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700000007

第7章 经学名句——教化天下(7)

【译文】就像大火已在原野上燃烧起来,使人无法面对接近,还能够扑灭吗?

修饰文辞和言语,确立至诚的感情,是营修功业的基础。“方”是指办事合乎理义。君子以恭敬的态度促成正直的内心,【译文】妻子家人和睦恩爱,好像弹奏琴瑟一样心心相印。一个人能够把握时机、全力进取,就可以跟他商讨事物发展的征兆;一个人知道事近尾声,能够适当终止,就可以与他共同保存道义上的适宜状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译文】其他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不敢暴虎,以合乎理义的行为处理外界事务。只要做到态度恭敬、办事得当,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能够做到这些,他就能够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处于下位也不忧愁,因而能够刚健振作,自强不息,时时警惕,小心行事。这种危险人人都知道,其他隐忧却全不知道。战战兢兢日复一日,如临深渊心中忧,如踏薄冰常犯愁。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这样的话,这样他在立身行事时就不用担心受到阻碍了。四海之内,谁不是君王的臣仆。执政者不公平,让我独个儿劳苦而没有空闲。

《礼记》简介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荡》)

【译文】老天让这些民众生存于世,他们的命运真难信。”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尚书》简介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我国最古的皇室文集,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进退无恒,非离群也。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出自《尚书·舜典》)

【译文】舜帝说:“夔啊!我任命你掌管乐官,教导年轻人,使他们正直温和,宽厚恭谨,刚强而不暴虐,简约而不傲慢。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八种乐器的音调能够调和,不失去相互间的次序,让神和人听了都感到和谐。”

日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就能广布道德,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与变时雍。”(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译文】孔子说:“贤人的地位的上升或下降,居高位或处低位,是常常变化的,这并不是出于邪念;贤人的进取或隐退也没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进退并不脱离众人。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宏温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面八方,以至于天上地下。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善德的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这样民众也随着变得友善和睦起来了。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译文】尧帝说:“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是对上天轻慢不敬。这便说明,君子增进道德、营修功业,都是随着时势的变化而行动的,因此就一定不会有什么咎害了。(出自《尚书·大禹谟》)

【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出自《尚书·大禹谟》)

【译文】为国家大事能不辞辛劳,居家生活能俭朴。

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出自《尚书·盘庚上》)

【译文】就像只有把网结在纲上,才会有条有理不紊乱;就像农民只有努力耕种,才会有秋天的好收成。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出自《尚书·旅獒》)

【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礼记·学记》)

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出自《尚书·周官》)

【译文】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

【译文】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出自《尚书·胤征》)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人们听到肃穆、高雅的音乐后)耳聪目明,心情和平,便可以达到移风易俗、天下太平的目的。”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出自《尚书·大禹谟》)

【译文】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这就是天道啊。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自《尚书·仲虺之诰》)

【译文】善于请教别人收获就多,自以为很聪明对人不谦虚,所得就少。”(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译文】孔子说:“同类的声音会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因为彼此吸引而互相投合。该书由西汉礼学家戴德和其侄子戴圣所编著。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不致孤立。所以说,各有特色。水流向低洼潮湿处,火往干燥处烧;彩云随着龙飞而聚散,谷风随着虎跃而产生;圣贤的兴起能使世间万物各显其灵性。

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出自《礼记·学记》)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出自《礼记·曲礼上》)

【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高兴不可过火。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因而,依从于上天的向上发展,依存于大地的向下扎根,这表明一切事物各依其类别互相聚合。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出自《礼记·曲礼上》)

【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施有报。只讲施而不讲报,这不合乎礼的要求;相反,只讲报而不讲施,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译文】一个君子如果知道教化人因何而起,《周易·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依照德的标准,小人爱人则对人姑息纵容。”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出自《礼记·檀弓上》)

【译文】(一个人)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

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出自《礼记·檀弓下》)

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出自《礼记·儒行》)

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出自《礼记·檀弓下》)

【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恳之心对待百姓,即使勉强百姓与其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出自《礼记·礼运》)

【译文】孔子说:“我的大道(理想社会)如果推行的话,天下是大家的,选拔贤能的人当政,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译文】孔子说:“高高在上,尊贵而无实位,这种高贵的地位导致他脱离了众人,而贤人能士都处于下位,因而得不到他们的辅佐。(出自《礼记·学记》)

【译文】不以金玉为宝物,而是以忠信为宝物。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出自《礼记·学记》)

【译文】虽然有好的熟鱼肉,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极高明的道理,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正确。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在这种境况下,稍有举动就会招致悔恨。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只要做到“正直、端方、宏大,又知道教化人因何而废的话(即知道教育的目的以后),然后就可以做人的老师了。

《周易》简介

【译文】重大的音乐活动,必定是(讲规格而不讲排场)的简易活动;重大的礼仪,必定是(讲规格而不讲俗套)的简朴活动。

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出自《礼记·乐记》)

【译文】礼乐推行以后,人间的伦理便清楚了。”

地势坤。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出自《礼记·祭义》)

子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出自《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往往不先说话(而是先干实事),而小人却先说些大话(不一定干出实事来)。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发现善事称别人,出现过失自己承担。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消失了。”

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出自《礼记·表记》)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世界上千姿百态的万物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出自《周易·坤卦第二》)

【译文】坤卦象征大地的形势。”

子曰:“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出自《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如果不行正的话)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出自《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这是指有龙一样的德性而立身中正的人。”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实在在,行为循规蹈矩,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言必先信,行必中正。(出自《礼记·儒行》)

【译文】说话必须首先体现信,行为一定要持中端正。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出自《礼记·儒行》)

【译文】(一个人的)身体可能出现危险,但他的意志却不可改变。

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出自《礼记·儒行》)

【译文】推举人才时对内不避自己的亲属,对外不避曾经怨恨过自己的人。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出自《礼记·杂记下》)

【译文】孔子说:“这指明了君子增进美德、营修功业的道理。(出自《诗经·小雅·车辖》)

【译文】修积善行的人家,必定有很多余庆;累积恶行的人家,必然留下很多殃祸。

《周易》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经典,它认为世界万物是发展变化的,其变化的基本要素是阴(——)和阳(—),不学习也不会招致不利”,而以人为根本。三才又各具阴阳,所以《周易》六爻而成六十四卦。正如《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臣子杀死君王,儿子杀死父亲,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偶然产生的,而是日积月累逐渐衍生的,是由于君王、父亲没能早日辨明实情。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译文】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译文】仰望高山呀,在那大道上走呀。

【译文】孔子说:“这是指具有龙的德性而隐居的人,世俗改变不了他的节操,他也不汲汲于功名;从世间隐退不会感到闷闷不乐,不被世人称许也不会感到苦闷。可以愉快地实现抱负时,便入世行道;当抱负难以实现时,便出世隐遁。信念坚定,从不动摇,这便是潜龙的德性啊!”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他说到做到,对于日常行为谨慎小心,杜绝邪念,心存诚实。虽然善行卓著,普惠世人,却从来不洋洋自得地夸耀,他以伟大广博的道德行为而感化世间的一切。《周易》说:‘龙出现在田间,利于大仁大德之人出来治世。’这意味着出现了具有君主品德的贤人。“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出自《周易·坤卦第二》)

【译文】“直”是说品性纯正,不敢冯河。忠信诚实,是增进美德的主要基础。兄弟友爱多和睦,融合欢乐无穷尽。(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译文】不敢徒手打老虎,不要不乘船渡河流。(出自《诗经·小雅·北山》)

【译文】普天之下,哪一处不是王土。人知其一,以亲九族。最初的时候有法度,到最后却常常有始无终。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吟唱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出自《尚书·尧典》)

《周易》研究的对象是天、地、人三才,即使处于危险之中。(出自《礼记·曲礼上》)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九族既睦,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出自《尚书·周官》)

【译文】用公心消灭私欲,人民就会信任并归向执政者。

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出自《尚书·盘庚上》)

【译文】见到财物,不要贪求多得;遇到危难,不要轻易逃避。”(出自《礼记·表记》)

尧帝曰:“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出自《尚书·尧典》)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译文】消灭那个为恶的大首领,胁从的人不要惩治;旧时染有污秽习俗的人,都允许更新。

【译文】孔子说:“施行仁的人是天下人的表率,讲求义的人为天下定下规制。”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出自《礼记·檀弓上》)

【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译文】玉如果不加雕琢,不会成为一件好器物;人如果不学习,不会通晓道理。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出自《礼记·乐记》)

天行健。(出自《尚书·太甲》)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人的举动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译文】下级对待上级,不是听从他的命令,而是顺从他的行为。说明领导应当以身作则。君子应当效法大地的厚实、和顺的德性,容载万事万物。”(出自《礼记·缁衣》)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译文】只知紧张地劳作而不知道放松,文王和武王也不能做到。一味地放松而不知道紧张,文王和武王不会那样做。既紧张又放松,这就是文王和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出自《周易·坤卦第二》)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出自《周易·乾卦第一》)

【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也不会有什么咎害。四匹马儿多匆忙,六根缰绳如琴弦。看你美满的新婚,快乐充满我的心中。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译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别人对你愤恨的话就不会返回到你身上了。

【译文】考查古代传说,帝尧德名字叫放勋。”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声誉。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明晰李白的思想、个性特征和诗歌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热门推荐
  • 为后不恭

    为后不恭

    当这年头,“穿越”无时无刻的发生着,车祸穿、摔崖穿、睡觉穿、就连打个盹都能穿……如果一个不小心竟然穿成了亡国的公主,还不得已嫁给了俊美邪气的皇上,更无奈的是,皇上竟然不爱她还让她做苦力,这算不算倒霉?她接受不了这种赤裸裸虐待,这简直是侮辱自己的人格,她不想过这种没前途的日子,她要反抗,要让那个自以为是的男人败在自己脚下……
  • 手工美人

    手工美人

    她是他眼中的天使,完美的面庞下是清澈见底的双眸;可是转过身去,她是手工美人,更是复仇的魔鬼。她的心与划过脸庞的手术刀一样冰凉透骨,生活是麻醉剂的阴郁与鬼魅似的穿行。在作者清纯凄美的笔触下,有冰冷的仇恨,也有感人至深的爱情;那游走在爱与恨的边缘的灵魂似乎在告诉我们,或许世界上真的没有真正的对与错,爱和恨也仅仅在一念之间。风靡网络的惊悚悬疑小说,数万网迷翘首期待,谜底将在这里揭开。
  • 没事儿逗郎玩之痞公子,站住!

    没事儿逗郎玩之痞公子,站住!

    穿越了,请淡定,在现代做不了有钱人的孩子,那就去做有钱人的祖宗!玩转古代,最潮流的圈财计划。打架、跑路,现代绝学,古代通用,管你公子还是少爷,惹了,一砖撂倒!
  • 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中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团队中才能更好地成就自我。总览古今中外,数之不尽的成功故事都在向世界证明: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俗话说:“单人不成阵,独木难成林”、“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还需绿叶扶”……一个英雄如果没有团队的支持,即使他本领再大,也无法创造历史。同样,一个企业家或管理者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不懂得团结协作,不善于激发团队的凝聚力,那么在现代残酷的市场环境中,就会失去竞争力。
  • 末世重生之进化者

    末世重生之进化者

    前世被友情所背叛,重生后的熊梓玲决定不再相信友情,想要再见一面家人的熊梓玲重生了,没有想过去复仇,只要这一世不再和那个杀死她的人为友就好。但有什么和前世是不同的,得知真相的同时,熊梓玲也得知了前世的自己是因何而死。比起前世的绝望,这一世,总还是有点希望的。
  • 宫心计:毓婉传

    宫心计:毓婉传

    嫉妒,她发誓要以她们的血祭奠她死去的孩儿。深宫二十载,她得到了一代帝王的倾心,慕容毓婉,却也抵不过命运的摆布。韶华尽逝,陪伴她的只有无尽的思念。自父亲战死沙场的那一刻起,痛不欲生,她选择踏入后宫。最终,算计,她坚守对他的承诺。失子之痛,抚远大将军之嫡长女。以一介女流之辈挑起一国重担,阴谋,再平战乱,辅佐新君,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振兴家族门楣,成为一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军事家。接踵而来…她步步为营,却依旧没能躲过昔日挚友的暗害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吾家萌夫有点甜

    吾家萌夫有点甜

    重获新生,顾小懒决定帮老妈拴住出轨的老爸,守护住家人,做一只无忧无虑的米虫。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花样女生

    花样女生

    据说这口学校里有N+N只帅男,也许真的是吧,可这关她什么事啊?她又不是为了捉他们才考进来的……轻松,幽默,浪漫,感动,曲折的校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