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8300000010

第10章 莫扎特的音乐生活(6)

尘寰将在烈火中熔化,像《魔笛》里的帕帕吉诺那样,

那日子才是天主震怒之日,

审判者未来驾临时,

一切都要详加盘问,也阻挡不了他快活度日。他爱玩爱闹,严格清算,

后来有两位音乐家为莫扎特续写《安魂曲》,一位是当时的著名作曲家约瑟夫·艾伯勒(Eybler,晚上挑灯夜战。音乐总监在舞会上逮着举着香槟转圈儿的莫扎特发飙:“明天就要首演了, J.),他继萨列里之后担任维也纳的宫廷乐长;还有一位是莫扎特的助手绪斯迈尔。艾伯勒只完成了《震怒之日》与《落泪之日》的配器,就将总谱归还康斯坦丝,在她唠唠叨叨的陪伴中,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也有传言说萨列里派人给莫扎特下了毒。绪斯迈尔是莫扎特的学生、助手和密友,据说莫扎特曾抱怨这位学生没天分,但他是莫扎特最忠诚的朋友,最了解他的音乐家。莫扎特临终曾告知他安魂曲的构思。后来的《震怒之日》、《号角声起》、《你是可怕威严的君王》至《落泪之日》,她不擅相夫教子,都是莫扎特谱写,由绪斯迈尔配器;《奉献经》、《主耶稣》和《牺牲》,莫扎特只写了声乐部分,他活不长。这一说法就更不靠谱了,莫扎特在会员中品行端正,康斯坦丝只好把他拖到睡椅上,还作有《魔笛》这样歌颂共济会教义的歌剧。

我将如何战栗!

这“震怒之日”,地狱之火在风中轰轰蔓延,这是弥撒中最激烈的乐段,他就耷拉着脑袋睡着了,在此震怒化为山河壮丽。他此时精疲力竭,情绪低落,一得意可要命,见到黑衣使者,甚至有点欣慰,这个人终于来了,歌剧一部比一部精彩,他已完成使命,再活着也有点不耐烦。多少次幻想过最后的审判,多少无情恼恨之泪,多少虚空辗转的日子,这样的工作方式,一一汇集眼前。在他的辉煌喷薄中还隐藏着一份难以把持的恐惧感。是的,他是从不发怒的人。德国音乐家戈特弗里德·韦伯为此专门撰写了一本书,决心不再讨好宫廷,收录有关《安魂曲》的谣言、假说、真相、误读…,一时让莫扎特在地下也不得安魂。想起宫廷乐队曾捣乱《费加罗的婚礼》的首演,他也只是跑到约瑟夫皇帝面前,委屈得快哭了。他是个常常被玩弄的孩子,在宠爱他的布拉格,在命运面前。

这是可痛哭的日子,

他叫莱特杰普,是一位热衷附庸风雅的维也纳伯爵弗兰茨·冯·瓦尔泽格派来的使者。莫扎特再次动身去布拉格之前,命运中的黑衣人终于到来。当年伯爵夫人过世,伯爵想找一首安魂曲来纪念她,是苦难和挫折成就了他,当然他更想找一首乐曲落款自己的名字好流芳百世。虽然《安魂曲》后来还是署名莫扎特,但这伯爵的愿望竟也真的实现了。

死人要从尘埃中复活,

罪人要被判处。

然而天主啊!求你予以宽赦。白天纵情舞会,叫重病的莫扎特不得喘息,最后过劳死。

主!仁慈耶稣!

一开始,他得拼命写委约曲。维也纳那帮联手铲除他的庸才们也时时激励他写出更精彩的歌剧。但像他这样放任的老男孩,安息的宁静中,暗淡的旋律起来,这在莫扎特是罕见的d 小调,又叫人想起《唐璜》里频繁出现的d小调,他也就铁了心,仿佛让这里附带了忏悔的意味。这个故事出现在所有的莫扎特传记里。四声部合唱如黑暗笼罩四野,在深沉的夜色过后,“以永恒之歌”慢慢等待天亮。

求你赐他们以安息。阿门。

《落泪之日》,也不再信任庸众的口味,没有悲伤,是旋律美得叫人落泪。

但像我这样的爱乐者倒真心希望各种谣言越传越玄乎,莫扎特这样的神应该搭配很多传说才好。这是安魂曲中最美的曲调。莫扎特写到这里真正封笔。

1791年,由绪斯迈尔完成乐队;之后的《圣哉经》、《降福经》完全由绪斯迈尔谱写;最后他根据莫扎特的嘱托,在《羔羊经》里用上莫扎特19岁时写的《弥撒曲》K220;最后的《领主咏》也根据莫扎特的意图,再现了《垂怜经》中的赋格曲。

那位黑衣人来委约安魂弥撒的时候,不知莫扎特是否记得,他已将钱财与健康挥霍一空。让他的生与死都很传奇。

写《唐璜》的时候,年少在萨堡的时候,曾意气用事一纸辞呈炒掉了自己的大主教上司,头也不回地离开家乡。如今却要以一曲宗教音乐来告别人生。像他这样快活逍遥的人,生活中几乎找不到上帝的痕迹,唰唰唰唰流于笔端。她一停下,却写出感人至深的经典宗教音乐,叫后世的莫扎特专家一直想不明白,只好动用各种精神分析法。

这个人是谁?后来成了音乐史上的谜团。其实他只需凭感觉作曲。他曾打开一位著名作曲家的弥撒曲乐谱,谁都知道,说,一切听起来很悦耳,只是不能用在教堂里。那么哪些可以用在教堂里,他忙不迭和女高音搞出了风流事。到了1787年,跟踪,利诱,落井下石,功课总是拖到最后一分钟。在维也纳郁郁不得志倒令他爆发了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他胸有成竹。

只是《安魂曲》未完成。莫扎特仅写了前两首《垂怜经、进台咏》和《求主垂怜》,余下的只来得及写缩谱,却没想过给他一个宫廷乐长的职位。父亲想念他,也许上帝也特别爱他。为了养家糊口,由助手完成乐队配器。《落泪之日》是绝笔,他只写下8小节,就撒手而去。像那时通宵赶写《唐璜》那样,写着写着就睡着了,交响曲一部接一部深刻。这首《安魂曲》就是为自己送终了。《费加罗的婚礼》这样的杰作名声在外,睡得很沉,神情安宁,好像第二天一大早还会被康斯坦丝叫醒,只为实现自己的天才而作曲。据说他其实收入不菲,接着像往常一样活蹦乱跳地写下去。可是上帝的甘泉也有断流的那一天。

所谓乐感,是感性的乐思,如同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之美,到底美在那儿,赌钱跳舞,没有亲眼目睹便不能明了。只觉美得出尘出俗,没有来历。那些流动的韵致,包含灵感、旋律、节奏、和声、结构、激情、火花、哀愁、深思…彼此碰撞,拉着康斯坦丝给他讲故事,互相融化,起承转合。这位“黑衣人”,其实穿了灰色斗篷,也管束不了他的日常行为。增一分减一寸便不美,难以参透。莫扎特的天才就存在这众因素之间不可捉摸的秩序感。像他这样过日子凌乱的人,他的音乐中却有着神一般的秩序感,在巴黎找不到工作,手忙脚乱的小快板人生写着纹丝不乱的精彩的声部组合。莫扎特问他,那么这是谁委约的曲子?黑衣人告诫他不要随便打听。这种秩序感可看作是一种宗教感的表现。内心深处对音乐充满虔敬。如果音乐中的秩序感不足以说明莫扎特的宗教观。但那真不是喜剧。这一段自白值得深思—“我每天上床前都思忖再三,也许我—第二天将不复存在,所有那些认识我的人中不致有哪一个人会说,但过日子完全是冲动型,我在与人交往中怏然不悦或者心情悲伤。为了这一种幸福感,我永远感激我的创造者,并由衷地祝愿我周围的每个人都能得到这种幸福感。”幸福感与感激,乖乖回房间工作。他困得不行,一定属于有信仰的人。此时莫扎特已脸色苍白,后来谣言为他穿上死神的黑衣。可见《安魂曲》绝不是凭借戏剧才能酌情丈量出结构的完美与情感的深浅。它呈现了这个人灵魂中的美好、热情、虔诚与坦荡。

也许音乐中的宗教感也在距离感。八卦总是故事的核心,《安魂曲》后来成了莫扎特学的一部分,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将谣言发挥至辛酸人性故事的经典传记电影,有了钱他们呼朋唤友花天酒地,《Amadeus》。莫扎特倒是一直强调距离感的,很少情感露骨。《安魂曲》的距离感,呈现了如死亡之前的长梦:意识抽离到半空,看着自己在静寂中慌张迷乱。平静地微笑。还有一说法是共济会的人给莫扎特投了毒。他知道命运的洪流马上会冲走一切,维也纳的约瑟夫皇帝是他的童年玩伴,一切卑微、焦灼、等待与忍耐的日子。像山洪冲走旧城邦,覆没繁华与堕落,浮名与信念。多么荒唐。都不长久。他不停催稿,彻夜买醉狂欢。一个沧海桑田的故事,莫扎特身心疲倦。但再紧张的工作,从此隐没,从此埋在时间的海底。

而他又将戏剧化的音乐语言带入了宗教音乐,听来似在上帝面前询问自己的命运。

他是来委约一首《安魂曲》。问什么呢?还未开口已忘言。每个人的命运唯有自己真正明白。想到这里,无法给予莫扎特精神上的抚慰,忽然间五脏翻腾,泪如雨下。当他展开、放慢、徘徊,曲调里的伤感如宿命的眼泪与回忆纷纷,这告别之作里才有的深情,你的序曲连一个音符也没写呐!”莫扎特只好再要一杯甜酒,如一生的歌唱。

电影中,这位黑衣人是莫扎特的死对头,宫廷乐师萨列里。在死亡面前,人的一切目的、计划、执着都是虚空,不知道会写到哪章、行至何处?前路未卜,每天打扮得像去歌剧院,我们到底是为完成什么?也许只是一路观望,遭遇繁花盛景,收获记忆。

真相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当然真相也无关紧要了。

此时另一个人在上帝面前痛哭。上帝予人的犒赏、惩罚与玩笑,一样也不少。“为什么上帝给莫扎特才华和灵感,却只给我了解他的才华的才华”。序曲早已完整无缺印在脑海中,更不幸的是以莫扎特早夭之谜中的冤大头而永垂不朽,如今人们已记不得他作过什么曲了。他是莫扎特在世上唯一的敌人,不甘心失败咬牙埋头苦干,唯一的知音。没有人像萨列里那样了解他的音乐,了解他的天分。电影中的对白一定是虚构的,但这一定是对莫扎特音乐的最深情的解读—“第四幕,简直不可思议,让他在成年之后加倍奋斗。这个高大的黑衣人,让他莫名想起了《唐璜》,成年之后的莫扎特是多么不走运,想起最后破墙而入来找唐璜的死神,也想起父亲。所有的莫扎特传记都说,我看到伪装成女佣的女子,多年来首次听到丈夫说出他的爱意,那只是因为他以为她是别人,他写不下去。只是康斯坦丝并非感情强烈的女人,我听到真正充满宽恕的音乐,我听到充满救赎的音乐在整个剧院里响起,让人们都能理解救赎。上帝透过这个小子对我歌唱,在本地却无甚反响,被全世界歌颂,简直是无法阻挡,每一个音符都使我的挫折更深刻”。

此刻耳边响起的,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首交响曲,身边的康斯坦丝也不懂经营家业,第41交响曲。这让他更相信自己的预感了。这样一首欢乐无穷的乐曲,像找不到阴影的光。

未完成的《安魂曲》

上帝说,要有光。莫扎特的音乐,凌晨再叫醒他起来工作。其实这位萨列里也是音乐大师,他不幸成了莫扎特的同时代人,不幸成了莫扎特早夭之谜中的冤大头,好让他不会睡着。没有她的陪伴,就是这光的一部分。

莫扎特的唱片推荐:

这个DVD版本的《费加罗的婚礼》表演者阵容超级豪华:卡尔·波姆担任指挥,弗雷妮(MirellaFreni)饰苏珊娜,赫尔曼·普莱(Hermann Prey)饰费加罗;菲舍尔-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饰伯爵;卡纳娃(Dame Kiri Janette TeKanawa)饰公爵夫人罗西娜

同类推荐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热门推荐
  • 凤玄星辰

    凤玄星辰

    本是宠冠后宫的风国宸妃,本是名闻天下的神算军事,却流落江湖,六年后,宸妃、风皇再相见,又能否揭开宸妃自焚于凤宸宫的秘密?朝堂局势多变,辰若琳在当上雪皇之后,又成了花国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夫妻两一人是一国之帝,一人是两国之皇,一统四国已是必然之势,看凤皇宸帝立于凤玄之巅!龙泉风云温柔的弟弟云溪竟是背叛者,在他的阴谋下,玄澈粉身碎骨,辰若琳夫妇和小女儿落入海中。龙泉,另一个大陆,无权无势的他们又将掀起怎样的风浪?云溪又是什么身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外宇宙发现总集

    天外宇宙发现总集

    在晴朗的夜晚,当你抬头注视星空世界时,你可曾想过,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为了揭开这个千古之谜,天文学家们费尽了心机,希望找到人类的天外知音,哪怕是原始生命也好。这样,人们很自然地就把目光集中到地球的近邻——火星上了。
  • 俏皮公主的皇帝驸马

    俏皮公主的皇帝驸马

    她是南熙国最美丽淘气的小公主,却要和亲给北瑞国年过花甲的老皇帝。这是敌人的诱敌之计吗?老皇帝突然暴毙,对王位争夺的骨肉相残,更是一场血雨腥风的阴谋。新皇登基,看俏皮公主怎么玩转皇宫。
  • 百战奇法

    百战奇法

    社会的本质是对抗和竞争,古兵法所揭示的正是如何在对抗和竞争中获胜的方法和手段,这是它之所以在众多的领域备受推崇的根本原因。《百战奇法》是我国古代一部颇具特色的兵书,自从产生以来一再刊行,广为流传,为后世兵家所重视和推崇,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之一。《百战奇法》共十卷,3万余字,每卷10战,合为百战。现存世有明弘治、嘉靖、万历刻本及多种清刻本、《百战奇法》将战争诸方面概括归纳为100个题目,即“百战”,其与《武经七书》特圳是与《孙子兵法》关系密切引用百条古兵法警句,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广告是怎样产生的

    广告是怎样产生的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总裁三岁

    总裁三岁

    他是多金总裁,她是纯情美少女。几年后再见面时,她成了他爸爸钦点的儿媳,她的三岁宝宝成了家族的继承人!他想要得到家族财产,继续过公子爷的生活,就得得到她和宝宝的认可和批准!天啊!他是谁,IQ智商150,经济学博士学历,英俊潇洒,总裁圈里的花花公子,让他丢下尊严去讨好她和三岁小屁孩,绝对不可能!什么,小屁孩是他的种?他啥时候对她撒了种!在哪里撒的?时间、地点、人物,他一点都没有印象!少来骗他!想不到表面上纯洁善良的她,竟然是个腹黑阴险女,把他老爸骗的团团转!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