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100000033

第33章 移居美国(1)

定居普林斯顿。

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上台。作为一名犹太人,作为坚决反对纳粹反动独裁、种族歧视、穷兵黩武的和平民主人士,作为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始终受到他们的排挤和迫害。此年,爱因斯坦举家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和研究员,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直到1955年去世,晚年的22度春秋一直在美国度过。

在此之前,爱因斯坦曾两度到达美国:1921年4月2日~5月30日,为了给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创建筹集资金,爱因斯坦曾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访问美国。1930年12月11日~1931年3月4日,爱因斯坦第二次到美国访问,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讲学。他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和平、民主、自由的“新大陆”上的年轻、充满生机而且壮丽、富庶的“合众国”。

1928年1月,呼吁人权、和平、种族平等的爱因斯坦被选为“德国人权同盟”(前身为德国“新祖国同盟”)理事。1932年7月,爱因斯坦又同著名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犹太人,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通信,讨论战争的心理问题;号召德国人民起来保卫魏玛共和国,全力反对法西斯纳粹集团。1933年3月10日,爱因斯坦在帕莎第纳发表不回德国的声明,次日启程回欧洲,避居比利时。3月20日,纳粹搜查他的房屋,他发表抗议。此后,他在德国的财产被没收,著作被焚毁。9月9日,他发现有准备行刺自己的盖世太保跟踪,即星夜渡海到了英国。10月,爱因斯坦即举家迁居。1935年5月,他在百慕大正式申请永远在美国居住。1940年10月1日,他终于取得了美国国籍。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位于美国大陆东岸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市,与世界上最繁华、最大的现代化都市之一--纽约近若咫尺。普林斯顿研究所后来成为世界上顶尖的、一流的、数一数二的科研机构,但当时刚刚成立(1930年),是全美第一所供给学者研究的住宿学院。它并不附属于普林斯顿大学。

隔壁的普林斯顿大学创建于1746年,原名新泽西学院,1896年改为今名,是世界上数得上号的杰出高等学府,全世界最富有的大学之一(迄今为止已收到校友等捐赠将近100亿美元),在美国与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名校齐名,堪称“常春藤式大学”。2008年最新统计,全美排名为综合第一。校址方圆2.4平方公里,建筑独特,风景优美。校园中间,是1830年左右修建的一条著名隧道和可以划船的卡内基湖。该校图书馆藏书1200万册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校图书馆之一。

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为“让它以上帝的名义繁荣”。它是全美在录取上第二严格的大学,仅次于麻省理工学院。它主要是培养文学士与工学士,本科是其最自豪的项目,师生比例为1∶6,在全世界也不多见。数学、物理、经济学、历史和哲学是其一流专业。它录取学生不看家庭经济状况,只看各方面成绩。而且并不仅仅依靠考试分数,要看学生的能力与潜能、各种学术与非学术的兴趣,特殊技能与天资、经验、抱负和背景等因素都会纳入它的考察范围。申请期限为每年的1月2日以前。毕业的无数校友中,有若干州长、众多好莱坞明星和两位美国总统。

许多年来,爱因斯坦便一直工作、生活在这里。他既是普林斯顿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也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兼职教授,1945年名义上退休。

爱因斯坦晚年的三大表现,还是保持本色,简单生活;反对战争、专制,坚持和平、民主,并为此努力奔走;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的工作。

爱因斯坦晚年的感情生活,一是与第二任妻子爱尔莎厮守了3年,直到她1936年病逝;同时他的情人仍不少,如与纽约某妖艳舞女相好、缠绵,她为他生下了第二个私生女伊夫琳;以及近几年曝光的3次“黄昏恋”--他长年的私人秘书杜卡斯,前苏联美女间谍玛加丽塔,他的工作助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这些内容将在第三部里集中介绍。

伟人的平凡一面。

爱因斯坦成为教授及成名后,以及后来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移民美国,他是有条件过很好的物质享受的,但是他仍保留像穷学生那样简朴无华、随意恬淡、自由自在的生活。

爱因斯坦因为在科学上的成就,获得了许多奖状以及名誉博士、教授之类的授予证书。如果是一般人,就会把这些东西高高挂起来,作为炫耀的资本。可是,爱因斯坦却把以上这些东西,包括诺贝尔奖的奖状一起,乱七八糟地放在一个箱子里,看也不看一眼。爱因斯坦的助手兼朋友英费尔德说,他有时觉得爱因斯坦可能连诺贝尔奖是什么意义都不知道。据说他在得奖的那一天,脸上和平日一样平静,没有显出特别高兴或兴奋。

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科学研究所工作时,当局给了他相当高的待遇——年薪16000美元。他却说:“这么多钱,是否可以给我少一点?给我3000美元就够了。”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衣着也是不注意的,长年披着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袜子,不结领带,裤子有时既没有绑皮带也没有吊带。他和别人在黑板前讨论问题时,一面写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滑下的裤子用手拉住,这种情形确实有些滑稽。而他的头发却留得非常长,不加修饰,并且乱蓬蓬的、银白发光,看起来就像是带了电一样。这对当年“贵族学府”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来说是惊异的事情,难怪他们要希望上帝叫他把头发剪掉。

爱因斯坦是很节俭的人,他在计算的纸上是两面都写。而且,他把许多寄给他的信件的信封裁开,当作计算的草稿纸,不让它们在进了纸篓之前失掉可以再利用的价值。

爱因斯坦在外出时经常坐二、三等车,平时只吃一些简单的食物。他曾经说过:“安逸和幸福,对我来说从来就不是目的,我称这些伦理基础为猪倌的理想……”

他甚至拒绝自己被安排在上流社会中,而居于与众不同的地位。对社会上对他的特殊照顾,他只感到疑惑与愤怒。

1931年,卓别林导演并主演的电影《城市之光》首映时,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夫妇前来捧场。看着成千上万的观众,爱翁表现出一贯的纳闷,而旁边的卓别林看上去心情似乎很愉快。那天他特意刮了胡子,让爱翁看着有点不习惯,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松乱的胡子,松了口气。

卓别林说:“这些人为我欢呼,是因为每个人都对我了如指掌;这些人为您欢呼,是因为没人能弄懂您。”人类最具智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头雾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什么也不是。”电影界的喜剧泰斗撇着嘴笑道。卓别林后来说:“在电影的最后一刻,我发现爱因斯坦在擦拭眼泪,这更深一步证明:科学家都是不可治愈的感情动物。”

此后爱因斯坦又去看《摩登时代》,同样泪眼涟涟,回来按捺不住激动给卓别林修书一封:“您的电影《摩登时代》,世上人人都能看懂。您会是个伟人的。”1周后,爱翁收到回信:“我更加钦佩您。‘相对论’世上没人能懂,但您已是个伟人了。”

爱因斯坦是很珍惜时间的人,他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与宴会。他曾讽刺地说:“这是把时间喂给动物园。”他集中精神专心地钻研,他不希望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毫无意义的社交谈话上。他也不想听那些奉承和赞扬的话。他认为:“一个以伟大的创造性观念造福于全世界的人,不需要后人来赞扬。他的成就本身就已经给了他一个更高的报答。”

作为现代物理学革命中的伟大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从来没有自认为是一个超人。他认识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过的道路的延伸,科学的新时代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因此他总是抱着感激和敬仰的心情赞赏前人的贡献。

在谈到相对论的创立时,爱因斯坦说:“相对论实在可以说是对麦克斯韦和洛伦兹的伟大构思划了最后一笔,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爱因斯坦曾几次在信中对赞扬他的成就的朋友写道:“我完全知道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兴趣、专一、顽强工作,以及自我批评,使我达到了我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爱因斯坦是一位成就辉煌的科学家。但他从小就喜欢运动,一生坚持不懈,直到老年,人们尊重地称他“老年运动家”。

有人认为科学家都是成天坐在试验室里,摆弄机器,计算数据,生活单调,性格孤僻。其实,不少科学家把生活安排得非常丰富多彩、充满生气,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爱因斯坦在学习或工作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抽空参加多种文体活动,尤其喜欢爬山、骑车、赛艇、散步等体育活动。有人形容他工作时的劲头“简直像个疯子,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一位伟人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爱因斯坦这种充沛的精力,正是来自他的合理休息和经常锻炼的结果。

爱因斯坦晚年时,还坚持劳动、坚持锻炼。他经常从事一些家务劳动和栽花、浇水、剪枝,还经常邀请朋友去爬山,有意识地磨炼意志,锻炼身体。

有一次,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及其两个女儿,兴致勃勃地攀登瑞士东部的安加丁冰川。他们按照登山运动员的要求,身背干粮袋,手持木拐杖,顺着山径往上爬。在旅途中,爱因斯坦谈笑风生,十分活跃,好像年轻人一样。从此,人们赠给他一个光荣的称号:“老年运动家”。

淳朴、幽默、真实的大教授。

下面附录一篇托马斯·李·布基医生写的文章《爱因斯坦:亲切的回忆》,介绍了有关他的一些故事,也能生动地反映他的个性、爱好与思想:

1933年希特勒开始执政时,爱因斯坦正在美国讲学。他留在美国,接受了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一个职务。我的父母已成为美国公民,因此我们当年得以离开德国定居纽约市。我父亲在那里行医,他还建立了一个小实验室。爱因斯坦常来看望他,和他一起搞发明。教授对发明的具体技术问题并没有兴趣,他喜欢思考理论的解决。

他们两人成为密友。此后我和教授共度过了8个夏季,直到我进医学院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我取消了假期。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爱因斯坦是一个神。即使他的外表,也有一种像神一般的超凡脱俗:巨大的头颅和那满头难以驾驭的马鬃似的头发、乱蓬蓬的胡须;深沉和慈祥的目光在欢乐时闪闪发亮;下垂的上眼皮;脸上温和的、富有表情的皱纹。

但是,他有很好的幽默感。在战争初期,爱因斯坦担任了海军顾问(他在探索爆炸波的规律)。我问他海军的将军们是否提出过给他套上军服。他想象自己穿上海军制服时的形象,不禁发出高声的断断续续的大笑。

爱因斯坦的朋友从来不期望他按照传统习俗行事。传统习俗很费时间和精力。爱因斯坦的工作首先要求他付出时间和精力。但他对别人的关怀,常常促使他按传统习俗去办事。我患肺结核住在勃朗克斯一家退伍军人医院治疗时,爱因斯坦前来医院看望我,一时引起轰动。我受到深深的感动。我知道他多么不愿意离开他的工作,他多么讨厌坐两个半小时汽车,他在众人的注视下多么痛苦。

他对他人的同情,使他不可能抗拒别人向他的求援。他对给他的赞扬、奖励、奖章、奖金都毫不在意。当以色列提议由他担任总统时,他礼貌地谢绝了。他知道自己不适于担任那个职务。但是有一个组织请求把他的名字印在它的信笺上端,以便为一家医院、一所大学或一群穷人募捐时,他经常是同意的。

他拒绝著名作家的来访,或坐着由有成就的画家为他画像,很少有例外情况。但是有一次别人的请求,由于迫切的个人原因使他改变了态度。一位画家请求为爱因斯坦画像,得到的回答是:“不,不,不,我没有时间。”

“但是我需要使用靠这幅画所得的钱啊!”画家坦率地说。

“噢,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我当然可以坐下来让您画。”

在一次散步中,我问他在世界各地旅行讲学期间看到过哪些有趣的景色。这问题使他感到厌烦。“我过去常常幻想那些遥远的地方,它们在我心目中美丽而有趣。”他告诉我说,“但是我亲眼看到它们之后,通常使我感到失望。它们在我想象中的形象更令人激动。”他甚至鼓励我,只要我有思考和推理能力,就和他讨论科学思想。他对人们出于无知或偏见的谈论感到不耐烦。在与这一类的人相处时,他用突然告退的办法来对付他们。

同类推荐
  •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传

    约翰·亚当斯(1735年-1826年),美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总统,绰号“圆球”《独立宣言》签署者之一,被美国人视为最重要的开国元勋之一。1735年10月19日,亚当斯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的一幢房子黑,美国人称这幢房子为“美国独立的摇篮”。亚当斯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的美誉。20岁时获得哈佛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1765年发表文章评击《印花税法》,从此参加到反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运动中。1774年当选第一次大陆议会的代表,成为《独立宣言》起草委员会的成员,被誉为“美国独立的巨人”。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一

    中国历史名人之一

    周公姬(jī)姓,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他是周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周文王诸子中,周公排行第三。商朝末年,周公的长兄伯邑(yì)考被殷(yīn)纣(zhòu)王烹(pēnɡ)死,次兄即武王姬发。周公自幼为人诚实忠厚,孝敬父母,多才多艺,因此他和武王发都深得文王的喜爱。文王之时,周族在西方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文王去世后,武王继承父位,继续进行灭商的事业。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周公一直是武王的得力助手。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海明威在古巴

    海明威在古巴

    本书系最新引进的海明威传记。作者是海明威侄女和著名女摄影家卡伦娜,书中介绍了海明威在古巴生活和创作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介绍了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的创作过程。书中还首次披露了海明威与卡斯特罗的友谊。
  •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当你真切感受过他们的青春激情,细细品味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后,你会发现,贫穷、危难、冷眼、嘲笑、挫折、失败也曾光顾过他。
热门推荐
  • 不死灵神

    不死灵神

    这个世界,有着强大的战技,顶级的战兽,还有着强大的五行修炼者。传说中的洪荒战兽,逆天的战荒境强者,当强大的魔灵师到来时,身怀至宝的主角该如何自处?当黑暗之主的锋芒遮蔽了苍穹时,水火本源力临身的主角,如何一步步打破禁忌,率领着众多强者杀伐天下?弹指间,翻天覆海,转瞬间,灰飞烟灭!光怪陆离的异世界,灵识不灭,灵神不死,且观一个凡人如何走上恒古的巅峰,抱得美人入怀,成就那不死之灵神,君临天下!
  • 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疯魔乱

    疯魔乱

    疯魔者,疯魔大陆万古传说的禁忌,有关疯魔者的传言,那是无人知晓的秘辛。有言曰:疯魔出,仙佛屠,神鬼诛!无尽的传奇因为疯魔者而存在,但却没有人能够堪破疯魔者的秘密。林凡,落魄家族林家的少族长,他从小便是有着无数的光环,有着光宗耀祖,成为强者的志向,奈何天不随人愿,意外的发生也是使得他在巨大的生死之间挣扎着,痛不欲生,苦不堪言!但是一个偶然的相遇却是彻底的改变了林凡的一生,从此他走上了与天地争命的道路。甚至连他自己都是不知道,疯魔大陆也是因此逐渐的变化着......
  • 一品寡妇

    一品寡妇

    年轻俊美的大将军出征西南,生死不明。安顺王爷深明大义,坚持把婚约已定的女儿顾心然出嫁。…古代的顾心然悬梁自尽。……她能蹦能跳的怎么会是先天性的心脏病?这玩笑开的大了。……不嫁不成?那就嫁吧!那儿养着不一样。寡妇要钱不要是非!瞧,衣服漂亮吧?那是!有机会看一眼,人更漂亮!大将军没有成亲,却有个六岁大的儿子?将军府里一大家子热闹非凡?公公,婆婆,小叔子,小姑子,人多找不到寂寞啊。……一年半后,大将军没死?没死的大将军,带回个心上人?!……推荐新文:《盛世桃花》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冒牌男友很腹黑(完本)

    冒牌男友很腹黑(完本)

    第一部分(1-115章)父母逼婚,情急之下拉他冒充了一回临时男友,殊不知这个腹黑的男友步步设计,最终她落入他的圈套,弄假成真她只好坦然接受,然而他忽然却说他要跟别的女人结婚!她傻了……第二部分(116-?章)连载中……王子与灰姑娘最终顺利成婚,靠的是他撒下的善意谎言,结果在医生的诊断下谎言揭穿,她不单没怀孕还是先天不孕!大怒的婆婆开始变巫婆,天天折磨她还觉得她样样不满意!婆婆与时日无多的公公设计把她扫地出门,成下堂妻后的她恰巧住在即将成婚的前夫未来姐夫的楼上,心灰意冷的她醉酒后迷糊地拿锁匙开人家的门,结果被未来姐夫吃干抹净。一个多月后的某天,前夫,前夫的姐夫同时在大礼堂举行婚礼,她一个人站在医院里拿着诊断书发抖:早孕。
  • 爆笑庄园:异能小农女

    爆笑庄园:异能小农女

    姨娘不爱,霹雳女警沦为庄园卑微的小农工,丫鬟来欺,主子来踩,爹娘不在,上头看她不顺眼,丫的,老虎不发威,真当她是只病猫吗?她有一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无论再奸诈狡猾的人在她面前只相当于一张白纸,她利用奸人弱点,一朝穿越,小人缺点,步步为营攀上高点,在古代玩的风生水起,让所有瞧不起她的人对她刮目相看,让无数美男为她折腰
  • 爱与轮回

    爱与轮回

    谈啸是一名极度爱好旅游探险的人,有一天,他的脑海中突然多了些东西。跟着脑中的线索,他终于找齐了所需的东西。可惜这些东西却毫不留情的将他送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是个充满了血腥,充满了暴力,剑与魔法同时存在的世界。经过令人印象深刻的适应期后,谈啸必须为回家创造条件。他不知道如何回家,不知何时才能回家。所以,寻找在这个星球上拥有绝对力量的神,魔的道路便由此产生...一切有因就必有果,原因慢慢的出现了,而结果...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底牌将启:短篇悬疑小说集

    底牌将启:短篇悬疑小说集

    汇集近二十本推理悬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疑点重重的布局中背后的凶手究竟是谁?更贴近真实的体验,你就是下一个福尔摩斯,来和我玩一场推理游戏,挑战作者极限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