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6600000032

第32章 “火星式”管理(3)

创业、融资,选择风险投资和投资人的确是要慎重考虑的。如果选择了一些急功近利的、以“套现”为终极目标的风险资金,对企业的成长壮大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且,投资、融资本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创业者也绝不能因为财务上暂时的紧张而无形之中让自己处于一个弱者的地位。

作为一个CEO,马云对大部分投资者是不买账的。他挑剔风险资金的程度绝对不亚于风险资金挑剔项目,可能比后者还过分一点。在马云的“融资观”里,有两种投资是最不能接受的:一种是“管得太严”的,马云说,这种投资人“天天看着你,你动一步他就要管管你,很没劲,他自己来做算了,还要我这个CEO干吗。”;另一种是“从来不管”的,马云说,这种人“把鸡蛋压在篮子里面,投了十几个、二十几个项目,他总共人才没几个,他根本就不关心你。”

对于创业者而言,尤其是创业初期,“管得太严”的投资者们似乎更要警惕。因为这种类型的投资者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心,甚至有“赚一把就跑”的心理。这无疑对初创企业的发展会带来很大的制约和风险。无论如何,尽管狼有狼的本性,有追逐利润的本能,我们还是要尽可能挑选那些真正把创业投资当作事业来做的“狼”,而不是那些“丢了钱就走人”的“狼”。

投资者是娘舅

谈到股份的问题,马云的态度很明确:阿里巴巴不允许任何人控股,在阿里巴巴,投资者只是娘舅,创业者才是企业的主人。马云相信,虽然资本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也不至于强大到无可战胜、不可抗拒的地步。因为,比资本更强大的是利用资本的人的力量,执行资本意志的团队的力量。

创业者永远是企业的主人

1999年的夏天,创业几个月后,有了一定名气的阿里巴巴很快就面临到资金的瓶颈:公司账上没钱了。马云后来表示,他希望阿里巴巴的第一笔风险投资除了带来钱以外,还能带来更多的非资金要素,例如进一步的风险投资和其他的海外资源。而被拒绝的这些投资者,并不能给他带来这些。

就在这个时候,瑞典著名投资公司Investor AB派副总裁蔡崇信到杭州考察阿里巴巴。短短几天,蔡先生告诉马云想加入阿里巴巴。他的决定轰动了Investor AB高层,他们凭借与蔡先生多年共事的经验确信阿里巴巴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公司。蔡先生的加盟在投资银行界产生了连锁反应。华尔街投资公司高盛打破惯例,牵头对阿里巴巴进行第一轮投资。而在此之前,这家公司从不投第一轮,更不在第一轮中占大股。阿里巴巴第一轮融资在1999年10月以大团圆结局划上圆满句号,为阿里巴巴解了燃眉之急。以高盛为主的一批投资银行向阿里巴巴投资了500万美元,这一笔所谓的“天使基金”让马云喘了口气。

更让他预料不到的是,更大的投资者也注意到了他和阿里巴巴。1999年秋,日本软银的总裁孙正义约见了马云。一见面孙正义就直奔主题:“我们要投资,我们要占30%的股份。”

马云当即提出了自己的三个条件:一是希望孙正义本人亲自做这个项目;二是希望用软银自己的资金;三是价格问题。对于这三个问题,孙正义的回复是:“我从来不做任何公司的董事,我就做你的顾问吧;我也可以将我自己的基金给你;至于价格我们现在就开始商量。”

2000年1月,马云和蔡崇信在跟孙正义经过三次较量之后,终于谈妥了价钱——3 000万美元,占30%的股份。孙正义也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这大概也是这位在业界素有“网络风向标”之雅称的日本大“财主”所经历的最艰难的谈判了。

但是,孙正义很快就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几天之后,就在软银和阿里巴巴正式签约之前的最后几天里。孙正义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马云又“兴风作浪”了。问题还是出现在融资额上,在这3 000万美元上。更令人吃惊的是,马云“变卦”的原因不是因为觉得孙正义给的钱太少了,相反,恰恰是嫌这3 000万美元太多了。他声称:“钱太多了,我不能要。”这是让人们大呼傻瓜的事:同样的投资比例,马云不要3 000万美元,只要2 000万美元!

“疯子”马云真的“犯傻”了吗,他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呢?为了理解其中的缘由,我们要必要理清一下融资前后的一些来龙去脉。

与孙正义在东京初步谈妥了之后,马云便和蔡崇信很快回到杭州。随即,阿里巴巴召开了一次董事会,会上马云宣布了东京谈判的初步结果以及和软银正式合作的具体事宜。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董事们一致认为:如果按孙正义的开价,软银占有的股份过多了,这将导致股东结构的不平衡。

中国有太多企业因为强调控股权与控制权,最终陷入利益争斗,影响了公司发展。事实上,马云也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在创立阿里巴巴之前,马云曾创立过一家“中国黄页”的公司。其中,杭州电信控股70%,以马云为首的创始人团队持股30%。由于马云在股权上的弱势,他们在董事会上的意见总是会被另一方反对,但对方又总提不出可执行的意见,结果马云什么也干不成。因此,“中国黄页”总是停留在原来的层面上得不到发展,最后被后起的竞争对手超越。

说到股东结构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再次提到马云一贯坚持的原则:不允许任何机构和自然人控股阿里巴巴。如果现在就给了孙正义那么多股份,将来再融资,吸收新股东就很成问题,很可能出现股权过于集中的尴尬。所以,听了董事们的一番高见,马云自己似乎也“刚回过神”来了——“太愚蠢了,我拿那么多钱干什么!”

董事会结束之后,马云立即打电话跟孙正义的助手说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才跟孙正义东京刚刚“交火”几天的工夫,马云又与这位助手开始了激烈的“过招”:

马云说得很直白:“我们只需要足够的钱,太多的钱会坏了事。”听到马云这番“无稽之谈”,孙正义的助手立刻跳了起来,“简直不可思议,我们软银的钱你竟然嫌多,你这是在赌博,这是不可能谈下去的!”

马云说:“是的,我在赌博,但我只赌自己有把握的事。尽管我以前控制的团队不超过60人,掌握的钱最多200万美元,但2 000万美元我管得了,太多的钱就失去了价值,对企业是不利的,所以我不得不反悔。”

谈判陷入僵局,然而马云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只要2 000万”。

在暴跳如雷的孙正义助手面前,马云给孙正义发了一个电子邮件,他说:“……希望与孙正义先生手牵手同闯荡互联网……如果没有缘分合作,那么还会是很好的朋友。”过了5分钟,孙正义回复邮件:“谢谢您给了我一个商业机会。我们一定会把阿里巴巴名扬世界,变成雅虎一样的网站。”

就这样,一向在风险投资界呼风唤雨的孙正义,这回却向阿里巴巴和马云妥协了,他答应马云提出的全部条件。马云最终确定了2 000万美元的软银投资,阿里巴巴管理团队仍绝对控股。两次讨价还价,均以马云的完胜而鸣金收兵。

这次融资之后,马云总结经验教训,颇有心得,他告诫创业者,要在公司最好的时候去融资,不要被资本控制。在公司最好的时候去融资,你就会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曾有分析说,这次2 000万美元的融资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并非最明智的选择。因为阿里巴巴当时刚获得高盛大额投资,略显富余,并且当时阿里巴巴的日流量与知名度都在与日俱增,再晚一些引入新的投资者,显然更有利于公司总值的增加。然而,因为欣赏孙正义而甘愿吃点小亏的马云却因此走了大运。从2000年4月起,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暴跌并持续了长达2年的低迷不振状态,这之后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都无法得到任何投资,唯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粮草充足,衣食无忧。

后来马云在谈到与孙正义的合作时说:

“我很荣幸有缘与孙正义先生握手。若是没有这次握手,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事业不会像今天这样顺利展开,尤其是在我收购雅虎中国的行动中。”

“从投资阿里巴巴至今,孙正义一直十分信任我,几乎完全没有干预过企业的相关事务。他和我的理念一样,就是要赢在未来,对阿里巴巴作长期的战略考虑。我常在电话中和他开玩笑,阿里巴巴如果缺钱,我第一个电话肯定打给你。他说,你当然应该打给我啊。”

“没想到这样的玩笑却在现实中得到了解释。在我收购雅虎中国的过程中,他主动让出了35亿美元的股份。”

2003年年初,马云、蔡崇信与孙正义就软银向阿里巴巴“加码”事宜进行正式谈判。

此时,阿里巴巴和软银已经合作了3年多,这3年经历了互联网的癫狂、寒冬、复苏,但以马云为首的阿里巴巴团队和以孙正义为首的软银股东之间的合作还是比较顺利的,即便在互联网最低谷的时期,孙正义和马云之间也是互不“骚扰”,可谓风雨同舟。

尽管如此,再次到了谈判桌前,双方“剑拔弩张”之势还是不减当年。与第一次谈判一样,阿里巴巴出席的又只有两个人:马云和蔡崇信,而软银方面出席的又是一长排人,同样除了孙正义以外,软银方面所有其他的人还是不发言的。

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两个问题:一是孙正义在投入巨资之后是不是控股的问题,一个是阿里巴巴员工团队的持股问题。

前一个问题相对好解决,因为有两个因素可以调节,一个是资金,一个是股份。但对孙正义来说,员工团队持股问题不好理解。因为有在日本所有的公司的员工很少有持股的前例,而马云则坚持必须通过股份来激励整个公司团队。在这两个问题上双方相持不下,一时间场内的气氛陷入僵局。

这时候,马云和孙正义不约而同地起来去上洗手间。在洗手间里,马云沉默了一会儿,对孙正义说:“我觉得8 200万是一个合适的数字,你看怎么样?”孙正义也沉默了一下,很快答应说:“好,我觉得可以,那就这么定下来。”

这次谈判的结果不出所有人意料,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团队仍然绝对控股。

创业勿受控于资本

资本,似乎总有着某种天生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尤其在那些所谓的“一股独大”的企业中,经营者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资本方踢出局。从20世纪末开始,在中国企业界,就发生了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让企业和企业家们领教了什么是“资本意志至上”。张树新作别瀛海威,王志东惜别新浪,吴鹰诀别了斯达康等。这些还只是中国的冰山一角,在全世界,还有太多资本力量下的牺牲品,连乔布斯(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创始人)这样的“科技狂人”都会被资本的力量排除在外。

历史的一幕幕为什么一再重演?归根到底还是控制权的问题。其实,早在2001年6月,新浪发生突然“政变”之前,王志东就曾说过:“我做企业,如果控制不了公司,就没法成功。”后来他才明白:即使成功了,也无法控制,也只有离开。一个公司一旦完全听命于资本的意志,管理者的存在似乎就有些毫无价值了,不仅仅是控制权的失去,更带来决策上的被动。所以,在选择投资人时,尤其是在股份的问题上,创业者有必要学会“自保”,不要让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有一天成为资本、创业者和管理层之间三角恋爱的“练兵场”。

马云做客“青年创业大讲堂”时,面对数千大学生开讲“阿里巴巴是如何炼成的”,他在回顾自己创立中国黄页时说,“如果蚂蚁走的好,大象也搞不死他”。

马云在演讲中回顾了当年创立中国黄页的经历。谈到和杭州电信合并的决定,马云回忆说“我很郁闷”。当时中国黄页作价60万元,占30%股份,杭州电信投现金140万人民币,占70%股份。“董事会他们占5票,我们2票,随后的企业决策没有一件通过。最后蚂蚁还是被大象搞死了。”

马云总结说,“因此,我建议大家以后创业,不要受控于资本意志。要学会倾听投资者,尊重投资者,但是最后作决策的时候一定要自己拍板。”

在企业的董事会中,谁交的钱多,谁占的股份多,谁说了就算。应该说,在大多数企业里,董事会就是这样运作的。在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投资者尤其是其中的大股东干涉企业决策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只是程度大小不同而已。而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也经常会出现“议而不决”的尴尬局面。

但是,在马云领导下的阿里巴巴董事会却鲜见上面这种现象。在阿里巴巴的董事会中,说董事们像个“傀儡”当然有些过了,但有时他们不得不学会“懂事”,甚至时不时还要容忍一下马云“一董独大”的“家长”作风。

2000年,在接受日本软银公司的第一轮投资之后,阿里巴巴董事会进行了新的调整。在马云的强硬坚持下,新董事会实行“小董事会”制。改组后的阿里巴巴董事会只设4席:马云、蔡崇信、高盛、孙正义。就是在这次董事会改组之后,马云提出了一个实用的、却长期为大多数企业所忽略的管理学口号:董事会是用来做事情的,不是用来吵架的!

2005年8月,“阿雅联姻”之后,阿里巴巴的股东和董事会又经历了一次重新洗牌。由于此时以高盛为首的“天使基金”已经退出,杨致远的雅虎和孙正义的日本软银公司又成了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于是,董事会进行了新的改组。这一次,马云还是坚持“小董事会”制。而且,据杨致远回忆,当时马云对他们说“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于是他们又“妥协”了。在改组后的阿里巴巴董事会仍设4席:马云、蔡崇信、孙正义、杨致远。

同类推荐
  • 农产品销售技巧读本

    农产品销售技巧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年轻商人必备的35条商业智慧

    年轻商人必备的35条商业智慧

    纵观世界上那些驰骋商场的顶级富豪,他们无一不是凭借经营的智慧,创下某一行业的“霸主”之业!所以商场的成功在于智慧!正要步入商场或已在商场上拼搏的年轻人,要想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战场上赢得成功,你除了要拼时间、精力、热忱……更重要的是拼智慧。本书的宗旨就是:让更多的年轻商人拥有足够的智慧,让更多的年轻商人脱颖而出,成长为商场上的巨鳄。
  • 读故事 学管理

    读故事 学管理

    故事是历史的记录、艺术的结晶、思想的升华。有时,我们不得不惊奇:管理中许多艰深的题目竞然可以用一则简单而深刻的故事轻松表达。在学习管理艺术的过程中,另人感悟的故事和真实精彩的案例总是更能给人更多的启发,它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比单纯的说教有效的多。本书从众多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和精彩案例中精心撷选了近500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公司的众多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寓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
  • 给马云一个团队,他会怎么管?

    给马云一个团队,他会怎么管?

    这是一本直接向全中国最牛团队取经的团队管理书籍。如何带好一个团队?这让许多中高层管理者、职业经理人感到困惑!尽管有很多书籍在向我们不厌其烦地传授带团队的方法,但仍无法完全解决带团队过程中诸多潜在而未知的新问题。本书将用直接简单的语言,以“像马云一样带团队”为视角,展现阿里巴巴这支神秘的团队,向广大读者诠释马云及其团队执行力的管理之道和创新理念。本书颠覆了传统经管书说教式的、高深莫测的管理理论,以马云日常工作中如何抓团队的简单实用语录为主线,用这些企业内部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和全新的不落俗套的幽默生动诙谐的小案例作为辅助,力图帮你解决管理团队过程中复杂棘手的问题!
  • 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

    世界上最伟大的致富圣经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富人积累财富的能力这么强?是不是他们有什么秘密的法宝?这本书集合了世界上最经典的六本致富圣经。全方位为您揭秘获得财富的秘密。
热门推荐
  • 捡宝生涯

    捡宝生涯

    一块家传古玉,让孟子涛开启了别样人生。宝玉、古瓷、名画、文玩珍宝接踵而至,让孟子涛一步步成为一位收藏大家!
  • 安娜·卡列宁娜(上)

    安娜·卡列宁娜(上)

    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
  • 技高一筹(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技高一筹(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技高一筹》用脍炙人口的智慧小故事来教育青少年,不仅简单实用,而且效果可喜。通过此书希望让孩子们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汲取智慧的养分。本书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里让你甩掉丝丝烦恼,拨开困惑茫然的迷雾,在为人处世上都技高一筹,收获茫茫人生的各种智慧。
  • 爱上霸道冷大叔

    爱上霸道冷大叔

    一次意外的打工经历,让展天玲认识了一个奇怪又偏执的男人,从此她的人生发生了颠覆性的巨变!他霸道、冷漠、强势、无情,却又扮无赖扮可怜的引她一步步深陷,直至最终,芳心暗许!她是单纯的如一张白纸的女大学生,他是隐藏在暗夜之中最强大的存在,可却遭遇最亲的人背叛,差点终身残废,直到认识了她,他的生命才出现了一道生的曙光!其实这是一个小女人被一个变态冷漠男改变成为腹黑大女人的甜蜜心酸史,且看她如何在无形之中一步步收腹那个霸道的大龄男。片段一“滚!给我滚出去!!”男人冷洌如冰,他真是要被这个女人气死了。“又来了,你除了会叫我滚,还会什么?有本事你就站起来啊,坐在轮椅上赶人有什么意思?”女人故意气他,叫你嚣张,我偏不,看你能拿我怎样!“滚、出、去!”沉冷的声音再次传来,隐隐带着颤抖。“哈!你真可怜,大好的人生就这么毁了,而你还心甘情愿的这么活着,真是让人同情!放心,不用你赶,从明天起你就不会再看见我了,再见!”女人说完扭头就走。“谁可怜了?你站住!给我说清楚.....给我回来!!”男人大吼着,却终是没唤回女人的回头。片断二“陆先生,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女子万般风情的跟面前的男人打着招呼。“你叫我什么?”“呵呵,陆先生,你还真见忘啊!想不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的记忆是越来越退步了嘛。”“那个男人是谁?”“哪个男人?…他吗?...喔!我想想…好像是…”某女一边瞟着男人越来越黑沉的脸,一边故做思考。“该死的!你想让我掐死你吗?…走!”“姓陆的,你放开我!”她一边说,一边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勾起嘴角。“展天玲!你给我记住了,这一辈子你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死人,别的男人,谁他妈也别想碰你!”................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完美,但也就是这种不完美才成就了我们的人生。
  • 重生之田园喜事

    重生之田园喜事

    一朝重生为农女,死了爹,病了娘。孤儿寡母还落了个被扫地出门的下场。半袋粮,一破房,二只鸡,六张嘴,这就是她的全部家当。哼,分家不给田怕什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就让你们看看本姑娘如何脱贫致富,一步一步奔小康!*一不小心捡回只戒指,竟是神仙的储物袋!家畜野味猛兽珍木,仙丹法宝神兵利器,各种奇珍异宝砸了她个眼花缭乱。金山有了,银窝有了,这下子亲奶奶、大伯娘、小姑姑全都上了门。就连那个死得不能再死的老爹都死而复生,带着太太姨娘衣锦还乡来了…*
  • 妖妻难当

    妖妻难当

    一只爱作糗诗的狐狸精,竟爱上了英俊潇洒、一身正气、才华横溢,555,名花有主的神仙。更悲哀的是,他要用锁妖剑射她。不过,小金狐决不气馁,为了爱,努力奋斗.....<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神秘空城生死考验:天机

    神秘空城生死考验:天机

    一个十九人旅游团在泰国旅游时,误入一座群山环绕的城市。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个华人社会,一座城市应有的银行、邮局、商店、警局、医院一应俱全,然而,整座城市却空无一人!城市为何空无一人?主人公的命运将如何开始?旅行团为何会误入歧途?他们会发现什么遭遇什么?下一个牺牲者又将是谁?无数巨大的悬疑交织在一起,不到最后一刻无法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