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归来的美军士兵,成为民众心目中的英雄,无数美国民众走上街头,列队欢迎他们胜利凯旋。但是鲜花和掌声只是一时的,成千上万的返乡士兵发现:荣誉只是过去,解决现实的生活才是关键。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他们很难找到工作,生活没有着落。而更让他们感到忧虑的是,战后生活费用日益高涨,因为战后美国出现了经济恐慌。
从战场回来的卡耐基,也面临着这样的窘境。由于战争的原因,他的“卡耐基培训班”已经搁置,许多老学员也无法联系。虽说自己可以花些时间重打鼓另开张,但社会上许多人连工作都找不到,怎么能拿出钱来支付学费呢?在人们三餐不保的情况下,谁还有兴趣关注卡耐基课程呢?没有生源,就没有财源,生活就难以保障了。
找不见出路的卡耐基极其苦闷,他经常郁郁寡欢地独自走在纽约街头,望着周围同样神情麻木的行人,内心不禁涌起阵阵酸楚。
那段百无聊赖的日子,他时常回忆起从前,他想到了青年会,他不知道现在的青年会在做什么,是否还是以前的样子。于是,一天,他来到青年会馆门前,看到这个曾经为他施展才华搭建平台的地方,他心有所动:“以前的辉煌是从这里开始的,我还可以再从这里开始啊!”
当时青年会馆也不是很景气,为了生活,卡耐基还是又回到青年会教起公众演说课程。虽然暂时解决了生活问题,但是,卡耐基对自己的事业还是心有不甘的,毕竟他有过以前的辉煌。
突然有一天,他的好友汤姆斯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汤姆斯打算在英国伦敦,做一个题目就叫做“在巴勒斯坦与艾伦比将军和劳伦斯并肩作战”的巡回演讲。因为,战争结束后,他从中东战场带回了许多手记、文稿和胶片,都是对前线残酷战事栩栩如生的描写和记录,汤姆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战争,因此他打算组织一次巡回演讲,向广大民众还原一个真实的战争。
汤姆斯手头上虽然有大量的第一手素材,但他需要一位能将全部资料整理成演说稿的人,这个人不但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谙熟演讲技能,而且最好对战争比较熟悉。
想来想去,好朋友卡耐基是最合适的人选,他认为卡耐基常年笔耕不辍,在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文字功底自不必说,另外,他多年来一直开设公众演讲课程,对于演讲稿的书写、措辞自然也是熟得不能再熟了,而更合适的是,卡耐基也亲身参加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这样题材的演讲他会更有自身的体会。
于是,汤姆斯找到卡耐基,力邀他帮助自己撰写演说稿。当卡耐基听了汤姆斯对演讲活动的介绍后,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汤姆斯的请求,准备两人合作进行自己喜爱的事业。
卡耐基马上辞去了不景气的青年会讲授工作,因为时间紧迫,只能匆忙收拾行装。当时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关于伦敦演说的事,在收拾行装时把凡是认为有用的东西通通塞进旅行包,结果等到达伦敦后他才发现:自己竟然把床单和臭袜子一同带来了,而他最喜欢用的那个烟斗却没有拿。
卡耐基到达伦敦之前,汤姆斯已经预订了伦敦卡文特花园的皇家剧院,将这里作为首场演说的场地。与卡耐基在伦敦会合后,他们便开始了紧张的演说准备工作。
当时与卡耐基、汤姆斯一起工作的,还有摄影师蔡斯。他们三个人各有分工:卡耐基对演讲稿的内容反复锤炼,力求简洁精彩;汤姆斯和蔡斯二人负责甄选出从战场上拍回来的最经典的照片,并配上精彩的图片说明。那段时期,他们三个人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虽然他们工作压力较大,但他们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都是热情高涨的。
首场演说,确定在伦敦卡文特花园的皇家剧院里。伴随着管弦乐队演奏的具有阿拉伯风格的乐曲声,舞台上银色的帷幕慢慢降下,在银幕尚未完全降下来的时候,英俊潇洒的汤姆斯缓缓地从后台走了出来,站到了幕前,看着台下黑压压的听众,汤姆斯定了定神,就开始了他的演讲。
汤姆斯用他那深沉、极具磁性的声音,将听众的思绪慢慢地带进了那场战火纷飞的遥远的中东战场……
随着他那时而低沉缓慢,时而慷慨激昂的话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幅浴血奋战的壮丽画面。当他讲到悲壮时,不时有人掩面而泣;当他讲到胜利时,人们会情不自禁地热烈欢呼鼓掌……
他的每一次停顿、每一种手势、每一个眼神,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汤姆斯的首场演说大获成功,当然这离不开卡耐基的耐心指导。
首场演说的成功并没有让卡耐基沾沾自喜,他还在不断地对演说稿进行修改,不断地完善演说的艺术水平。
汤姆斯的演说本来只是作为伦敦戏剧节的一个组成部分,主办方戏剧节组委会看到汤姆斯的演讲如此受欢迎,临时决定将该项活动顺延6周。
汤姆斯的演说也移师到皇家阿尔伯特大厅,以便容纳更多的听众,如预想的一样,慕名而来的听众络绎不绝,甚至还有很多听众是从英国其他城市赶来。一时间,汤姆斯的演说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关于“介绍性演讲”,卡耐基在著作中曾这样写道:
介绍词的目的,与社交的介绍作用相同,就是要把演说者与听众做相关联系,制造出一种友好的气氛,使两者之间产生亲切感。在英文中,介绍intro duction、一词是由拉丁文intro内部、和ductute引导、所组成的。意思是指将听众引导到话题内部,让听众想听听有关话题的讨论。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只有这位演说者才具有谈论这个话题的资格。换句话说,介绍者在对听众推销话题的同时,也具有推销演说者本身的责任,而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应尽全力把这些事情做完、做好。可遗憾的是,大部分介绍者的演说都软弱无力,令人不敢恭维。事实上,如果你对如下方法略加注意,就不至于在你做介绍时,使自己的介绍贫乏无力,同时,也不会让主讲人陷入难堪的窘境。这些法则能使你在任何场合都做出合乎时宜的介绍演说。
一、确保所说的话准确无误。
许多介绍人拿演讲人的基本事实胡编乱造,结果令自己和主讲人都十分难堪。应该记得提前弄清楚主讲人的情况,确保自己的介绍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准确的。
最重要的是,应该把演讲人的名字弄准确。这显然是一件不需要强调的事情,但是,不强调也得强调。请记住,没有任何东西比一个人的名字更重要的。如果你把名字弄错了,那你就剥夺了这个人的身份和重要地位。如果演讲人的名字很难发音,尤其是涉及外国语发音时,应该提前加以练习。但是,也不要练习到很担心自己会念错的程度。下面是一位介绍人出的丑,后来都成了经典:“女士们,先生们,下面是美国总统:胡伯特·希瓦!赫伯特·胡佛—译注、”
加拿大作家史蒂芬·李科克曾被愉快地介绍过。他把这一成功的介绍写在那篇轻快的散文《今晚我们相聚》中,介绍词如下:
“我相信各位听众一定非常盼望能够听到这位先生的演说,也许你们还曾拜读过他的大作。一会儿你们见到他时,肯定会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因为,他在这个地方已经是家喻户晓,众人皆知。你们见到他,就会知道我所言不虚。今天我有幸,向大家介绍的这位先生就是……”
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这位主持人的语言运用得十分恰当,不会招惹听众以及主讲人产生误解。
二、彻底准备自己要说的话。
介绍时所需的时间,虽然仅有一分钟或几十秒钟,但作为介绍人还是应当慎重准备。首先,要收集事实,主要以以下几项为中心:讲演人的题目;他讲这个题目的资格;演讲者的名字。有时也会出现第四项:向听众说明,为什么演说者选择这样的话题,这对听众来说具有何等重要意义。
为了主题能轻松方便地展开,介绍者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如果主持人不具备将演说者的立场正确表达出来的能力,那么,对演说者来讲是十分不利的。最尴尬的事莫过于讲演者不得不对介绍提出纠正,宣称其中某部分与他所持的立场不对应。所以,介绍者在这之前,最好充分了解演说者的主题,不然在介绍时就不要透露主题的内容,以免产生误解。
对于演说者的主题,介绍人应该正确地表达,并指出它是为听众所确切关心的。为此,要与演说者之间有充分的沟通。你可以向有关人士请教,搜集资料,以便在介绍前和演说者的沟通能够顺利进行。
演说者的资格应该是介绍人准备的重点,如果演说者是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名人,则可参考名人录,以得到确实的资料。如果演说者名望不大,只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你可以求助于他工作单位的公共关系室或同事,也或者问他的家人、朋友,来确定你所调查的资料是否是事实,尽量使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公正性。
介绍人在介绍时最好不要罗列过多事实,因为这样只会带来相反的效果,从而失去介绍的意义。例如,当你在介绍一位博士时,就不要提他的学士、硕士学位。最好应该指出对方最高或最近的职务,而不要牵扯出一大堆他大学毕业后所曾担任过的职务。最重要的是,对方事业中较次要的成就可以忽略不说,但最杰出的成就却不能不提。
例如,诗人叶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的第一个晚上进行演说前,介绍人理应向听众介绍一下诺贝尔文学奖,因为这是文学界中的最高荣誉,告诉听众这一荣誉的获得是非常重要而来之不易的。再说,那时人们对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是知之甚少的,这样就更应该在介绍中给予着重提示。不曾料到的是,介绍人却完全把此事忽略,反而离题去讲了些神话和希腊诗歌,结果当然会非常糟糕。
三、根据场合的不同,对自己要说的话加以调整。
准备介绍时,有时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场合做出调整。正式的场合要求正式的演讲介绍。倘若你是在非正式的商务会议上介绍一位客座演讲人,就不妨随意一些,给人轻松的感觉,应比在正式的宴会演讲会上随便得多。
四、要力求简短。
一战期间,在美国的一次集会上,英国外交大臣巴尔富尔担任主讲人。但是,介绍巴尔富尔的那位演讲人就战争的起因就发表了一通长达45分钟的演讲。之后,好像是事后想起某事一样,他说:“现在,巴尔富尔阁下将发表演说。”巴尔富尔站起身来,说:“我应该在剩余的时间里拿出自己的演讲地址。如下:英国伦敦查尔顿花园10号。”
每位演讲人和听众都知道长篇大论的介绍性演讲是何等令人恼怒。听众在想:“啊,我的天,快点吧。”对于演讲人来说,麻烦还会更大。在介绍人漫无目的地罗唆下去时,主讲人的热情会慢慢消退。到介绍人结束讲话,要坐下去时,主讲人也许已经丧失了大部分演讲的热情。
把注意力转移到主讲人身上才是介绍性演讲的目的,而不是让听众注意介绍人本身。在正常情况下,介绍性演讲保持在两三分钟内,倘若演讲人是听众所熟悉的,这个时间应再缩短一些。
五、要热情洋溢。
介绍讲演人时,态度和讲辞也是不容忽视的地方,介绍人应尽量友善,不必说自己多高兴,只要在介绍时表现出真心愉快就可以了。若能逐步酝酿,于结束前达到高潮时宣布讲演者的名字,听众的期待之情则会随之增高,终将报以更热烈的掌声。听众的这种友好表示,更会有助于演讲人接下来的演讲。
介绍人在宣布演说者的姓名时要注意“稍停”、“分隔”和“力量”。“稍停”的意思是,说出名字之前略停静默一下,可使听众的期待达于极限;“分隔”的意思是,名字和姓氏之间应稍微停顿一下,以示分开,使听众对演说人的姓名有清楚的印象;“力量”的意思是,应将演讲人的名字说得强劲有力。
还有一事需要给予特别注意:当你在宣布讲演者的名字时,切勿转身看向他,应该展目望向听众,至最后一个音节说出为止,然后才转向演说人。有很多主持人,介绍词说得令人击掌赞赏,却于结束时功亏一篑,原因就在于他们转向讲演者,只为他一个人宣布他的名字,留给听众的却是茫然一片。
六、要真心诚意。
介绍演讲人时,要务必真诚。不应说些刺痛别人或带讽刺性的笑话,避免引起听众的误解。因为此时你身为主持人,需要表现出卓越的交际与口才技巧,在这种场合,你必须诚实。也许介绍者与演说者关系密切,但听众并不知道,假如你无意中说出什么话,即使不带有恶意,也有很大可能招致听众的误解。
七、想办法形成期盼感和戏剧效果。
可能大家都已注意到一个细节,这是两次介绍性演讲当中都有的:在两个介绍性演讲当中,演讲人的名字都是在最后才说出来的。这是介绍性演讲中的传统做法。虽然有时候打破这一传统有足够多的理由,一般来说,你会避免首先就提到演讲人的名字,哪怕听众非常明白你到底是在说谁。这么做的话,你会形成一种戏剧感,使演讲人的名字的出现成为介绍性演讲的高潮。
譬如一位主持人说:“现在让我们欢迎××歌星,她的那首××歌曲曾经获得了金曲奖,相信大家对此都感到很难忘!”
另一位主持人说:“××歌曲,相信许多人都听过,这是首非常令人难忘的歌,现在就让我们欢迎主唱人—××小姐!”
两者比较,当然后者能引来更热烈的掌声,道理很简单—可把高潮集中在后面,一鼓作气地引出。至于前者,则有“再而衰,三而竭”的缺点了。
在介绍一位听众十分了解的演讲人的场合当中,介绍人应该有创造性地把演讲人投入新的角度中。努力增强听众的期盼感,让他们着急地等待演讲人的出现。应该事先跟演讲人谈一谈,看看能否得到一些新的信息,是听众所不了解的一些有趣事实,特别是跟演讲人所谈的主题有关的有趣事实。有可能的话,可以事先跟演讲人的亲朋好友谈一谈。
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期望达到戏剧性和有创造性的效果,确保在介绍性演讲之前进行彻底地练习。哪怕介绍性演讲的时间很短,也没有理由不尽量把这样的一次演讲做到完美的程度。你应该具有临场发挥的能力,既有热情,也不缺少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