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举一个意境诗的例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与上面一首不同,这首诗以静物为主,缺少情节。你可以这样想像:屏幕上一片荒凉的村落,枯败的残藤牵牵连连地挂在老榕树的树干上,一只老乌鸦蹲在枯黄的树上一动不动,偶尔一点风,吹得黄叶一抖一抖,摇摇飘落。木板桥下,是浅浅的流水,桥头上有一个歪斜的茅屋。镜头向前推进,是一条黄土路在茅屋一侧,好像是过去送信的小路,荒荒凉凉的没有一个人。只在不远处有一匹瘦瘦的马正拉着一辆旧车在缓缓前行,夕阳落在天边。从路的那一头,风尘仆仆地走来一位老者:他在那里走着,走着。在整个画面上他只是一个小点。这是一组你设想的镜头,一个荒凉的场景再和诗句对照一下,你会发现你可以一边回顾那凄凉的景色,想象着作者对自己流浪在天涯,思念家乡的悲伤之情,一边吟出这首古诗。
使用触景生情法,可一定要注意细节的想象,细节想象得越清晰,记忆的效果越好,而且要综合运用你的感观。比如前一首诗中你可以想象那将军的红色战袍,这是细节,还可以想象美酒芬芳的气息,这就调动了你的嗅觉器官。第二首诗中的黄叶抖动,随风飘落,也是诗中没有的细节,却可以加深你对枯藤老树产生的感觉,你也可以想象瘦马拉着车,发出咯咯吱吱的响声,这可以调动你的听觉器官,而且越发能体会到那马是如何地瘦弱,在这荒凉的小路上是多么渺小。
再如学习《敕勒歌》一诗时,如果用语言描绘草原如何的辽阔和壮美,那也是显得空泛无力。于是你可以先放一首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激发自己的思维。寂静的环境,悠扬动听的歌声,把你带入一望无际的茫茫大草原的壮丽景色中。然后朗读课文,同时观看影片,展现高耸的阴山,广阔无垠的碧绿草原,成群的牛羊,牧民纵马扬鞭在草原驰骋的画面,这些画面能把四句诗的意境充分显示出来。读完之后你很快能够领悟到这首诗歌自由奔放的感情和对北国草原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在具体形象提供的氛围下,加上你的感情,词曲中形象自然而然地进入你的心灵中,进而品味诗词中的意境,理解蕴含在形象之下的深层内涵的艺术境界。
抄抄写写学语文。
有什么一听就会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吗?
有!就是抄抄写写。一种通过抄书来学习的方法。
人们都说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天赋好,能“过目成诵”。其实并不如此,而是另有其奥秘的。
一天,有位朋友去看他,等了好久,苏轼才出来会见。客人很不高兴。苏轼解释道:“我正在抄《汉书》。”客人听了反而很不理解。凭苏轼的天赋和“过目成诵”的才能,还用得着抄书吗?苏轼说:“我读《汉书》到现在已经抄了3遍了。第一遍每段抄3个字,第二遍每段抄两个字,现在只要抄一个字了,客人疑信参半地挑了几个字一试,苏轼果然应声能背出有关段落,一字不差。苏轼的“过目成诵”原来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啊。
苏轼不仅三抄《汉书》,其他如《史记》等几部数十万字的巨著,他也都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的。苏轼称它为“迂钝之法”。
到了近代,这种方法依然适用。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数学家王梓坤善用抄读法。他在上中学时,做完功课一有时间,便光顾图书馆。好书借了实在舍不得还,但买不到也买不起,他便下决心动手抄书。抄,他认为总还是抄得起的。他先后抄过林语堂写的《高级英文法》,抄过《英文大全》,还抄过《孙子兵法》,这本书爱不释手,则一口气抄两份。王梓坤认为,人们只知抄书之苦,未知抄书之益,抄完毫未俱见,一览无余,胜读十遍。
自古到今,不论什么年代,写文章都不是件容易事。但有句老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抄写可以提高写作水平。有些人读到高三,作文仍十分困难,45分钟只能写出两三百字,病句错字还颇不少,于是让他抄写范文,一般两三个月便大有改观。也有并非补课性质的有的学生作文已相当不错,但还希望写得更好些,同样可以用这办法施教。只不过选材要恰当,要选既为抄写者所喜爱又确实适宜他学习的文章来抄写,才会收到显著效果。
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这个办法也很管用。学过的文言课文,内容确实明白了,也能够诵读了,那么再认认真真抄一遍,对常用词认知的准确度必会大大提高。一个高中生如果每天抄写500~700字,大约用不了一个学期,高中三年学过的文言文便抄完了一遍,一学期下来,其中大部分同学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相当显著。
无论多少管用的方法,也完全有可能变得无用甚至有害,抄写也不例外。倘若“一刀切”,你不管自己母语应用的实际状况,不加选择地去抄,恐怕就难以行得通。如果也不管怎么抄写的,以为只要收上抄写本子就达到目的了,大约最终也难免事与愿违。要想使抄写收到实效,必须有明解的训练规格,必须加强具体指导。比如先诵读后抄写,这一要求就必须反复强调;又如力争做到整句整句地抄写,而不可看一个字抄一个字,这对保证效果也至关重要;当然,材料的选择也必须同时慎重考虑。
读书札记法。
许多中国古代名人都有“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他们在读书读书过程中,习惯性地把看读物的收获、感想或者对读物内容的意见、见解、补充、评价和质疑等随手记录下来,这种记录被称为读书札记。往往将札记不限于所读的书,可以把联想到的所闻即录,所见即记,有感即发,不拘形式,也是一种片断性练笔方法。
札记要选准目标,定向积累,最好结合自己的主攻方向,养成习惯,持之以恒。“一日一根线,十年织成缎”。札记要经常翻阅复习,“温故而知新”,还要善于运用、举一反三,有所创新。在讲解这种方法之前,我们先说说读书札记的相关知识。
读书札记是读书笔记中最灵活的一种。它是在读完一本书或者是一篇文章后,把书中、文中的相关材料摘抄下来,以表明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体会或者是感想、质疑。之所以称读书札记最灵活,是因为它既可以对全书的内容发表感想,又可以考证或注释名篇佳句。因此读书札记与读书摘要有着明显区别它能鲜明地反映出作者的观点和认识,同时又将自己摘引的材料保存于札记中。
读书札记不仅内容灵活,而且形式多样。读书札记可多可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读书札记虽然没有固定格式,但其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治学札记。一般是作者在治学过程中对某些小问题的新的发现和认知,一般不涉及学术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作者的见解可以用论断方式来表述,也可以用假设、推想、质疑等方式启发读者自己去探究问题的结论。写这样的札记,切口要小,使读者容易抓住问题;材料要新,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语言要平实自然,使读者感到亲切。另一类是读书札记。它一般不涉及学术性问题,而只是谈论古今世事、社会沧桑、思想道德修养等,目的在于用具体的事理启发读者,使读者能明辨是非,知所行止。
既然是利用读书札记法学习,那么重点就是怎样写好读书札记我们要掌握的知识都写进札记里了。前面讲过,写读书札记贵在评论。既然要评论,就要善于领悟文章的意义,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善于质疑。这三条是写好读书札记的前提条件。做到了这几点,会大大提高写作水平。概括起来,写读书札记应该分下面几个步骤依次进行。
熟读原著,把握它的要点。
从古到今,“纸上谈兵”都是一大忌讳,写读书札记也是一样。没有对原著的熟读,是不可能写出好的札记的。因为读书札记要求写出我们对所读内容的认识和感受,所以必须建立在对原著精读的基础上。精读之后,转为从原著中的关键词着手,深入研究,力争准确地把握住原著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原著内容融会贯通,深入理解。这样,第一个要求算是达到了。需要注意的是,熟读文章后要勇于超越书本中的观点,切忌人云亦云,以免对原著的理解发生偏差。
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感想。
议论文写作的一大忌讳就是空发议论,不着边际。写读书札记也是如此。具体写作时,应该抓住文中最引人发生感想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如若不然,札记的评论会变得空泛无物,没有任何价值可言。此外,写读书札记时还应该注意抓住自己无意间冒出的思想火花即使是不成熟的想法或者是片段的想法。因为它们是我们对文章最真实的反映,非常有价值。随时记录下这些稍纵即逝的火花,加工整理之后将会是非常好的随感。
对归纳出的观点进行整理分析,揭示其中的哲理
读书札记的范围很广泛,对象很多。所以我们在写读书札记时应该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把握住原著的本质。也就是说,要在对原著充分领悟的基础上去写,有什么写什么。如果没有体会就不要硬写。
总而言之,利用读书札记法学习时要立足全篇,深思熟虑,有感而发,凸显哲理。也算得上是十六字“真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