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0700000014

第14章 佛教——了脱生死的不二法门(4)

佛陀到某村庄化缘,一个农人斥责佛陀不自耕自种,而托钵向人乞食。佛陀即申辩正理,回答说:“我也是耕耘者,众生的心地就是我的田地,八正道是我的种子,精进是我的犁牛。我在勤力耕耘众生的心地,使他们拔除烦恼,得到安乐。”

马有四种

佛陀见众僧有的精进用功,有的懈怠懒散,于是集合大众,以方便法门示教。

他说:“王舍城内有这样四种马:看见主人的鞭影,立刻疾驰;鞭尾触到尾巴,才知疾驰;以杖鞭打其身,才知飞奔;以铁锥刺其身,才慢吞吞地驾车上路。世间人如同这四种马,也可分为四等。你们究竟要当哪一等人呢?”

比丘们立誓要成为第一等或第二等的人,不愿做那等待严厉鞭策的第三或第四等人,于是个个摄心正念,精进修持。

友有四品

一位信徒问佛陀道:“如何才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佛陀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哪四品呢?”信徒问。

“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是谓四品。”佛陀接着说,“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弃;见富贵附,贫贱则弃,这是花友。何谓如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这是秤友。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这是山友。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这是地友。”

“这四种朋友,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信徒再问。佛陀说:“前二者,攀富贵,弃贫贱,有赠则尊敬,无赠则怠慢,都是嫌贫爱富的酒肉朋友,不能视为知己。后二者,能把欢乐给人,卫护一切众生,恩厚不薄,这才是我们所应与之交往的。”

只在此刻

佛陀问众僧:“人命在几间?”僧甲答道:“在数日间。”佛陀说:“你未见道。”僧乙答道:“在饭食间。”佛陀说:“你也还未见道。”僧丙答道:“在呼吸间。”佛陀听了,欢喜地说:“你已经见道了,你是真正领悟了佛法的人!”

生命永恒

佛陀晚年,其十大弟子中的舍利弗、目犍连相继先他而入涅槃。在舍利弗进入涅槃后,其弟子均头沙弥非常伤心地捧着灵骨去见佛陀。

佛陀就开示均头沙弥说:“均头!你的老师入灭了,他的无漏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能也随之消灭了吗?”均头哭着回答:“没有。”

“既然一切生死的痛苦灭去了,而一切清净功德都不失,那你又何必哭泣呢?”均头一想:“是啊!老师的肉身虽然幻灭了,但是老师的功德却长留人间,法喜充遍宇宙,还哭什么呢?”当下领悟而止泪。

⊙心开意解——奇妙的顿悟小公案

放下

唐代,严阳尊者请教赵州禅师:“一物不将来时如何?”意思是说,在禅修的道路上,我抛弃了一切,下一步该怎么办?赵州禅师答:“放下吧。”严阳尊者说,已经两手空空,还要“放下”什么呢?赵州禅师说:“放不下,那就把它挑起来!”听到这话,严阳尊者忽然开悟了。

洗钵去

一位僧人不远千里,来到河北赵州观音院学禅。早饭后,他走到赵州禅师身前,请教说:“禅师,我刚刚开始寺院生活,请您指导我什么是禅?”

赵州问:“你吃粥了吗?”僧人答:“吃完了。”赵州说:“那就洗钵去吧!”

赵州禅师的话,让这位僧人悟到:要用心体会禅法的奥妙处,必须不离日常生活;那些日常的喝茶吃饭,与禅宗的精神没有丝毫的背离。

一切都在

小和尚独坐参禅,好多天默然不语。师父看出其中玄机,微笑着带他走出寺门。寺外一片大好的春光,天地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草芽嫩绿,小鸟飞翔……

小和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师父却已经开始在半山坡上安详地打坐了。

傍晚,师父起身,带着小和尚回寺了。刚入寺门,师父突然跨前一步,轻掩两扇木门,把小和尚关在寺外。小和尚不懂师父的意思,就独自在门外打坐。

黑暗很快笼罩了四野。这时,师父把小和尚叫进去,问他说:“外面怎么样?”小和尚说:“全黑了。”师父问:“还有什么吗?”小和尚答道:“什么也没有了。”

师父却说:“不,清风、绿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小和尚忽然懂了。

磨砖做镜

怀让禅师见弟子道一整天只知呆坐着参禅,便问:“你怎么整天在这里坐禅?”

道一说:“我想成佛。”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旁边的石头上磨了起来。道一很奇怪,就问道:“师父,您磨砖做什么呀?”怀让禅师:“我磨砖做镜子啊。”

道一问:“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怀让禅师说:“磨砖不能做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道一又问:“那怎样才能成佛呢?”怀让禅师说:“就好比有人驾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呢?还是打牛?”

道一沉默不答。怀让禅师接着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并没有一定的形状。你如果学坐佛,就是扼杀了佛。执著于坐相,就是背道而行。”怀让禅师的话,让道一如醍醐灌顶。

八风吹不动

苏东坡任职瓜洲时,和江北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交好,两人经常谈禅论道。

一天,苏东坡自觉修持有得,当即作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随后派书童过江,将诗拿给佛印禅师品赏。佛印禅师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即叫书童带回。

苏东坡以为佛印禅师定会赞赏他的禅境,打开来一看,上面写着两个字:放屁。这下东坡居士真是又惊又怒,即刻乘船过江找佛印理论。

船至金山寺,禅师早已在江边等候,苏东坡一见佛印立即怒气冲冲地说:“佛印,我们是至交道友,你即使不认同我的修行、我的诗,也不必骂人啊!”

佛印禅师笑着说:“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字,就让你过江来了?”苏东坡听后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借彼况此——《百喻经》故事汇

佛教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领会,所以佛经常会“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作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

据说“经中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包括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喻等。佛经的譬喻影响很大,很多都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著名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百喻经》,也称《百譬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全书分两卷,共有百余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很有启发意义。

笨人吃盐

从前,有个笨人到别人家中做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盐,他觉得味道很好。笨人心想:“菜的味道好是从盐中来的,不多的盐就已这样好吃,那么多吃些,味道一定格外好了。”于是,笨人就向主人要了一杯盐,一口吞进嘴里去,不料咸得要命,急忙吐了出来。

水多不喝

一位路人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喝。他看到远处热雾蒸腾,以为前面有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后来他东找西寻,终于找到一条河流,河水奔流不息,而且十分干净。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望着,并不下去喝水。

同行的人很奇怪,就问他:“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么又不喝呢?”这人的回答却让人啼笑皆非,他说:“你喝得完这么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

烈火熬糖

一个人正在家里熬砂糖,正好一个富人来拜访他。他想奉承那富人,请他吃一杯糖浆。于是,他就舀了一些砂糖汁到小锅里,加了一些水,放到火上去煮。

炉火很旺,糖浆不久就沸滚了。他怕富人等得不耐烦,想让糖浆快些冷下来,就不停地用扇子在糖浆上用力扇。可小锅还在火炉上,因此他扇了很久,糖浆还是在沸滚,把他急得满头大汗。富人看了觉得很好笑,对他说:“你这样是白费气力,不把锅下面的火熄灭,上面怎能扇得冷呢?”

事实证明

有许多人坐在一间屋子里,谈论某人的品行,内有一个人说道:“这个人别的都好,只有两件事不好:第一是他常常动火发怒,第二是他做事很鲁莽。”

不料那人正好从门外经过,便立刻怒气冲冲地走进屋里,用手打谈论他的人,并说:“我什么时候曾经动火发怒了,什么时候做事鲁莽了?”当时在场的人都对他说道:“您现在的举动,不是足以证明您的易怒和鲁莽了吗?”

沉香烧炭

从前有个官宦子弟,到海里去采取沉香。花了几年时间,终于采到一车沉香。他拿到市场上去出售,因为价格太高,好多天也未能售出。他心里既着急又苦恼。

那时他看到市场上有很多人挑着炭卖,总是一挑到就有人买,于是他心里想:“如果把沉香烧成了炭,不是很快就可以卖出去了吗?”他就立刻把沉香烧成了炭,果然一到市上就卖光了,可是一车的沉香,还没卖到半车木炭的价。

水仍在流

有一个人,走路走得很口渴,恰巧路边岩石中有一泓清泉涓涓流出,旁边还放着一只盛满水的木桶。他就大口喝起来,喝饱了就对着泉水说:“我已经喝好了,你不用再流出来了。”可是水依然在流着,并不停止。于是,这人大怒大闹不休。有人见了,笑着对他说:“你不要它,你自己走开就是了,何必定要它不流出来呢?”

一场空欢

有个乐师很出名,国王请他去演奏,许诺给他一千个银钱。等演奏完了,国王却食言了。乐师就向国王索取,国王决心耍赖,就对乐师说:“你奏乐给我听,不过使我空欢喜一场;我许诺给你银钱,也只是叫你空欢喜一场罢了。”

⊙杯茶禅理——高僧给我们的启示

不要偏离

金代禅师在修行之余,很喜欢种植兰花。到了一定的季节,在他的禅院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兰花,美丽典雅。

有一次,他要外出云游,临行前嘱咐弟子要按时给兰花浇水。这位弟子知道金代禅师对兰花的钟爱,因而在给兰花浇水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出错。

可是,有一天,弟子在给兰花浇水的时候,却不小心绊到了架杆上,把一整架兰花都掀翻在地上,弄得花叶凋零,断根外露,满地狼藉。他十分惊恐,师父那么喜欢兰花,现在弄成这样,可怎么办呢?

金代禅师回到了禅院后,弟子硬着头皮上前去,请求师父责罚。谁知金代禅师竟然一点儿也不生气,而是淡然笑道:“我养兰花,是为了让美丽的兰花装扮禅院,是为了开心快乐。如果我为此而生气,岂不是偏离了本心?”

能否放下

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缘,走到河边,见一个姑娘正发愁没法过河。老和尚对姑娘说,我把你背过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过了河。

小和尚惊得瞠目结舌,又不敢问。这样又走了20里路,他实在忍不住了,就问道:“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

老和尚淡然地说:“我把她背过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20里地还没放下?”

咸淡由之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一天,老友夏丏尊前来拜访。他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便问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弘一法师道:“咸有咸的味道。”饭后,弘一法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白开水?”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高僧选徒

兄弟二人皆有远游修道之志,无奈父母年迈,妹妹年幼,老大家中还有病妻。

某日,一位高僧路过,兄弟二人想拜其为师,并将家中的难处诉说一遍。高僧双手合十,微闭双目,说道:“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得?你二人悟性皆不够,十年后我会再来。”然后便飘然而去。

哥哥顿悟,手持经书决绝而去。弟弟望望父母,看看病嫂幼妹,终不能舍弃。

十年后,哥哥归来,口诵佛经,仙风道骨。弟弟却已弯腰弓背,面容苍老。

高僧如期而至,问二人十年中有何收获。哥哥说,游遍名山,访遍名寺,诵经千卷,感悟万千。弟弟说,十年内送走老父老母,病嫂身体康复,幼妹成家立业;自己却为生活所累,无暇诵读经书。

高僧微微一笑,决定收弟弟为徒。哥哥不解,追问缘由。高僧道:“佛在心中,不在名山名寺;心中有善,胜读真经千卷;父母尚且不爱,谈何普度众生?”

众善奉行

白居易向鸟巢禅师请教:“佛法的大意是什么”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说:“这个连3岁的小孩也会说。”鸟巢禅师说:“虽然3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80岁的老翁也未必能做得到。”白居易衷心信服。

不如求己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忽然,苏东坡问了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佛印禅师:“念观世音菩萨。”苏东坡:“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杯茶禅理

有一天,一个人来向南隐禅师问禅,禅师以茶相待。他将水注入来宾的杯中,杯子满了,禅师却好像没有发觉,继续往杯子里注水。

望着茶水溢出杯来,流的满桌都是,那人忙对南隐禅师说:“杯子满了,茶水已经漫出来了,禅师不要再倒了。”

南隐禅师停下来。“你就像这杯子,”他微笑着说,“你的头脑里装满了对禅的看法和想法,却来问我。如果你想听我说禅,你得先把自己的杯子空出来啊!”

■ 佛教经典、众神、名胜与高僧 ■

佛教经典极多,其中《金刚经》《心经》《坛经》等较为大众所熟知。佛教诸神,从上到下按照果位的高低,依次为佛、菩萨、罗汉、天神。此外,佛教还有四大名山、四大石窟及众多知名寺庙。佛教的历史上有许多高僧大德,他们的故事广为传颂。

⊙佛门圣典——中土佛教重要经典略说

佛陀去世不久,由弟子大迦叶主持,召集众比丘,在王舍城的七叶窟举行了第一次结集,形成了一致认可的经典。据传说其后几百年又有过三次结集。

中国大规模系统地翻译佛教经论是从5世纪初开始的,其代表是鸠摩罗什。汉地译经事业到隋唐时达到极盛,出现了最伟大的译师玄奘。晚唐之后,汉地翻译印度佛经渐少。

禅宗

《顿悟入道要门论》,大珠和尚著,是把小雅引入佛经的第一本书,通俗易懂。

《坛经》,记载禅宗六祖惠能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和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其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

《金刚经》,佛教的重要经典。佛教认为,依此经修持能得无上正等正觉,成就金刚不坏之身,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到达苦海彼岸。

《维摩经》,旨在于宣传大乘般若空观,直见真如佛性,与禅宗理论最为吻合。此经与《坛经》所示道理有很多共通之处,历代祖师也多引此经言句以接引后学。

《楞伽经》,大乘佛法中综合了“虚妄唯识系”及“真常唯心系”的重要经典,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的教义,传说由禅宗祖师达摩传授于二祖慧可。

《圆觉经》,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是唐、宋、明时期禅宗盛行讲习的经典。

天台宗

《法华经》,集大乘思想之大成,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等内容。其空性说和《般若经》相摄,究竟处则与《涅盘经》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兼说陀罗尼咒,其主旨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

《大智度论》,鸠摩罗什译于后秦年间,主讲中道实相,以二谛解释实相,发挥般若思想,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作系统解说论证。

此外,还有《大般涅盘经》和《大般若经》。

净土宗

《阿弥陀经》,包含了净土法门的纲领性的内容——信、愿、行。净土法门是佛陀大悲愿力留给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可以让末法众生往生净土,皆能成佛。

《观无量寿佛经》,本经是释尊在灵鹫山,于1250人之声闻众和32000菩萨众之前,以王舍城所发生的宫廷事变为起因而述说的经典。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国学大师蔡元培不仅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而且还撰有关于国人道德修养的丰富著述,为后人提升道德境界、加强内炼修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典读本。本书编者重拾瑰宝,文白并存,精编细选,结集成书,凝聚了他论述国人修身立德处世的全部精髓,是今天的我们思考社会人生、加强内在修养不可多得的道德范本和践行宝鉴。
  •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声誉。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明晰李白的思想、个性特征和诗歌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热门推荐
  • 魔妃傲天下:绝色轻狂

    魔妃傲天下:绝色轻狂

    【玄幻,女强,至尊,爽文】她是21世纪雇佣兵霸主,生杀予夺,我行我素。他,是帝国的铁血王爷,威震天下,暗夜修罗,谈笑风生中杀人于无形。一朝穿越带着前世的记忆再次醒来,樱家四小姐,当她再次睁开那双清冷的眼眸,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废材小姐。风云汇聚,当绝色王爷,对上铁血霸主。当烈火卯上烈火!谁终能降服谁?乱世沉浮,谁又能傲视群雄!风云更迭,且看今生谁与争锋!腥风血雨,掌天下之沉浮!魔妃傲天下:绝色轻狂【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妾本妖娆之绝宠狂妃

    妾本妖娆之绝宠狂妃

    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特别是在一个男尊的社会,想要站到顶端,自然要征服一个顶尖的男人。21世纪的美女杀手夜媚舞,一着不慎意外身亡。但是上天却让她在异世重生,而且同样赋予了她绝美的容颜。不愿被当作棋子,她毅然放弃荣华富贵。为了报仇,她投身青楼,对着那些恶心的男人巧笑嫣然,只为一朝能把肆意指染她人生的家伙踩在脚底。初次相见,她妖娆动人,一舞成名。而他,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再次见面,她吐气如兰,千娇百媚。而他,坐怀不乱,捶胸顿足。(是的,没错。)三次见面,她绝世而立,冷若冰霜。而他,怦然心动,再难相忘。~【片段一】你欠我一条命!“你为什么救我?”男子看着夜媚舞机警的问。“哪有这么多为什么?看你帅呗。”夜媚舞白了他一眼,继续手上的动作。“说吧,你想要什么?”男子嘴角疼的扯了一下。“我要是说没打算要什么呢?”夜媚舞一只手撑着头无力的回答。“我不想欠别人什么。”男子眼神空洞的看着前方,目无表情的说着。“记住,你欠我一条命!”【片段二】你是不是不行啊?“你对我做了什么?”夜媚舞紧紧拉住被子将自己裹住。“什么都没做。”某男瞥了她一眼淡淡的回答。“你真的什么都没做?”夜媚舞偷偷的松开被子,看着被子下的自己。“没有。”某男又白了她一眼。“你,你是不是不行啊?”【片段三】孩子我养得起。“王爷,若琳小姐说怀了您的孩子。”在书桌前写字的男子头也不抬的说,“告诉王妃,让她去处理。”“王妃,若琳小姐说怀了王爷的孩子。王爷说让您处理”小斯浑身冷汗的等待下文。靠在软塌上夜媚舞美眸微挑,朱唇轻勾,慵懒的打了个哈欠,“让她先住西苑吧。”“是。”小斯松了一口气,准备离去。“等孩子生下来抱来给我,若琳封为通房丫头,马上赐死。”似是不介意的说出这句话,然后妩媚一笑,“孩子我养得起。”女主有恩必还,有仇必报,爱恨分明。男主独立强大,爱妻成狂。本文1V1,时有纯情男配,偶有渣男渣女。望各位亲支持。
  •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的疾病。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而位列第四的世界流行性疾病,十分普遍。据有关报道,其发病率国外约5%,国内约2%,世界上糖尿病患者近2亿,其中我国患者就达到3000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据预计,15年后,亚洲糖尿病患者将增加3倍,到2010年患者将达到1.5亿,特别是我国患者将增加到15%,这个可怕的病魔严重地威胁着世人的生命健康,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 科学大探险:世界之地大冒险

    科学大探险:世界之地大冒险

    布瓜博士的伟大发明——时空飞碟。它可以带着主人到任何想去的时间和地点。乐乐淘和小猴搭乘着时空飞碟来到上个世纪初的埃及,见识到了金字塔的神秘力量、法老咒语的威力和木乃伊的诡异;接着他们又通过时空穿梭机来到秦皇陵、莫高窟、进入恐龙时代,解密百慕大三角……
  • 网游之狠角色

    网游之狠角色

    本书以武侠网游剑侠2为背景。讲述了一无名小卒成为一代狠角色的历练之路。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重生:将门毒女

    重生:将门毒女

    重生一世,毁掉他们用血汗铺下的成王路,为复仇边关苦熬十载,搅乱他们的结盟团!--情节虚构,她要除叛徒,请勿模仿,落得穿心一剑而死。直到死亡的前一刻。灭毒母,五岁丧母孤苦无依,撕烂伪淑女的假面具,终于羽翼丰满而归,却在宫廷政变当日从正主变成小三,踩烂渣男的假真心,北唐瑾才看清这一切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本书通过对古代教育家思想剖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现状。
  • 师傅

    师傅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