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共同目标,迅速拉近距离
鹏远一位很多年没见的大学同学到北京出差,他叫鹏远出来聚一聚,鹏远按照约定地点来到一个饭店,小姐把鹏远带进包厢里,鹏远看到那位老同学正神采奕奕地等着他。
一番寒暄之后,话题自然是落到了这几年的发展上,“你怎么好好跑去经商了呢,当初你的专业课可是最棒的。”鹏远问他。
他笑眯眯的回答我,“这并不妨碍啊,我只不过将心理学的研究放到了商场里,你知道我是怎么捞到第一桶金的吗?”
鹏远摇摇头。
他开始追溯往昔,刚下海那几年,虽然挣了点钱,但还算不上很成功,那时,他已经成为了公司的经理,手里有了不少客户资源。想来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便开始计划利用现任职位上的客户资源开办一家新公司赚笔大钱。
于是他找了两名以前的手下,共商创业的事。后来他发现他们三个人数太少,很难成功。于是他要他的手下另外再找七个人,组成十个人的创业团队。他的手下顺利地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人手。他这时却发现,他与这七个新伙伴根本就不认识,他们是否值得信任实在是一个大问题。
于是他想到了每晚分别与一个新伙伴共进晚餐的好办法。席间他除了交代各人的职责之外,还郑重地向他们表示“我也跟你们一样需要钱”!
结果,由于彼此有了共同的目标,这个计划最后终于成功了。
鹏远这位朋友不愧是心理学的高材生,他很懂得运用心理来成事,在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彼此有着共同的目标,因而迅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在人际交往中,若你与对方有共同的目标,则很容易就能增加彼此之间的亲密感。
当然了,除了共同目标能够增强亲密感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增强亲密感的技巧。鹏远的朋友自然也是将这些技能运用纯熟。他提到过一个细节便是,在他邀请这些人吃饭的时候,总是与人肩并肩的谈话,这样就能很快与对方进入熟识的状态。
“我听过你的故事,终于明白了李开复为什么也喜欢请人吃饭了。”鹏远打趣地对他同学讲。
“你不要以为这顿饭很好吃,真是要注意很多细节,才能快速打开对方的心防,社交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游戏啊。”鹏远这位同学不无感慨地说道。
在商界摸爬滚打的人,自然是要熟知心理技巧,才能总是立于不败之地,好像李开复在访谈中,谈到他总喜欢请别人吃饭的道理一样,李开复必定是社交高手,但同时,他在心理学上的造诣定然也不会在我这位同学之下。
所以,李开复请人吃饭可不仅仅是一种联谊的社交手段,更多的能体现出在人与人交往之中的心理学妙用之所在。
在这里要提醒你的是,若与对方有共同点,就算再细微的也要强调。对于共同点一定要找出来,这样可以很快地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产生亲近的感觉。这样不但可以使对方感到轻松,同时也具有使对方说出真心话的作用。
把对方该知道的事情告诉他
生意场上,不信任感容易产生在我们未给予对方充分的信息,让对方怀疑你对他隐瞒了什么时。因为双方掌握的信息量有出入,对方会担心自己处于不利的状态。如果不消除对方这种心理状态,就想跟他谈合作条件,他会担心你在利用他的无知,因此就会对你产生不信任感。
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首先是不要认为对方可能已经知道了某件事情,就不再告诉他。这时“因为他没问,所以我没说”这种说法是行不通的。缺乏信息的对方往往会因为以下两种原因而不去主动询问。第一,不知道自己的不明之处,也就是说,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缺乏信息。第二,因为不知道,所以担心对方知道自己不知道。
所以,为了防止因信息量的差距而产生不信任感,或是已经产生了不信任感想加以消除,你首先应该把你认为“他应该知道”的事情详细告诉对方,以缩小这种信息量的差距。其次必须注意的是,在给予对方信息时,如果都是你这一方的信息,反而会招致对方对你的不信任。因此,你应该自然地说明对方自己可以确认那些信息是否可靠的办法。例如,你可以对他说,“你去问某某,就更清楚了。”另外,运用在说服的同时讲明消极信息的做法也是消除不信任感的好方法。
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老是向有求于自己的人说“不”。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了以后有求于别人,应尽可能地说是,这样等有朝一日换你想说服他时就会轻松许多。正如卡耐基所指出,要想成功地搭建沟通的桥梁,首先应让对方感觉你是可信的。
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赢得信任
会打棒球的人都知道,当我们要接球时,应顺着球势慢慢后退,这样做的话,球劲儿便会减弱。与此相似,在生意场上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若能运用接棒球的那一套方法,使对方充分说出他的意见,认真倾听,并随时保持询问对方意见的风度,会很容易赢得对方信任,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
杰克·凯维是加勒福尼亚州一家电气公司的一位科长,他一向知人善任,并且每当推行一个计划时,总是不遗余力地率先做榜样,将最困难的工作承揽在自己的身上,等到一切都上了轨道之后,他才将工作交给下属,而自己退身幕后。虽然,他这种处理事情的方法是很好的,但他太喜欢为人表率,所以常常让人觉得他似乎太骄傲了。
最近不知怎么搞的,一向神采奕奕的凯维却显得无精打采。原来最近的经济极不景气,资金方面周转不灵,再加上预算又被削减,使得科里的业务差点停顿。凯维看这种情形若继续下去,后果一定不可收拾。于是他实施了一套新方案,并且鼓励员工:“好好干吧!成功之后一定不会亏待你们的。”但没想到眼看就要达到目标,结果还是功亏一篑,也难怪他会意志消沉了。平日对凯维就极为照顾的经理看了这些情形后,便对他说:“你最近看起来总是无精打采的,失败的挫折感我当然能够了解,但是我觉得你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你只是一味地注意该如何实现目标,却忽略了人际关系这个软体的工程,如果你能多方考虑,并多为他人着想,这种问题一定能够迎刃而解。”经理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大丈夫要能屈能伸,才是一个好的管理人员。我觉得你就是进取心太急切了,又总喜欢为员工的表率,而完全不考虑他们的立场,认为他们一定能如你所愿地完成工作,结果倒给了员工极大的心理压力。大概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大家都说你虽能干,但你的部属却很难为。每个人当然都知道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你实在大可不必再给他们施加压力。你好好休息几天,让精神恢复过来,至于工作方面,我会帮助你的。”
看了杰克·凯维的这一段亲身经历后,你一定也有相同的感触,那就是,要想在生意场上生存,并不是只靠热情与诚意便可取得成功的。如果不设身处地为自己的生意伙伴着想,你也不可能获得成功。只要你能奉“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为圭臬,便可减少许多原可避免的困扰。
在生意场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替别人乱出主意,或一开口便牢骚满腹,甚至喜欢改变别人,好管闲事。其实这两种人都并非人们所需要的人,一般人所需要的是可以理解他、了解他、安慰他、喜欢他的人。
“我理解你”,这短短四个字,就是你能向他人说出的最体贴、最温柔的一句话。换句话说,就是对方最乐于听到的一句话。
“我理解你”当你对人说出这句话时,表示你能体会他的心情及他说话的意思,而对他来说,你便具有强大的魔力,而且非常值得信任,也能为自己找到生意上的好伙伴。
无事也要常登“三宝殿”
中国人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意思就是登门拜访必然有事相求。然而,现在商务场上的那些应酬达人,造就抛弃了这个陈旧的观念,常常无事也登“三宝殿”,他们懂得用电话、短信、邮件或上门拜访等方式,牢牢拽住商场上的那个“贵人”,费心费力地经营着众多的黄金人脉,等待着这些黄金闪光的时刻,等待他们的光芒闪耀着他们。如果非到有事才求人,那么未免惹人反感。
王妍是某大学人文学院学工处的一名普通职员,她与经管系的系主任刘某关系处得非常好,而据小道消息说经管系系主任很可能年内就会调任学工处处长一职,这样看王妍将来的日子会比较好过了。然而世事难料,年底人员调整时,刘某却被调去当图书馆馆长了。这样一来,许多原本巴结刘某的人立刻散得一干二净,让刘某见识到了什么叫“人一走茶就凉”。就在这时,王妍来找刘某,说道:“刘主任,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哪天咱们一起去逛街散散心吧!”这正是刘某最难过的时候,王妍的出现感动得刘某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从那以后,王妍有事没事就过去找刘某聊天、逛街。
一年半后,该学院的院长调走了,新来的院长把刘某提拔为主管人事的副院长,不用说王妍自然也跟着时来运转,她成了新一任的学工处处长。
王妍是个聪明人,她知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道理,始终没有放弃她的贵人,也就为自己赢得了更美好的前途。
所有的贵人在成为贵人之前都是一座“冷庙”,平日常去冷庙烧香,在危急之时才能顺利抱住“佛脚”,获得贵人的提携和帮助。生活中是如此,利益攸关的商务应酬场上更是如此。先做朋友,后做生意,这才是绝妙的商务应酬法则。只要有时间,就要去拜访一下那些商场上的朋友,一起坐坐,聊聊天,互通信息的有无,说不定在这看似细微的言谈之间,你就抓住了你绝佳的发展契机
然而,前去拜访客户时要格外注意拜访的一些礼节,以免因小失大,引起客户的反感。
1. 遵时守约
要想做一个受欢迎的客人,首先就要严格遵守预约的拜访,切忌迟到,要知道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预约的拜访不能准时赴约,要提前打电话通知对方,即使责任不在自己,也要表达一定的歉意。
2. 妥善处置自带物品
在进客户办公室之前,要先看看鞋上是否带泥。擦拭之后,先敲门再走进去。雨具、外衣等要放到主人指定的地方。如果主人较自己年长,那么主人没坐下,自己不宜先坐下。自己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要锁好,放在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如果放的位置不好或忘锁被盗,不仅自己受损失,也给主人带来麻烦。
3. 言行谨慎
在客户处做客,不能大大咧咧地径直坐到席上,而要等主人力邀才“恭敬不如从命”;等人时,不要左顾右盼;主人奉茶之后,先搁下来,在谈话之间啜之最为礼貌。如果要抽烟,一定要征得主人的同意,因为吸烟会危害他人的健康;如果客户处未置烟灰缸,多半是忌烟的;如果掏烟打火,让主人匆忙替你找烟灰缸,是尤其不尊重人的举动。
无事也登“三宝殿”,其实也是为了将来有事相求,不必吃“闭门羹”。然而,商务拜访中如果忽视了这些细节,在这些“冷庙”烧上再多的香,也不能在危难之时顺利抱住“佛脚”,难以拯救自己的职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