨?怎样才能不抱怨?只有找到病因,积极“治疗”,你才能根治,从而在走向快乐的同时,拥抱成功。
  • 极品游侠

    极品游侠

    圣禽,魔兽,神器,国宝,仙境,秘园,此类,未被人们揭晓的事物所散发的吸引,让不少人为之向往,而“游侠”,就是探索古文明,保护稀有生物,捉拿重要嫌犯以及解决一些特殊事件的职业,三个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少年,在重重险关下通过考验,得到“游侠”职业证书后,开始了他们的冒险……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