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不生气并不难。心理医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最佳功能状态,那么这个人的内脏及内分泌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处于平衡状态,使整个机体协调、充满活力,身体自然也健康。
在生活的不幸面前,应保持冷静的思考和稳定的情绪,遇事冷静、客观地做出分析和判断。
要多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如书法、绘画、集邮、养花、下棋、听音乐、跳舞、打太极拳等,从事这些活动,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医疗上的根除并不困难,困难是乐于无保留地消除精神上沉重的债务。难以宽恕自己是因为我们往往从自我谴责中寻找一种安全感,通过保护自己的伤口获得一种反常的病态的乐趣。只要谴责他人,我们就会产生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自我谴责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虚幻的满足。
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遇事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不要好胜逞能而去做力不从心的事。
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动辄发火,愤怒要克制,怨恨要消除。在面部整容手术中,没有部分的、试验性的或折中的治疗手段,疤痕组织必须完全地根除,伤口才能彻底地愈合,对伤口要给予特殊保护,以确保面容的每一个细胞都得到恢复,使脸部像受伤前一样。
快乐就在你的身边,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让自己过得不舒心。
愤怒会让你的快乐烟消云散
当你觉得那些糟糕的事情让你心情不佳时,会不会觉得生气才是最佳的发泄方式呢?而且也已经习惯这种方法了呢?可是动不动就生气还会导致一个直接的后果,那就是——它会损害你的健康!
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烦恼。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何苦要气?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它时,它便会消散了。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想想看,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人遇到不顺心的事会这样说呢?你也是这样爱生气、容易暴怒的人吗?是不是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甚至气得脸红脖子粗、全身发抖呢?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为研究生气对人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把一只玻璃试管插在有冰有水的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结果发现:同一个人,当他心平气和时,所呼出的气变成水后,尤其是我们对过失的自我谴责和反省,澄清透明,毫无杂色;悲痛时的“气水”有白色沉淀;悔恨时有淡绿色沉淀;生气时则有紫色沉淀。爱尔玛把人生气时的“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只过了几分钟,大白鼠就死了。他进而分析认为:如果一个人生气10分钟,其所耗费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人生气时,很难保持心理平衡,这时体内还会分泌出带有毒素的物质,对健康不利。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发行的《循环》杂志中指出,暴躁易怒的人心脏病发作或是突然暴毙的几率,比冷静、不易生气的人高着两倍以上。
由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家阿恩沃尔夫·西格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101名男性和95名女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44名已经确诊有心脏病的人和99名没有得心脏病的人。研究包括测量每个人在运动之后心脏的血流量。
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统治欲和性情平和的人相比,有统治欲的人得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47%,易怒的人得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27%。
研究还发现,不擅于表达自己愤怒的女性,更容易得心脏病。而倾向于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气愤的男性,也更容易得心脏病。这就说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他们经常发怒,便容易得心脏病。
研究人员同时表示:这项研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因为如果长期处于情绪不佳、易动怒的情形之下,对于身体健康,更是有绝对性的负面影响。
虽然本研究并没有明确指出高血压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但可以确定的是:血压正常而容易生气的人,他们罹患心脏病的几率比其他人高,相对地也增加了危险性。
中国传统医学也认为生气有损健康。《黄帝内经》也明言告诫:“怒伤肝。”肝在生理功能上的作用举足轻重,不仅能分泌胆汁,调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而且有解毒、造血和凝血的作用。
怒伤脑。气愤之极,可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往往做出鲁莽或过激举动,反常行为又形成对大脑中枢的恶劣刺激,气血上冲,还会导致脑溢血。
怒伤神。生气时由于心情不能平静,难以入睡,致使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怒伤肤。经常生闷气会让你颜面憔悴、双眼浮肿、皱纹多生。
怒伤内分泌。生闷气可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伤心气愤时心跳加快,出现心慌、胸闷的异常表现,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怒伤肺。生气时的人呼吸急促,可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危害肺的健康。
怒伤肾。经常生气的人,可使肾气不畅,易致闭尿或尿失禁。
怒伤胃。气懑之时,不思饮食,久之必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看来,为一点点小事生气,代价也太大了吧?
看完这些医学常识后,原本正在生气的您气消了还是想继续生气呢?如果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建议您,该收敛收敛自己脾气了!
夕阳如金,皎月如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哪里还有时间去气呢?
嫉妒只能让你得到短暂的快感
培根说:“嫉妒能使人得到短暂的快感,也能使不幸更辛酸。”嫉妒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它认为别人往前走就是自身的后退,于是敬畏、屈辱、自卑、恼怒之情便纷至沓来,撕咬着人的心。这当然是难以忍受的。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寻出对方的短处来。实在寻不出来时,就想办法造个谣,拼着命把别人拉下来,因而心胸狭窄之人必然是自己长进了,就不允许别人长进;自己不长进,尤其不允许别人长进。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成就伟大事业,是更有意义的。当一个人下决心接受截肢手术时,便尽量低估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或者用怀疑别人动机、诬蔑别人伪善的办法,来剥夺别人可敬佩的成就。于是,因嫉妒而产生的种种心态便表现出来:或消极沉沦,萎靡不振;或咬牙切齿,恼羞成怒;或铤而走险,害人毁己。嫉妒比坟墓更残酷。
巴鲁克说:“不要嫉妒。最好的办法是假定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记住,一旦你有了妒忌,也就是承认自己不如别人。他一定不再把他的残肢视为值得保留的躯体的一部分,而是把它当做多余的、对生存形成威胁的、必须舍弃的废物。你要超越别人,首先你得超越自身。波普曾经说过:“对心胸卑鄙的人来说,他是嫉妒的奴隶;对有学问、有气质的人来说,嫉妒却化为竞争心。”坚信别人的优秀并不妨碍自己的前进,相反,却给自己提供了一个竞争对手,一个榜样,能给你前所未有的动力。事实上,每一个真正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
不同的嫉妒心理有不同的嫉妒内容,但主要是在四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是名誉、地位、钱财、爱情。有的还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笼统内容,即只要是别人所有的,都在其嫉妒之内。
以下为具体特征:
(1)明显的对抗性。古希腊斯葛多派的哲学家认为:“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
嫉妒心理的对抗特征具有明显的攻击性,其攻击目的在于颠倒被攻击者的形象。甚至本来关系密切,由于嫉妒使道德天平倾斜。往往不看别人的优点、长处,而总是挑剔别人的毛病,甚至不惜颠倒黑白,弄虚作假。
(2)明确的指向性。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往往产生于同一时代、同一部门的同一水平的人中间,主要是因为嫉妒心理是一种以极端自私为核心的绝对平均主义者。因为曾经“平起平坐”过,或是曾经“不如自己”过,如今成了“能干”者,使嫉妒者产生抵触和对抗。
(3)不断发展的发泄性。一般说来,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为外,绝大多数的嫉妒心理都伴随着发泄性行为。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言语上的冷嘲热讽;一种是行为上的冷淡,疏远被嫉妒者;一种是具体行为,或是攻击性强的行为。
(4)不易察觉的伪装性。由于社会道德的威力,嫉妒心理被大多数人所不齿,使嫉妒心理一般都不愿直接地表露出来,千方百计地伪装,企图使人不易察觉。如本来是嫉妒某人的某一方面,却不敢直言,故意拐弯抹角地从另一方面进行指责或攻击。
性格决定成败,快乐改变命运
机遇面前不是人人平等,有好的性格才会有好机遇。无数的事实证明,同等条件下,机会往往属于那些性格好,勤奋好学、努力上进和人缘好的人。
两个人有着同样的社会背景,同样的家庭环境,同样的生活际遇,同样的智商,但最后,一个人成功了,而另一个人却失败了,为什么?这就是两种性格,两种命运。一个人的行为受性格而不仅仅是智力的影响和左右,而一个人的行为又极大地决定着他能否取得成功。班级里最聪明的孩子不一定是最可能获得成功的人,因为他们往往不会注意周围人的性格特征,这样也导致了他们不会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以便最大限度地自我发挥。一流的推销商、教师、大夫、心理专家、经理、律师、政治家,他们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和解读自己与别人的性格。
一个喜欢淘气的男孩,他的父亲有一个养鸡场。有一天,他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去,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巢里偷了一只鹰蛋,带回养鸡场,过失,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一起,让母鸡来孵。小鹰就在一群小鸡里出生、长大,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除了是小鸡外还会是什么。起初它很满足,过着和鸡一样的生活。但是,当它逐渐长大的时候,它发现了与伙伴们的不同。它内心里有一种奇特不安的感觉,它想:“我一定不是一只鸡!”但是,它一直没有采取行动。直到有一天,当小鹰看到一只老鹰翱翔在养鸡场的上空时,它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双翼有一股奇异的力量,感觉到胸膛里的心正猛烈地跳着。它抬头看着老鹰,一种想法出现在心中:“养鸡场不是我呆的地方,我要像它一样飞在蓝天上。”它展开双翅,虽然它从来没有飞过,但它内心有着飞翔的力量和天性。终于,它先飞到一座矮山顶上,又飞到更高的山顶上,最后冲上蓝天,到达了高山的顶峰。它终于证实,自己是一只鹰!
也许你会说:“我已经懂你的意思了。但是,它本来就是鹰,不是鸡,它才能够飞翔。而我,本来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因此,我从来没有期望过自己能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来。”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你从来没有期望过自己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来!这是事实,而且,这是问题严重的地方,那就是我们只把自己定在自我期望的范围以内。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危机,只要你认为你行,你就能够处理和解决这些困难或危机。对你的能力抱着肯定的想法,就能发挥出积极的力量,并且因此产生有效的行动,直至引导你走向成功。
快乐须不纠结于一时的得失。快乐还须不被一时的窘境所围困。乐观豁达的性格会帮你突出重围,直面并战胜它。
乔博士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专栏作家与心理学家。他说:“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人格的核心。它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学习、成长与变化的能力、选择朋友、配偶与职业等。坚强的积极的自我形象,是成功最坚实的基础。”
他还说:“虽然命运也跟我开了太多的玩笑,比如父亲遭遇车祸受伤,比如高考失误让我有坠入谷底的痛楚……但玩笑之后,我更懂得珍惜青春与生命,学会笑对人生中的不幸和苦难。因此有个曾供职于《东方》文化周刊的编辑说我是个‘强者’,‘强者’我不敢当,但我还算是个足够坚强的人。”
无论多少压力冲向自己,你都应时时告诫自己:“不能够停止飞翔,在飞翔的过程中,我要渐渐学会用喙自己梳羽毛,自己舔伤口。”
你如果希望自己变成更自信的人,你不妨经常告诫自己: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好的!当你脑海中重复想象自己最有自信的时候,你可能会看到画面,听到声音。没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变得很有自信,你的行为也都会配合着你的思想去行动。你的思想改变,行为就会改变。
幸福是无法靠近虚荣、贪欲的人,它也讨厌活在虚伪的世界里。幽默是快乐的催化剂,想要幸福要保持一颗童心。不乐观,没有一颗欢喜心,它就会远离你。快乐没有条件,没有理由,它至真至情地发自你的内心。
快乐是一种习惯,它让你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可使一个人不受外在情况的支配。遇到悲哀的情景与逆境,只要我们不在不幸事件之上再加入自怜、懊悔与不顺的情绪,那么我们纵使不会感到完全快乐,也能多少感觉到一些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