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关羽受刘备重托留守荆州时,诸葛亮再三叮嘱他要“北拒曹操,南和孙权。”可是,当孙权想与关羽成为儿女亲家,派人来向关羽提亲时,关羽一听大怒,喝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把好事变成了坏事,由此得罪了盟友孙权,最终导致了吴蜀联盟破裂,双方刀兵相见,关羽也落个败走麦城,被俘身亡的下场。
关羽不但看不起对手,也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名将马超来降,刘备封其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大为不满,特地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能比得上谁?”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又当众宣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其目空一切,盛气凌人,以致当他陷入绝境时,众叛亲离,无人救援。
为人要学大,莫学小,志气一卑污了,品格难乎其高;持家要学小,莫学大,门面一弄阔了,后来难乎其继。
为人要有大局观,不可因小失大、后悔莫及!下面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大家因小失大的后果。从前,有个人非常讨厌老鼠,他花许多钱买了几十只猫,准备用来捉老鼠。他每天给猫吃鲜鱼肥肉,并让它们睡在珍贵的毛毯上。猫儿们吃得饱饱的,又安逸又舒服,当然用不着去捉老鼠充饥了,甚至还有个别猫竟然同老鼠打成一片,在一起玩耍游戏,老鼠因此越发猖獗。
这个人十分恼火,于是不再养猫了,他认为天下没有一只好猫。他又设下捕老鼠的夹子,可是没有一只老鼠去踩夹子。那个人气极了,又在饵料里下毒,老鼠就是不来吃。这个人恨老鼠恨得咬牙切齿,把所有的灭鼠方法都用上了,结果还是没有把老鼠灭掉。
一天,他家的房子着火了,火烧到了米仓,并延伸到寝室里。这个人不但不救火,却跑到大门外,哈哈大笑起来。邻居们看见他家着火,都来帮助灭火,这个人却大发脾气地说:“那些老鼠正要被这场大火烧死,你们却去救它们,谁要你们多管闲事?”众人一听,都十分生气,于是便扔掉手中的救火工具走开了。火越烧越大,这个人的米仓和寝室都被大火化为了灰烬。至于那些老鼠呢,却早已通过地下通道跑得无影无踪了。
听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们不禁要考虑一下顾全大局的重要性所在了。如果顾此失彼,只考虑局部的细小的问题,而忽视了全局利益,则损失巨大!女人在社交中,如果只注意到细小的、局部的利益,而忽视了大局利益,很有可能对自己、对集体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时刻提醒自己,顾全大局才是正确的社交准则。
好马要吃回头草,智女要吃眼前亏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俊杰,并非专指那些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而也应当包括那些看准时局,能屈能伸的处世者。
传统观念认为,好汉不吃眼前亏。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好汉的眼光宛如鹰眼一样锐利,它关注的是长远的根本利益所在,而不会执著于眼前的祸福吉凶。鼠目寸光的人,才吃不得眼前亏,因为他们心胸狭窄,容不得一丁点儿的损失;高瞻远瞩的人,却吃得眼前亏,因为他们视野辽阔,纳天地于心中。韩信是一个好汉,肯吃眼前亏,堪受胯下之辱,因此后来功高盖世,列土封疆。
小女子要吃眼前亏,越是聪明的女人越懂得吃眼前亏。
吃眼前亏的目的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发展,这与为五斗米折腰一样。在文学作品中,描述一个人不慕富贵穷得有志气,就会用“不为五斗米折腰”来表达。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残酷的生存环境不容许我们这样做。人无论怎么立志高远,胸怀大志,也得屈服于生活的压迫。生活是一个无比深广的海洋,浅滩暗礁星罗棋布,让你无处躲藏逃匿。而人不过是一艘小船,行进在颠簸的大海上,它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航向遥远的彼岸,而是如何能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存活下来。
生存权是我们人类最根本、最主要的权利。一个人如果连生存权都无法保证,别的一切更无从谈起。人只有先糊口,先填饱自己的肚子,才有可能有力量去追求发展。
为五斗米折腰也好,吃眼前亏也好,归结起来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学会忍耐。一时的容忍并不是对命运的屈服,也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对未来的铺垫和积累。
“智女要吃眼前亏”也是为了以吃“眼前亏”来换取其他的利益,是为了“生存”和更高远的目标,如果因为不吃眼前亏而蒙受庞大的损失或灾难,甚至把命都弄丢了,那又何来未来和理想?
困苦、伤痛、艰难、挫折、孤独、寂寞……几乎每一个人在其人生的旅程中都经历过这样的磨难,当你不甘心命运的安排但又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之时,你必须也只有学会忍耐。忍耐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会遭遇它。心字头上一把刀——忍,忍耐的过程是漫长的,忍耐的感受是痛苦的,所以忍耐本身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经不住忍耐的考验,我们的人生将会是一片苍白。
一个人在一系列不可抗拒的因素下,要想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道路,就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既然重在长远,就不能在意眼前,该退让的时候就退让。
有一则寓言故事,一匹精良的马从草原上经过,眼前全是绿油油的青草,它一边随便地吃几口,一边向前走。
它越走越远,而草越来越少,几天后,它已经接近沙漠的边缘了。它只要回头走就可以重新吃到美味的青草,但它想:“我是一匹精良的马,好马不吃回头草。”后来,在饥饿的折磨下,它倒在了沙漠中。
有时候,你并不能把“骨气”与“意气”划分得清楚。绝大多数人在面临该不该退让时,都把“意气”当成“骨气”,或用“骨气”来包装“意气”,明知“回头草”又鲜又嫩,却怎么也不肯回头去吃。
如果你不吃回头草就会饿死,吃“回头草”时又会碰到周围人对你的非议。因此你吃你的草,全然不要顾忌那么多,填饱肚子就可以了!何况时间一久,别人也会忘记你是一匹吃回头草的马,甚至当你回头草吃得有成就时,别人还会佩服你:果然是一匹“好马”!
面对残酷的现实,饿死的“好马”也终究只是“死马”,不是一匹“好马”了。
所以说:“好马要吃回头草,智女要吃眼前亏”,因为眼前亏不吃,可能要吃更大的亏,回头草不吃,可能永远都没草吃了!
只要能赢,你可以超常规出牌
大多数人的人生套路都是上完小学上中学,上完中学上大学。本科出来后找工作,找不到就去读研,不行出国,回来再继续找工作。找到工作以后,求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再成家过日子,将来有个孩子,然后再让孩子走跟自己一样的道路。10个人大概9个都是这样度过自己一辈子的。
女人的“套路”就是做个贤妻良母。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抵抗这样一种“套路”,寻求适合自己的、创新的生活方式。“不按套路出牌”还体现在女人社交中。在社交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交往模式,你可以选择别人认为不符合常理的,但只要合情合理,即使是别人没有采用过的、被人们认为是激进的方法,如果行得通,也未尝不可。女人,何必在乎他人的眼光和口水,这些人不会帮助你成功,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寻求适合的处事办法才能成功。
当今社会上人才济济,想要出人头地还真是不容易。我们以往用来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就是他的成绩,他的文凭。但是,学习好的人就一定做事做得好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个人的成绩优秀,也最多只能说明他在学习这方面很突出。若要让一个高考的状元去修一辆自行车,未必有路边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老大爷修得好。可惜我们也是无奈,在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之下,文凭不能说是一个最好,但也是相对较好的衡量标准。所以才会有人不远万里到国外去镀金,进高校进修等等,为得也是能拿到一个好文凭,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但有了好的文凭就等于有了好的工作吗?答案也是否定的。规规矩矩地拿着你的文凭简历,在人才市场的混沌中挨个公司地投递,怕是也不会有什么机会。
女人,在社交中如果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可能终究要做一个默默无闻、按部就班的人。
女人,柔弱就是你的制胜法宝
太阳慢慢地躲到了山后面,微风出来了,天气变得凉爽起来。小区的林荫道上,慢慢地走过来一对老人。他们每天都牵着一条白色的“贵妇”小狗出来散步。
那天,老太太牵着小狗走在前面,老先生拿着一件衣服跟在后面。一会儿,老先生走到老太太跟前,跟她说了句什么,老太太把头扭了过去,好像很生气的样子,继续往前走。
过了一会儿,老先生又走到老太太身边,又说了句什么。老太太把嘴巴撅得老高,开始跺起脚来,老先生把衣服披在她身上,也被她甩开了。
老太太撒起娇来,像个孩子,很可爱。一会儿,老太太把脸侧向一边,微微一笑,但笑得很谨慎,生怕被身边的老先生发现。然后,当她把脸转过去的时候,她又回复了紧绷的神情。
那偷偷的一笑,证明了她是幸福的。
撒娇是一种情趣,更是一种智慧,是女人与爱人对话的一门艺术。即使有少许耍赖的成分在里面,男人们也会心甘情愿地听从差遣。
温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温柔的力量在于不知不觉之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看一篇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与丈夫闹别扭。丈夫很生气,关门不出。很久后,女王怕丈夫在里面闷坏,心疼地叫他开门,说:“快开门,我是女王。”对方硬是不开门。
于是,女王很礼貌地说:“我是伊丽莎白,请开门。”丈夫还是没有理睬他。
女王灵机一动,温存地说:“亲爱的,开门,我是你的妻子!”整天生活在女王影子下的丈夫,受压抑很久,听到如此温柔的话,如浴春风,叫他如何不开门。“进来吧!夫人!”于是,他眉开眼笑地开门迎妻。
一个女人无论在外面表现得多么的精明能干,在家庭中,她便要充当一个温柔妻子的身份。
温柔,首先是一种善良。一个温柔的女人,会为路边的流浪小狗暗自流泪,她的善举能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待人彬彬有礼,从不骄傲自大。
当撒娇变成女人对男人感情的释放,男人会在此时领略到被爱的自我价值而获得高度的心理满足,从而使夫妻间的亲密升华到一个更深的层次。
说到底,撒娇,其实也是一种温柔!
女孩处世交友妙方多样,刚柔相济之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当你受“爱情攻击”而又不想过早涉入“爱河”时,请灵活运用你的“刚”与“柔”,用你“柔”的心灵、“柔”的微笑、“柔”的语言,和你“刚”的自主意识、适时的“刚”的态度,使你的举止“柔”中有“刚”,“刚”中融“柔”,这样,既能使友谊长驻,更会使你魅力无穷。
自以为是的人,常会被盲目自信所困,所以以刚克刚是他们小聪明的表现。而真正的强者常善于以柔克刚,此可谓真智慧!
有句俗语叫“四两拨千斤”,讲的正是以柔克刚的道理。俗话说:“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刚烈之人往往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正如一块巨石如果落在一堆棉花上,则会被棉花轻轻地包在里面。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
大凡刚烈之人,其情绪颇好激动,情绪激动则很容易使人缺乏理智,仅凭一股冲动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这便是刚烈人的特点,恰恰也是其致命的弱点。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处。”应以己之长,克其之短,对待刚烈之人如果以硬碰硬,势必会使双方都失去理智,头脑发热,最终,各有损伤。过犹不及,悔之晚矣。
倘若以柔和之姿去面对刚烈火暴之人,则会是另一番局面,恰似细雨之于烈火,烈火熊熊,细雨丝丝,虽说不能当即将火扑灭,却有效控制住了火势,并一点点地将火灭去。但若暴雨一阵,火灭去,又添洪水泛滥之灾,一浪刚平又起一浪,得不偿失。女人,请谨记,柔弱是你的制胜法宝!
将错就错,真理未必越辩越明
中世纪时,有个埃及国王接连打败了几个王国。但他连年用兵,国库就快空了;此时,又急需一笔巨款,却发现再也拿不出钱了。他的主意打到了犹太富翁麦启士德的身上。但他知道犹太人决不会轻易出钱,得做个圈套让他钻才行。国王思索了好久,总算想出了一个妙计。
他把麦启士德请进宫,摆上山珍海味盛情款待。酒过三巡,国王喷着酒气向富翁请教道:“麦启士德先生,听说您学识渊博,智慧过人,我想借此机会向您讨教一个问题。”
麦启士德心里清楚,国王见他一定不怀好意,于是他一举一动都非常谨慎,还要注意国王的言外之意,免得落入圈套。他急忙说:“不敢当,不敢当,我麦启士德不过是个酒囊饭袋而已。”
“不必谦虚。”国王继续说,“听说您对宗教很有研究,所以我想请教一下,在犹太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中,到底哪一种才算是正宗呢?”
聪明的麦启士德一听此话,就知道国王在耍弄阴谋诡计,假如自己偏袒哪一方,而贬低另外一方,说不定都会中他的圈套。这问题不能直接回答,不妨同他兜个圈子再说。他想了一会,沉着地说:“陛下所提的这个宗教问题,真是太有意义啦!这使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假如陛下允许我讲完那个故事的话,就一定能得到一个美妙的答案。”
于是,国王不得不耐心地听麦启士德讲他的故事。
麦启士德的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个大富翁,家里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特别有一件稀世珍宝,是一枚闪烁着异彩的戒指,价值连城,富翁特别珍爱。临终前,他在遗嘱上写道:得到这戒指的便是他的继承人,其余的子女都要尊他为一家之长。遗嘱还要后代永久保存好这个传家之宝,不能让它落到外人的手里。得到这戒指的子子孙孙,都用同样的方法立遗嘱教后代们遵守,谁得到戒指谁便是一家之长。后来,这戒指传到某个后代手里,他有三个儿子,个个他都钟爱。在临终前,他拿不定主意,到底把戒指传给谁。
当然,三个儿子都想得到这个戒指,也纷纷向父亲提出请求。但矛盾的他始终想不出能够解决的办法,后来,他决定私下请一个工匠将戒指仿造两枚。父亲临终前,就把这3枚连匠人也难分真假的戒指,私下里分别传给了3个儿子。这下可好,待父亲一闭眼,3个儿子都拿出戒指作为凭证,要求以家长的名义继承产业,可是谁也分辨不出哪只是真品。于是,究竟谁应该做真正的家长的问题,直到现在还无法解决。麦启士德讲完故事后,微笑着对国王说:“尊敬的陛下,天父所赐给三种民族的三种信仰,难道不是和这三种情形一样吗?你问我哪一种才算正宗,其实,大家都以为自己的信仰是正宗。他们都可以抬出自己的教义和戒律来,以为这才是真正的教义、真正的戒律,以为自己是天父的真正继承人。这个问题之难以解决,就像是那3枚戒指一样,实在叫人无从做出正确判断。陛下您说对吗?”
国王面对聪明机灵的麦启士德,一时无言以对。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懂得含蓄和回避矛盾。有些问题最好不回答,真理未必是越辩越明。