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00000011

第11章 为政第二(2)

十四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释】

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亦指有才德、品行好之人。“周”,遍也,谓普遍团结。“比”,《说文》:“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谓与个别人私相亲密。

小人比而不周:“小人”,无才德、品格低下之人。

【训译】

先生说:“君子广泛团结而不与个别人私相亲密,小人与个别人私相亲密而不广泛团结。”

【章旨】

此章讲君子、小人处理人际关系之不同,以戒人。君子心胸开阔而无邪念,故于人一视同仁,普遍团结;小人心地狭窄,常怀邪念,故结党营私,互相勾结。

十五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校】

“惘”,旧作“罔”,改今字。《释文》云:“殆音待,依义当作‘怠’。”说近是,“殆”本字当作“怠”。

【释】

学而不思则惘:“学”,学习、读书。“思”,思考。“惘”,迷惘,不知其义。

思而不学则殆(怠):“怠”,懈怠、懒惰。旧如字释危险,非,思无危险可言。

【训译】

先生说:“只学不思就会迷惘;只思不学就会懈怠。”

【章旨】

此章教人学、思结合。只学不思则惘然不知其所云,故曰惘;只思不学至有不能明则息思,故曰怠。

十六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校】

按:一本“已”后有“矣”字,语不通,盖不知“已”用同“矣”而误增。

【释】

攻乎异端:“攻”,同“鸣鼓而攻之”之“攻”,攻击。“异端”,指与己意见不同的一方,即对方、对立面。凡物皆两端,己执一端,则异端必对方所执。

斯害也已:“斯”,副词,则、就。“害”,伤害、损害。攻击对方而对方反击,所伤害的只能是自己一方,故此“害”必指伤害自己。“也”,语助词。“已”,同“矣”。旧有释“已”为止者,于理不可通。攻击异端,害未必能止。

【训译】

先生说:“攻击对方,就会伤了自己呀!”

【章旨】

此章诫人不要轻易攻击对方。攻击对方,对方必有还击,从而使自己也受到伤害,所以应当戒备。

十七

2·17子曰:“由:诲汝,知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校】

诲汝知乎,“汝”旧作“女”,古字,今从皇本、正平本、敦煌诸唐写本改今字;“知”后旧有“之”字,当是后人所增,今从定州简本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二“为”字《荀子·君道》皆作“曰”,似胜。

是智也,“智”旧作“知”,改今字。

【释】

由:子路名。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鲁(卞)人,孔子弟子,小孔子九岁。

诲汝,知乎:“诲”,教也,此指所教,省所字。“知”,心知其义、明白、懂。旧以此四(五)字连读,释为教你知之,然“知之”似不必专门教诲,当非。

知之为(曰)知之:二“知”皆同上“知”,二“之”皆语助词。

是智也:“是”,此也。“智”,聪明。

【训译】

先生说:“仲由:(我)教你的,(你)明白吗?明白就说明白,不明白就说不明白,这才叫聪明。”

【章旨】

此章本是孔子教育子路之言,盖子路常有不懂装懂、喜欢耍小聪明的毛病,故孔子如此说。《论语》编者取此,意在“知之”以下,教人不要不懂装懂。

十八

2·18子张问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校】

子张问干禄,“问”旧误“学”,从刘开《论语补注》说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改。刘宝楠《论语正义》曰:“《史记·弟子列传》作‘问干禄’,此出《古论》。”

【释】

子张问干禄:子张,孔子弟子,姓颛孙名师,字子张,陈人,小孔子四十八岁。干,求也。“禄”,《说文》:“福也。”谓福禄、福祉。旧释俸禄,非是,言寡尤行寡悔,何得就有俸禄?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阙”,己所不知者。“疑”,己尚未明者。“其余”,谓阙、疑之余,即阙、疑以外,己所知所明者。“寡”,少也。“尤”,过错。寡过,指“言”说。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见,看也。“阙”,己所未见者。“殆”,疑也,己所疑殆者。“行”,作也。“其余”,阙、殆之余,己所已见而不疑者。“悔”,悔恨、后悔。寡悔,指“行”言。

【训译】

子章问(怎样)求福,先生说:“多听自己没听过的和自己有疑问的,谨慎地说自己听过的和自己没有疑问的,(说话)就会少过错;多看自己没见过的和自己有疑惑的,谨慎地做自己见过的和自己不疑惑的,(行动)就会少悔恨。(一旦)说话少过错、行动少悔恨,福就在里面了。”

【章旨】

此章教人慎言慎行。祸从口出,慎言则不招祸;妄为招灾,慎行则可免灾。无灾无祸,不为福乎?“其余”尚需慎,何况阙疑、阙殆?

十九

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措诸枉,则民服;举枉措诸直,则民不服。”

【校】

举直措诸枉、举枉措诸直,二“措”字旧皆作“错”,从敦煌诸唐写本改今字。

【释】

哀公:鲁哀公,名蒋,定公之子, 公元前494-476年在位,“哀”为谥。

何为则民服:“何”,如何。“为”,作也。“服”,服从、顺服。

举直措诸枉:“举”,拿起。“直”,正直者。“措”,置放。“诸”,“之于”合音。“枉”,弯、邪曲者。举直措诸枉,以直压枉,以正压邪也。

【训译】

鲁哀公问道:“怎样做就能使百姓服从?”

孔子说:“把直的拿去架到弯曲的上面,百姓就服从;把曲的拿来架到直的上面,百姓就不服从。”

【章旨】

此章讲治国服民的方法。以正压邪合乎民心,故民服。惟其前提,当是正确区分正邪直枉。

二十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校】

按:此章无误字。一本下句“临”、“敬”、“劝”前有“民”字,非。

【释】

季康子:季桓子之子季孙肥,哀公时鲁国正卿,谥“康”。执政,故问。

使民敬、忠以劝:“使”,谓欲使之。“敬”,谓敬上。“忠”,谓忠于上。“以”,连词,而。“劝”,勉力、努力。

临之以庄则敬:“临”,面对。“庄”,庄重。

孝慈则忠:“孝”,敬老。“慈”,爱幼。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举”,举用、表彰。“善”,与“不能”相对,指技艺精善之人。教,教育、批评。“不能”,不会技艺者。

【训译】

季康子问:“要让百姓敬上、忠诚而努力做事,(应当)怎么办?”

先生说:“在百姓面前态度庄重,他们就敬;孝敬老人爱护孩子,他们就忠;表彰技术好的而批评教育技术不好的,他们就会努力做事。”

【章旨】

此章讲使民敬、忠、劝的方法,今所谓领导艺术。领导者在群众面前庄重不轻佻,群众自然尊重他。“孝慈则忠”,即俗语所谓以人心换人心。举善而教不能,善、不能皆勉,故“劝”。

二十一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校】

子奚不为政,定州简本作“子何不为正也”,“正”借为“政”。

孝于惟孝,“于”旧作“乎”,从汉石经、皇本及《释文》等改,《尚书》诸本亦皆作“于”。或以“孝乎”为句,非。

奚其为为政,一本不重“为”字,非;一本句末有“也”字,亦非。

【释】

或谓孔子曰:“或”,无定代词,有人。

子奚不为政:“奚”,何也。“为政”,搞政治、从政。

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惟孝”,所当孝,指父母,与“兄弟”相对。“施”,行也。“有”,词头。“政”,国政。言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事行于国政。此语今《尚书·君陈》作“(惟尔)惟孝于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系成王赞君陈语,此孔子以意引,断章取义,实属误解《书》文。或以此语证今《尚书·君陈》晚出,不足信。

奚其为为政:“奚”,何也。“奚其”,如何、怎样。前“为”,是、算也。

【训译】

有人对先生说:“先生为什么不去搞政治?”

先生说:“《尚书》里说:‘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行于国政。’这也是搞政治。(你说)怎样才算搞政治?”

【章旨】

此章是讲孝、友与政治的关系。孔子此言,本有所指。鲁定公为昭公之弟,昭公被逐而立定公,定公不讨伐逐其兄者,孔子以为是不友于兄弟,故借《尚书》之语以讽刺定公等为政者,言为政当先有孝、友之心。《论语》编者录此语,是教为政者存孝、友之心。若能以孝、友之心施于国政、必有益于国政,所以说孝、友也是为政。

二十二

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释】

人而无信:“而”,若、如果。“信”,诚信、信用。

不知其可:“可”,可以,此指可以为政行事。讲行,故以车做比喻,否则不得比。

大车无:“大车”,驾牛载物之车。“輗”,音倪,大车辕端持衡者。大车无輗则无法连接衡,故不得行。

小车无軏:“小车”,驾马乘人之车。“靰”,音月,小车辕端持衡者。小车无靰亦无法连接衡,故不得行。

【训译】

先生说:“人若没有诚信,(就)不知道他是否可以(从政行事)了!(就好比)牛车没有輗,马车没有靰,它靠什么行呢?”

【章旨】

此章讲人不可以无信,亦就为政言。《吕氏春秋·贵信》云:“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故《周书》曰:‘允哉允哉!’以言非信则百事不满也,故信之为功大矣。”为政者无信则民不信,民不信则政事不得畅行。

二十三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欤?”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校】

十世可知欤,“欤”字旧作“也”,以音误,从定州简本(原作“与”)改。

【释】

十世:“世”,谓世代、朝代,据下文言三代可知。或以三十年为一世说之,非。“十世”,指十代之礼,据下文可知。

殷因于夏礼:“殷”,商代。“因”,沿袭。“夏”,夏代。“礼”,社会规范、礼法。

所损益:“损”,减;“益”,增也。

其或继周者:“其”,假设之词。当时周尚未亡,故有此言。“或”,有也。“继”,承其后。

【训译】

子张问:“(今后)十个朝代的礼法可以(预先)知道吗?”

先生说:“商代的礼法沿袭于夏代的礼法,它所增所减可以知道;周代的礼法沿袭于商代的礼法,它所增所减也可以知道。(所以)假如有继周而立的,即使是一百个朝代也可以知道。”

【章旨】

此章讲世代变更,礼法必有损益,但根本不可能改变。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虽皆有所损益,但可知者如君臣、父子、夫妇之礼未变,见其不可变也,故曰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此孔子根据三代实际做出的推断,不能要求其预知后代的全部社会变革。

二十四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释】

非其鬼:人死曰鬼。“非其鬼”,非自家先人。非其鬼不当祭,祭之,无非是欲巴结讨好其鬼,或向其后人献媚。旧或以“非其鬼”为非自己应祭之鬼,不确。

谄也:“谄”,谄媚、巴结。

见义不为,无勇也:“义”,宜也,即所当为之事,这里指应当挺身而出之事,故言勇。“见义勇为”成语出此。

【训译】

先生说:“不是自家的先人而祭祀他,是谄媚。见了应当挺身而出的事而不做,是没有勇气。”

【章旨】

此章是孔子对当时的两种社会现象所做的批评,教育人祭祀当祭所当祭,做事当做所当做。旧或以此章所举二事不伦,非。

同类推荐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宠妻上天:妖王的懒懒小萌妃

    宠妻上天:妖王的懒懒小萌妃

    要说宠老婆这件事,狐王南宫问天敢居第二,就没有人敢当第一了!天上地下唯吾独尊的狐王,竟然为了一个小小的人类女人苏浅浅,变成了言听计从的“妻管严”!并且扬言说:“老婆说一,本王绝不说二;老婆说往东,本王绝对不往西!”
  • 马氏诊所

    马氏诊所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重生之昭雪郡主

    重生之昭雪郡主

    她慕容昭雪是长公主之后,当今圣上的亲侄女,高傲无比。抗旨,违背了最疼爱于她的舅舅,只为嫁给那个对她说过会爱她一生一世的男人。当有朝一日,江山易主,慕容家彻底倒了;她以为她还有一个依靠,谁料,那个已成为王爷的男人,却给了她一纸休书。寻死未成,她拿着休书,身心疲惫的回到了冷家,却是换来庶母的一杯毒酒。前一世的高傲无知,愚蠢自大,使得她在临死前受尽了丫环的欺凌。老天怜她,让她得以重生,这一世,她卷土从来,步步为营,眼中闪着复仇的光芒,绝情的夫君,冷漠的父亲,狠心的庶母,另怀心思的庶哥,善妒的庶妹,欺主的丫环,她慕昭雪定不会饶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前面桃花开放

    我前面桃花开放

    粉红粉红的桃花,无边无际地在我的周围蔓延开来。这是青川本土作家李先钺关于地震题材的最新长篇《我前面桃花开放》一书的引题,也是阅读者进入该书的一个切口。随着桃花的牵引,一道山梁上的两个村庄在我们眼前次第铺展,两个民间手艺人在不停地丈量着他们脚下的土地时,也活色生香地向我们讲述着一个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故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另眼看三国

    另眼看三国

    本书包括三国时期的政治婚姻、“三让徐州”是怎么回事、话说白帝城托孤、关于“空城计”等,从新颖和现代的视角研究了名著中的诸多典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御王有术:悍妃翻墙有理

    御王有术:悍妃翻墙有理

    她本是当朝一品镇国大将军之女,叱咤沙场,谈笑覆敌。为情字,又岂会委曲求全?于是一怒休夫,款款翻墙。这厢里一脚踢开道貌岸然的世家子,转眼间便与风华绝世的豪商勾搭在一起。那厢里刚从冷傲痴心的军师府中出来,转身便纵马拦路,抢走迎亲的世子爷。世人皆说她悍妒骄纵,却唯有他懂了她那颗率性肆意的心。当风云迭起,大变突生,他与她一起携手纵横天地,登上权力巅峰。却惊觉,完美的背后,竟掩盖着近乎惨烈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