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700000029

第29章 科学进步(公元1488—1909年)(1)

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科学革命引起技术的进步;而技术革命是科学革命的结果,先进的技术及其应用成果反过来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这次科技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以轻工业为主导,发明了一系列纺织机器;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这次科技革命,科学开始同技术密切结合,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主要有发电机、电动机在电力上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的制造,新通信手段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这其中有一些国家两次科技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在二战后,资本主义推行福利制度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局稳定。这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力是二战及战后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要——这与前两次科技革命有别,主要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纪后期)以系统科学的兴起及分子生物科学的形成为标志。这次科技革命,通过细胞与分子的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形成了生物能源、生物信息与生物材料的全方位生物产业革命,将带来生物太阳能、生物计算机与生物反应器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除此之外,这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就是大家更熟悉的信息技术革命(本书从略)。

托马缪·迪亚士:第一个发现好望角的人

就在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土著人年复一年以缓慢的节奏过着日出而作、日落则息的农牧生活时,一支来自葡萄牙的船队正在非洲西海岸边的狂涛中奋力挣扎着驶向好望角。

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约1450—1500年)奉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之命,率两艘轻快帆船和一艘运输船自里斯本出发,再次踏上远征的航路。他的使命是探索绕过非洲大陆最南端通往印度的航路。迪亚士率领的船队首先沿着以往航海家们走过的航路到加纳的埃尔米纳,后经过刚果河口和克罗斯角,大约在1488年1月间抵达现属纳米比亚的卢得瑞次。船队在那里遇到了强烈的风暴。苦于疾病和风暴的船员们多数不愿继续冒险前行,数次请求返航。迪亚士力排众议,坚持南行。船队被风暴裹挟着在大洋中漂泊了13个昼夜,不知不觉间已经绕过了好望角。风暴停息后,对具体方位尚无清醒意识的迪亚士命令船队掉转船头向东航行,以便靠近非洲西海岸。但船队在连续航行了数日之后仍不见大陆。此时,迪亚士醒悟到船队可能已经绕过了非洲大陆最南端,于是他下令折向北方行驶。1488年2月期间,船队终于驶入一个植被丰富的海湾,船员们看到土著黑人正在那里放牧牛羊,迪亚士遂将那里命名为牧人湾(即今南非东部海岸的莫塞尔湾)。迪亚士本想继续沿海岸线东行,无奈疲惫不堪的船员们归心似箭,迪亚士只好下令返航。

在返航途中,他们再次经过好望角时正值晴天丽日。葡萄牙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感慨万千的迪亚士据其经历将其命名为“风暴角”。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再率船队探索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当年11月27日,达·伽马的船队再次绕过好望角,次年5月20日驶抵印度西海岸重镇卡利库特。又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达·伽马约于1499年9月1日前后返回里斯本。

“好望角”一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最常见的说法有两种:一说为迪亚士1488年12月回到里斯本后,向若奥二世陈述了“风暴角”的见闻,若奥二世认为绕过这个海角,就有希望到达梦寐以求的印度,因此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另一种说法是达·伽马自印度满载而归后,当时的葡萄牙国王才将“风暴角”易名为“好望角”,以示绕过此海角就能带来好运。

顽强的迪亚士不期然地揭开了好望角神秘的面纱,他的名字也永远与好望角连在一起。葡萄牙诗人卡蒙恩斯在其优美的叙事长诗《鲁西亚德》中,讲述了好望角神奇的传说:古希腊时期,硕大无朋的亚当阿斯特伙同其他99个巨人图谋反抗诸神,试图用风暴攻取奥林匹斯山,但被诸神面前的赫尔克勒斯和沃尔坎打败。作为永久的惩罚,巨人们被流放到世界尽头,埋葬在火山群峰之下。亚当阿斯特的身体化为峥峥山岳,形成了好望角,开普敦北面的桌山是他制造风暴和雷电的作坊,好望角周围海域上怒号的狂风和肆虐的雷暴是他不断巡游的魂灵。对敢于在这一海域搅扰他的人,他会咆哮着施以可怕的报复。迪亚士首先闯入了亚当阿斯特的禁地,亚当阿斯特自然不会忘记对他施行报复。1500年5月,在随卡布拉尔率领的庞大船队再次远航印度的旅途中,迪亚士在好望角附近的一场风暴中葬身大洋。

好望角的发现,促使许多欧洲国家把扩张的目光转向东方。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船队都先后经过这里前往印度、印度尼西亚、印度支那、菲律宾和中国。

1652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掠取好望角的主权,并在现今的开普敦建立居民点,专为本国和其他国家过往的船队提供淡水、蔬菜和船舶检修服务。19世纪初,在海外已攫取大量殖民地的英国人看到掌握好望角制海权的重要性,遂侵入南非将荷兰人取而代之。在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通之前的三百多年时间里,好望角航路成为欧洲人前往东方唯一的海上通道。苏伊士运河开通后,这条航路的作用虽有所减弱,但仍然是欧亚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一些巨轮必须从这里绕道。据在好望角的南非人士讲,现在每年仍有三四万艘巨轮通过好望角。西欧进口石油的三分之二、战略原料的百分之七十、粮食的四分之一都要经过这里。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大航海家哥伦布生于1451年,他的父亲是热那亚的纺织工人。他从小就跟随父亲航海做生意。哥伦布未受过正式教育,却在悠闲的海上生活中利用余暇读了很多书,学会了拉丁文,接触了正在欧洲普及的地理学知识。他还仔细研究了《圣经》中有关预言的部分。在新旧世界大交替和东西方文明碰撞的历史洪流面前,哥伦布充当了时代弄潮儿的角色。他是勇敢非凡而又具有科学头脑的冒险家,还是信奉上帝而又掠夺成性的拜金狂。

哥伦布从少年时代起就喜欢看《马可·波罗游记》,后来不只是精读此书,还作了一番研究。坐落在西班牙塞维尔的哥伦布纪念馆中,至今还保存着一部拉丁文的《马可·波罗游记》,书上有哥伦布的许多眉批。哥伦布之所以爱读此书,不只因为它像《天方夜谭》一样有趣,更主要的是,它合乎一个拜金狂的理想。他看了《马可·波罗游记》,非常仰慕中国和印度的金银珠宝,尤其是关于日本的描写,更使他欣羡不已。

马可·波罗并没有到过日本,但在书中他根据传闻写了几章关于日本的情况。他说日本位于距中国海岸2 400千米的海上,国内的黄金极为丰富,是取之不尽的。但国王不让黄金输出,因此商人很少到那里做生意。日本国王宫殿的屋顶是用黄金盖成的,宫中的道路和房间的地板也全是用四厘米厚的金砖铺成,甚至连窗户框都是金子做的。在日本到处都能采集到玫瑰色的珍珠,土葬时要在嘴里放一颗珍珠……书中还叙述了中国元朝皇帝忽必烈听信传闻而发起对日本的战争。

哥伦布

哥伦布以为他可以实现忽必烈没有达到的目标。他处心积虑地要闯出一条抢先到达东方世界的航路。在一封信中,他曾说自己日夜祈求上帝赐给他产金的土地,“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了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1476年,哥伦布加入了一支法国的海盗船队。在攻击意大利船只的一次战斗中,因所乘船只起火,他跳海逃生,经过长时间游泳登上了葡萄牙的土地。哥伦布以为他大难不死,是上帝特意安排他到葡萄牙来的。

哥伦布在这“探险者”的国度里,进一步学习了许多航海知识,参加过多次远洋航行,熟悉了罗盘、海图和各种新航海仪器的使用方法,又掌握了利用太阳、星星的位置确定船位的方法。有一年,他抓住一个机会航行到了冰岛后,又继续航行了160千米。这对哥伦布后来立志西航有很大影响。

挪威的维京人作过许多探险,公元900年前后到达格陵兰,并在西海岸建立了居民点。公元1000年左右,冰岛人莱夫·艾列克逊率领一批人从格陵兰乘船到达北美海岸。因在那里发现了像葡萄样的藤科植物,故称其为“酒的土地”,音译为“汶兰”,据估计可能是后来定名为圣劳伦斯河的河口一带。他们原打算在那里建立居民点,后来因遭土著人的袭击而未能实现。

对于艾列克逊探险到汶兰一事,许多人只是将它当故事听,而哥伦布却对此深信不疑。他认为横穿大西洋可以到达陆地,汶兰就是东亚的某一个国家。他从船员的传闻中得知,在连续刮强西风的时候,海上有时飘来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非洲人的尸体,哥伦布认为那是大洋对面的亚洲人。

古希腊学者波昔多尼倡导关于大地的球形说,并推测从地中海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的印度。中世纪思想家培根关于地球的概念对哥伦布有着深刻的影响,还有一些神秘的、妄自尊大的灵感也促使哥伦布去冒险。哥伦布以为自己是上帝选定的神舟——载运基督者,要去完成发现“新天新地”的使命。

1482年,裘安王子继承王位之后,召开了一次学者评价会,审查哥伦布的计划,最后将其否决。1485年,哥伦布的妻子去世,他离开了葡萄牙,带着独生子来到刚刚成立的西班牙王国。裘安二世怕哥伦布的计划被别国采纳而抢先到达印度,于是又诏请哥伦布回葡萄牙,但被哥伦布拒绝了。

哥伦布在西班牙的巴洛斯港结交了一些有学识的修士和阔绰的水手,这些人对哥伦布的计划很感兴趣。教会的上层僧侣搞了些幕后活动,使哥伦布有机会向王室献出自己的计划。但是他去的时机不对,当时西班牙正忙于统一,对哥伦布无暇以顾,这就又拖延了六年,在此期间他也曾上书英、法两国的君主,都是无果而终。

西班牙王国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卡斯提尔和阿拉贡两个王国于1469年由联姻而联合起来的,由菲南多国王和伊萨伯拉女王做并肩王。这个新王国也像葡萄牙一样,是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远航探险、殖民扩张等都由封建王室直接控制。1492年1月,西班牙消灭了这个半岛上的最后一个伊斯兰王朝——格拉纳达。统一后的西班牙成为当时的欧洲强国之一,开始了向海外扩张的步伐。这时,哥伦布的计划重又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内最大的银行家和王室的财政顾问说服了女王伊萨伯拉,又由女王去说服了国王。

西班牙王室出于对东方财富的向往,并且企望联合“对基督教徒曾表示过极大好感”的元朝大汗(他们还不知道元朝已经灭亡)来夹攻伊斯兰的奥斯曼帝国。在这种背景下,哥伦布的计划得到了王室支持。王室于1492年4月17日与哥伦布签订协议,封哥伦布为他所发现土地上的海军上将、总督和首席行政长官;在这些领土上出产或交换所得的一切金银、珠宝、香料等的十分之一归哥伦布,十分之九上交西班牙王室。

就在这一年的8月3日,星期五的清晨,由哥伦布指挥的三艘卡拉维尔船于巴罗士港顺风起航,国王交给哥伦布一封递交中国“元朝”大汗的信函。

三艘船的大小各不相同,都装有大炮和6个月的粮食以及准备与未开化地区土著人作交易的用品。哥伦布任船长的旗舰“圣玛利亚号”,重130吨,长约35米,甲板长18米,有三根桅杆,都备有角帆。第二艘为“平特号”,重90吨,速度快,船体只为旗舰的一半,船长是马丁·宾森。第三艘是“宁雅号”,重60吨,船长是马丁的兄弟维森特·宾森。宾森兄弟不仅是有经验的水手,而且还是这次航海探险的投资者,探险能否成功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

当时招募水手的工作是很困难的。探险队员中有不少是哥伦布的朋友、佣人,也有好奇的官员们,还有相当一部分船员则是以这次航海为条件而受到特赦的犯人。这样整个船队才凑足了88人。

9月6日,哥伦布的船队驶过加纳利群岛,进入了当时海图没有记载的大西洋海域。哥伦布根据《马可·波罗游记》的叙述,断定沿北纬29°航行就会到达离中国海岸约2 400千米的日本。值得庆幸的是,他的这个错误竟使船队得以一直在“贸易风带”中连续航行。

在从未到过的大洋上航行,而且一直看不到陆地,这使得船员们个个提心吊胆。似乎只有哥伦布胸有成竹,但他不给船员任何许诺。为了稳定人们的情绪,他记有两本航海日志,一本是自己看的,一丝不苟地记录实际航程;另一本是给船员们看的,所记航行距离比实际航程少许多。这样,在他到达预定目标之前,就可以使船员们忍耐下去。

这时新的问题发生了,习惯于在欧洲的大西洋海岸使用罗盘的海员们,看到的罗盘指针是指着比北极略为偏东的方向。而这个船队离开加纳利群岛四天之后,发现指针指向北极偏西的方向了。由于当时人们并不了解地球磁场带来的磁偏角问题,所以都惊慌起来,大家认为罗盘失灵了,只有靠北极星定航向。

同类推荐
  • 强兵

    强兵

    喜欢铁血军史的兄弟请捧场!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在民间流传、广受欢迎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活泼,想象奇异,蕴涵着对勇敢、乐观、善良等情操的褒扬……
  • 大清王朝4

    大清王朝4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巅峰权臣

    巅峰权臣

    周世平,小公务员,犯错弃世,穿越来到大周朝,凭借着过人的认知,特殊的运气,纵横四方,且看他掌握权柄,辅佐皇室、振兴家族、对抗世家、统一中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直至巅峰。权臣是什么,上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下可以护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快意人生,谁人不羡慕。
  • 卑鄙的圣人:曹操6

    卑鄙的圣人:曹操6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公主小妹

    公主小妹

    史上最衰的“穿越”诞生了!各位要穿越的亲,要谨慎!!!!元气小民女林若璇,在经历了灵异的车祸事件之后,发现自己竟变成了200斤的“花痴公主”萧咪咪!这个公主不仅超重超多金,而且凡是帅哥就扑倒…所以,商界四大家族的“王子”总像盯肥肉一样盯着她…
  • 读者报·旧闻(0223)

    读者报·旧闻(0223)

    百姓故事;稗官野史;盖碗茶;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 古城探幽

    古城探幽

    一个偶然的故事掀开隐藏千年的惊天谜团,古城再一次在人们心中重新浮现它神秘惊悚的形象。这一次去的人能回来几个?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驸马:无情公子

    女驸马:无情公子

    她本来是想穿越大唐的可是没想到机械男却把她带到了大明?!在这里她不仅做起了山寨女霸王而且还抢劫过长平公主未来的驸马爷的银两。可是长平公主竟然看上了她身边的机械男仆?为了救雅哲没办法她只得听从了周世显的安排进京考状元,哪知女扮男装的她竟被崇祯的宠妃陈圆圆赐为长平的驸马?天哪,她心仪的人可是袁崇焕的儿子袁若飞呀,在这里她该如何面对李自成的起义袁崇焕的逼迫大明的毁灭?      
  • 邪王宠妻:神医特工妃

    邪王宠妻:神医特工妃

    她是特种部队的首席医师,一遭穿越宰相府的痴呆千金,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冷酷霸道三王爷的痴傻王妃!装傻充愣,玩死王爷妻妾,玩得王府鸡飞狗跳,那些欺负过我的,得罪过我的,一个个都别想逃!她玩得不亦乐乎,却不曾想,这一切都落入了那个腹黑男人的眼里……谁说王妃痴傻?本王怎么经常看见这个女人鬼鬼祟祟,神神秘秘的!要我侍寝?不干!要我爱你?休想!本王许你天下,许你一辈子,许你一世宠!且看痴傻王妃,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就最强女医!本文看点:爽文+宅斗+阴谋+皇位争夺+强强联手+男女主身心干净
  • 中华鉴人术(大全集)

    中华鉴人术(大全集)

    如今,精心编汇而成。从对人的客观方面的观察,如眼神、神骨、气态、容貌、谈吐等,在众多国家的实践中继续得到发扬光大。中国古代对于鉴人的经验和方法富含科学性、系统性。《中华鉴人术大全集》由雅瑟、凡禹编著,再到主观方面分析,鉴人的智慧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人力资源中,如性格、习惯、爱好等,详述各种识人的妙法,并早已走出国门,介绍识人的技巧,鉴人是一门大智慧。正是在参考前人的鉴人智慧,融合古代的经典案例的基础上,足以令世界上其他国家叹为观止。中华文明的鉴人智慧之丰富,相信能为你的人生、事业增添成功的智慧!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历史课

    生存:活下去,才有机会活得好、求知:人生永恒的主题、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人、平衡:人生就如走钢丝、中庸:不偏不倚中道行、识人:用心眼看,用心耳听、去智:智慧是最害人的东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